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卖好豆”倒推“种好豆”

黑龙江日报4月21日讯春耕在即,充满希望的田野逐渐热闹起来,农民们正忙着购农资、修机具、整农田。我省是中国大豆主产区,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一半以上。在“稳粮,扩豆、控稻、增经”的总体思路下,今年的大豆怎么种?日前,记者深入海伦、克山和嫩江进行了调研采访。

优选专用品种主打高产高蛋白

种了近20年大豆,克山县林涛大豆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永涛最清楚的是,春耕前选好大豆品种十分关键。

在林涛大豆种植专业合作社,数十袋大豆种子整齐地码放在库棚里。徐永涛告诉记者,这是60吨“登科9”,蛋白质含量达到40%,单产能达到350多斤。

“以前收购大豆是看外观,用眼睛估计质量,现在都拎着蛋白仪检测。蛋白高的一斤能卖1.8元,低的不到1.5元。所以必须种高蛋白大豆,秋天才有销路。”徐永涛说。

海伦市东兴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刘春生和徐永涛一样,对选用大豆品种有着精明的打算。他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合作社自主经营土地近15000亩,今年准备种1万亩大豆。大豆种子选了“东生7”,这个品种单产在380斤~400斤之间,蛋白含量能达到41%~43%,而且颜色正、粒饱满,品相好,秋收后自然不愁卖。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专品种种植已经成为潮流,坚持品质优先,发展高蛋白、绿色食用型大豆生产已成为大豆种植者的共识。

克山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孟宪伟介绍说,今年,该县大豆种植品种中高蛋白大豆将占75%,高油大豆占20%。而正在努力打造优质有机大豆生产区的海伦市,也明确了大豆品种以质立足、以质创优的发展定位,以高蛋白食用型大豆为主攻方向。

标准化种植全程机械化作保障

记者一路采访,所到之处,无不看到农机手在忙碌着检修农机具。作为春耕的主力军,农机具即将在田野里纵横驰骋。

“现在种地全靠大农机呢!”刘春生对记者说,“我们合作社有迪尔S660联合收割机、凯斯3330液体施肥机和灭茬机,机具总数有62台套,机具投资总额达到1500万元。从整地、播种、施肥、无人机喷药,到秋季收获,大豆种植已做到全程机械化。”

实现增产增收,离不开科学种植。克山县永昌现代农业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孙大勇说,合作社自主经营土地近14000亩,今年将用其中的一半种大豆。依靠合作社的48台套大农机,这些大豆将全部进行无地界、大条块的机械耕作,采用1.1米大垄种植和标准化栽培技术模式,这样才能保证提高产量。

今春,嫩江县已投入机械1.7万套,4月30日前将完成全部整地任务。备耕期间,他们组织农机服务小组深入农机合作社开展指导服务,目前农机具检修全部结束。海伦市除了推进特有品种培育,还在努力建设大豆标准化生产田块、田间道路、排灌沟渠、水利设施,不断提升大豆单产能力。

孟宪伟告诉记者,今年克山县大豆种植主推大垄密植栽培技术模式。这种技术能增加种植行数,提高土地利用率,由原来种植一公顷保苗30万株增加到40万株以上,而且比传统种植方式增加33%以上的绿色面积,这样能使绿色面积尽早覆盖地面,提高光能利用率,促进根系发育。

有机+绿色让龙豆招牌更闪眼

在海伦市前进镇胜利村,种粮大户贾启发早早就准备好了大豆有机肥。他颇有感触地说:“我这几年每年都种200多亩大豆,去年试着用了一些有机肥,发现地力明显变好,土很松软,一踩脚都能陷进去,秋天一亩地增产近20斤。今年我们还得继续用一些有机肥,化肥用量减少15%左右。”

刘春生也尝到了用有机肥的好处:“合作社前年开始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去年大豆产量增加20%。以前一亩地得用25公斤化肥,现在只用15公斤就够了。今年我们争取再减少10%的化肥量。”

以生态种植起家的嫩江县维民生态农业综合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管延沪,对种植绿色大豆更有体会。他告诉记者,合作社成立4年来,一直坚持种植绿色无公害有机大豆,生产的大豆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深受食品企业欢迎。2017年,他们联合区域内8家实力相当的合作社成立了繁荣现代农业专业合作联社。今年,联社大豆种植面积近13万亩,将实现全域绿色种植。

绿色优质有机大豆是龙江大豆的立足之本和发展优势。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实施农业“三减”,种植绿色有机大豆正在成为豆农的自觉行动。

近两年,克山县实施农业“三减”,落实黑土地保护项目。引导农民种植大豆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减少使用化肥,同时增施有机肥。目前,克山县有绿色食品基地245万亩,其中绿色大豆种植面积占到130万亩,有机大豆8911亩。

探索新销路种得好更要卖得好

市场意识很强的徐永涛三年前就将合作社的大豆注册了商标,打出“永涛”牌大豆。随后在厦门建立经销点,并以厦门为中心,每年将2000多吨“永涛”牌大豆销往福建。今年,他们又和海天酱油生产者签订了购销合同,为合作社生产的4000吨大豆找到了销路。

如何让龙江绿色有机大豆卖得更好?这是备春耕时就需要考虑和解决的课题。

克山县给出的答案是,鼓励大型种植合作社利用规模经营优势开展订单种植,全县订单种植大豆面积约15万亩。同时种植特色豆,今年克山县将种植芽豆1.5万亩、黑黄豆3万亩。他们还与上海市农委建立了大豆供应合作伙伴关系,将优质大豆经过加工、精包装后卖到上海超市。

依托“海伦大豆”地理标志的影响力和市场知名度,海伦市正在努力推动大豆由“原字号”销售向精深加工转变。今年海伦市将重点支持龙海食品、冬雪生物、沃尔今工贸等新兴豆制品加工企业发展,延伸产业链条;支持本地企业与山东嘉华食品、永和豆浆等外地有实力的企业合作,开发大豆蛋白产品,提升大豆产业附加值。

嫩江县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大豆销售模式。目前,嫩江县与大连商品交易所、浙商期货合作,探索出“保险+期货/期权”大豆价格保护模式,使现货大豆交易价格每斤普遍提高0.2元至0.3元左右,有效保护了豆农利益。目前,嫩江县大豆已全部实行订单化种植,签多少合同,种多大面积。

THE END
1.农村电商想要做好农产品电商,先挖掘农产品卖点【农村电商】想要做好农产品电商,先挖掘农产品卖点 对于农村电商人来说,农产品算得上我们最了解的产品,同时农村电商人的身份也有利于我们发展农产品电商事业。不过我们也常见到优质农产品滞销的情况,虽然市场因素错综复杂,但我们可以尽量做好我们能做的。比如农产品卖点挖掘,了解它有助于降低农产品滞销风险。首先介绍https://cbgc.scol.com.cn/news/5704705
2.成本低的暴利种植经济效益高的现代农业模式为了实现“成本低”的目标,一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这里通常指的是土壤肥力好、气候条件适宜的地方;其次,要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比如使用微喷灌或滴灌,这样可以减少水资源浪费,同时也可以提高作物生长环境;再者,是使用优质耐旱作物,如玉米、高粱等,它们能够在缺水条件下保持较好的产量和品质https://www.1lhyh3ij.cn/ke-pu-dong-tai/450352.html
3.农资产品销售模式(4种模式卖农资,有人销售过亿!做服务做电商以服务为切入|全程土地托管方式服务种植户种植户或者农民不仅仅需要种的好,还要把农产品产品卖得出去。产业链金融|解决农资销售问题和现金流问题产业链金融就是金融机构以产业链的核心企业为依托,针对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设计个性化、标准化的金融服务产品,为整个产业链上的所有环节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一种服务模式。 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626814-1.html
4.适合农村家庭创业的小项目4、好销路,收益稳定 上面也介绍了豆制品市场前景好,群众基数大,销量这块也不是问题。不过也要用心做产品,一定要做良心豆制品,做好服务,收益更好也更稳定。 建议:先对当地豆制品市场做个了解,豆制品产品种类,豆制品产品售价,黄豆来源,生产成本,利润等了解清楚后,确定是否要做,再进行下一步。 http://www.ma-wang.com/article/5403.html
5.信息爆炸时代,农药企业如何通过专业的品质的传播锁定精准客户此外,不论是您想买农资,还是卖农资,不论是想买农药企业和登记证,还是卖农药企业和登记证,我们均可邦您对接和经营。 农信团队,根据行业的发展变化,正在逐步演变为咨询顾问式媒体解决方案型服务模式,全力打造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媒体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DExMTg4NA==&mid=2650685080&idx=6&sn=5ab39e6add8645a64c9d0d588cc7a7a7&chksm=bfe3ffbfb9bdab5c741ae63362599234967605c2317f2fb3bb05f49c2377f630d453eef79f85&scene=27
6.经销商关注的问题10篇(全文)种什么、怎么种、产品的市场销路在哪里?涉及农业生产的所有环节都需要农民自身去决策、去把握、去执行、去操作。农民基于其自身各方面素质的局限性, 及农产品市场的变幻莫测, 造成农民陷入农产品买难的困境。生产出来的产品无处可卖或低价出售, 不仅直接影响到农民收入的增加, 同时也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v6h5yt9u.html
7.如何让农民种出好蕉卖得好价村官频道除了技术保障,刘峰还给记者算到,利用供销系统的农资渠道,通过统一购买农资,托管后香蕉的单株农资成本节省了10%~20%。按一株40多块钱计算,可节省4~8块。施肥全部采用水肥一体化,做到了按需施肥和调解土壤中的有益菌。 2 统一销售 种出好蕉才能对接高端市场,高品质产品从来不缺销路 http://cunguan.youth.cn/jjsn/201707/t20170725_10369068_1.htm
8.城镇化一线报告:目前只是“上楼”这两种不同的身份,让金焜有着截然相反的 “欣喜”与“忧愁”。喜在眼前,城镇化中农民住进好房子;忧亦不遥远,新社区的建设与配套并不协调。 然而不管怎样,城镇化已在路上,金焜所在的泉林镇如此,泉林镇所在的泗水县如此,泗水县所在的济宁市如此,放眼全国,亦是如此。 https://www.cesfinance.com/1673874.html
9.江苏泰州:村里有了“农技超市”既卖农资又传技术除了“坐诊”服务,一批科技特派员走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户找项目、解决销路问题。桥头村,是江苏泰州辖区内的一家远近闻名的“香菇村”。但是过去香菇产量低、品质一般且不易保存,村民辛辛苦苦忙一年只能养家糊口,不少村民无奈放弃了香菇种植。科技特派员研究了当地的土壤、气候等条件,帮助选择了4个香菇品种、推广种植https://sannong.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xS6f4VBxDyV8YaAGlqqu200819
10.畅通产运销稳好菜篮子走访菜农看销路 “辣椒卖了1.2万斤。”来自商丘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蔬菜经销商陈建兵上门收购,让董玉进悬着的心落了地,“我家地里的辣椒有了销路。” 董玉进是河南商丘市夏邑县太平镇南黄楼村村民。前不久,他家大棚里种的10亩辣椒喜获丰收,绿油油、脆生生的辣椒蹿着往上长,硕大的泡椒、大椒、线椒压弯枝头,估算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2/12/id/704644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