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三资管理自查报告范文(通用10篇)

社区三资管理自查报告范文(通用10篇)

一、基本情况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集体“三资”登记台账不完整、不全面。农村集体“三资”在登记管理上,资金、资产相对好一些,而土地尤其是“四荒”地的'登记就不全、不细或没有台账登记,造成“三资”底子不清、管理混乱。

2、财务管理不规范。不规范的表现主要体现在财务制度执行不力,少数干部不廉洁。有的村开支不经集体研究,大额支出不讨论;有的村干部自用自批,村民主理财公章在村干部手中,民主理财小组形同虚设;有的村假公济私,挥霍浪费,乱发福利等;有的村干部自己开票收款、长期不报账,导致无法正常结账;有的村收款开具非统一收款收据,白条入账;有的村报销凭证不规范,支出凭证手续不完整。

三、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1、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财务管理监督渠道不畅。一是司法机关监督乏力。由于职能限制、违规金额小等种种因素,司法机关不能、不愿介入村组干部的经济问题;二是纪检机关监督乏力。村干部是党员的,纪检部门还可以查处,对不是党员的,纪检部门不便查处;三是群众监督乏力。分散的家庭经营,使村民集体观念、民主管理意识淡薄。此外,现在农村大部分有知识有能力的人都外出打工了,留在家的村民基本上是老少病残,他们对集体的事不关心、不过问、不了解,民主管理和监督流于形式,给了某些不廉洁的干部可乘之机;四是村班子内部监督不力。有的村主要干部搞一言堂,大事不开会,小事不研究,班子成员无法监督;五是民主理财小组监督乏力。有的村民主理财小组成员不是民选的,不为群众说话;有的村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多年不调整;有的村民主理财小组成员文化知识水平较低,没有理财能力;有的村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原则性不强,禁不住村干部做小动作。

2、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一是认为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少、债务多,无资产可管,有的认为现在财务制度全、群众监督紧,村干部无机可乘;二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财务管理方面的政策、规章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有些村干部不熟悉法规和财务制度,不按规章制度办事,不听财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造成管理混乱的局面。

3、村级财会队伍的稳定性不够。财务管理工作要求财会人员业务能力强并保持相对稳定。现在每逢村党支部、村委会换届,财会人员也跟着换。此外,由于经费紧缺,对各村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减少,村级财务人员业务素质难以提高。

四、对策及建议

1、加强领导,落实职责。各村要成立农村集体“三资”监管领导小组,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纳入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考评内容,建立考评档案,实行奖优罚劣。

3、摸清底子,健全台账。结合新一届村级换届,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台账进行再次核对,查缺补漏,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台账。

4、加强培训,提高业务。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将财会、招投标、公有资产监管等制度、操作规程等作为主要学习内容,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整体素质和业务技能。

5、强化监督,促进整改。不定期组织人员深入各村进行明查暗访,发现问题,及时通报,督促整改。切实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维护好农民群众的利益,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我乡周密组织,认真安排,及时整改,对全乡的“三资”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理,现将自查情况具体汇报如下:

一、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情况。

一是资金管理情况。各村(社)都能严格执行国家《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建立了《农村集体资金管理制度》;村集体收取各项收入时,都使用统一的专用票据;村集体存款各村只有一个帐户,能严格执行帐、款分管,全乡村级财务帐目、资金都是由乡财政所代管。二是资产资源管理情况。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能够按照有关规定清产核资、明晰产权、登记造册,确认其所有权和使用权;村集体资产的取得、变更或终止,资产经营方式的确定或变更,资产的购置、变卖、报废等事项,大部分经村民(代表)大会或党员大会讨论决定;村集体资产资源的承包、租赁、出让,一般经村“两委”会议研究。

二、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的进展情况。

一是成立业务指导组,负责对全乡7个村(社)的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明确工作职责,切实负起责任。各村也都成立相应的清查小组。二是清理核查农村集体“三资”情况。由乡(镇)组成的“三资”清查小组,按照清理核查的范围全面进行核查,如实填报核查结果,并将这些数据通过召开会议、张贴在公开栏上等方式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对各村的.“三资”情况进行分类汇总,登记造册,建立台帐。每册台账一式两份,一份由村委会保管,一份由乡财政所保管。三是建立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制度。各村都建立了《农村集体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农村集体收入管理制度》、《农村集体支出管理制度》、《农村集体费用管理制度》、《经济合同管理制度》等监管制度。

三、存在问题

村(社)财务人员力量薄弱,主要表现在对农村财务和计算机知识掌握欠缺。

四、整改意见

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监督管理是维护集体经济组织和群众利益、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现象发生的重要举措。我镇十分重视,通过健全组织网络、全面清理整顿、建立健全体制、创新监管方式,实现了农村集体"三资"的会计电算化、运行规范化、监督即时化,加强了对农村集体"三资"的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将各村自查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各村资金管理情况。

二、资产资源管理情况。

各村组集体资产资源于20xx年度按市县文件要求进行清产核资、明晰产权、登记造册,但随着资产资源的变动,对新增资产资源或是报废资产流转资源的动态发生,各村组对变动情况未进行核实登记,下步我们将进一步对辖区内所有村组的资产资源现状进行详细的清产核资登记造册;村组集体资产的取得、变更或终止,资产经营方式的确定或是变更,资产的购置、变卖、报废等事项都经过集体讨论决定;村组集体重要固定资产、资源有专职坐班村干保管,已分村、分类建立了明细台账和资源登记簿,目前帐物需要清理核实;村组集体资产资源的承包、租赁、出让都经过村两委会议研究,并签订承包租赁合同协议。

三、村组集体三资公开和民主监督情况。

凡涉及农村集体大额财务收支和资产资源处置等事项,各村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履行民主程序,实行民主决策;已逐步完善财务公开和民主理财制度,目前各村已对20xx年第四季度和20xx年第一季度财务收支情况在各村村务公开栏中公示,并上报回执交由三资中心存档;20xx年村两委换届前,镇政府组织纪检财政民政三资等对所辖12村的第八届财务收支余情况全部审计,经公示后,各村无村民反馈信息。

四、及时组织各村报账员学习培训。

为全面配合近期"阳光四务"、"村为主"的文件精神,加强各村报账员业务素质,我镇及时结合各级文件和村级报账员业务实际操作水平,对各村两委和报账员文书进行了两次培训,并签订"村为主"考核机制,并结合20xx年第一季度各村财务情况予以逐村检查指导,并及时布置各村将第一季度财务收支余情况公开公示。镇政府和三资办将此项工作纳入各村"四务"之一作为各村年终考核考评。

一、自查目的

农村集体“三资”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然而,在实际管理中,一些地方存在管理不规范、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导致集体资产流失、资源浪费等现象时有发生。为了摸清底数、查找问题、强化管理,我们开展了此次自查活动,旨在全面了解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为今后的管理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二、自查范围与内容

本次自查范围涵盖了全区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包括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自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资产清查:对农村集体所有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等进行全面清查,核实资产总量、种类、价值等情况。

3.资源利用:评估农村集体土地、山林、水域等资源的利用情况,分析资源利用效率及存在的问题。

三、自查结果及问题分析

经过自查,我们发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1.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未建立完整的资产管理制度,导致资产管理不规范,容易发生资产流失。

2.资金管理不规范。一些地方存在资金使用不透明、审批程序不严格等问题,导致资金浪费和违规使用。

3.资源利用效率低。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资源利用上存在盲目开发、浪费严重等问题,影响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整改措施及建议

针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整改措施及建议:

1.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明确资产管理职责、程序和要求,确保资产管理规范有序。

2.强化资金监管。加强对农村集体资金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资金使用审批制度,确保资金使用合规、透明。同时,加强财务审计和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3.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农村集体资源规划和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鼓励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推动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体系,加强监管力度,提高管理水平。同时,我们也将积极探索创新管理模式和方法,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扎实做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为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

为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严肃财经纪律,健全制度机制,提高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水平和农业三项补贴的使用效益,促进国家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我镇对20xx年至20xx年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农业三项补贴进行了认真自查清理,现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

为确保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和农业三项补贴专项整治工作落到实处,镇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镇长xx任组长,分管农业的副镇长xx任副组长,党政办主任xx、财政所所长xx、xx,农业服务站站长xx、农业服务站工作人员xx等同志为成员的清理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我镇实际制定了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由财政所和农业服务站联合办公,于8月27日至9月15日对我镇农村集体“三资”和农业三项补贴进行了全面的清理自查。

二、周密部署

为确保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和农业三项补贴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镇人民政府对此作出了专门的工作部署。一是召开了镇、村干部会议,对此项工作的意义和目的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二是要求镇村两级干部要分村、分社召开好群众会,就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农业三项补贴政策进行广泛宣讲,让人民群众广泛知晓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重要性和农业三项补贴的使用范围和补贴标准。三是以村为单位就“三资”管理进行逐项核对,查漏补缺做到应登尽登,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三、具体做法

(一)、全面对农村集体“三资”进行再次清理核实,并向群众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做到了“六查”:

一查农户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政策的知晓度;

三查是否有贪污侵占、截留挪用集体收入、私设“小金库”的行为;

四查在“三资”清理中是否有村、社干部私分、侵占行为;

五查村社财务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做到了村账乡管并及时向群众公布;

六查各类补助、补偿资金、“一事一议”资金是否及时入账核算。

(二)、彻底对20xx年至20xx年农业三项补贴进行了清理自查。

一是坚持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即:公开补贴范围、公开补贴标准、公开补贴对象、公开补贴纪律;

二是对所涉及的农户进行走访调查,看农户“一卡通”账上的资金是否与镇财政所划拨的资金相符;

三是查每一项补贴资金明细花名册是否在村内进行了公示;

四是通过内查外调看是否有截留私分和代扣代缴农户费用的现象。

四、自查成效

通过近一个月的自查,我镇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全面完成,共登记各类资产9697.2万元;各类资源性资产5691.7亩(其中集体山林5187亩,集体耕地504.7亩);清理中未发现违规处置集体资产和流失现象。各种补助、补偿资金、“一事一议”资金以及其他收入资金始终坚持了村账乡管的制度,坚持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财务公开和分年度审核制度,无贪污、挪用以及私设“小金库”的现象发生。

农业三项补贴是以计税面积为依据,由镇财政所和农业服务站把资金直接确定到受补贴农户,制成表格清册,分村公示无异议后,再由财政所划拨到信用社,由信用社通过“一卡通”直接发放到农户手中,没有违规操作和优亲厚友截留私分及代扣代缴费用现象,农户满意度较高。

五、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村社及农户对集体“三资”管理认识不高,参与意识不强;

二是水利设施大多年久失修,蓄水、灌溉能力差;

三是部分村级小学资产闲置,年久失修,管理维护难度大;

四是村级道路等级低,质量较差,通而不畅的现象突出,安全隐患多;

五是大部分集体资源性资产闲置,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

(二)农业三项补贴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由于大量农民外出务工,农田撂荒现象愈来愈严重,农业实用技术推广难度大,粮食播种面积逐年减少,粮食总产成逐年下降趋势,惠农补贴资金没有真正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二是农业比较效益低,种植风险大,粮食安全形势严峻;

三是为确保和谐稳定农业三项补贴资金均是按照面积平均分配,实难体现对种粮农户的补贴初衷。

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苍南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集中整治工作的实施方案》通知,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直接指导下,我们以问题为导向,将核查和整改相结合,对镇36个行政村认真开展“三资”管理专项治理工作。截止目前,36个村基本完成了自查自纠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情况:

一是资金管理情况:各村都能严格执行有关规定的农村集体资金管理制度;村集体收取各项收入时,都能使用统一的'专用票据;村集体存款各村只有一个帐户,能严格执行帐、款分管,全镇村级财务帐目、资金都由镇三资管理中心代管。二是资产资源管理情况: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能够按照有关规定清产核资;村集体资产的取得、变更或终止,全部经过股份经济合作社股东代表会议或村两委会讨论决定;村集体资产的承包、租赁、出让,一般经过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股东代表大会或村“两委”会议研究决定。

(二)农村集体“三资”专项治理工作的进展情况:

一是组织实施情况:我镇及时成立“三资”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专人负责,对全镇36个行政村的集中整治工作进行业务指导,明确工作职责。

二是农村集体“三资”核查情况:镇“三资”整治工作小组,按照整治的范围全面进行核查,如实填报核查结果,对各村的“三资”情况进行分类汇总,登记造册,建立台帐。到目前,全镇36个行政村已全面完成了自查自纠阶段工作任务,共排查出各村白条(单张100元以下)、非生产性开支不合规等问题,具体问题看附表。

二、存在问题

目前,我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主要表现在:

一是村级“三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规范,或未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

二是白条入账问题:原始凭证不规范,部分村存在使用白条(1-5月份单张100元以下),未使用正规发票入账的问题;

三是存在少数非现金结算不到位问题:部分费用支出及资金付出未严格执行转账支付;

四是非生产性开支不规范:个别村存在村主职干部发放补贴,餐费支出;

五是村级工程项目建设不规范:村级工程未严格执行5万以上要招投标的规定,或将5万以上的工程拆分成若干个工程;

六是三资队伍不健全:因人员调整,三资中心工作人员少、新工作人员业务不熟,村账管理薄弱。

三、整改措施:

1、要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建立权力清单,明确职责权限,规范管理。

2、实行三资管理改革,对各村董事长及报账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加强专业素养。

5、严格执行村级工程招投标程序,未招投标不予开立支票,不予入账;对已入账未招投标工程要求审计审价;村级工程项目要严格按照规定签订规范的合同,对于签字盖章不规范的合同进行整改。

一、加强领导,强化农村三资管理工作责任

二、建章立制,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秩序

1、20xx年在两委成员及党员代表的共同努力下我社区合同签定租金、集体经济收入达多100万元;农业收入2000多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10000元;二产增加值约5亿元,增幅达20%、三产增加值9010万元。辖区总投资近1亿元。目前猫狗花鸟市场正在建设中,占地14亩,待工程完工后可使增幅达80%。社会消费零售总额1.4亿,增幅达40%。

2、目前我社区进一步完善农村财务制度、规范报帐程序,严把财务手续,落实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强化监督,确保集体资金使用安全,运行平稳。凡是涉及到土地承包、工程招标、变更、发包集体资产资源转让等活动都必须向社会公开,实行定点招标,招标单位要制定操作规程、方案和工作规范,做到有章可循。

三、认真整改,全面落实农村三资管理工作

1、加强领导,落实职责。我社区成立居务监督委员会,加强履行‘三资’管理职责,负责处理资金、资产、资源的核算和监管,加强业务的连续性、规范性。将集体三资管理纳入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考评内容

2、摸清底子,健全台账。对集体三资管理台账进行再次核对,查缺补漏,进一步完善集体三资管理台账,并将数据录入电脑,实行滚动管理。

3、加强培训,提高业务。积极参加‘三资’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将财会、招投标、公有资产监管等制度、操作规程等作为主要学习内容,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整体素质和业务技能。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区集体资产、资金和资源(简称“三资”)的管理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为确保社区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维护社区居民的切身利益,我们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对社区“三资”管理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自查。此次自查旨在全面了解社区“三资”管理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为今后的管理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一、自查范围与内容

本次自查范围涵盖了社区内的所有集体经济组织,包括社区居委会、各类合作社等。自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资产清查:对社区集体所有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等进行全面清查,核实资产总量、种类、价值等情况。

资源利用:分析社区资源的利用效率及存在的问题,确保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

二、自查结果及问题分析

经过自查,我们发现社区“三资”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资产管理不规范:部分集体经济组织未建立完整的资产管理制度,导致资产管理不规范,容易发生资产流失。

资金管理不透明:部分社区在资金使用上存在审批程序不严格、使用不透明等问题,导致资金浪费和违规使用。

资源利用效率低:部分社区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存在资源浪费现象,影响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整改措施及建议

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各集体经济组织应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明确资产管理职责、程序和要求,确保资产管理规范有序。

强化资金监管:加大社区集体资金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资金使用审批制度,确保资金使用合规、透明。同时,加强财务审计和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社区资源规划和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鼓励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推动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

四、具体做法与成效

为确保整改措施落到实处,我们采取了以下具体做法:

广泛宣传动员:通过召开会议、张贴公告等方式,广泛宣传“三资”管理的重要性和自查工作的目的.,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

全面清理核实:对社区“三资”进行全面清理核实,并向社区居民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建立长效机制:在自查的基础上,建立“三资”管理长效机制,加强日常监管和定期检查,确保“三资”管理规范有序。

通过此次自查,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效:

资产管理更加规范:各集体经济组织建立健全了资产管理制度,明确了资产管理职责和程序,有效防止了资产流失。

资金使用更加透明:加强了资金监管和财务审计,确保了资金使用合规、透明,有效防止了资金浪费和违规使用。

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推动了社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总结与展望

全县共xx个乡,xx个行政村,农业人口xx万人,共有xx万亩耕地,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中始终坚持“三权不变、便民高效、民主理财、群众受益”的原则,严格按照“一清三建”的方法步骤来开展工作。高度重视,并下发了《xxx乡农村“三资”管理制度》,采取有力措施,认真抓好落实。

(一)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情况

一是资金管理情况。各乡(乡)都能严格执行国家《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建立了《农村集体资金管理制度》;村集体收取各项收入时,都使用统一的专用票据;村集体存款各村只有一个帐户,能严格执行帐、款分管,全乡村级财务帐目、资金都是由乡会计核算服务中心代管。

二是资产资源管理情况。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能够按照有关规定清产核资、明晰产权、登记造册,确认其所有权和使用权;村集体资产的取得、变更或终止,资产经营方式的确定或变更,资产的购置、变卖、报废等事项,大部分经村民(代表)大会或党员大会讨论决定;村集体资产资源的`承包、租赁、出让,一般经村“两委”会议研究。

(二)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的进展情况

一是组织实施情况。

为保证“三资”清理工作顺利推进,按照省清理工作要求。

1、成立了业务指导组,负责对全乡xx个乡的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明确工作职责,切实负起责任。各村也都成立相应的清查小组,各级组织实行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对一级领导。

2、加大宣传力度,我乡结合本县实际,注重创新,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切实加大宣传。

二是清理核查农村集体“三资”情况。由乡组成的“三资”清查小组,按照清理核查的范围全面进行核查,如实填报核查结果,并将这些数据通过召开会议、张贴在公开栏上等方式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对各村的“三资”情况进行分类汇总,登记造册,建立台帐。每册台账一式两份,一份由村委会保管,一份由乡“三资”会计核算服务中心保管。

到目前,全县xx个行政村已全面完成了自查自纠阶段工作任务,已全部实现“三资”计算机管理,建立了市、县、乡三级联网信息化监管平台。据统计,村集体债权总额xx万元,村集体债务xx万元,村集体资金账面余额xx万元,村集体资产折价xx万元,资源总量xx万亩(农用地xx万亩,其中:耕地xx万亩,建设用地xx万亩,未利用地xx万亩)。三是建立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制度。各村都建立了《农村集体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农村集体收入管理制度》、《农村集体支出管理制度》、《农村集体费用管理制度》、《经济合同管理制度》等监管制度,制定了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的业务流程图。

二、取得成效

一是规范了财务管理,有效堵塞了管理上的漏洞。使会计基础工作得到加强,村级财务和村级资产、资源管理有序,收支清晰,杜绝了暗箱操作和违规操作,控制了乱报销、乱开支行为,防止了集体资产的流失。

二是摸清了农村集体“三资”现状。通过核实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摸清了村集体家底,进一步理顺了村级财务关系,各乡(乡)根据“三资”清理核实结果建立健全了“三资”台账,为规范管理村级财务,按程序发包村集体资产资源,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搭建了规范村级“三资”管理的平台。逐步建立健全了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工作及审计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结合各村实际确定了各村的财务审批权限,加强了对村集体资金的管理;对村集体资产、资源实行联合协管和招投标制度,规范操作程序,确保资产资源的保值增值。四是化解了社会矛盾。由于我们对资金实行了有效监管,减少了集体资金的流失,对资产资源的透明处置阳光操作,广大人民群众非常满意,干群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少,一些历史遗留的问题也逐步得到解决,农村的信访量有所减少,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五是奠定了预防村干部腐败的基础。通过对村集体三资的清理,摸清家底并建立健全“三资”管理制度,从源头上加强管理,能够有效杜绝农业承发包和资金体外循环漏洞,减少村干部职务违纪的机会,为预防村干部腐败奠定了基础。

一是“三资”制度落实还留有死角。

1、个别村存在坐收坐支现象,收入不能够及时入账;

2、私下变卖资产,不在村、组账中进行核减;

3、部分村、组土地承包合同期限过长、租金低;

二是村领导班子换届账务交接不彻底,还存在断头账现象;

三是乡农经中心人员力量薄弱,主要表现在:

1、年龄偏大、知识层次低,对农村财务和计算机知识掌握欠缺;

2、工作量大,但工资待遇比较偏低;

3、人员配备较少,难以满足日常工作需要。

2、加强培训,提高业务。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将财会、招投标、公有资产监管等制度、操作规程等作为主要学习内容,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整体素质和业务技能。

村级“三资”管理涉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我们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通过这次清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三资”管理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上级要求为准则,扎实做好“三资”管理工作,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的利益,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为加强社区集体资产、资金、资源(简称“三资”)的规范化管理,确保资产安全、资金合规、资源高效利用,我社区按照上级要求,对“三资”管理情况进行了全面自查。现将自查报告如下:

一、自查概况

本次自查覆盖了社区所有集体经济组织,重点检查了资产管理、资金使用和资源利用三个方面。通过查阅账目、实地查看、走访了解等方式,对社区“三资”管理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

二、自查结果

资产管理:社区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但部分资产登记信息不够准确,存在漏登、错登现象。

资金使用:社区资金使用基本合规,但审批流程不够严谨,部分大额支出未经集体讨论决策。

资源利用:社区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部分公共资源存在闲置浪费现象。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

管理制度执行不严:部分管理人员对资产管理制度理解不深,执行不力,导致资产管理不规范。

审批流程不完善:资金使用审批流程存在漏洞,缺乏有效监督机制,导致资金使用不够透明。

资源规划不足:社区资源规划缺乏前瞻性,未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导致资源浪费。

加强制度执行:加强对资产管理制度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制度执行力。

完善审批流程:建立健全资金使用审批制度,加强监督,确保资金使用合规透明。

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社区资源规划和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五、总结

本次自查发现了社区“三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将认真整改,加强制度建设和执行力度,确保社区“三资”管理更加规范、高效。同时,我们也希望上级部门能给予更多指导和支持,共同推动社区“三资”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THE END
1.农业局自查自纠工作总结范文农业局自查自纠工作总结范文 时光飞逝,如梭之日,辛苦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了,这是一段珍贵的工作时光,我们收获良多,将过去的成绩汇集成一份工作总结吧。那么写工作总结真的很难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业局自查自纠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https://www.unjs.com/gongzuozongjie/1779515.html
2.农村农业工作自查报告5篇根据县委、县政府建设县级生态示范村的要求,乡党委、政府统一安排部署,认真做好我乡生态环 境保护工作,将我乡xx村确定为县级生态示范村,现将xx村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xx村位于乡政府东南面,距乡政府1 公里处,现有户数98户,总人口481人,全村总耕地面积668 亩,人均1.4 亩,劳务输转、种植、养殖为该村的支柱产业。https://www.gwy101.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90550
3.农业自查报告范文(精选12篇).docx农业自查报告范文(精选12篇).docx 40页内容提供方:173***1853 大小:43.07 KB 字数:约2.37万字 发布时间:2024-09-16发布于境外 浏览人气:34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农业自查报告范文(精选12篇).docx关闭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913/6103043003010222.shtm
4.《农业党风廉政建设自查报告范文》农业党风廉政建设自查报告范文 20XX年,红塔区农经站党支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在区农业局党工委的领导下,在区纪委的具体引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到实处。不断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持标本兼治、注重治本,进一步加大从源头上https://m.renrendoc.com/paper/130906937.html
5.对照自查报告范文(通用6篇)篇1:对照自查报告范文 对照《廉政准则》自查自纠报告 近期开展的党员干部清廉从政准则学习,我认真学习,并积极介入,紧紧环绕率领干部清廉自律自查自纠勾当的十项重点内容,遵守“八个严禁”、“52个不准:进行对照检查,联系思惟工作现实,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立场,看自己做得怎么样,查找清廉从政方面存在的亏弱环节https://www.360wenmi.com/f/filetiyvuw18.html
6.关于自查报告范文.docx关于自查报告范文引导文:自查报告是一个单位或部门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对执行某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一种自我检查方式的报告文体。下面xx搜集了的关于自查报告的范文!供参考! 农业农村工作自查报告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有关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我乡坚持以党的十八重要精神为指导,积极开展好落实科学发展观https://www.taodocs.com/p-270243866.html
7.资金自查报告标签:资金自查报告 相信大家都知道,实践是打开理论宝库的钥匙。在平凡的学习工作中,我们会频繁使用到报告,写好报告,须勤于思索,善于总结。您是不是不太清楚报告怎么写呢?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资金自查报告范文”,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 https://www.liuxue86.com/k_%E8%B5%84%E9%87%91%E8%87%AA%E6%9F%A5%E6%8A%A5%E5%91%8A/
8.社区优化营商环境自查报告范文实用23篇社区优化营商环境自查报告范文 篇1 为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优化全区营商环境的工作部署,我局紧紧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交通服务水平,采取了四项具体措施,精准发力,迅速行动,争创最优的交通营商环境,为全区的经济振兴发展提供坚强的交通保障。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至xx324线https://m.yueduku.com/fanwen/zichabaogao/634/634479.html
9.开展农村三资管理具体情况汇报范文(精选15篇)开展农村三资管理具体情况汇报范文(精选15篇) 各个单位的各种文书材料,汇报说明,都有统一的格式要求。开展农村三资管理具体情况汇报你认真写过吗?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青少年熬夜的危害,一起来看一看吧。 开展农村三资管理具体情况汇报 1 王答村按照通知要求做好自查工作,成立了由村委主任任组长,支部书记任副组长,村理https://www.oh100.com/a/201209/157106_2.html
10.县自查报告范文6篇(全文)县自查报告范文(精选6篇) 县自查报告 第1篇 县农业局创建省食品安全示范县 工作情况自查报告 随着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进一步推进,农业局作为创建活动主要成员单位,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相关会议及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创建目标,充分发挥农业部门职能作用,扎实工作,前期工作基本完成,现将我局创建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rddu830c.html
11.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自查报告范文.docx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自查报告 根据区财政局、区委组织部、区农业农村局《关于做好 20xx—2020 年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 展项目自查工作的通知》的要求,街道组成检查组,对 20xx 年度扶持村项目运行情况进行 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一、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20xx 年,街道新开村和立新村年初谋划的项目是与公司共同https://wendang.xuehi.cn/doc/jhk7sc7m920jblcc1i525e1um3cm49xs.html
12.最新社区科普工作总结科普工作总结(19篇)范文四:科普工作总结为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推动“科普进社区”活动的深入开展,提升社区居民科学素质和精神文明素质,南华社区在开展科普工作中,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创建科普示范社区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科普法》,努力推进《全民科学素质纲要》的贯彻实施,创新地开展好科普工作,加大科普工作的宣传力度https://fw.chazidian.com/mip/fanwen194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