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后的农村可能都是新型农村样子了。想象一下,可能每家每户都是二到三层的小楼房。
十年前农村和如今相比就差别特别大,拿我们村儿来举例,现如今家家按的马桶,有专人来拉粪池,以前都是土厕所需要自己挖粪。马路上都装上了路灯,村民夜里出行不需要拿着手电筒了,现在晚上吃完饭,出来遛弯儿的很多。村里不允许鸡鸭鹅之类的再外面圈养,为了防止马路上有鸡鸭鹅的粪便影响村貌,生活垃圾有专门儿的垃圾放置区。可能最明显的就是我们村儿的村碑,以前村碑特别小,而且倒了很多年没有人管理,现在村碑又大又气派。村子里赶集的地方都规划了,以前是有点乱,而现在都有栏杆,规划着哪个区域是赶集的地方写的村内集市区。现在村儿里都有大超市了,买东西非常的方便,不需要到城里。
现代化农村
一、未来农村人群有哪些?
1.七零后为主。看着父亲一天天老去背影,未来五年到十年老龄化严重;未来十年后农村可能发展会更好,城镇一体化建设完备;未来二十年的农村,基本上就是只有七零后为主的老年人。但是种地的人会越来越少,村里的年轻人会越来越少。
2.健在老年人少。今年是2019年,往回推算,五零后以前的人基本上都不在了。能健在的要么是个寿星身体健康,家里条件好,能活到八九十岁,十里八村的都很稀少了;要么是个寿星但是身体已经垮掉了,躺床上好几年的都有。疾病和痛苦给老人带来的折磨并不算什么,孤单和没人照顾是农村目前尤为突出的问题。
二、未来农村人少的原因。
1.八零后。
(1)做生意:为什么说未来农村只有七零后为主的老年人呢?因为八零后基本上在二三线城市买房子,不管是因为做生意还是单独为了孩子,上学方便在学校附近买房子,都已经成了农村涌向城市的一个潮流。在村里现在不是说谁家盖楼好看有本事,而是说谁家在县城买房子,谁家在市里买房子了,那感觉让人会特别有面子。
(2)上学:还有很多八零后在外面大城市上学,毕业了也就直接留在了大城市买房子工作,定居在城里。这种现象似乎在农村里,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对此并没有人感到很意外,反而让人感到谁家的孩子真有本事,考上大学不回来直接在外面买房子定居了。
2.九零后。
八零后买房
再看看九零后,不管是出去打工还是出去上学的,能回农村发展的几乎没有。跟随者八零后的脚步,依然是在城里生活定居的很多。在我们村里,有条件的那不是在县城买房子,而是直接去市里买房。这样一来,我们农村剩下的能种地的,寥寥无几。像我父亲五零后,今年就种地种不动了,但是仍在坚持。
3.零零后。
说到零零后虽然还没有到上大学结婚成家的年龄,但是试想以后的发展,零零后在农村的还能有几个?从八零后就在城里买房了,零零后直接在城里上学生活。就算等这些零零后长大了,你让他们回农村估计也不会适应。
三、未来农村希望。
新农村
那么像五零后六零后呢?试想未来十年二十年后,五零后健在的不多。六零后呢,早已经跟随八零后的脚步去了城里享福晚年或者要去看孩子。说到现在,是不是感觉农村未来是个空城了呢?小编认为,没人倒不至于,就是留在农村发展和生活的人会越来越少。
20年后的中国农村会有哪些变化
一、农产品
以西红柿为例。当你去菜市场买菜,告诉卖菜者“我要一公斤西红柿”,卖菜者会问:“你要什么牌西红柿?”并且,因为品种、地域及栽培技术的差异,不同品牌的西红柿价格差异会很大。那时,所有农产品均有品牌,不同品牌有不同价格,就同今天不同品牌手机有不同价格一样。
二、农业经营规模化
二十年后,经营3至5亩地的小农户将变很少,中等规模农户将成为主流。而种植几千亩、甚至上万亩地的大规模经营者,有,但不会很多。
三、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
二十年后,农产品均价与2015年均价相比,大概会上涨5至10倍,当然这指名义价格,即未扣除通货膨胀的因素。现在的农产品加价与二十年前相比,上涨幅度已超过10倍了。
四、农民高素质化
目前,国内绝大部分农民学历、知识水平较低,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群文化程度总体上偏低。二十年后则不同,绝大部分农民将是高素质的人。他们来自三方面:一是工商企业家,二是大学毕业生,三是农村种田能手。
五、农民收入超过城里人
现在农民人均纯收入只等于城市居民收入1/4左右。二十年后,由于规模化经营以及农产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农民收入将高于或等于城市居民收入。
六、农业生产科学化
施肥时,不再是凭经验确定一亩地施多少肥,而是通过对土壤的化验和检测,精确计算出每亩地需要的肥料。灌溉时,不再是大水漫灌,而是根据作物的需要精确供给。农业生产大部分环节,均按科学技术要求进行。
七、农业机械化
二十年后,农业生产的主要环节如灌溉、播种、收获等将实现机械化,农业生产将变得轻松、优雅,农民将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被解放出来,这也是许多高素质者愿意当农民的原因之一。
八、农业经营组织化
部分农民专业合作化规范健康运行。合作社将在农产品品牌建设、生产标准化、农资供应、农产品市场营销等方面,组织社员统一开展,实现农业经营组织化,提高经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