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互联网+”重塑农业竞争优势

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带来了生产、流通组织方式的变革和营销、价值创造模式的创新,为解决小农户融入现代化生产和农业生产与市场对接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近年来,各大互联网平台公司在农村加快布局、各类新型互联网农业公司加速崛起、大量互联网带动的农村创新创业活动迅猛发展,促进了农业生产要素和市场资源优化配置。互联网正悄无声息地推动着农业产业链的重构,成为驱动农业竞争力提升的新引擎。

互联网带来了农业生产方式变革和产业链重组的新机遇,成为驱动农业竞争力提升的新引擎。一方面,“互联网+”正在重构农产品流通链。“互联网+”打破了农产品以批发市场为载体和中间商为主体的多层次流通格局,形成了以电商物流为基础的供需直连、产地协同、销地速达的新型农产品流通中心;另一方面,“互联网+”还在重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比如,通过智能互联可改善农业生产管理,通过全程互联可强化品质控制,通过用户互联可创造新的体验价值,从而重塑农业生产体系,帮助农业提升效率、品质和品牌。

但也需要看到,由于产业基础能力不足、配套服务体系发展滞后、产业规则秩序未能合理确立,“互联网+农业”发展仍面临较大挑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如何用“互联网+”提升农业竞争力,可在着力加强前端产品质量的控制、中端智慧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后端需求反馈调节机制的建立以及合众创新创业生态的培育上发力。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政策建议:

第一,加强农产品产地管理和标准化体系建设。将信息技术与生化、理化技术相结合,整合利用遥感、水文、土壤、气象等数据加强产地环境监测,支持特色优势产区以整村、整镇、整县为单位集中连片发展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区。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在标准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探索建立农户会用、市场认可、管理方便的农产品分级标准,以分级定价、优质优价倒逼产业升级,通过规范生产操作流程引导生产者加强质量控制、改进产品品质、强化采后管理。在重要农产品主产区规划建设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通过统一的农业专业生产服务强化对生产过程的标准化控制。支持生产者联合或集体建设农产品保鲜储藏、筛选分拣、去核(壳)烘干、净化包装等初加工设施,提高采后产品的品质和产品标准化、商品化程度,提升其产后延伸发展能力和市场话语权。

第二,建立新型智慧互联的农产品冷链流通体系。可考虑搭建全国联网的农产品物流信息网,由当前主要的农产品物流服务企业、快递公司、电商企业等加载近期流通数据,整合各部门已有的全国冷库库点和库容数据,基于数据分析合理布局新的农产品冷库库点和冷链运输投资,科学制定相应的农产品智能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等。通过财政奖补、电费优惠等措施支持农产品产区、农业产业园区、重要物流节点等地区的冷库建设和智能化冷库的升级改造,实现智能控温和库容空间的实时监控。通过农产品产地运输专线补助、冷链车投入奖补等政策支持冷链物流企业深入产地开展冷链运输服务,切实改变“有库无链”的冷链流通困局。支持组建农产品智慧冷链物流联盟,将全国联网的农产品冷藏仓库、冷链车的实时库容、流向数据和需求信息有效对接,协调仓储资源和进行联合配送,科学优化物流路线,通过提升满容率、满载率降低冷链物流成本。

第三,以需求为导向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综合利用农产品采购、消费需求调查以及电商交易数据,分析农产品消费需求升级的趋势与特征,着眼于新需求的变化积极引导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产品创新。支持农产品电商平台企业做好产销信息收集和发布,鼓励企业以订单、包销、预订等方式进行前置采购,引导主产区合理规划来年的生产布局,并通过对各区域产量数据的预估和实时市场需求行情,提前对区域内可能出现的农产品滞销状况做出预判,及时对接经销商、主销区和电商平台积极开展市场推广工作。通过推广费补助、新品种创新奖励等措施,支持符合上市要求的农业新品种在电商平台上推广,有效追踪市场消费情况和及时收集用户反馈信息,低成本、高效率实现对产品的市场检验,并建立与市场销量挂钩的新产品奖励机制,激励产品创新和响应市场需求的持续改进。

第四,支持各类“新农人”的农业互联网创业。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农民创业园、农业创客空间、农村电商孵化器等各类农业互联网创业平台,由平台集成整合各类政策资源和对接服务合作伙伴,形成完善的办公、商务、金融、培训、试验、检验、技术、信息、物流、网络、创业导师、人力资源等孵化服务支持体系。鼓励电商以及细分领域新兴平台的多元化发展,积极探索众筹、众包、众创等模式在农村社会的应用创新,促进农村创业者之间的连接互助和产业链的分工协作,建立起分散农业生产者之间联合发展的新型组织机制,形成大量小微经营主体合众创业的有机组织生态,切实支持各类“新农人”利用“互联网+”创业。

THE END
1.“互联网+”时代特色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研究原有的营销方式早已不在适应日息万变的农产品市场环境,农产品企业要积极地寻求新型的农产品营销模式,力求在农产品市场中有卓越的竞争力。同时,社会成员在相关政府部门的鼓舞和帮助下,从事农业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电子商务活动,打造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新型销售模式的开拓,完善了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步伐。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824/6240221002010214.shtm
2.“互联网+”视阈下的绿色农产品营销模式探究"互联网+"在各个领域应用广泛,尤其是农业领域,成为绿色农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通过"互联网+",能够将农产品信息第一时间传送给购买者,让农户和企业将绿色农产品营销理念快速传播,分析影响农户绿色技术采纳因素,为实现"互联网+"绿色农产品营销模式提供技术支持,拓宽营销渠道。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PGY201911078.htm
3.我国农产品营销现状分析及未来农产品营销新模式有哪些?一是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优化农村品产地营销模式等方式,加强农产品营销体系的优化升级。二是整合优势资源建立健全农产品产地集散中心,提高农产品流通量;引入网上商城等平台,通过网络媒介构建农产品电商营销体系,积极发展“互联网+”农产品营销体农业。三是减少农产品中间流通环节,建立农产品直营店,降低流通http://www.zgxczx.cn/content_29311.html
4."互联网+"陕西特色农产品营销模式创新研究为提高陕西省经济发展水平,必须强化陕西省特色农产品营销力度.但是,当前陕西省特色农产品营销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应借助"互联网+"对陕西省特色农产品营销模式实施创新处理,以改善陕西特色农产品营销缺陷.基于此,介绍陕西营销模式潜藏的问题,阐述"互联网+"陕西特色农产品营销模式创新的现实意义和具体策略,确保"互联网+"http://www.yidu.edu.cn/detail/article/5e1d38d3bd5ae0ed88715672.html
5.互联网+农产品营销(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mooc章节测试答案6、 确定农产品销售价,原则上应( ),否则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物质消耗和活劳动消耗得不到补偿,农业生产难以维持。 解析: 以营销成本为最低限价 7、 “独此一家别无分店”是农产品营销网络中的( )网络战略。 解析: 独家式 8、 农产品的最终销售多为零售,需求弹性较低,决定了农产品广告的( ) 特点。 https://blog.csdn.net/pangxiekebaba/article/details/142740179
6.互联网+农业背景下特色农产品上行实施的困境因素分析(论文全文)“互联网+”消费理念强调突破体验、分享互动和共创价值8,它在单纯满足获取和使用农产品的基本要求下,通过传播新颖、健康、安全的消费思维方式,打造全新的消费生态。当前我国农村“空心化”、劳动力老龄化、农业兼业和副业现象仍在蔓延,小农经营格局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将存在,传统农业模式、营销模式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https://www.91xueshu.com/l-dsjjlw/62503.html
7.论文:“互联网+农产品”网络营销探讨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经社讯)[提要]“互联网+”时代,依托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电子信息技术,池州市的农产品开启新的销售方式,产生农产品企业统一销售、政府网站推广和个体户自主网络营销等三种模式。本文针对池州市农产品网络营销的现状,提出在人才储备与挖掘、信息对称、硬件设施和营销策略进行改善的建议。 http://www.100ec.cn/detail--6496708.html
8.农产品营销问题12篇(全文)3. 农产品品牌传播渠道单一。 在传统的农产品运销观念上仍有较大影响, 农产品营销观念尚未广泛形成的背景下, 农产品的销售仍然保持由“生产者一批发商一零售商一消费者”的传统模式, 品牌传播渠道单一, 品牌空间狭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这种单一的营销和品牌传播渠道已经不能适应品牌农产品的建设与发展。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xf0eai5w.html
9.农产品的网络营销(精选十篇)目前, 我国已建立起了以中国农业信息网 (www.agri.gov.cn/) 为中心的农产品“网上展厅”信息体系, 并且在农业部的统一规划与支持下, 全国30多个省、市、区也建立起了地市级的农业信息网站, 县一级的农产品网上信息体系也正在加紧建设。农业信息网络的建立, 极大的促进了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 如中国农贸网在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68dhnk9.html
10.“互联网+农业”背景下农产品营销:六种“战法”,让农产品“远走核心提示:当下,全国各地农产品大量上市,如何快速卖出去成了一个大难题,除了传统的线下渠道(批发市场、农业经纪人、中介代理及商超)之外,如何与互联网、电商、直播有机结合,成了现代农业企业、投资人、农业从业人员值得学习和注意的事情。源起: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营销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使得农产品产量不断上升,部分农http://www.agricoop.net/news/show.php?itemid=3766
11.开创“互联网+旅游+农产品”电商新模式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深入各个领域,推动社会进入网络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带动农村电商迅猛发展。2017年,陕西省旬阳县被列为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以来,依托当地优势,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产业,探索出一条“旅游+农业+互联网”的电商发展新模式道路。通过将农业直接和旅游结合的方式,减少中间流通环节,直接把农产品推https://sannong.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ekLBLVE6J6pqyY09wqJ2190110
12.《农村电商新思维农业创新营销模式设计》最新章节毕慧芳著第四章 “互联网+”农业创新营销 第一节 农产品电商营销的主要模式 第二节 为农之道 第三节 为商之道 第四节 跨界合作之道 第五节 创新营销模式 第五章 “互联网+”农业之社交电商 第一节 社交电商、农特产微商爆发的基础 第二节 如何抓住社交电商的机会 第三节 社交电商的主要形式 第四节 社交电商平https://m.zhangyue.com/chapter/1167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