(浙江省)2023年绍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年绍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绍兴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绍兴调查队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是绍兴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全市上下顶住压力、克服困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和考察绍兴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全面推动三个“一号工程”落地见效,扎实推进“五创图强、四进争先”,全市经济发展持续向好,综合实力稳步增强,市场活力不断迸发,民生福祉持续向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走好中国式现代化市域实践的绍兴新路径。

一、综合[1]

经全省统一初步核算,2023年全市生产总值(GDP)[2]779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8%,增速居全省第二位。分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39、3729、3823亿元,分别增长3.9%、7.6%和8.2%,三次产业结构为3.1:47.9:49.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44992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20576美元),增长7.2%。

图12023年各产业、行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

根据5‰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推算,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39.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1万人。城镇化率73.1%,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人口出生率4.8‰,死亡率7.3‰。自然增长率-2.5‰。年末户籍总户数165.89万户,比上年减少10户。户籍人口443.94万人,比上年减少1.88万人。其中,男性219.94万人,女性224.00万人。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5%。八大类消费品价格同比“四涨三降一平”,依次为:其他用品及服务上涨6.1%、教育文化娱乐上涨2.9%、衣着上涨2.5%、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7%、居住下降0.1%、医疗保健下降0.1%、交通通信下降1.2%、食品烟酒与上年持平。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3.6%,购进价格下降4.7%。

全年新设市场主体11.61万户。其中,企业3.05万户,比上年增长4.1%;个体工商户8.54万户,同比下降3.3%。“个转企”2092家。年末在册市场主体77.93万户,比上年末增长6.3%,其中企业25.01万户,增长5.0%。

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推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386亿元,比上年增长20.0%(现价)。规模以上工业[3]中,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5%、13.2%和11.7%,增速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增加值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4.3%、42.0%和16.2%,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1.6、2.7和2.9个百分点。五大传统产业[4]增加值增长7.0%。

民营经济贡献突出。民间项目投资增长11.0%。民营企业出口增长13.9%,进口增长75.4%。规模以上工业中,民营企业5047家,占94.3%,增加值增长11.4%,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0.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5]中,民营企业606家,占85.2%,营业收入增长7.3%,期末用工人数增长16.8%。

农业生产稳中有进。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36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0%。农作物播种面积217.1千公顷,增长1.0%。其中,冬小麦面积9.9千公顷,增长11.0%;早稻面积19.0千公顷,增长20.8%;晚稻面积55.0千公顷,增长4.5%;冬油菜籽面积12.6千公顷,增长13.6%。粮食总产量75.3万吨,增长5.0%。茶叶总产量4万吨,增长1.6%。年末生猪存栏49.59万头,比上年末下降17.0%,其中能繁母猪存栏6.2万头,下降2.1%。全年水产品产量13.36万吨,同比增长4.8%。

全力推动农业现代化。深入实施农业“双强”行动,全年创建省级稻麦绿色高产创建千亩示范方8个、旱粮百亩方6个、水稻高产攻关方4个,累计建成省级数字农业工厂(未来农场)34家。年末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3689家,家庭农场4126家,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4家。新认证绿色食品29个,有效期内的绿色食品219个,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农产品18个。

全力建设“和美越乡”。聚焦“千万工程”,打造和美乡村示范带30条,建成省级和美乡村示范县1个、示范镇9个、省级未来乡村35个、共同富裕示范带2条。推进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建设,培育邮政快递服务现代农业品牌项目。

全力深化农村共富改革。全市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34.08亿元,增长11.0%,累计组建强村公司206家,年经营性收入80万元和100万元以上行政村占比分别达到60%和40%以上。加强低收入农户帮扶,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23840元,增长12.5%,全面消除家庭人均收入11000元困难农户现象。“闲置农房激活计划”带动农户就业39933人,分别带动村集体、农民年增收4.77亿元、8.90亿元。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8%。规模以上工业35个行业大类中,22个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14个行业增速快于全市平均,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保持较快发展势头,分别增长37.7%、20.3%、11.1%。

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508亿元,比上年下降6.6%,其中,化学纤维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104.2%、66.1%、56.7%、13.5%。

建强先进制造业集群(产业链),高质量推进“4151”工作进程。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智能视觉、新能源、高端智能装备产业集群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4.1%、115.4%、5.7%;传承振兴历史经典产业集群,黄酒、珍珠饰品产业集群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0.3%、103.5%。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613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5099亿元,比上年增长5.2%。新开工装配式建筑1091万平方米,增长3.0%,占新建建筑比例36.4%。

全年服务业增加值3823亿元,比上年增长8.2%,增速比上年提高5.0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业、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8%、12.6%、10.3%、12.3%、9.8%。营利性服务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4.2%。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526亿元,增长8.6%;利润总额60亿元,下降17.2%。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20亿元,比上年增长9.1%。按经营地统计,城镇、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增长8.8%、9.9%。按消费类型统计,限额以上单位[7]商品零售额、餐饮收入额分别增长10.3%、28.3%。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单位商品零售额中(按占比从高到低),汽车类零售额比上年下降0.5%,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87.5%;石油及制品类增长6.3%;粮油、食品类增长26.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9.6%;金银珠宝类增长32.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2.4%;中西药品类增长18.4%。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0.0%。其中,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6.8%,制造业投资增长20.9%,交通、能源和水利投资增长17.1%。列入国家用地单列项目19个、新增用地3.34万亩,列入省重大产业项目17个、获土地指标奖励4121亩,均居全省前2位。

房地产开发投资1058亿元,比上年下降1.0%。其中住宅投资788亿元,增长0.3%。商品房销售面积71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7.2%;商品房销售额1159亿元,比上年增长0.7%。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4225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出口总额3810亿元,增长11.8%,占全国出口总值的16.0‰;进口总额414亿元,增长47.4%,占全国进口总额2.3‰。按出口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出口3334亿元;加工贸易出口94亿元;其他贸易出口382亿元,其中市场采购出口额377亿元,比上年增长24.0%。市场布局持续优化,有进出口国家和地区233个,出口前五位国家分别为美国、越南、印度、巴西、印度尼西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9]进出口2005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其中出口1865亿元,增长16.0%;RCEP其他成员国[10]进出口1115亿元,比上年增长23.0%。

实现服务进出口总额101亿元,比上年增长76.4%。其中,服务出口总额43亿元,增长77.9%;服务进口总额58亿元,增长75.3%。旅行服务、知识产权服务、其他商业服务位列我市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前三位,占比分别为28.4%、27.5%和26.9%。

全年新批外资项目281个,合同外资13.0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7.6%。实到外资9.74亿美元,下降4.3%。其中,制造业利用外资占比44.1%,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占比48.3%。新批二产项目28个,合同外资2.45亿美元,实到外资4.29亿美元,同比增长20.8%;新批三产项目252个,合同外资10.61亿美元,实到外资5.40亿美元,同比下降17.5%。

全年货物运输总量2.29亿吨,比上年增长16.1%。其中,公路货物运输总量2.08亿吨,增长16.8%;水运货物运输总量0.21亿吨,增长10.0%。货物运输总周转量226.93亿吨公里,增长20.7%。其中,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178.76亿吨公里,增长23.6%;水运货物运输周转量48.17亿吨公里,增长11.3%。全年完成港口[11]集装箱吞吐量10.92万标箱,增长18.5%。

旅客运输总量1320.0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4.8%。其中,公路旅客运输总量1176.00万人次,增长54.2%;水运旅客运输总量144.04万人次,增长275.1%。旅客运输总周转量14.59亿人公里,增长80.6%。其中,公路旅客运输周转量14.54亿人公里,增长80.5%;水运旅客运输周转量546.48万人公里,增长169.3%。

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开通运营,开启绍兴地铁“组网运营、双线换乘”的发展新阶段。527国道嵊州甘霖至长乐段工程、S209奉化至庆元公路(新胡线南互通至琅珂段)等一批国省道项目建成通车。

年末机动车保有量207.38万辆,比上年末增长5.0%,其中汽车178.68万辆,增长3.2%,新能源汽车8.48万辆,增长59.1%。

全年新增5G基站2682个,年末共有5G基站22320个,4G、5G人口覆盖率99%。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640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4.4%,其中住户存款8470亿元,增长19.9%。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6497亿元,增长19.0%。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10635亿元,增长21.8%;短期贷款余额5006亿元,增长11.8%。制造业贷款、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分别为2998亿元、507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8%、28.5%。

全年保费收入250.94亿元,总赔付金额86.2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7%、18.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69.90亿元,赔付金额53.35亿元,分别增长5.5%、12.1%;人身险保费收入181.03亿元,赔付金额32.89亿元,分别增长23.2%、30.1%。

全年新增股份公司148家,新增上市公司6家。累计实现上市公司100家,其中现存境内A股上市公司80家。全年共实现股权融资168.64亿元,比上年增长60.5%。证券交易额52058亿元,下降8.5%。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有普通高校12所,普通研本专科在校生13.8万人,比上年增长4.0%。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不含技工学校)17所,在校生3.71万人,另有技工生共1.03万人。普通高中55所,在校生8.48万人,下降2.2%。初中140所,在校生12.87万人,增长1.2%,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9.4%。小学284所,在校生30.28万人,增长5.4%。幼儿园550所,在园幼儿12.76万人,下降9.9%。

年末全日制学校在校专任教师5.86万人。其中,幼儿园专任教师1.06万人,比上年末下降2.8%;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专任教师2.8万人,比上年末增长2.1%。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0.32万人。

组织实施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6项、中央引导资金项目3项、省“尖兵”“领雁”项目19项;实施市产业关键技术攻关29项、基础公益研究项目76项。24项成果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入选国家级科技领军人才30个,入选科技部高端外专引进计划项目2个。

年末有公共图书馆7家,博物馆57家,藏书量916万册。全年完成送戏下乡2354场、送书下乡30.69万册、送展览(讲座)下乡2681场,文化走亲135场。越剧博物馆、北纬30度馆、孑民图书馆、古城北大门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用。打造非遗形象门店62家,创建省级非遗工坊9家、市级非遗工坊47家,非遗保护发展指数排名全省第2。

全市共接待游客3324.3万人次,同比增长30.0%,实现旅游总收入453.0亿元,同比增长12.5%。年末有A级景区共87个。其中,5A景区1个,4A景区18个,3A景区43个。

年末有卫生机构2981个(含村卫生室907个),比上年末增加67个。其中,医院106个,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646个。卫生机构床位数35184张,增长5.3%,其中医院床位28200张,增长6.6%。医生数21197人,注册护士数22639人,分别增长8.9%、11.4%。每万人拥有医疗床位79.3张,比上年增加4.32张;每万人拥有医生47.8人,比上年增加4.11人。基层就诊率66.3%,县域内就诊率90.1%。建成婴幼儿照护机构590家,千人托位数4.5个。新增医养结合机构1家,建成老年友善医疗机构135家。年末青少年近视率52.5%,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

圆满完成杭州第19届亚运会棒球、垒球、攀岩、女子篮球、男子排球5个项目办赛任务,依托亚运场馆推进“中国棒垒球之城”建设。绍兴籍体育健儿在本届亚运会上共获得10金2银2铜的优异成绩,金牌数位居全省第4,取得历史性突破。

全年新建多功能体育场15个、“体育+公园”10个、百姓健身房54个、健身步道500公里。共举办国家级、省级赛事89场次,其他市级赛事活动173场次。新培养国家一级运动员180人,国家二级运动员531人,新增注册全国级运动员200人,累计注册省级运动员3.5万人,国际级裁判员5人,国家级裁判员43人。

全年实现体育彩票销售21.46亿元,同比增长34.2%。

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707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392元,增长5.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825元,增长6.8%。城乡居民收入倍差1.65,比上年缩小0.02。

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3628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城镇常住居民、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49300元、32542元,分别增长7.4%、9.3%。城镇常住居民恩格尔系数26.3%,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农村常住居民恩格尔系数29.7%,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9.68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83万人。

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失业保险分别为379.19、458.92、139.60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长1.2%、0.4%、0.6%。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开通率达100%。“越惠保”全年参保323.57万人,参保率70.8%。

全市创建完成20家示范引领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乐龄中心”,为130个村社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配置智能服务终端,新增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床位1005张,新增持证养老护理员997人。

年末在册低保对象37365人。其中,城镇4718人,农村32647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1050元提高到1134元。首批创建14家“枫桥式”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福利机构孤儿基本生活费提升至2606元/月,2099名孤困儿童纳入儿童福利保障范围。全年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2.15亿元。

全年销售福利彩票12.38亿元,比上年增长30.6%。为全市筹集福彩公益金1.00亿元,增长25.1%。

全年平均气温18.6℃,比常年偏高1.2℃,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历史第二高,年日照时数1709.8小时,比常年偏少1.1%,年降水量1124.4毫米,比常年偏少22.5%。共有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1284个。

全市建设用地供应总量3.53万亩。其中,工矿仓储用地1.32万亩,商服及房地产用地0.50万亩,基础设施等用地1.71万亩。

全年共完成国家造林0.9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面积11.8万亩,新建省级森林城镇3个,“一村万树”示范村26个。

全年完成水利建设投资70.1亿元。水利工程年供水量17.59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3%。年末有水库552座,水库总容量15.35亿立方米。开展农村供水共富提质行动,改善受益人口13.8万人,建成规范化水厂5座。

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53,PM2.5浓度30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8.8%。11个地表水国控断面、25个省控断面、128个市级考核断面Ⅰ-Ⅲ类水比例均为100%;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年末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资源化利用率、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分类处理率84.1%,回收利用率66.9%,城乡生活垃圾总量下降0.6%。

全社会用电量559.9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4%。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67.25亿千瓦时,下降2.3%;工业用电量410.91亿千瓦时,增长7.1%。全社会最高负荷977.78万千瓦,增长10.2%。新增变电容量88万千伏安,新增线路长度92.05公里。全年完成电网投资21.5亿元,绍兴电网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210座。

全年GDP能耗下降1.9%。规模以上工业能耗总量比上年增长6.0%,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4%,其中八大高耗能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3.1%。

广泛开展“枫桥式”特色创建,成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刑事治安、电诈警情分别同比下降15.3%、6.3%,成为全国首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全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48起、死亡42人,分别比上年下降11.1%、12.5%。发生1起较大生产安全事故。成功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省级双拥模范城创建获“八连冠”。

注释:

[1]本公报所列2023年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最终核实数以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绍兴统计年鉴2024》公布的数据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GDP)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法人工业企业。

[4]绍兴市五大传统产业指纺织、化工、金属加工、黄酒、珍珠。

[5]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范围为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行业法人单位;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房地产业(不含房地产开发经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行业法人单位;以及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社会工作行业法人单位。

[6]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速按可比价计算。农作物播种面积及主要农产品产量使用全面农业统计数据。

[7]限额以上单位包括限额以上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限额以上批发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法人单位;限额以上零售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法人单位;限额以上住宿业、餐饮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法人单位。

[8]因细分行业有所调整,消费品市场交易额、生产资料市场交易额无法计算同比增速。

[9]“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具体包括印度、俄罗斯、越南、印度尼西亚、伊朗、泰国、土耳其、巴基斯坦、马来西亚、波兰、菲律宾、沙特阿拉伯等64个国家。

[10]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其他成员国包括东盟十国以及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14个国家。

THE END
1.河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12-05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院来访交流 12-04我校召开2020-2025年学位授权点周期性合格评估工作推进会 11-172024年博士、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第二批)拟获得者公示 10-092024年博士、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助学金拟获得者公示 09-25学校开展新学期研究生课堂教学检查 09-24我校举办2024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 09https://gra.henau.edu.cn/
2.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无障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首页 机构 资讯 数据 生产 信息化 专题 视频 首页>数据>监测预警 监测预警 11月第4周畜产品和饲料集贸市场价格情况 据对全国500个县集贸市场和采集点的监测,11月第4周(采集日为11月27日)生猪、商品代雏鸡、羊肉价格环比上涨,仔猪、猪肉、鸡蛋、鸡肉、牛肉、生鲜乳、玉米、豆粕https://www.agri.cn/sj/jcyj/index.htm
3.11月下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4年11月下旬与11月中旬相比,20种产品价格上涨,30种下降。 附注 1.指标解释 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是指重要生产资料经营企业的批发和销售价格。与出厂价格不同,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既包含出厂价格,也包含有经营企业的流通费用、利润和税费等。出厂价格https://www.xjkpx.gov.cn/xwzx/zyyw/20241205/i1122384.html
4.算数指数热点指数变化 春节申遗成功 1184.9万 毕尔巴鄂2:1皇马 1121.5万 预防诺如病毒“五要五不要” 1116.0万 4 韩执政党:反对弹劾尹锡悦 1110.4万 5 法国政府62年来首次被议会推翻 1023.2万 6 琼瑶电视剧版权收益预估超10亿 1016.7万 7 阿森纳2:0曼联 https://index.toutiao.com/
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是什么意思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指反映一定时期内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分为农用手工具、饲料、产品畜、半机械化农具、机械化农具、化学肥料、农药及农药械、农用机油、其他农业生产资料、农业生产服务十个大类。其编制目的是了解农业生产中物质资料投入价格的变动状况,服务于国民经济核算。https://m.iask.sina.com.cn/jx/sh/4PI5OruVouei.html
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的英文翻译英语怎么说海词词典,最权威的学习词典,专业出版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的英文,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翻译,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英语怎么说等详细讲解。海词词典:学习变容易,记忆很深刻。http://m.dict.cn/%E5%86%9C%E4%B8%9A%E7%94%9F%E4%BA%A7%E8%B5%84%E6%96%99%E4%BB%B7%E6%A0%BC%E6%8C%87%E6%95%B0
7.历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分类指数(上年=100)汇总.pdf历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分类指数(上年=100)汇总.pdf 101页VIP内容提供方:pengyou2017 大小:6.13 MB 字数:约10.92万字 发布时间:2024-09-19发布于河北 浏览人气:8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916/7102122134006152.shtm
8.2018浙江统计年鉴4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分类指数(2008【条目包含内容】: 4-6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分类指数(2008-2017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分类指数,(上年=),项目,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农用手工工具,饲料,仔畜幼禽及产品畜,半机械化农具,机械化农具,化学肥料,农药及农药器械,化学农药,农药器械,农用机油,其它农业生产资料,农业生产服务, https://www.yearbookchina.com/navipage-n3018112001000455.html
9.全国各年度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分类指数(上年=100)数据年度数据农药及农药械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上年=100) 100.8 102.9 104.8 101 99.9 100.5 101.2 化学农药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上年=100) 103.2 100 100.5 101.3 农药器械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上年=100) 100.9 99.8 100.1 100.7 农用机油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上年=100) 86.5 94.6 112.6 110 96.6 87.3 98.2 其他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上年https://www.chinairn.com/qgndsj/moref9f6.shtml
10.2010年12月中国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分类指数生产资料2010年12月中国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分类指数 本文导读:2010年12月中国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分类指数 上年同期=100https://www.cction.com/data/201102/61968.html
11.省级面板数据(2000其他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上年=100) 农用种子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上年=100) 其他农业生产资料(除种子)价格指数(上年=100) 农业生产服务价格指数(上年=100) 六、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上年=100) 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上年=100) 种植业生产价格指数(上年价格=100) https://blog.csdn.net/kawhi_li2019/article/details/122489654
12.迪庆州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8年,香格里拉城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比上年上涨1.7%,其中,食品烟酒类上涨0.1%。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比上年上涨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上涨6.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总指数累计下降0.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指数累计上涨0.7%。 表四2018年价格指数(上年同期=100) http://www.tjcn.org/tjgb/25yn/36089.html
13.物价指数统计(精雅篇)因子分析法是基于主成分分析法上的拓展和改进, 但两者又有相当的差异性, 本文通过这两种方法对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的过程生成及结果分析来探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的差异性。 由相关系数矩阵计算出来的全部特征值, 相邻两个特征值的差异, 每个主成分的贡献率, 累计贡献率。特征值越大所对应的主成分变量包含的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y0pd02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