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互联网+”助晨昱晖公司两年产值翻番,土地流转让农民和企业双赢
□本报记者李璟
7月24日,湖北省农业厅发布《关于湖北省2015年度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申报推荐单位的公示》,经各地推荐、专家评审,将昕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等5家单位,列为湖北省2015年度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申报推荐单位。
昕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中国农谷”荆门市,是湖北晨昱晖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对外又称昕泰生态农业园。合作社理事长、公司董事长张华一手创办了这家农业企业,经过7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荆门市的龙头农业企业,农业园的昕泰采摘园也成为了荆门市的一张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名片。
晨昱晖公司董事长助理蒋蔚告诉长江商报记者,7月初,公司接到荆门市农业局的通知,告诉他们有这么一个评选活动,推荐晨昱晖公司参加。
在董事长张华的委派下,蒋蔚带着准备好的材料从荆门坐车到了武汉。昕泰合作社申报的类型是经营应用型,蒋蔚在规定的5分钟内向评委讲解了公司的基本情况和申报资质。
“菜篮子”角逐国家示范基地
在位于荆门市漳河新区双喜街车桥村的昕泰生态采摘园内,不少来自周边城市的游客穿梭其间,享受自己动手采摘果蔬的乐趣。
昕泰合作社办公室李主任告诉长江商报记者,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合作社内的采摘园是国家五星级休闲农业示范点,目前正在打造成4A景区。
合作社已与当地车桥村、和平村、龟山村、书院村签订了面积近3万亩的土地流转合同,目前正在打造昕泰生态农业园的第二期建设,现已投资共1.4亿元,完成流转土地近7000亩。项目包含生态蔬菜种植园、果蔬采摘园、生态养殖园、有机稻种植、农耕文化园、农家宾馆、垂钓中心、大型沼气池等。
蒋蔚告诉长江商报记者,通过网络平台的推广,园区的绿色有机农产品得到了越来越多市民的认可,在盈利的基础上,不仅让合作社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农业生产,形成了产供销的良性循环,也让农户们尝到了甜头。目前,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合作社,企业和农村的面貌都在不断发展更新。
农业企业插上信息化“翅膀”
土地流转激活现代农业
50岁的陈光军是车桥村五组村民,一家三口在村里共拥有11亩土地。他是2008年昕泰合作社刚成立时,最早签订土地流转合同的20多户农户之一。
陈光军告诉长江商报记者,自己种了一辈子的地,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收成好时,全家每年的收入才能勉强突破万元。为了生计,后来他和村里大部分年轻人一样外出打工,可家里的地就只好闲着,既不能卖又没人种,眼看荒着只能心疼,“当时昕泰合作社来了,开出了每亩750元/年的条件,每3年支付一次,土地补偿费还是我们拿,我当场就同意了。”
随后,村里和昕泰签订了第一份土地流转合同,于是昕泰靠着最初这197亩地“发家”了。这时,准备再次外出打工的陈光军得知昕泰要招聘蔬菜管理员,一个月有1500元管理费,于是决定领着“双薪”留下来,“我把地流转给农业园,又在农业园干活,租金加工钱,一年收入超过两万元,比原来翻了一倍。”陈光军说,晨昱晖公司成立后,重新签了合同,租金涨到了每亩900元。如今,他又反承包下农业园的几十亩草莓园,除去支付的设备折旧费等,目前每年的收入已不止5万元。
车桥村村支书焦祖家告诉长江商报记者,因昕泰农业园的发展,需要的土地越来越多,村里先后共与昕泰签过5次土地流转合同,每次开会时,主动要求签合同的村民一次比一次多。去年5月,村里签出最后一笔合同,1350亩土地以每亩900元、26年的期限承包给了昕泰。截至目前,村里近1万亩土地已经几乎全部签给了昕泰,“在这场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和企业创造了双赢的局面。”
漳河新区农村工作办公室宁主任介绍,昕泰合作社的出现,可以说是“解放”了当地的村民,经营权转移给了企业,并不影响农民作为承包农户和集体土地的承包关系,“他们把地转包给企业,没有了后顾之忧,不仅有了固定租金,还可以放心出去打工。”他认为,合理的土地流转,不仅能使农业生产由分散经营走向适度的规模经营,还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现代化水平。
游客在昕泰生态采摘园内采摘葡萄。本报记者傅坚摄
从房地产到农业女港商华丽转身
长江商报消息专访湖北晨昱晖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华
“在很多发达国家,农村的田园风光让人着迷,他们吃着健康新鲜的蔬菜水果,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呢?”8月5日,湖北晨昱晖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华接受长江商报记者专访时,这样谈到自己创办公司的初衷。
带着创办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企业、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的梦想,这位身家过亿的女港商回到了家乡荆门。历时7年,张华完成了从餐饮、房地产事业到发展生态农业的华丽转身。
房地产老总转型生态农业
荆门市漳河新区双喜街车桥村,昕泰休闲采摘园的大门气派地竖在路边,上面还注明了“中国农谷·荆门”几个大字。张华的办公室就位于大门隔壁一幢不起眼的两层楼房的一楼。谁都不会想到,这个频繁出入游客中心亲自接待游客、打扮端庄、说着一口本地话的女子,是一名身家过亿、回家乡创业的女港商。
1969年,张华出生在荆门市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1989年,刚从荆门财经学校毕业一年,张华突然接到了一份通知,让她到香港继承一份遗产。最终,虽然因为一些缘故没有如愿领到遗产,但香港的繁荣发达,深深地吸引了这名才步入社会不久的女青年,她决定留在这个城市打拼。
1990年,在一家日本公司打工的张华正式定居香港,成为了一名香港居民。之后,她开始尝试与人合伙或独立做一些服装贸易。经过多年打拼,她积累了一定的资本。随着国内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一直往返香港内地做生意的张华十分看好内地的市场。2002年,33岁的她决定回到家乡荆门市发展,并开始从事餐饮和房地产事业。
2007年底,国家开始出台调控政策,2008年楼市比较萧条。感觉房地产事业发展不稳定,也并不是很适合自己,张华逐渐萌生了改行的念头。
“和其他产业不一样,农业是一个永远不会衰退的产业。”荆门市农业生态环境优越,综合优势突出,水稻、棉花、水果等产量均居湖北省前列,还是全国重要的优质粮、棉、油生产基地,这让农村出身、本来就对种植感兴趣的的张华十分看好家乡的农业。
2008年5月,张华在车桥村创立了荆门市昕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始了向农业的转型与发展。“很多人觉得这种转变跨度太大,但我看好农业发展的前景,而事实也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
打造中国农谷龙头企业
和一般创业者不同,张华的经济实力足以让她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成立合作社之初,她不惜血本,豪掷4000余万元,打造了荆门市最大的休闲采摘园。“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一方面优化了农业经济的组合,另一方面还拓宽了旅游业的广度,可以极大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新型农业的转变,对优化农业结构振兴经济十分有效。”
张华告诉长江商报记者,相对于传统农业,现代农业正在向观赏、休闲、美化等方向扩延,假日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等新型农业形态也迅速发展成为与产品生产农业并驾齐驱的重要产业。传统农业的主要功能主要是提供农产品的供给,而现代农业的主要功能除了农产品供给以外,还具有生活休闲、生态保护、旅游度假、文明传承、教育等功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因此,合作社的经营渠道,除了看重现代信息化技术的电商平台,打造生态农业的景观旅游也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2011年,湖北省明确了将荆门市打造成“中国农谷”的战略规划,更加坚定了张华投身农业的决心。她结束了房地产等其他产业,全身心投入生态农业园的建设。她为生态农业园设计了三期建设规划,初步计划至少投资2个亿来打造中国农谷的龙头农业企业。
农业创业,土地是先决条件。经过考察,张华在荆门市漳河新区双喜街车桥村创办了合作社,并在当地政府的协助下,经过与农民协商,签下了首个土地流转合同,成功得到了村里近200亩土地。
由于开出的条件较好,合作社受到了当地村民的欢迎,越来越多的农村土地通过流转纳入了合作社的规划。截至2012年12月第一期建设完工,园区占地已达2400亩,拥有了游客接待中心、葡萄园、草莓园、蔬菜园、花卉园、百果园、生态养殖场、葡萄酒堡、农耕文化园、生态农庄、垂钓中心、农家宾馆和沼气站。随着企业的发展需要,目前合作社主要种植水生蔬菜、养生蔬菜、观赏蔬菜、设施蔬菜四大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种植出数十种优质果蔬及畜禽水产品,其中多个产品在中国农博会上获奖。
采摘园先后被荆门市科技局确定为农业科技示范园,被中国国际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会评为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园示范基地,并被荆门市农业局评为十强专业合作社,还多次获得国家四星级休闲示范园、湖北省生态农业示范园的最高荣誉。去年6月和8月,先后被授予“美丽湖北·一县一品最具影响力品牌”和“全国最佳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
农产品和采摘园的成功让张华引以为傲,她不仅当选了荆门市蔬菜协会会长,还被评为荆门十佳魅力女性。
企业计划3年内上市
“当时我的农业已经算成功了,但我还想做得更好。”8月5日,张华接受长江商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2012年底,为了合作社和生态园有更好的发展,张华成立了湖北晨昱晖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可以算是一个典型的家族企业,家里很多亲戚都在这里帮忙,我想让我的农业王国越来越强大。”
张华告诉长江商报记者,公司成立时共3个股东,她、丈夫和一个女儿,由自己独资。但由于自己是港商身份,办一些手续特别麻烦,所以是以丈夫的名义开的公司。目前,她的另一个女儿和女婿都在公司担任要职,儿子虽然还在读书,但是被她送到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习葡萄酿酒专业,毕业后就会回来帮忙。“孩子们都长大了,成为我的左膀右臂我很高兴,企业要发展,引进各类技术类人才当然也是必不可少。”
经过两年的洽谈,去年12月11日,晨昱晖公司与原美国RiceTec(大米高科)公司首席科学家都汉林博士签订了合作协议,计划开展以育种为核心,品种资源收集与改良为基础的分子标记、病理鉴定、生化指标检测,力争5—7年内培育出国内领先的自主品牌杂交粳稻系列品种。
张华说,合作社的水稻研究在都教授的帮助下,有了非常显著的成就。目前,在国家部委的帮助下,公司正在与另一名美国休闲农业专家进行合作商谈,希望在这方面也能有更大突破。“我的目标,就是将企业打造为世界顶尖级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展示乐园和研发中心,以及世界植物新品种及高新技术的研发基地。”
人物名片
姓名:张华
年龄:46
职务:湖北晨昱晖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昕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