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农产品营销现状及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摘要:利用文献分析方法全面总结了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产品营销现状及其特点,在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农产品营销模式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农产品营销过程中存在的系列问题和农产品营销的机遇、优势、威胁、劣势等。提出了积极构建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建立专业化农产品营销队伍、加强对农产品物流配套设施建设等对策建议。

一、发达国家农产品营销现状及发展方式

(一)美国农产品营销特点

1.农产品产地市场相对集中。美国农产品生产区域化程度较高,形成了粮食作物、蔬菜作物、经济作物等主要生产区。例如:美国粮食主要分布在大湖区西南部及周围地区(伊利诺伊州、明尼苏达州、密苏里州);经济作物分布在五大湖的西南部(印地安那、衣阿华、伊利诺伊州、俄亥俄西部、密苏里北部);蔬菜分布在北达科他、明尼苏达,连带蒙大拿和南达科他所形成的大三角地带地区。

3.美国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比较发达,拥有先进的物流配送系统,农产品可以快速从产地运送至周边及较远城市。因此,农产品产地和批发市场都设立在偏远的农业生产区,而非在城市郊区。

4.美国的批发市场主要交易方式为代销或者拍卖,以批发市场为平台,形成期货市场,如世界第一大农产品期货交易市场———芝加哥期货市场,可以提供全面的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信息和价格,及时反映市场供求差异,从而形成价格和信息传播机制,降低买卖双方的交易风险。[1]

(二)日本农产品营销特点

图1日本农产品流通渠道

二、中国农产品市场营销现状

(一)农产品市场建设初具规模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三农”工作有效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日益增多,交易量不断增大。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截止到2015年底,全国交易额过亿元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有2134家,交易总额近2.2万亿元。农产品总量充足、品种丰富、质量提高,市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二)批发市场成为农产品交易的主要渠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市场化程度有了明显提高,逐渐形成了以批发市场为主导,零售和集市贸易并存的流通体系。据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的调查,中国70%以上的农产品都是通过批发市场进行流通,在部分大中城市,这一比例超过80%。农产品综合和专业批发市场作为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渠道,对保障城市供应、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起着重要作用。[3-4]

(三)农产品营销中介组织力量突显

随着专业户、生产大户及个人等购销主体的不断发展壮大,流通中介组织将小户生产与市场进行有效对接,彻底打破了产销脱节的状态,解决了农产品销路的问题,一方面带动了农民就业、促进收入增加,另一方面带动了上游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中国农产品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一)营销渠道复杂,成本高、技术含量低

目前中国农产品营销通常需要经过产地→产地中间商→批发市场→市场中间商或超市→消费者等流通环节,渠道复杂大大增加了农产品的经营成本。同时,由于农产品贮藏及保鲜技术水平低,使一些水分含量高、容易变质的产品不能延迟上市,给反季节销售带来严重挑战。此外,我国农产品地域优势强,很多农产品销售的辐射半径较短,部分地区的农产品过剩现象严重,产品积压过多,成本变高。

(二)缺少农产品营销专业人才

图2农产品营销人员受教育程度及年龄结构情况

(三)农业信息平台建设不完善

一是我国农业信息网络建设缓慢,农民难以及时有效的了解市场行情和消费者的需求。二是由于农民自身素质不高,对各种信息无法进行有效、准确的识别,只能通过主观意愿去判断,导致产品积压或供不应求,规避风险能力较差。三是交易方式比较落后,目前我国农产品交易主要是销地批发,从产地直接批发的量少。虽然网络销售已经存在但不普遍,传统的“交钱付货”模式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

(四)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

(五)品牌程度化不高

在我国,营销人员大多缺乏对农产品品牌认识,地区发展农产品品牌意识不强。而随着“一村一品”政策的实施,一些地区逐渐形成了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但是在生产标准建立、品牌推广及宣传上面还存在较多问题。

四、我国农产品营销的SWOT分析

(一)机遇和优势

近年来,随着“三农”工作的有序推进,国家先后在农产品商品化基地、种子苗木工程、农村技术推广体系及中低产田改造等方面投入专项资金来加快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为特色农产品发展提供良好基础条件。此外,国家通过一系列惠农政策来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的帮扶力度,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二)威胁和劣势

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国际农产品市场需求不断下降,价格波动较大,致使农产品出口量降低。在我国农村农业经济发展中,生产农产品企业品牌不多并缺乏市场竞争力。同时,农产品营销体系还不健全,对市场风险抵抗力不高。

图3农产品营销的优劣势

五、促进中国农产品营销的具体措施

(一)积极构建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

政府和地方农业部门应该定期举办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充分发挥农协及专业协会的中间作用,大力发展和培育多种形式的流通主体,发展种粮大户和专业合作组织,带领农民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经营。同时,要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懂技术、有水平、有知识的农民经纪人,逐步引导农民经纪人服务从产前向产中和产后转化,形成生产、加工、贮藏、营销等一体化的经营模式。[5]

(二)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

互联网+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农产品电子商务是线下市场的重要补充,一是通过B2B(阿里巴巴、百度)、B2C(天猫、京东)等电子商务平台,将农产品直接卖到消费者手中,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成本。二是建立和完善市场信用体系,建立标准化、科学化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保障网络交易的安全性。三是要建立健全物流配送系统以及资金的结算系统,利用线上和线下市场共同推进农产品营销快速发展。

(三)加强政策和资金支持

第一,地方政府要通过补贴、减息、奖励等方式来帮扶物流、冷链系统、农产品市场基地、质量检测、农产品信息系统等项目的建设。把大型超市、批发市场纳入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认定的总盘子中去。第二,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各级商业、农业等金融机构应把农产品超市、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列为首要支持对象,放宽贷款条件,简化审批程序和减少审批事项。保险机构应积极构建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点建设,同时要建立担保公司、担保基金,解决目前农产品营销的融资难问题。第三,减少税收。针对生产鲜活产品的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应减少一定的税收,以提高企业和合作社生产的积极性。

(四)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

(五)通过农产品加工来促进快速营销

(六)缩短营销渠道,降低营销成本

(七)建立专业化农产品营销队伍

相对其他行业,我国农产品营销人员队伍薄弱,人员结构单一,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水平有限,与农产品营销需求存在较大差距。[9]因此,应加大对农产品营销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营销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建设一支懂专业、会技术、有能力的综合性营销队伍。

(八)加强对农产品物流配套设施建设

应借鉴日本的经验,建立和完善农产品物流配送系统,以提高营销效率。一方面将原有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改造升级,建立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专业化经营者为主体,以超市或规范化的农贸市场为消费终端的现代化农产品流通渠道体系。另一方面,应着重发展以物流配送为核心,以连锁公司为经营主体,以超市为末端的现代化农产品流通体系,逐渐取代现有的批发市场体系,将传统农产品营销转变为现代化、多元化营销。

THE END
1.我国农产品营销现状分析及未来农产品营销新模式有哪些?目前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复杂、营销手段单一,阻碍了农产品营销体系的完善,因此需要对其进一步优化升级,构建多元化营销系统。一是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优化农村品产地营销模式等方式,加强农产品营销体系的优化升级。二是整合优势资源建立健全农产品产地集散中心,提高农产品流通量;引入网上商城等平台,通过网络媒介构http://www.zgxczx.cn/content_29311.html
2.农产品营销问题12篇(全文)2、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的现状 2.1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数量多,在农产品销售中起重要作用。 20世纪80年代农产品批发市场在我出现,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从产地市场兴起到后来的产地市场与销地市场并行发展,从民间自发形成到政府推动建设再到后来政府推动整合重组的过程。据农业部资料统计,我国农产品批发市https://www.99xueshu.com/w/ikeyxf0eai5w.html
3.2024年农产品流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此外,农产品流通将更加注重品牌化和差异化,通过打造地理标志产品、有机绿色食品等,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2024年中国农产品流通市场调查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基于对农产品流通行业的深入研究和市场监测数据,全面分析了农产品流通行业现状、市场需求与市场规模。农产品流通报告详细探讨了产业链结构,价格https://www.cir.cn/R_NongLinMuYu/58/NongChanPinLiuTongDeXianZhuangHeFaZhanQuShi.html
4.课程农产品营销的定义和特征 杨辉 ● 8.3 影响农产品网络消费者行为的因素 杨辉 ● 8.4 农产品网络营销产品策略和价格策略 杨辉 ● 8.5 农产品网络营销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 杨辉 ● 8.6 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的现状 杨辉 ● 8.7 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的模式分析 杨辉 ● 8.8 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方向https://higher.smartedu.cn/course/62354ccf9906eace048da123
5.农产品市场营销的市场调研与市场分析方法(1).pptx农产品市场营销的市场调研与市场分析方法汇报人:XX2024-01-08 市场调研基础农产品市场现状调研目标市场细分与定位农产品营销策略制定市场分析方法及应用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目录 01市场调研基础 市场调研是一种通过系统性地收集、整理、分析市场相关信息,以辅助企业决策的过程。定义市场调研能够帮助企业了解市场需求、竞争态势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117/6005233212010034.shtm
6.农产品营销调查报告(精选8篇)随着现代农业及现代农业流通体系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我国的农产品营销渠道模式也发生着剧烈变化。在传统的水果营销渠道模式下,农户与传统批发商、村镇小商贩、集贸市场及零售构成了水果营销渠道的主体,因渠道成员普遍规模较小、相互协作较少,其渠道能力明显不足以应对不断 发展的水果消费市场。水果生产现代化的发展与水果https://www.360wenmi.com/f/files5t4ryus.html
7.产业研究吉林省农产品品牌营销策略研究品牌营销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点,是解决农产品滞销的有效方式。目前,吉林省农产品在品牌营销方面还存在缺乏相关知识、品牌特征不明显、营销渠道复杂等问题。因此,运用SWOT分析法(态势分析),基于吉林省农产品品牌营销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进行分析,明确吉林省农产品品牌营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提出适合吉林省农产品https://www.ntv.cn/zxhArticle.shtml?id=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