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五农”模式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新路径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五农”模式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新路径

阿勒泰新闻网-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特约记者庄晓颇通讯员张文娟李君慧)

今年以来,地区一农场有限责任公司立足本地实际,按照农业农村部印发《2024年农垦“两大行动”工作方案》,组织实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和“农垦社会化服务+地方”行动,不断创新工作思路,量身打造“五农”(联农、带农、惠农、保农、服农)社会化服务新模式,着力在搭建网络服务平台、完善服务机制、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能力等方面下功夫,加快发展精准高效多元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逐步建立规范管理、多元发展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运行有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新路径。

联农——“合作种植”走出一片新天地

金秋十月,正是收获的季节。10月20日,家住福海县一农场六分场的退休职工王银花满心欢喜:“这两年,是公司推出的‘合作种植’让我受益良多,今年仅小麦种植一项,纯收入就有4万元。”

2023年,地区一农场有限责任公司鼓励农场有丰富种植经验的职工种植粮食作物,并创新推出“合作种植”模式。谈起“合作种植”,王银花打开了话匣子,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23年她种植了106.43亩小麦,按照与公司签订的协议要求,小麦亩产量达到400公斤以上,产量超出部分按3:7分成,她占七成,公司占三成。协议规定,她只需缴纳每亩150元的保证金,负责小麦的种植管理,其他种植小麦所需籽种、肥料、滴灌带、飞防、水费等全部由公司承担。当年,王银花凭借自己过硬的种植技术和公司推出的“合作种植”模式,净赚了6万多元。

地区一农场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黄伟韬介绍说:“在今年粮食作物种植当中,公司按照‘选好地、种好粮、服好务、促增收’的目标,实施‘选好一块地’‘选好一个品种’‘选好一个合作种植户’‘选好一个农机手’‘选好一个技术服务团队’‘实现一个好收入’‘六个一’工程,专门建设5000余亩高标准农田,专供小麦种植户所用,并聘请奇台农科院‘小麦狂人’马兆亭和自治区农科院专家团队,从选种、播种、滴水、施肥、飞防、收获全程提供跟踪服务,让粮食产量稳步提升。”

带农——让职工融入现代农业发展大格局

一农场二分场职工宋林是场里出了名的种地“老把式”,种了一辈子地,谈起种植经验那是滔滔不绝。这两年,宋林身上发生了新变化,用他的话说就是:种地不能光靠力气,还要动脑子,要依托公司实地指导的精准施药、水肥一体化、无人机飞防……这个昔日的“老把式”,如今已成为现代农业“代言人”。

“种地一定要相信科学,每一项农业技术,都是科研部门试验成功后推广的。这两年,在农业专家等精心指导下,我们农场职工种植理念和管理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就拿种小麦来说,以前一农场种植的小麦平均亩产大都在三四百公斤,最高亩产也不过500公斤,现在平均亩产都在500公斤以上,最高有670公斤,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这就是科技的力量。”宋林说。

近年来,地区一农场有限责任公司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聘请农科院专家开展科技培训,提高农场职工整体科学种田水平。积极参与自治区国有农场提单产玉米类“大比武”活动,与农业农村部农垦局合作开展农垦质量管理提升示范(玉米)项目工作,为公司建立玉米种植及收储标准奠定基础;以农垦“联合、联盟、联营”战略为基础,融入中国农垦联盟成员单位,加入新疆农垦协会理事单位,形成农场优势资源产销对接、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新格局。

借助高校、科研机构等优势资源,与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农科学院等高校或科研机构进行产学研合作,签订《技术服务合同》和《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共同开展《窄螯螯虾在北疆地区盐碱地适应性驯化技术研究与示范》等科技创新项目,提高自身科技创新能力。

惠农——“惠农大礼包”,让职工增收有保障

如何让公司职工持续增收?地区一农场有限责任公司积极推出银企合作、垫付农资、惠农补贴、种植保险等一揽子“惠农大礼包”,为乡村振兴再添新动力,助推公司高质量发展。

积极与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以及农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门开展座谈交流,并签订战略框架协议,为公司职工争取最低贷款利率,构筑良好的银企合作关系。今年,福海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构建产业链一体化服务为基础,为公司搭建了农业产业链一体化平台,实现了土地竞标、农产品收购加工、农资销售配送、精准农机作业实时定位、实施监管等农业社会化服务全覆盖,累计为公司投放贷款1400万元,为200余户种植户发放贷款2100万元。

积极与县农业农村部门沟通联系,为种植户争取秋翻补贴、小麦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补贴、深松补贴、籽粒玉米机耕补贴等各类补贴资金123万元,从而减轻了种植户的生产成本,提高了种植户的种粮积极性;为降低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损失,通过与保险公司合作,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为职工增产增收助力。

与此同时,针对承包公司耕地资金短缺的种植户,采取耕种赊欠农资、秋收返还欠款的方式,极大缓解了种植户的压力,仅此一项就为种植户垫付农资款1417.25万元,切实帮助种植户解决了资金短缺问题。

保农——“中心+烘干厂”,为种植户系上“双保险”

进入深秋,也正值玉米的收获季节。连日来,地区一农场有限责任公司玉米烘干厂按下“加速键”,烘干设备“火力全开”,确保4.6万亩玉米颗粒归仓。

刚刚交售完玉米的一农场六分场职工李江山说:“今年种了152亩玉米,收了200多吨,每亩产量在1.4吨左右,交了粮,很快就能拿到粮款,今年的收益让我很满意。”

地区一农场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玉米烘干厂负责人王勇介绍说:“总投资3000万元、年加工5万吨玉米的烘干厂建设项目,是公司不断延伸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玉米烘干厂于去年8月开工建设,今年正式投入使用,主要从事玉米收购、烘干、销售。烘干厂不仅对当地种植的玉米做到应收尽收,而且辐射到周边乡镇,有效降低了农户玉米运输成本。”

今年9月,在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期间,地区一农场现代农业科研发展中心挂牌,中心计划投资5000万元分期建设集农资、农机、农业信息平台、技术服务平台于一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

地区一农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吴文艺说:“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建成后,将联合众多农资农服团队、基层站点,提升农资供应和产品营销能力,将农机大户、科技专家服务队伍、站点负责人、种植能手作为农服队伍体系重要补充,发挥其贴近众多农户服务的优势,为种植户提供生产信息、市场动态、种植技术等方面的指导,助力农业生产决策和经营管理。”

玉米烘干厂和现代农业科研发展中心的相继投用,为农场职工和周边农牧民增收上了一道“双保险”。

服农——贴心“田保姆”提升服务质效

吴文艺介绍说,为了确保职工增收企业增效,从春耕到秋收,公司为职工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高效便捷的“一条龙”服务。今年,公司先后邀请疆内小麦种植专家和自治区农科院专家实地指导种植技术20余次,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15场次,培训种植户400余人次。

地区一农场有限责任公司还与瓮福集团农资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分公司、新疆九圣禾种业公司及云南云天化农资公司等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形成良好的农资购销合作关系。与此同时,公司还购置了一大批大型农机具,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并整合农机资源,组建一方公司农机作业调度中心,从犁地、整地、播种、打药、收割、秋翻等实现全程机械化、标准化、统一化作业,切实提高了农业生产装备水平,降低了农民生产成本。

行则将至,道阻且长。地区一农场有限责任公司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秉承“五农”服务理念,在大力推广良种良技良法、保障粮食稳产增收上下功夫、制举措、促落实,促进粮食面积、单产和总产同步提升,切实提高公司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让公司职工收入节节攀升。

THE END
1.关于印发泸州市“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泸县、合江、纳溪、江阳区4个省级新农村示范片科技园区着力开展产学研合作和农业集成技术组装配套,建立核心区7620亩、示范区19.77万亩、辐射区20.54万亩,引进推广新品种26个、新技术18项、新模式8种,开发新产品6个;大力开展粮油高产高效示范创建活动,5年累计建成水稻、高粱、马铃薯等粮油作物高产高效创建示范片163个,https://www.luzhou.gov.cn/zw/zcwjs/szfwj/lsfbf/content_98447
2.浙江省平阳县平阳农村电商线上营销新模式助力美丽乡村数字化治理平阳县随着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真正把“数字”转变成了“新农资”,“手机”成为“新耕具”,直播成为“新工作”。“直播电商”成为乡村治理新力量的可能。2021年按照“产业园+服务体系+发展项目”发展模式,依托宠物用品、皮革皮件、按摩器具等特色产业,构建一体化、多渠道、一站式跨境综合服务电商平台,整合当地特色产品http://m.legalweekly.cn/zfdt/2021-09/03/content_8596390.html
3.化肥销售模式市场6篇(全文)供销系统、新模式系统、民营系统 n工厂流通网络 尿素工厂、磷肥工厂、复合肥工厂 n新兴流通网络 连锁经营、化工企业、非化工企业、涉农企业 结构性分析(3)n零售方面 主要现状:群龙无首、无依无靠、促销单 一、服务不足、竞争激烈、风险加剧、品牌营销的不稳定性 n系统门店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w5z189po.html
4.DQ村镇银行盈利模式研究dq的盈利模式DQ村镇银行盈利模式研究 摘要 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飞速进步和乡村复兴策略的深度执行,为填补县域及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空白,解决县域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三农”和小微企业对金融服务迫切需求的矛盾,村镇银行作为“小法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应运而生。但2022年以来,村镇银行业态风险事件偶发,引起严重的社会舆论,一时间社会民众https://blog.csdn.net/2301_77166695/article/details/136432655
5.逆境下,农资经销商的生存方法论新闻综合文章中心农药据统计,目前全国农资经营从业人员240万,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数量,也是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战略的强有力支撑。农资经销商生存质量不但关系着新农村建设及乡村振兴战略,也是农业产业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近2年来,受到大的宏观经济形势和上游行业无序产能扩张的影响,农资经销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毛利率下降,常规产品出现http://www.jsppa.com.cn/news/xinwen/12378.html
6.三级终端玩转农资营销管理·营销191农资人有了这样的定义和理念,做起营销来就不会感觉到复杂和困难了。只要我们针对每一极终端用户,分重点,根据需求不同,精心做好品牌塑造、忠诚度培养、需求激发等工作,然后除陈出新,就不愁找不到解决市场营销难题的办法。 在三极终端营销模式里,我们把市场营销环节分为三个终端,那么,农资产品营销,只要解决好这三个环节的https://www.191.cn/m/index.php?c=read&tid=162716
7.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内涵要解发展现状与未来思路4.先进要素渗透融合模式。 立足科技进步和模式创新,将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传感器、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导航等设备和软件渗透融合于农业生产、加工、营销和服务等领域和环节,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智慧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以及农商直供、产地直销、食物短链、个性化定制等新型经营模式。例如,专业https://ccrs.ccnu.edu.cn/List/H5Details.aspx?tid=13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