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丰收节特刊陵城:打造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

陵城区农业名片:全国农业百强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超级产粮大县、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和全国优质小麦标准化示范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小麦玉米优势产区、全国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绿色防控示范县”

今年3月,陵城区糜镇引进鲁研种业有限公司与46个村的6000个农户签订种植合同,种植面积4.8万亩,借力龙头企业,推行企业+基地+农户、产加销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近年来,陵城区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突出保稳产、调结构、提品质、创品牌、育主体,农业现代化建设平稳起步、向前趋好。陵城区先后获得全国农业百强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超级产粮大县、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和全国优质小麦标准化示范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小麦玉米优势产区、全国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绿色防控示范县”等10多个荣誉称号。

巩固产粮大县地位

力保蔬菜等重要农产品供给

压实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从战略高度定位粮食生产,立足耕地和种子两个增产要素,推行“良种”、“良法”、“良技”持续巩固全国产粮大县新优势。陵城区连续12年获全国产粮大县称号,连续9年获全国超级产粮大县称号,累计获得各类上级奖励资金4.8亿元。2021年夏粮播种面积101.2万亩,较去年增加1.1万亩,同比增长1.1%,夏粮总产47.64万吨,较去年增加1.22万吨,同比增长2.6%。

减少畜产品进口依存度,积极鼓励规模养殖场建设,生猪存栏量达30.38万头,比去年同期增长41%;生猪出栏达41.87万头,同比增长42%。抓好“菜篮子”工程,确保稳产保供。全区蔬菜播种面积共计9.24万播亩,同比增长9.39%,蔬菜(含食用菌)总产量40.38万吨,同比增长9.58%,累计建设高标准蔬菜园区17个。发展健康渔业养殖,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家。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家,新建2个水产基地淡水养殖面积490公顷,淡水产品产量3068吨,同比增长95.04%,淡水产品产值3717万元,同比增长109.76%;建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内陆盐碱水域绿洲渔业模式示范”项目示范点1处。全区各类畜禽规模养殖小区(场)达到398家,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达到100%,上半年肉蛋奶总产量54120万吨,同比增长9.17%。

大力实施农业重点项目

稳步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大项目带动。通过开展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建设,可以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性和示范作用,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业整体素质,引导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陵城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希岩说。

2019年至2021年上半年,陵城区累计实施各类农业项目58个。项目建设内容包括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农业技术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化肥减量增效耕地保护、农业保险、农业社会化服务等多个方面,项目总投资达8.95亿元。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明显

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强力推进“农字号”龙头企业发展。截至目前,全区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83.8亿元,现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73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8家。

加快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统筹布局现代种养、加工物流、休闲观光等功能板块。共创建农业“新六产”示范主体5个,打造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立足县域资源禀赋,突出主导产业,打造糜镇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1个,创建乡土产业名品村1个。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工程,扶持建设一批休闲农业乡村、休闲农业园,着力改善基础服务设施,全区休闲农业持续升温。共创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个,省美丽休闲乡村1个,齐鲁美丽田园2个,省休闲农业精品园区1个。

加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

壮大乡村振兴生力军

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项目,大力扶持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按照政银担合作机制,落实鲁担惠农贷政策。截至8月底,累计为1274个农业主体提供担保7.73亿元,其中2021年新增4.2亿元。2021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2家,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达1056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4家、省级示范社32家、市级示范社10家;2021年新增家庭农场80家,全区家庭农场累计396家,其中省级示范场8家、市级示范场12家。

全面指导农村土地流转,全区农村土地流转面积38.53万亩,占确权总面积的42.15%,流转出承包地的农户数达4.36万户,占确权总户数的35.9%。同时加强与山东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合作,系统内登记流转土地9515.18亩,交易额达6903.65万元。分两批实施了656万元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项目,累计托管面积12万亩,全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470个,全托管率达60%以上,半托管率达100%,成功申报全省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试点县。

加强农产品质量品牌建设力度

扩大陵城农产品品牌影响力

大力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实行产地准出制度,督促种植养殖生产者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构建以合格证管理为核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新模式,助力食品安全先进区创建。2018年陵城区被评为“第二批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区主要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连续多年稳定在98%以上。

打造区域党建联合体

开启农村抱团发展新模式

针对基层党建点强面不均,农村抱团合作内生力不足,发展资源融合能力不强等问题,去年5月份,陵城区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区域党建联合体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提出打造区域党建联合体,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模块重组”“条块融合”,以组织振兴助推乡村振兴。通过建设区域党建联合体,打破村庄界限,整合各类资源要素,实现在村以上层级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构建多元治理新格局,打造形成了一批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村庄共同体。截至目前,全区共打造联合体81个,覆盖自然村876个,覆盖率达到92.7%。

党建联合体的建立有效推动了村级资源共享、活动共办、党员共管、事务共商、难题共解,形成了乡村治理的新格局。具体成效体现在:一是建强了基层党组织,提升了村干部的干事能力;二是打破村庄界限,有效整合分散的资源要素,壮大了乡村产业;三是打破现行基层治理单元,基层党组织由“封闭”向“融合”转变,提升了治理能力。党建联合体,有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如边临镇整合16个村庄土地建设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有88个冬暖式温室大棚,每年稳定为集体分红。截至8月底,全区集体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的村353个,占比52.06%;10万元以上的231个,占比34.07%。

陵城区委书记田晨光表示,下一步,陵城区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努力建设小麦制种及研发核心区,提升小麦制种综合竞争能力和数字农业发展水平,全力开展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申报,积极争创国家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实施品牌强农战略,争创国家级农产品安全区,推动全区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

THE END
1.湖南省三农发展报告篇4:湖南省三农发展报告 关键词:农产品;农产品加工业;工业化;对策 一、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破解“三农”难题有特殊重要意义 (一)农产品加工业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器 农产品加工业与现代农业的关联度极大,它的发展不但可以促进农业种养结构的优化,帮助农民调优种养的品种和品质,大幅提高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uzvpm3.html
2.农业农村部认定的湖南省制种大县目前,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制种大县已成为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种源供给的主要来源,对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抓好相关政策和项目落实落地,有效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快推进国家种子基地建设,现有关于2022年拟认定湖南水稻制种大县建设方案的详细介绍如下: 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2Fnote%2F835308658%3F%26
3.四川三农新闻网资料图片 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提出实施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县域电商直播基地建设。农村电商作为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的典型应用场景,近年来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根据商务大数据监测,2023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5万亿元,全国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5870.3亿元。http://sc3n.com/index/news/topics/id/6.html?page=10
4.湖南—三湘四水鱼米之乡湖南省是全国农业大省、重要农产品供给基地,素有「九州粮仓」、「湖广熟天下足」等美誉。全省土地面积21.2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51.2%、丘陵及岗地占29.3%、平原占13.1%,大致构成「七山一水二田土」的格局。全省辖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1,925个乡镇、24,099个行政村。2019年末,全省常住人口6,918万人,其中城https://sourcing.hktdc.com/zh-Hans/info/featured-suppliers/Hunan/index.html
5.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0第27期(总期27期)在线培训课程完善创业创新生态,吸引集聚人才,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以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催生更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在更大开放条件下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用改革的办法更大释放消费潜力,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拓展农产品销售和出口产品内销等新空间,丰富优质消费品供给,引导消费升级。发挥政府投资作用,带动社会力量投入,推进"两新一重"等https://www.zzqyj.net/?list_89/1253.html
6.2023年中国十大产粮大省哪个省粮食产量最高全国各省市粮食产量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全国粮食粮食播种面积118969千公顷(178453万亩),比2022年增加636千公顷(955万亩);全国粮食总产量69541万吨(13908亿斤),比2022年增加888万吨(178亿斤),增长1.3%。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5845公斤/公顷(390公斤/亩),比2022年增加43.6公斤/公顷(2.9公斤/亩)。其中,水稻20660.3万吨,小麦13659https://www.maigoo.com/top/438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