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省供销社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从“三农”工作大局出发,主动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创新为农服务方式,加快构建高质量农资经营服务网络体系,打造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资流通的主导力量、基层组织发展的带动力量,切实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一是围绕高效流通,加强顶层设计,农资网络体系进一步健全。
二是围绕保供稳价,强化科技服务,流通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
三是围绕多元需求,搭建惠农平台,为农服务基础不断夯实。
充分发挥县级社的主导作用、基层社的骨干作用、社有企业的带动作用、农民合作社的纽带作用,聚集部门资源,协调乡镇政府、村“两委”,联合社会力量,建设了一批乡级惠农服务中心、村级惠农服务站、新型庄稼医院等惠农服务综合平台,发展了一批专业型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培育了一批无人机飞防、农机联合作业等服务联盟组织,合力为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提供组织保障。截至目前,全系统建设惠农服务中心728个、新建改造新型庄稼医院648个。聚焦“提质”补短板,持续提高综合平台服务效能,精准对接农业生产需求,提高建设质量、完善设施设备、扩增服务内容、充实服务手段,以农民切身利益为切入点,强化惠农服务平台和服务主体的信用建设,健全管理制度、规范服务流程、合理设定服务价格、科学设置服务内容,不断提升服务核心竞争力。
四是围绕农业生产,扩大托管规模,农业社会化服务提档升级。
以供销社系统多元化服务平台为主体,以满足农业生产多元化要求、带动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为目标,大力开展单环节或多环节“菜单式”和全环节“保姆式”土地托管服务模式,实现了由大田种植、粮食作物向大棚种植、经济作物延伸;由种粮大户、农业经营主体向分散小农户延伸;由平原地区、灌溉农业向贫困山区、旱作农业延伸,打造了“农民外出打工,供销社为农民打工”的供销社服务品牌。截至目前,全系统土地托管面积累计达869.13万亩。以土地托管为牵引带动代耕代种、联耕联种、土地银行等多样化服务,以全链条服务为牵引带动农产品收储、加工、冷藏等后半程服务,并结合平原地区、两山丘陵地区、贫困山区和雁门关畜牧带、特色产业等区域特点、产业特色、立地条件等,因地制宜,各有侧重开展代耕代种代收农机作业和代管代储代销经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