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物肥料最需解决高效问题化工

一次南方之行让范丙全至今记忆深刻。当从太湖旁边的一块菜地穿过时,他惊讶地发现脚下的土地硬得连脚印都踩不出来,“简直跟石头一样”。土地退化到如此严重的程度多少让他有些吃惊,尽管这一现象他见过不少。

范丙全一直从事新型高效生物肥料的研究,长期和土壤打交道,现在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他说,大量使用化肥是导致土地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还将导致我国磷钾资源的过快耗尽。

“发展生物肥料的目标是尽量减少化肥的使用,使得磷钾资源能够更长远地使用下去,继而长期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范丙全说。

化肥贡献率越来越小

化肥被认为是现代农业的重大发明,因为它使有限的土地产出了更多的粮食,养活了不断膨胀的人口。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使用化肥,尝到粮食产量不断提高的甜头后,化肥至今已经成为我国农业耕作必不可少的投入品。

没有化肥投入意味着粮食高产没有保证。对于拥有近14亿庞大人口的中国来说,没有粮食高产则意味着粮食安全没有着落。粗略计算,如果目前每人一天消耗1斤粮食,14亿人口一年需要5110亿斤。“如果没有化肥,要达到这个数是绝对不可能的。”范丙全说,没有化肥中国人吃饭问题根本解决不了。

化肥的这种增产效果是显著的,但是,农业生产证明需要每年更频繁地重复施用才能保持高生产力。有研究认为,土壤的自然肥力随着连年使用化肥而下降,为了每年保持高产而必须加大化学肥料的施用量,这样导致了生产成本的增加并加速土壤的进一步退化。

20世纪90年代后期,关于北方尤其是西北地区农田严重退化的报道开始见诸报端。东北地区黑土的退化则有目共睹,原来黑土层将近一米厚,现在剩下50公分甚至更薄,有些肥沃的粮田变成荒漠化的土地。

范丙全河北老家的例子显然十分生动:20世纪80年代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候,整个河北基本都用“泰山1号”小麦种子,当时使用化肥量不大,一百斤过磷酸钙、一百斤碳酸氢铵、一百斤豆饼做底肥,再追加一点尿儿素,亩产就能达到800斤。现在同样是亩产800斤,化肥用量却成倍增长。

全国粮食总产也显示了同样的迹象。1998年时,我国粮食产量创历史最高纪录,达到5.38亿吨,10多年过去,粮食总产基本在这一幅度轻微波动,但是化肥投入却逐年增加。化肥贡献率越来越呈递减趋势。

大量使用化肥破坏了土壤微生物环境,由此也导致病虫害接踵而至。农产品农药检测超标、重金属超标,最主要原因就在于土壤的代谢功能下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失调会引发恶性循环:如果不改善土壤生态环境,不提高土壤机体的功能,要达到同样的产量就需要投入更大量的化肥。

生物肥料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解决方案。“生物肥料的重要性,就在于保证粮食安全的长期性。”范丙全说,发展生物肥料的目标就是要尽量减少化肥的使用,减少全国化肥的总消费量,使得磷钾资源能够更长远地使用下去,继而长期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

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宋维平此前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认为,发展生物肥料意义不亚于生物育种。面对化肥对土壤造成的严重的污染,他反问:“土地污染了,再好的种子怎么长?”

生物肥料能减少化肥使用

事实上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重视生物肥料研究与应用。当时比较有名的生物肥料是“5406”菌肥——利用代号为“5406”的一种放线菌与一定量的饼肥或肥土拌和堆制而成。

河南洛阳市的一份农业文献记载,1973年开始,“5406”菌肥开始在该市大多数公社推广使用,结果是“棉花亩施‘5406’菌肥125公斤,亩增皮棉10~15公斤,小麦每亩底施125~150公斤,亩增小麦22~75公斤”。

生物肥料并不复杂,它是含有特定微生物活体的制品,通过其中所含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增加植物养分的供应量或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及农业生态环境。

范丙全介绍,生物肥料分为几个不同的种类,“不同种类的生物肥料追求的目标不同。”其中一类主要的功能是提供养分,另一类则主要是转化养分。

根瘤菌是提供作物所需养分的生物肥料的一个好例子,它是一类革兰氏阴性菌,能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并将空气中的氮转化成作物需要的氨态氮。它的好处是可以节省大量氮肥,如果选育到优良菌株,尤其是抗氮素阻遏的高效固氮菌种,在豆科作物上使用少量氮肥、甚至不使用氮肥也能达到相同的产量。

另外一种固氮微生物是联合固氮菌,它在植物的根际,依靠自身固氮能力固定空气中的分子态氮,但是联合固氮菌的固氮量比较少,不能完全满足作物的需求,世界各国科学家们都寄希望于此类固氮微生物高效菌种选育的突破,尤其重视高效泌铵菌的突破。

"如果能突破这项技术,禾本科作物的氮肥使用量可以大大减少。”范丙全说,这样能够节省大量的氮肥。

范丙全说,发展和使用溶磷、解钾的生物肥料,既可以提高土壤难溶磷、钾的有效性,又能够提高磷肥和钾肥的利用效率,达到显著减少磷钾化肥的使用量,延长我国磷、钾资源的使用年限的目的。磷钾资源就可以长期使用下去。节约氮肥也就节约了能源,同时也改善了环境。节约了磷、钾肥资源,我国的粮食安全就更有保障。

推广不要忽悠农民

像化学肥料一样,生物肥料同样是战略资源,生物肥料战略重要性已得到国家高度重视。国务院10月18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指出要“积极推广绿色农用生物产品”,生物肥料则是绿色农用生物产品的重要产品之一。

据一位农业领域的专家透露,在生物产业“十二五”规划中,生物肥料也是生物农业里头的重点内容。

与政府高层看重生物肥料的战略意义不同,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们更看重生物肥料的作用效果。事实上,生物肥料早些时候就已经进入农民的视野,但是在推广过程却经历了起起落落。

“由于生物肥料是高新技术,农民对此将信将疑。”杨兴明认为这是生物肥料推广面临的一个难题。另外,农民往往用化肥的概念来理解生物肥料,“在技术指标上他们是按照化肥的概念来考虑的。”

范丙全解释说,在不科学的宣传误导下,农民以为使用生物肥料就可以不用化肥,当产量下降时,“以追求高产为目的的农民肯定不干”。但一些企业、经销商对生物肥料却进行夸大宣传,“本来不能替代化肥,却偏偏说能代替。”

“现在农民知道生物肥料是好东西,但是一定要把生物肥料追求的目标告诉农民,每种生物肥料的功能、解决哪些问题都应该讲透彻。”范丙全说,“农民不买我们就没有市场,生物肥料企业就没有办法存活。”

杨兴明表示,目前市场上真正的产品效果很好,但假冒伪劣产品太多,有人甚至用普通有机肥冒充生物有机肥。“这个市场急需整顿,行政主管部门要把好入口关。”

这些因素叠加起来使得生物肥料推广起来难度不小。杨兴明认为以后“要加大示范应用,让农民摸得着、看得到、体验得到”。他说:“我们成功的经验就是通过试验示范来做的。”

杨兴明于2004年进入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沈其荣领导的南京农业大学有机类肥料研究团队,该研究团队研发的“一种能防除连作物枯萎病的拮抗菌及其微生物有机肥料”专利在11月13日刚获得了第十二届中国专利奖金奖。

有报道称,5年来,该项专利技术已在全国24个省区市推广应用3200万亩次,农民增收节支上百亿元,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只要把田间试验做好了,农民看到了效果,马上就会用了。”杨兴明说。

范丙全说,我国生物肥料产量约为500万吨,现在生物肥料需求很大,也有市场。但目前的矛盾是农民需要高产,而生物肥料并不能解决高产问题。“要告诉我们的农民,生物肥料合理使用,尤其是与化肥的合理配合使用,既可以解决提高作物产量,又可以解决降低化肥用量、避免化肥资源浪费两大难题。”

“所以,现在最重要的是要解决生物肥料的高效问题。使生物肥料能高效固氮、高效解钾、高效溶融磷、高效促生,”范丙全说,如果能做到这四个方面,生物肥料的市场非常广阔。

THE END
1.中肥网【中肥网】要跌价! 一铵苦不堪言 来源:中肥网时间:2024-12-07 【中肥网】尿素小落、磷钾涨后松动 复合肥涨价竟虚晃一枪? 来源:中肥网时间:2024-12-07 【中肥网】12月第一周钾肥市场周报 来源:中肥网时间:2024-12-06 【中肥网】最新预测! 复合肥跌价板上钉钉? http://www.fert.cn/yaowen/
2.添加剂饲料行业信息网手机版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2024-12-06 2024年12月06日河南牧鹤集团维生素产品报价 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2024-12-06 2024年12月06日潍坊华轩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添加剂报价 2024-12-06 2024年12月06日广州日锋畜牧维生素类最新报价 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2024-12-06 氨基酸http://m.feedtrade.com.cn/nav/26?sap=mobile
3.减少化肥施用,大力推进有机肥行业资讯日前,农业农村部印发《到2025年化肥减量化行动方案》和《到2025年化学农药减量化行动方案》的通知。到2025年,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等养分结构更加合理,全国农用化肥施用量实现稳中有降。大力推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有机肥资源得到有效合理还田利用,到2025年有机肥https://www.sinofi.com/c/2024-12-02/707297.shtml
4.指数信息丨12月2日中国肥料价格系列指数指数信息丨12月2日中国肥料价格系列指数 12月2日中国尿素批发价格指数(CNPI)为1975.42点,环比下跌11.71点,跌幅为0.59%;同比下跌615.03点,跌幅为23.74%;比基期上涨186.74点,涨幅为10.44%。 12月2日中国磷酸二铵批发价格指数(CPPI)为3916.21点,环比上涨0.11点,涨幅为0.00%;同比下跌114.69点,跌幅为2.85%;比基期上涨https://www.chinacoop.gov.cn/news.html?aid=1826028
5.中国化肥网肥料信息网最新最全化肥肥料信息网站中国农资网化肥报价中企动力(300.cn) – 中国农资网化肥报价网站鉴赏:国化肥网是专业发布化肥信息、化肥新产品、肥料新技术的肥料信息网站,中国化肥网将为整个化肥肥料行业提供专业、及时、准确的肥料信息及肥料产品技术资询https://www.300.cn/anliku/anli_6264581.html
6.中国土壤与肥料杂志《中国土壤与肥料》 (双月刊)创刊于1964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所,中国植物营养肥料学会主办。 本刊主要刊载了土、肥、水、微生物等方面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经验交流、产品信息和国内外最新动向。 信息量多,实用性强,农业有大学师生、科研、推广、环境保护和行政管理部门和肥料生产https://www.lw53.com/trfl/
7.绿色发展新征程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促进生态友好型农机应用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是一项旨在整合全国农机产业资源,为农民提供专业服务平台的国家级项目。在这个平台上,用户可以获取最新的农机产品资讯、技术指导、市场价格以及维修保养等各类服务。这不仅提高了农民群体对于现代化 agriculture 的认识,也为他们提供了一站式解决方案,使得更多人能够接触到先进的生态友好型农机设备。 https://www.tqddswnp.cn/yang-zhi-zi-xun/316633.html
8.农资网[资讯] 化肥市场 化肥价格 港口信息 尿素专栏 国际市场 化肥标准 分析预测 企业动态 [商贸]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合作信息 代理信息 产品展示 [价格] 企业出厂价格 化肥批发价格 港口化肥价格 国际化肥价格 化肥零售价格 企业名录 [企业] 国内化肥企业 农资及贸易公司 政府机构 化肥生产 经销商 植保站 [统计] 产量http://www.ampcn.com/huafei/
9.全国农资植保会农资肥料交流会种子农资招商会农资农药展览会火爆农资招商网【3456.TV】农资展会专题导航,提供全国农资展会、植保会、农资交流展览会信息,详细介绍全国最新农资会的展会时间、展会地点、展会场馆及更多展会相关服务。http://zt.3456.tv/
10.中国肥料生产商中国肥料产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中国肥料生产商是国内综合性肥料行业网站,网站提供肥料采购、肥料行业前沿资讯、肥料行业市场信息、肥料行业相关知识、肥料行业政策法规、肥料行业展会等,同时致力于解决肥料行业以及肥料生产商的简易便捷的交易平台。http://www.chinafert-gov.com/
11.肥料企业商务平台,农药肥料行业领航者肥料网,农药网,农药肥料网,农药肥料企业商务平台,作为农业网旗下农资类网站,农药肥料网依托农业网平台及种植类分频道,快速定位农药肥料产品销售的目标客户,引领农药肥料信息化潮流。http://www.agronf.com/
12.中国化肥网中国化肥网致力于打造化肥网络大数据平台,专注于化肥领域企业服务的门户网站。提供专业化肥行业资讯、化肥商机、化肥招商、化肥企业及产品。http://huafei.b2b.biz/
13.农资一号网农资1号招商网专注服务中国农资企业招商加盟、代理。提供最新肥料、种子、农药原药、农机机械等行情、促销、展会信息。数万厂家、农资人尽在农化1号招商平台http://www.2888.tv/
14.中国化肥人才网中国化肥人才网为国内化肥公司提供化肥销售招聘,化肥制剂招聘,化肥企业招聘,化肥英才网,化肥招聘,化肥招聘网,化肥研发招聘,化肥公司招聘,化肥招聘信息http://www.huafeirencai.com/
15.耕耘未来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的数字绿洲与田间劳作的温暖回响简介耕耘未来: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的数字绿洲与田间劳作的温暖回响 在当今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农业作为人类社会的基础产业,也在不断地向着机械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方向转变。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正是这一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不仅为农民提供了丰富的技术支持,还为整个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效益。 1. 数字绿洲https://www.8rxpphi2.cn/niu-yang-yang-zhi-bai-ke/489915.html
16.元和绿宝中国好菌肥元和绿宝微生物肥料生物肥料菌肥生物菌肥德州市元和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农业部审批的微生物肥料研发生产的定点企业,主营: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菌肥,微生物菌剂,复合微生物肥料,生物有机肥,冲施肥,专用型肥料,肥料,菌剂,菌肥,生物菌肥,生物肥料,新型肥料,营养肥,有机肥http://www.yhl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