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如许,万物萌发。行走在牟定乡村,文明新风扑面而来。一座座美丽庭院错落有致,一场场道德讲堂春风化雨,一次次志愿活动温暖人心,一个个身边好人焕发光芒。
文明新风引导群众办好村里事,自建自管自受益的良好风气日渐形成
近年来,牟定县在农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加强农村思想阵地建设,全面培育新时代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一大批村容整洁、乡风文明、产业兴旺、文化繁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脱颖而出,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同心同向凝聚振兴合力
草长莺飞,杨柳依依。沿着蟠猫乡碑厅村委会水冬瓜村的诗歌小巷一路向前,便可看到两棵黄连木古树紧紧依偎在一起,被当地村民称为同心树。“只要把事情办到群众的心坎里,群众不仅愿意出工出力出物,还愿意出钱!”蟠猫乡人大主席团主席张朝凤指着同心树一旁的捐资榜介绍。
水冬瓜村村民非如春“榜上有名”,以前,他家是村里因病致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美丽村庄建设中,日子也不宽裕的非如春除了积极参与规划,投工投劳外,还带头将攒下来的300元钱捐给村里做公益建设,他说:“看着村庄越来越好,村民的笑容都更多了!在家乡的建设中我不能落后,我相信跟着党走,日子会越过越好。”如今的非如春,被群众推选为村民小组长。
干净美丽古朴的蟠猫乡大古岩村
蟠猫乡联丰村委会土官坟村在开展村庄建设过程中,村民克服人少、村庄道路坡度大、经费不足等难题,生动诠释着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土官坟村共19户,大部分年轻人外出务工,在家的群众商量后,排好工期,每天一起出工建设,全村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当天工期建设到谁家门口,就在谁家集体就餐。辛勤劳作一天后,大家欢聚一堂有说有笑,通过全村群众的努力,不仅村里的环境今非昔比,村民的心也紧紧连在一起。
蟠猫乡龙泉村村委会小古岩村50多岁的村民邓光厅,因身体残疾属于特困供养人员,但在村庄建设中,他多次主动找到村干部要求捐资……暖心故事数不胜数。牟定县通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认真落实镇、村、组、户、人的属地管理责任,以全领域、全动员、全参与、全周期和全受益的“五全”治理模式,不断增强群众主人翁意识,群众的凝聚力不断提升。
盘活资源厚植文明底色
走进蟠猫乡古岩村委会大古岩村,绿树成荫、花草繁盛,道路干净整洁,墙壁上描摹的一幅幅左脚调乐谱尤为醒目,为文明乡村增色不少。记者注意到,每篇乐谱旁还配有一个单独的“二维码”,使用手机扫一扫即可观赏到有左脚舞特色的歌、舞、乐视频。
“四旁林果多植树、多植树,绿化美化靓乡村、靓乡村,污染治理全达标,道路干净村庄美、村庄美……”通俗易懂的歌词、婉转悠扬的曲调让人喜爱,大部分左脚调作品由国家非遗传承人普清荣创作完成,歌词内容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蟠猫乡是左脚歌舞发源地,将党的方针、政策与左脚歌舞结合在一起,恰恰能与群众生活相契合,群众平时爱唱、爱跳,其中的宣传作用也就凸显了!”普清荣乐呵呵地说。目前,牟定县运用左脚调宣传广为传唱的就有近1000首。
“以前我刚来这里工作时,每周要调解好几起纠纷。近年来,纠纷调解次数越来越少,感受到群众素质越来越高,乡风有了质的变化!”蟠猫乡司法所所长郑德星先后两次在蟠猫乡从事人民调解工作,对当地变化深有感触。
蟠猫乡将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与乡村治理相结合,整合乡司法所、综治办力量,依托全乡“法律明白人”,组织文明志愿服务者定期开展法律援助和法治宣传活动,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有效提升群众的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截至3月底,全县共培养法律明白人658人,有力地维护了基层的和谐稳定。
共建共治共创和谐家园
牟定县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蟠猫乡独创的“十户一体”工作法通过不断改进优化,在全县全面铺开,“小事不出户团、大事不出村庄”的基层社会治理路径初步形成。
“老胡,这个政策我不理解,请你再讲讲。”“老胡,我母亲身体不好,我又不在家,请你去看看。”
村民口中的“老胡”叫胡跃才,是蟠猫乡古岩村委会大古岩村出了名的“热心人”,也是“十户一体”户长之一。翻开他的工作笔记:村民家的老人病了、图斑整改进展情况如何、每周定时督促村庄保洁……每一项工作都详细记录,80%的问题在中心户长一级就得到解决,20%的问题快速上报。
“十户一体”是按照支部牵头、就近就便、群众自愿的原则,将村内区域相邻的10户左右家庭划分为一个户团,各户团公开推选德高望重者为中心户户长,组成共建共治组,紧紧围绕宣传党的政策、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带领群众、抱团互助发展开展工作。
截至目前,蟠猫乡共组建“十户一体”共建共治组280个,推选中心户长280名,覆盖全乡所有农户。“十户一体”成为全县基层群众运用自治、法治、德治融合的有效载体。
向上向善打造和美乡村
江坡大村群众的幸福生活
牌坊村如此出圈的秘诀是什么?
除了人居环境这块金字招牌闪闪发光,牌坊村同时也注重高效治理,引导群众积极有序地参与到村级各项事务中来,通过培育选树正面典型,大力倡导孝亲敬老、重诺守信、邻里互助的新风尚为乡村振兴铺就善治之路。
今年2月,李泽汉户提出院墙拆旧建新的申请,牌坊村民小组随即组织实地踏勘。李泽汉家位于村间主干道旁,拐角处较窄,车辆通行不便。村民小组干部与李泽汉商议,希望他在建房时将自家院墙拐角拆除退让出1米。李泽汉欣然接受,第二天一早就把自家院墙拐角拆除退让出来。李泽汉户“让巷于邻”的暖心举动赢得了村民的一致点赞,李泽汉户也被评为江坡镇“最美家庭”。
在牟定县广大村庄,像李泽汉家一样的家庭还有很多。2022年以来,牟定县广泛开展创建活动,命名“文明家庭”100户,评选“最美家庭”等20户,助推乡风向善向好。
积善成德文明蔚然成风
“每一个积分对应1元钱,大家可以根据积分券总分值,兑换相应商品。”在江坡镇江坡村委会大村村民小组的积分超市,工作人员正在向村民介绍积分兑换办法。
积分超市里有大米、香油、面条、锅碗瓢盆等。村民老普积极参与村内公益事业,连月来积累了50多分,他用积分换了生活用品。
“近年来,参加公益劳动、清理垃圾等都已经习惯了,即使没有积分券,也会一直干下去。”老普说。
“以‘小实惠’换‘大文明’,‘三类积分’评比机制把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村民主人翁意识越来越强,大家主动做、争着做、比着做,村里的好人好事越来越多。”江坡镇江坡村党总支书记王加新说。
江坡镇建立村组干部岗位积分、党员先锋积分、群众公益积分“三类积分”评比机制,持续强化外在激励。定期评比公示积分,凭积分券到“积分超市”兑换商品,着力解决“主动干”的问题,为乡村基层治理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道德支撑。2023年以来,江坡大村的“积分超市”累计兑现积分商品价值3000多元,商品兑付的资金从村集体经济收入中支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江坡镇实行积分制的还有高平村委会牌坊村、丰乐村委会谭家村等村庄,各村因地制宜,积分卡领取和兑换办法不尽相同。
行走在牟定各地,从一片美到一村美再到处处美,从一个好人到一群好人再到一域好人,目之所及、心之所感,和美乡村连成片,嘉言懿行在身边,文明花开在心田。(楚雄州融媒体中心记者王祖贤杨龙通讯员毕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