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支持全面乡村振兴农险保险业再保险保险产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的进程中催生出各类风险保障需求。例如,随着自然灾害风险、巨灾累计风险的增加以及农民风险意识的不断增强,高标准农田保险、农业全产业链保险、乡村旅游保险、农房保险等新兴险种有望迎来高速发展。

过去10年,我国水稻、小麦、玉米的投保面积分别增长了23%、85%和58%,覆盖率达到70%以上,保险服务质效全面提升,但是特色农产品保险、涉农保险的产品品类和保障程度仍有不足。

中国财产再保险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希震认为,在“大食物观”下应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风险保障体系,在重点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各类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保障,全面聚焦粮油糖肉蛋奶鱼果菜茶的生产风险,做好全方位的风险管理服务。同时,围绕新型设施农业、黑土地和高标准农田,积极开发推广设施农业保险、耕地地力指数保险和高标准农田保险,为国家粮食安全织密保险“安全网”。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从农业保险到“三农”保险,服务创新始终是关键。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现代乡村服务业和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壮大,乡村餐饮购物、旅游休闲等生活服务业快速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做大做强,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不断涌现,经营主体面临着更为集中的自然灾害风险、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保险保障需求更为迫切。保险业应加大涉农保险创新供给力度,借鉴保险业服务二三产业的经验做法,共同为新型经营体系提供新型服务保障。

在四川,中国大地保险为九龙县美丽乡村路项目、云顶镇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利用项目、新津花源柳河村保障性租赁住房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等多个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供建筑工程一切险,保障金额近16亿元。中国大地保险还推出了农业气象指数保险、森林火灾保险等一系列绿色保险产品,助力减轻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的影响。中再产险总经理王忠曜认为,在农业保险领域,再保险应充分发挥数据和技术优势,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先进农机研发应用等领域,加强保险产品研发推广和再保险保障力度;在高标准农田、农业水利设施等重点建设领域,提供全生命周期保险服务,夯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基础。

THE END
1.农业保险转型升级正当时产业动态行业资讯资讯从一开始的6省区试点到覆盖全国,从仅有玉米、能繁母猪等6个品种到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地方优势特色农业等多种类农产品,从“保物化成本”到“保完全成本或保种植收入”,不断扩面、增品、提标。特别是今年在全国全面实施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之后,又部署扩大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http://www.agricoop.net/mobile/news/show.php?itemid=23529
2.特色农险,如何更好保“稼”护航新浪财经盛夏时节,在广袤的三衢大地上,农作物进入旺盛的生长期。 靠天吃饭,是人们对农业生产的固有印象。2007年,中央财政首次拨付10亿元用于农业保费补贴,由此农业生产有了“保护伞”。今年2月3日,中央一号文件发布,首次提到“鼓励地方发展特色农产品(6.610,-0.06,-0.90%)保险”。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4-07-10/doc-inccqkkv0045547.shtml
3.农险产品种植业保险养殖业保险农作物保险报价理赔大家财险隶属于大家保险集团,是一家财产保险公司,旗下业务涵盖财险、产险、机动车辆保险、家庭财产保险等,大家财险值得依靠。https://property.djbx.com/col/col883/
4.农作物责任保险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农产品责任保险各国政府对农作物责任保险的政策支持和监管力度不一,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适应不同国家的法规政策环境,对企业而言至关重要。 六、投资机会 鉴于农作物责任保险市场的增长前景,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市场扩张、产品创新以及新兴市场的开拓上。 https://blog.csdn.net/2401_84319678/article/details/140132477
5.农作物保险保哪些作物【保险产品】农作物保险有哪些优势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农业风险呈加大趋势,因此农作物保险应运而生,对于解决我国‘三农’难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下面我们看看农作物保险有哪些优势?因此,发展农作物保险对农业生产加以保护和支持势在必行。农作物保险是完善 https://m.shenlanbao.com/he/890600
6.美国农业保险(精选十篇)美国农作物保险产品综述 篇10 一、多风险农作物保险 多风险农作物保险(MPCI)由常见农作物保险(Common Crop Insurance Policy,CCIP),区域风险保障计划(Area Risk Protection Insurance,ARPI),指数保险(Index Insurance),全农场收入保障(Whole-Farm Revenue Protection,WFRP),巨灾风险计划(Catastrophic Risk Protection,CAT)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cet98kw.html
7.自考保险学原理试卷浙江省2009年4月自考试卷5.投保人向保险人申请保险的一种书面凭证通常称为( ) A.保险单 B.保险凭证 C.投保单 D.批单 6.下列较适用于农作物保险赔偿的方式是( ) A.比例赔偿方式 B.第一危险赔偿方式 C.重置价值赔偿方式 D.限额赔偿方式 7.某汽车的保额为10万元,规定相对免赔额为500元,在一次事故中发生全损,其中合理施救费用5000https://www.hbzkw.com/exam/20090912121323.html
8.稳收入与价格险此后,各地政府陆续开展了生猪、蔬菜、粮食作物、地方特色农产品等价格保险的试点工作。中国人保在积极发展传统农险的基础上,也大力参与各地试点,在广东、江苏、山东等多个省市开展了农产品价格保险业务,取得了初步成效。 从农产品价格保险的原理看,保险公司会在保险合同中设定一个目标价格,如果农产品上市时的市场价格https://www.picc.com/infocenter/information/xwzx/jrbxpl/202206/10/cms20220610_1936092979.html
9.IIGF观点周洲郭紫丹:农业天气指数保险产品发展及未来展望农业天气指数保险作为一种创新型农业保险产品,通过将特定气象因子与农作物生产损失进行指数化关联,为农业生产提供风险保障。近年来,我国农业天气指数保险发展迅速,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基差风险等影响下整体投保意愿不足,产品技术复杂和标准化程度低,政策支持力度有限等难点。本文通过梳理分析农业天气指数保险的发展现状和https://iigf.cufe.edu.cn/info/1012/9267.htm
10.庹国柱:关于农业保险精准理赔问题的思考保险资讯(二)产品方面的原因 1. 农作物持续和反复受灾,后期定损难以保证质量 由于自然灾害具有持续发生、反复发生的特性,种植险标的遭受自然灾害后,如果没有造成绝收损失,只要受灾不是在收获期间,就无法实现灾害损失即发即定,一般都要安排在收获前一次性定损。如东北地区的粮食作物,保险期限大约是5月初至9月末,作物一般是在https://www.sdfmi.com/show-22-2335-1.html
11.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安徽省农业保险发展路径研究此外,为进一步满足广大农户多样性的保险需求,提出了针对特色农产品的“基本险+商业险”的保险保障模式,力争逐步实现足保障、广覆盖、精服务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保险保障体系。如下表1所示,通过比较2012年与2018年农业保险改革政策情况来看,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其中在大宗农作物保险中,2018年的农业保险改革https://www.fx361.com/page/2023/0109/1562539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