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结构的基本内容

农业生产结构是农业生产力合理组织和开发利用方面的一个基本问题。建立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对农业生产的顺利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农业生产结构具有多层次性:

农、林、牧、副、渔五大部门,构成农业生产的第一层次或称为一级结构。在农业内部,又可分为若干个类别,这些小的生产部门的组成及其比例关系称为农业生产的二级结构。在二级生产结构内部,按照产品种类和经济用途,又可分为若干小类,各种产品的组成及其比例关系称为农业生产的三级结构。各种产品内部还可再分为若干种类和品种这些构成农业生产的四级结构和五级结构。

(二)影响农业生产结构的因素

第一,自然条件

第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第三,社会经济制度

第四,人口条件

(三)农业生产结构对农业发展的作用

第一,影响农业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二,影响农业内部各部门和生产项目之问的物质能量的相互转化

第三,影响农村中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四,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对各种农产品的需要按比例得到满足

第五,影响农业收入的增加

(四)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化的一般原则

一是农业生产结构应能较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也就是较好地满足国家和人民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

二是农业生产结构应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资源。

三是农业生产结构应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

四是农业生产结构应该是农、林、牧、副、渔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协调,并互相促进。

五是农业生产结构应符合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又能保证局部利益和当前利益。

六是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应该是总体经济效果好。

(五)农业生产结构的评价指标

第一,农业总产值结构比率。农业总产值结构比率指农业、林业、副业、渔业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百分比。

总产值结构是分析农业生产结构的基本指标,适用于农业生产各个部门,具有较大的可比性。特别是各部门的产量不可比时,只能用产值结构表示。

但是,总产值结构受价格因素影响大,在产量不变的情况下,价格变化,总产值结构也发生变化,因而不能只用农业总产值结构衡量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程度。

第二,农业总产量结构比率。农业总产量结构比率指农业各部门内部生产具有可比性的同类产品的组成及其比重。如粮食产量结构指标,指各种粮食作物产量在粮食总产量中的组成及比重。

用农业总产量表示农业生产结构,可以较好地反映满足人民需要的各种农产品的比例关系。但是,各部门的产量往往不具有可比性,例如林业生产了多少立方米木材无法与畜牧业生产了多少吨猪肉相比。因此,这个指标只能用来分析比较具有可比性的某些生产部门内部结构的优化程度。

土地是进行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运用土地利用结构,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各个生产部门生产发展的状况和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程度。

但是,由于各地土壤肥力差异较大,因此,这个指标一般多用于分析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动状况和优化程度。

第四,播种面积结构比率。播种面积结构比率指种植业内部各种作物的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百分比。

这是一个用来分析种植业内部结构变动状况和优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它们可以通过各类农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反映出这种结构满足社会对农产品需求的状况,反映种植业结构的优化程度。

第五,农业劳动力利用结构比率。农业劳动力利用结构比率指各生产部门投入的劳动力占农业总劳动力的百分比。

农业劳动力利用结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个部门生产发展的状况。

但由于各个部门生产特点不同,技术装备状况和机械化水平不同,因此不能仅用它来衡量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程度,只能把它作为分析农业生产结构优化程度的参考性指标。

第六,资金利用结构比率,资金利用结构比率指农业内部各部门的资金占用额在农业资金总额中的百分比。

农业资金利用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个部门生产的状况及其结构优化程度。

但由于计算农业资金占用额在技术上有较大困难,因此这个指标目前还只在农业企业内部分析农业生产结构应用。

(六)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原则

一是市场导向原则

这是实现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化的前提

二是因地制宜原则

以保证各种资源得到更好地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

三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要对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

我国农业生产结构的总体关系是:以粮食生产为基础,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一)以粮食生产为基础

粮食生产是国民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基础。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基本条件。

粮食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因此,必须以粮食生产为基础,决不能放松粮食生产,并争取有较大的发展。

(二)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这是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

1.土地和气候等自然资源的多样性既提出了开展多种经营的必要性,又提供了开展多种经营的可能性。

2.多种经营适合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生产周期长的特点。

3.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生产,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

4.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符合我国农业的特点。

5.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生产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建设的要求。

第一,积极调整种植业区域布局、作物结构、品种和品质结构。

第二,把畜牧业作为一个大的产业来抓。

第三,继续优化渔业结构。

粮食是农业的基础,也是结构调整的基础。在结构调整中,要注意保护粮食的生产能力,这是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前提。

THE END
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农业农村工作知识试题(考试必看)C.竞争的内容主要是价格竞争 D.竞争的约束性加强 点击查看答案 33、多项选择题 ()是“小而全”经营类型的缺点。 A.资源利用不合理 B.专业化程度低 C.难以实行合理的轮作 D.不能充分利用土地 E.不能均衡地使用劳动力和生产资料 点击查看答案 34、单项选择题 有时农业取得丰收,但农民却没有增收,你觉得从http://www.91exam.org/exam/87-1077/1077510.html
2.农业生产包括哪些内容10篇(全文)农业生产包括哪些内容(精选10篇) 农业生产包括哪些内容 第1篇 熟语包括成语、习惯用语、歇后语三大类,本文就此作了简要分析,欢迎使用。 一、成语 (一)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如: 四面楚歌 歌功颂德 德才兼备 首屈一指 首当其冲 虎头蛇尾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h4z51wco.html
3.关于“有机农业”(包括种植养殖)最全的一篇文章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3.有机食品 有机食品是目前国际上对无污染天然食品比较统一的提法。有机食品通常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畜禽产品、蜂蜜、水产品等。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逐步http://www.grnyzf.com/front/article/835.html
4.农业生产资料(近5年)的收集与整理,包括()C. 根据被告人供述提取到的隐蔽性极强、并能与被告人供述和其他证据相印证的物证 D. 对与被告人有利害冲突的证人所作的不利被告人的证言的真实性进行佐证的书证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参考解析: 农田基本建设情况。;土地利用现状与历史情况。;农业生产水平。 AI解析 重新生成最新https://www.shuashuati.com/ti/0833b7fab31f49208b031e85a0161cb9.html?fm=bdfa2d96f990ca2c8330c4bfbaed1e9cce
5.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资料(精选8篇)篇2: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资料 (一)1、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范围包括哪些? 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规定,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范围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监督管理的对象,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重点是鲜活食用农产品,如肉、蛋、奶、果、菜、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xuine.html
6.农业生产包括哪些项目农业生产是指对各类农作物和农产品的生产活动,包括种植、养殖、采摘、收割等一系列过程。农业生产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农业生产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农业生产的主要项目包括以下几类:1.谷物种植:谷物是农业生产的主要产品之一,https://jiameng.baidu.com/m/content/detail/275554952456?from=search
7.惠农税收知多少——增值税篇二、农业生产资料的优惠政策 1.农膜;批发和零售的种子、种苗、化肥、农药、农机,免征增值税。 政策依据: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农业生产资料征免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1〕113号)第一条 2.自2008年6月1日起,纳税人生产销售和批发、零售有机肥产品免征增值税。 https://www.ctax.org.cn/sssw/ywfd/202201/t20220111_112305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