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出口范文10篇

摘要:广西是农业大省,位于华南地区西部,背靠大西南,南濒北部湾,面向东南亚,是中国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本文分析广西农产品的生产、出口现状,指出广西农产品贸易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广西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对策。

关键词:广西;农产品;出口

一、农产品生产情况

广西是农业大省,全区人口5579万左右,农业人口为4000多万,占总人口的80%左右。农业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由于广西特殊的自然资源条件,目前主要生产的农产品有:粮食、糖、木薯、水果、油料、蔬菜、水产品、奶类产品、肉类产品、禽蛋、桑蚕、经济林木、茶叶、中药材等14类农产品。其中蔗糖产业稳居全国第一,市场份额超过50%。木薯、热带水果等支柱产业产量也多年蝉联全国第一,而新兴产业桑蚕产量也超过了江苏、浙江,多年保持全国第一。中药材的产量仅次于云南,在全国排名第二。

二、农产品出口贸易

广西拥有丰富的农业自然资源,生产多种农产品,是中国主要的农业产区之一。其中,水果、糖料、蔬菜、畜产品和水产品是广西的主要优势农产品。(1)产品结构。由于广西农产品的生产技术水平和质量较为低下,出口的农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低价值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高价值农产品较少,使得广西农产品出口的竞争力不强。(2)市场结构。在出口地区方面,根掘广西农业厅的统计数据,2016年广西农产品的出口市场中,东盟和美国两大市场共占据了广西农产品出口总额约70%,其中东盟国家高达53%左右。此外,广西农产品的出口市场还包括日韩、俄罗斯和欧洲等国。在广西农产品的出口市场中,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分列第一、第二和第三位,这些国家是广西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国。但广西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过于集中,农业生产和贸易不协调,影响了广西农产品出口发展。广西农产品出口市场存在局限性,主要为亚洲临近国家和欧美国家,这些国家农产品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市场份额有限。而非洲、拉丁美洲等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地区市场份额却相当少。

黑龙江农产品对俄贸易这些年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积累了很多的保贵经验。然而黑龙江农产品对俄贸易的优势还未得到充分发挥,制约黑龙江农产品对俄贸易发展的问题还未得到彻底解决。“发展才是硬道理!"黑龙江对俄农产品贸易应抓住当前各种有利条件,厚积薄发,趋利避害,实现农产品对俄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进而带动黑龙江经济的再次腾飞。

一、加强黑龙江省农产品对俄出口贸易的政策支持体系

1制定有利于对俄农产品出口的贸易政策

政府对农产品出口的政策、技术、信息和协调支持,可为其创造便利的经营条件,调动了出口产品生产者和各类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客观上起到了增进交易效率的作用。制订有利于对俄农产品出口政策是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必要手段,是促进农产品出口重要措施。建立农产品出口促进政策体系,创造好的出口发展环境对建立起国际通行的质量认证标准体系,消除农产品出口的“非关税壁垒”,加强与贸易伙伴的交流和相互合作,沟通信息,创造有利于出口的国际贸易外部条件有着积极的作用。

2强化对俄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支持体系

(1)财政支持:在比较优势基础上,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强化对俄农产品出口的支持体系,包括财政、信贷、保险和科教等。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单位:

为鼓励全市农产品企业增加出口,推进品质农业和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全面提升我市农业对外开放水平,现就加快推进农产品出口通知如下:

一、任务目标

争取“十二五”末,全市农产品出口创汇达到5亿美元,年增长率20%以上。培植构建粮食加工、功能糖、大豆蛋白、蔬菜加工、畜产品加工五大行业的农产品出口示范区,扶持壮大5个千万美元以上出口龙头企业,建成1-2个年创汇千万美元以上的出口基地,培育一批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产品和国内外知名度较高的品牌,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提高我市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二、工作重点

(一)加快培育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

摘要:本文从湖北省进出口贸易的基本情况、出口种类、市场结构、产出特征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湖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基本情况,并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了一些问题,从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湖北;农产品;出口贸易

一、湖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基本情况

二、影响湖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

摘要: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传统的关税壁垒日益削减,绿色贸易壁垒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关卡。西方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市场,借环保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筑起绿色贸易壁垒,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从绿色壁垒产生的条件及特点出发,分析了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并提出跨越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农产品出口;影响;对策

目前,绿色贸易壁垒已经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受绿色壁垒限制的产品范围由水产品、禽肉等动物源性产品扩展到蔬菜、水果等植物产品和加工产品,几乎涵盖了我国出口的所有农产品。尤其是2006年,欧盟、日本相继实施新的食品安全法和农残检测标准,大大抬高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技术门槛,造成我国农产品出口持续下降,直接影响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进而影响到我国农业的全面发展。

1绿色壁垒产生的条件及特点

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进口国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维护人类和动植物生命健康和安全为由而制定的一系列限制或禁止进口的贸易措施。由于发达国家所采取的这些措施复杂而严格,对发展中国家产品的出口构成绿色贸易壁垒。

绿色壁垒具有其他非关税壁垒所不具有的特点:①名义上的合理性。绿色壁垒是以保护环境、自然资源和生命健康为借口建立起来的,有效利用了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潮流,抓住了人们关心生态问题的心理,迎合了绿色消费的浪潮,从而以一种理所当然的姿态为发达国家所利用。②保护方式上的隐蔽性。绿色壁垒是利用环保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回避了分配不合理的分歧,不易产生贸易摩擦。③保护内容上的广泛性。绿色贸易壁垒具有广泛的保护倾向,不仅对产品本身的质量,而且对产品从生产前的设计一直到消费后的最终处理都有限制。近年来产品贸易范围扩展到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等领域,呈现出无所不包的态势,因此给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带来了很严重的影响。④实施效果上的歧视性。有些国家根据在贸易过程中掌握的对方实际情况,不断更换检验标准和检验设备,通过制定更高的标准来达到抑制进口的目的,从而削弱竞争对手的竞争实力,严重扭曲了国民待遇原则[1-2]。

2004年,我国已从农产品净出口国转变为农产品净进口国,净出口国的地位出现逆转,国外优势农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冲击效应已开始显现。近年来,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日益增高,出口受阻的产品从蔬菜、水果、茶叶到蜂蜜,进而扩展到畜产品和水产品,对农产品出口造成很大负面影响,严重削弱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最大障碍。从商务部统计数据看,油料及动植物油脂、谷物、棉花等进口数量激增,是导致农产品贸易逆差的重要原因。研究农产品贸易逆差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现状

我国农产品贸易总量持续增加的同时出现贸易逆差。人世后,2002年农产品出口额在大幅度增加的同时进口额度也有所上升。2004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514.2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233.9亿美元,占世界农产品出口总额的3.1%,进口额为280.3亿美元,占世界农产品进口总额的5.1%,农产品贸易由上年顺差25.0亿美元转变为逆差46.4亿美元,这是我国首次在农产品国际贸易领域出现逆差。农产品进出口总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农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都是逐年降低的,分别由2001年的5.5%和6.0%降为2005年的4.0%和3.6%。2007年1~2月出现贸易顺差,3~9月都是贸易逆差,而且逆差额较高,1~9月逆差额为31.6亿美元。从农产品进出口统计数据看,农产品贸易由顺差转变为逆差,主要由于土地密集型大宗农产品出口明显下降,进口大幅增长。如,谷物、动植物油脂的大量进口;禽肉及杂碎进口额大于出口额增长幅度;活植物及花卉、蔬菜水果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额虽有较快增加,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优势地位没有得到强化。2007年1~9月与2006年同期相比,畜肉及杂碎、禽肉及杂碎进口分别增长126.2%和110.7%。

二、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成因

(一)国内供求不平衡。农产品进口额快速增长的原因在于我国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而供给缺口较大。近几年,中国人均GDP一直保持10%以上增幅,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蛋白产品、进口水果的消费日益增加。据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05年10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18.3亿亩,“十五”期间,全国耕地面积共净减少9240万亩,目前人均耕地1.4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由于耕地持续减少,使我国土地密集型农产品供给增加有限。2006年,农产品进口支出从2002年的108亿美元增至306亿美元,主要原因是谷物和油脂需求增长。据海关数据显示,2007年1~9月我国进口近2000万吨大豆,成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每月的豆油进口量约为20到30万吨,2007年10月我国进口78万吨植物油。2006至2007年度(从2006年9月31日至2007年10月1日),国内大豆油进口量和消费量达240万吨和863万吨,均跃居世界第一,棕榈油、菜籽油进口量也位列世界第一位,三大食用油脂进口总量占全球贸易量的18%。玉米作为我国唯一的净出口大宗农产品,其出口量连年下降,从2003年的1525万吨下降到2006年的335万吨,年均下降46%。油料、动植物油脂及其他农产品大量进口,是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重要成因。

(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降低。国际贸易理论对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通过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等方法进行分析。

1数据的选择

2实证分析

2.1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1江西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

目前,江西省对外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有食用油,水果,活猪,水产品和茶叶等农副产品。根据调查数据显示,除茶叶的产量有明显的减少,食用油和活猪的产量略微的有所下降。而以水果为主要农产品的产业每年都在不断增长。(1)江西省农产品与其他省份的差距不断加大甚至对外出口停滞不前。江西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1994年位居14位,1997年位居第20位,即便有所退步但仍旧位居前列,但是也反映出我省的农产品的对外出口贸易是在不断退后。并且这个差距还在不断的拉大。(2)我省农产品对外出口的结构以活动物产品为主。根据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1997年我省活动物及活动物产品的出口额约为3600万美元,占当年所有对外出口农产品的比重第一,位居第二的为植物产品,如大米和茶叶及水果。位居第三的主要为烟草制品及食品。(3)江西省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是初始农产品。我省对外出口的农产品中超过一半是初始农产品,如稻米,畜产品,茶叶,特色食品等等农副产品。加工的农产品不足四分之一,众所周知,初始农产品的附价值不高。(4)我省出口贸易的主要市场是日本,中国香港和美国。

2我省农产品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来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挤占威胁。我省的农产品对外出口贸易势必将受到来自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势力的威胁。(2)我省的农产品出口大都是通过中间商实施转口贸易,还未能实现自主出口。中国是世界上遭遇反倾销最多的国家,为了躲避国外强加给我国的贸易壁垒,承受各种不必要的附加关税条款。因此这种贸易方式几乎成为了躲避贸易制裁的专用方法。(3)对外出口贸易的结构不合理。我省对外出口贸易结构的不完善和不合理。仍以初始加工农产品为主,这些产品的附加值极低。要想扩大对外贸易,唯一途径只有不断的扩大生产数量。(4)企业规模过小。企业规模过小,种类又过于繁多不仅会导致我省的这些企业在面对众多的有利竞争者时缺乏市场竞争力,还会迫使这些小企业最终濒临破产的的边缘。(5)对外贸易市场过分集中。我省农产品的对外贸易出口的市场主要还是集中于环太平洋地区,过分集中的市场结构将会极大的打击农产品抵御外国对我国所强加的贸易保护壁垒。(6)农产品缺乏品牌影响力。目前相当部分的企业只能够采取中性包装和贴牌生产方式出口,赚取的只是中间的那点微薄的加工费用。大部分的利润最终还是被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所赚走。

3提高我省对外农产品的出口贸易的对策

3.1优化农产品结构

摘要:加入WTO以来,我国农产品进口贸易迅速增长,但是由于外部出口环境的恶化导致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增长缓慢,2004年开始我国农产品贸易出现贸易逆差。如何应对日益恶化的外部环境值得深入探讨。

关键词:农产品出口外部因素对策

加入WTO以来,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总体发展迅速,其中农产品进口贸易快速发展,2004年开始,我国由农产品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但是,相对于农产品进口每年超过20%的速度迅速增长,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相对缓慢,每年农产品出口增长率均在20%以下,个别年份甚至低到个位数增长,这虽然有我国农产品自身的原因,但主要是由于外部环境的恶化,制约农产品出口的外部因素不断增加。

一、外部因素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制约

目前,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外部因素主要为技术性贸易壁垒和反倾销以及保障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个国家或区域组织以维护基本安全、保障动植物的生命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障产品质量等为由而采取的一些强制性或自愿性的技术性措施;反倾销是指进口国反倾销当局依法对进口国产业造成了损害的倾销行为采取征收反倾销税等措施,以抵消损害后果的法律行为;保障措施是指一经济体在某种产品进口大量增长以致其生产同类或与之直接竞争产品的产业遭受损害时,为补救损害或便利产业调整而针对引起损害的进口产品采取的临时进口限制措施。这三个外部因素对我国农产出口的制约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贸易抑制效应

1绿色壁垒削弱了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资源丰富,同时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劳动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农产品相比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具有一定的比较价格优势,特别在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方面更是如此。但是,近年来随着绿色壁垒的实施,发达国家对农产品质量标准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欧美等国家提出所谓“有机食品”以及类似的“生态食品”、“自然食品”、“健康食品”等,对农产品中化学物质限量更加苛刻,我国农产品往往难以满足要求,被禁止出口、退货和索赔事件屡屡发生,这对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形象形成了巨大的冲击,降低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2绿色壁垒制约农产品出口增长

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西方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恰恰也正是各类绿色贸易壁垒措施的的主要使用者,他们推行的环保标准、动植物安全标准以及严格的监测制度和程序,增加了农产品出口国出口商的交易成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大约每年增长5%左右,加入WTO后本来有望实现增长的迅速扩大,但绿色贸易壁垒的存在大大阻碍了增长的速度。

3技术标准直接限制了中国农产品的出口

发达国家在实施绿色壁垒的过程中,通过立法的形式,制定严格的技术标准,限制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发达国家在农产品的生产、包装、处理等方面进行了技术要求,结果就是日本不允许中国的大米进入日本,欧盟不允许中国的牛肉等产品进入欧盟市场,美国不允许中国的龙眼、苹果等产品进入美国市场。中国农产因技术要求无法进入国际市场,直接限制了中国农产品的出口。

THE END
1.产品库恩润·初榨野山茶油550ML 湖北红日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北极源·伍仁酱丁 武汉市江夏区金龙畜禽有限责任公司 金龙·长白种猪 湖北国宝桥米有限公司 国宝桥米·京山桥米 湖北汇东农产品有限公司 汇东·新鲜果蔬 五峰千珠碧茶业有限公司 千珠碧·五星宜昌毛尖http://www.hbnyw.com/product/tj.html
2.湖北十大农产品批发市场湖北农批市场清单湖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湖北省位于我国中部,交通便利,经济发展迅速,那你知道湖北农批市场清单都有哪些,湖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在哪里吗?湖北省主要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有孝感首衡城·华中国际食品产业新城、四季美农贸城、襄阳竹叶山农产品交易中心、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宜昌三峡果蔬交易中https://www.maigoo.com/top/432654.html
3.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全省大中型食品销售企业核心提示:为督促全省大中型食品销售企业、连锁销售企业总部和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认真落实《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市场监管总局令第60号)要求,建立并运行食品安全动态管理机制,进一步推动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制定本指南。 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市场监管局: http://law.foodmate.net/rule/show-225634.html
4.湖北孝昌:党员服务队助力农产品“出山进城”“非常感谢孝昌烟草党员志愿服务队的帮助,让我们悟乡合作社能够为更多人所熟知,让小悟乡的农特产品走出大山,走进千家万户。”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小悟乡悟乡合作社负责人王华勇眼睛里闪烁着光,话语里满是感激。 湖北悟乡村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位于孝昌县小悟乡,是集茶叶种植、油料作物生产、农产品开发、生态养殖、农旅开https://www.ceweekly.cn/photo/sports/2024/0202/436167.html
5.湖北十大特产湖北有哪些特产湖北著名特产排行榜早在唐中宗(李显)时,便作为钦点进京贡品而誉满天下,有“山珍之王”的美称,是湖北著名的农产品特产之一。房县是中国著名的黑木耳生产基地县、“木耳之乡”,房县黑木耳入选中欧地理标志首批保护清单。特产小编推荐湖北其他农产品特产:房县香菇、随州泡泡青、钟祥葛粉、恩施土豆、大别山黑山羊、英山茶乡鸡、神农架洋芋、http://www.zhuoyunkang.com/news/show-43705.html
6.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门户网站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坐落于武汉市武昌南湖之滨,是湖北省政府直属的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历史可溯源至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南湖农业试验场,历经中南农业科学研究所、华中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北省农业科学研究所,1978年元月更为现名。 全院设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植保土肥、畜牧兽医、果树茶叶、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https://www.hbaas.com/
7.?襄阳市农业农村局开展校园直供农产品专项整治确保校园食品安全中国食品安全网讯 (周建和 记者胡毅 )秋季开学在即,为确保校园直供农产品食品安全,8月19-23日,湖北省襄阳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总农艺师庞成庆带队,分成三个执法检查小组,分别对襄阳市襄城区、樊城区、高新区、东津新区四个主城区和7个县市区的直供学校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进行专项督查。 https://www.cfsn.cn/news/detail/632/262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