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区域经济

近年来,我省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发展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为进一步加快物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物流业规模快速增长。2009年,我省社会物流总额达到11083.6亿元,比2008年增长0.5%;物流业实现增加值512.7亿元,比2008年增长11.1%;物流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6.0%,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到6.2%。

国际物流发展迅速。口岸的交通运输和仓储状况有了很大改善,货物通关效率大大提高,已成为我省对俄货物进出口的重要通道。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绥芬河综合保税区是我国陆地边境线上第二个综合保税区,哈尔滨龙运物流园区海关监管仓已获批准。国际江海联运、陆海联运大通道建设取得进展,牡丹江市与韩国、俄罗斯两国企业共同投资在俄罗斯纳霍德卡港设立国际集散码头,“内贸货物跨境运输”已成功运行。

物流业发展环境明显好转。各级政府逐步重视物流业的发展,哈尔滨、佳木斯、鹤岗等城市制定了物流业发展规划并出台了扶持物流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全省物流统计核算工作稳步进行,高校和研究机构培养了大批物流人才。省物流协会、物流学会等民间组织在促进物流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尽管我省物流业发展具备了一定基础和条件,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比,总体发展水平偏低,物流运行效率不高,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高于发达省份;社会化物流需求不足和专业化物流供给能力不足问题同时存在,大型企业采用自营物流运作模式比较普遍;物流企业服务网络化、规模化和信息化程度不高;物流基础设施服务能力不足,尚未建立布局合理、衔接顺畅、高效便捷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体系;物流技术装备发展水平有待提升;物流技术研究、物流人才培养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建设“八大经济区”和实施“十大工程”的总体要求,以建设东北亚国际物流发展核心区域和满足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目标,优化物流业发展环境,加快培育物流市场,统筹协调物流基础设施布局,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物流服务体系,提升物流业发展总体水平,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区域发展竞争力。

(二)基本原则。

政府营造环境,市场配置资源。政府为物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扶持物流企业发展,支持物流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从满足物流需求的实际出发,注重运行效率提升和质量提高。

加强规划指导,注重协调联动。统筹省内与省外、城市与农村物流的协调发展,做好城市之间、行业之间和城乡之间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物流业发展的协调与衔接,合理布局规划基础设施项目。各地要从发展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下降2%,物流业成为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产业;建立覆盖城乡、产业联动、高效快捷的物流服务网络体系;培育10个年营业收入超5亿元和5个年营业收入超10亿元的物流企业集团;形成若干具有较强集聚辐射能力的物流产业集群,使我省成为东北亚国际物流发展核心区域之一。

三、发展布局

(一)物流发展区。

1.哈大齐物流发展区。

围绕哈大齐工业走廊、高新科技产业集中开发区等经济区的建设,结合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战略的实施,构建哈大齐物流发展区,包括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市和绥化市。

2.哈牡绥物流发展区。

围绕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等经济区的建设,构建哈牡绥物流发展区,包括哈尔滨市城区及东南部县(市)和牡丹江市、绥芬河市。

3.东部城市群物流发展区。

4.沿边物流发展带。

东部沿边物流发展带:以绥芬河、东宁为节点,辐射穆棱、宁安、林口、虎林、密山、鸡东等县(市)。该发展带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发达的滨海边疆区接壤,是我省对俄国际物流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发展木材、建材、机电、轻纺等产业物流和保税物流。

三江沿边物流发展带:以同江、抚远为节点,辐射富锦、桦川、萝北、绥滨、饶河等县(市)。该发展带与俄罗斯犹太自治州隔江相对,是我省实施对俄陆水联运、江海联运的核心区域,通过水运可达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重点发展矿产、冶金、木材、食品等产业物流。

哈尔滨-北安-黑河物流通道:围绕国际经贸大通道,结合黑河互市贸易区的发展,加快松花江、黑龙江航运基础设施改造,提高通航能力,扩大江海联运规模,大力发展水陆联运和江海联运。

哈尔滨-佳木斯-双鸭山-同江(抚远)物流通道:结合同江界河铁路大桥、前抚铁路、黑瞎子岛口岸公路和抚远深水码头等项目建设,打造哈尔滨-佳木斯-双鸭山-同江(抚远)物流通道,大力发展江海联运、水陆联运。

航空物流通道:加快哈尔滨空港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的前期工作,进一步完善机场配套设施和货运功能。发挥省机场集团公司和南航黑龙江分公司等航空企业物流运作优势,积极开拓市场,不断开辟航线,提升运力,畅通与俄远东地区、韩国、日本等地空中通道,打造我国北部地区最活跃航空网络,积极争取把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建成我国对北美的航空物流基地。加快完善以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为中心,连接各支线机场,连通东北亚及北美的航线网络。

四、主要任务和建设内容

(一)加快物流节点设施建设。

按照全省生产力布局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结合全省“八大经济区”建设和“十大工程”实施,合理确定物流园区的数量、性质、规模和建设内容,全省重点规划建设17个综合物流园区。

依托主要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大型商贸市场和综合交通枢纽,重点为机械制造、石油石化、粮食、农资、农产品及加工、医药、连锁商业、对外贸易等产业服务,规划建设一批专业物流中心。

(三)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四)推进产业物流发展。

1.工业物流体系。

(1)装备制造物流。围绕哈大齐工业走廊和东部煤电化基地开发建设,推动我省装备及机械制造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整合内部物流系统,优化生产流程,实施主辅分离,开展物流服务外包;畅通哈大齐大件运输物流通道。同时,积极培育和引进专业化的装备制造物流企业,构建以哈动重大装备物流中心、一重集团中实运业有限公司、佳木斯机械制造业物流中心等的制造业物流中心为基础,服务全省、辐射全国的装备及机械制造业物流服务体系,构建国家重大装备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重点发展大型发电设备、冶金成套设备、重型机械设备、煤机等重大装备制造物流和汽车物流。

(2)石油石化物流。以大庆为基地,建设原油及化学危险品物流基地;加强对化学危险品物流过程监管,建立辐射全国、安全可靠的石油石化物流体系。重点发展管道物流、化学危险品物流和油田物资采购供应物流。重点建设哈尔滨、大庆化学危险品物流中心。

(3)煤炭工业物流。围绕我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完善煤矿生产供应和煤炭销售物流设施,提升矿区物流服务能力,构建以鸡西、鹤岗、七台河、双鸭山四大矿区为主的煤炭物流服务体系。重点发展煤炭及煤化工产品物流、煤矿物资采购物流。

(4)食品工业物流。依托全省丰富的农畜产品资源,结合全国食品工业基地建设,推进绿色食品和特色食品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构建连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主销区的绿色食品物流网络服务体系。重点建设北大荒商贸物流和“寒地黑土”物流项目。重点发展乳制品、绿色食品、肉类制品、山特产品物流。

(5)森林工业物流。围绕大兴安岭、伊春林区重点企业和黑河、绥芬河、同江、富锦、穆棱等进口木材中转加工基地建设,加强木材深加工物流基地建设,建立辐射全国的木材及林产品物流网络。重点发展森工产品物流和对俄木材国际物流。

(6)医药工业物流。整合我省医药制造企业及医药流通企业物流资源,推进医药物流配送网络化。支持药品企业、邮政速递物流企业开展医药连锁配送,提高社会化、专业化水平,构建全省药品物流配送服务网络。

(1)粮食物流。围绕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结合千亿斤粮食产能巩固提高工程实施,全面落实全省粮食物流发展规划,提升粮食流通能力,积极争取国家粮食流通政策,增强粮食散储、散运、散装、散卸“四散化”物流能力,提升粮食“四散化”水平,培育大型粮食物流集团,重点建设大型粮食物流中心,构筑与我省在全国粮食安全战略地位相匹配的粮食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4)农机物流。结合农业生产机械化和农机制造基地建设,整合全省农机物流资源,构建全省农机物流服务网络,实现农机制造、销售、维修、物流服务等一体化发展。

(5)农村消费品物流。结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建设,发挥省供销社和邮政速递物流服务网络优势,采取“一网多用”,整合农村流通资源,构建全省农村消费品物流网络。重点发展农村消费品连锁超市和共同配送物流。

4.国际物流体系。

发挥我省区位优势,构筑以绥芬河、东宁、同江、抚远、黑河、漠河等边境口岸为基地,以哈尔滨、牡丹江、佳木斯等腹地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国际物流体系,建成全国对俄国际物流枢纽基地。加快同江界河铁路大桥、古莲至洛古河铁路、黑瞎子岛口岸公路和抚远深水码头等国际物流通道设施建设,拓宽、延伸国际运输通道。支持陆海联运、江海联运发展,力争实现运营常态化、规模化,推行“中-外-中”内贸货物国际化物流运作模式,探索“外-中-外”外贸货物国内化物流运作模式。制定全省口岸物流发展规划,加快边境口岸物流设施和口岸电子信息平台建设,提升边境口岸物流辐射功能,提高通关效率,加强与俄方协商互动,推动俄罗斯边境口岸与我省协同发展,推进中俄边境口岸物流一体化。积极引进国际物流企业,支持边境口岸国际物流企业发展壮大,培育发展国际市场竞争力强的物流企业集团。

(五)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

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精髓。我省物流信息化主要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推进行业和企业物流信息化。

1.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开发、逐步完善”的原则开发建设我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各城市根据不同区位和城市发展特点,结合电子政务系统、口岸报关报检系统、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平台等基础系统建设,与全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施集成开发建设各城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制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的规范和标准,实现物流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构筑全省物流公共信息服务体系。

2.推进行业和企业物流信息化。

加强物流信息技术研究和开发,促进物流信息化和规范化,推广物流信息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建设国家重大装备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和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服务平台。鼓励采用供应链管理理念、物流管理技术,引导企业建立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企业物流运作效率。

(七)推动绿色物流发展。按照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大力发展绿色物流,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标出发,改变传统的物流管理体制,实施逆向物流战略,推广绿色产品和绿色消费,使我省经济发展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五、政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

各地政府要确定物流工作牵头部门,成立相应协调机构,理顺管理体制,推进物流项目建设,培育现代物流企业,加强对物流业发展有关问题的研究和协调。

(二)强化政策支持。

全面清理向货运车辆收取的各种收费、政府性集资、政府性基金和罚款项目,取消不符合规定的各种收费项目。

省重点物流建设项目在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其物流设施应按照工业仓储、交通运输行业标准供地,优先保证项目用地需要,物流建设项目的物流功能用地规模不得低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0%;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年度农转用指标可在省留机动指标中统筹安排。

(三)优化发展环境。

规范物流市场秩序,打破地区封锁、行业垄断、市场分割;规范物流企业的经营行为,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维护物流市场信用,为物流市场的发展创造公平公正、规范有序的良好环境。

对装备制造产品运输尤其是重大装备产品运输,铁路部门要优先安排运输计划,公路部门要简化审批程序,实行一站式服务。开辟全省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严格执行国家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保证产成品运输畅通。各城市要根据实际状况,建立城市物流配送制度,制定便于配送车辆市区通行和停靠的具体措施,提高城市物流配送效率。

深化边境口岸通关改革,积极探索有我省特色的通关模式,改善通关环境,提高通关速度。海关、检验检疫、商务、税务、外汇管理等部门要在有效监管的前提下,简化审批手续,优化边境口岸通关作业流程,实行通关电子化和一站式服务。

(四)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

(五)发挥行业社团组织作用。

行业社团组织要树立为企业、行业、政府服务的观念,加强沟通和协调,发挥好政府与企业之间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行业社团组织应在研究和解决物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政府、行业和企业提供决策建议。

THE END
1.东北振兴网7年以来,在《东北振兴网》大力推动与传播下,很多东北区域的农特产品品牌,开始走出东北,走出“山海关”,在全国甚至全球进行布局与发展,有力地带动了东北农业振兴与发展。本次活动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即日起,在东北地区内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营主体(包含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社、加工企业、家庭农场等)生产的农产品及其http://www.dbzx365.com/Twxw/List?id=67696
2.辽宁省社:牢记“国之大者”坚决扛起保供稳价责任外省社务去年以来,辽宁省供销合作社系统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全面振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辽宁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聚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大政治责任,积极做好农资保供稳价工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省建https://gxs.hainan.gov.cn/hainancoop/wssw/202412/344290aa0f2245778199574db1b89321.shtml
3.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作为东北粮食南下的重要节点,辽宁港口充分发挥物流枢纽作用,利用密集的海上航线和专业化码头设施,不断提升粮食装卸转运效率,全力迎战“北粮南运”高峰。 在畅通粮运通道方面,辽港集团营口港粮食公司积极践行粮食大安全观理念,多措并举降低粮食损耗,保证颗粒归仓。为进一步扩大“北粮南运”枢纽港品牌影响力,提升服务效能https://www.agri.cn/zx/xxlb/ln/202412/t20241205_8696065.htm
4.《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发布依托呼和浩特和阿拉善高新区的“物流联盟”、满洲里公路口岸国际物流贸易综合体、乌兰察布—二连浩特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示范工程等物流项目,以东部盟市为重点,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大循环体系,积极打造“一带一路”物流大通道。运用绿色建筑的新理念、新工艺,开展绿色仓储建设与改造。建设区域性物流组织,打造智慧高效、绿https://www.chinacace.org/news/view?id=13148
5.物流项目需求建议书(精选8篇)业发展规划》, 沈阳铁路局物流市场应主要以粮食、煤炭、石油化工、钢铁、汽车、装备制造等大宗商品和重要产业为服务重点, 依据东北地区物流发展规划, 加快建立和完善沈阳铁路局管内铁路物流服务体系, 提高铁路物流现代化水平;科学地分析东北地区产业布局、货物流向, 合理规划布局铁路物流基地和货物运输组织, 提高物流服务https://www.360wenmi.com/f/filesqna1slx.html
6.优势与机遇范文8篇(全文)沈阳必须抓住这一关键时点,在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努力发展和提高港口及道路物流综合服务功能,完善区域物流集疏运体系,加快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步伐,努力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目标。2014年沈阳GDP总量是2002年的5.35倍,即在10年多的时间内,GDP翻了两番多,成为辽宁省乃至东北区的经济增长重心,打开了沈阳建设区域物流中心https://www.99xueshu.com/w/ikeygak84s41.html
7.重庆2016年重点项目公布铜梁大庙物流园区 巫溪渝陕鄂边贸物流园区 渝东鄂西区域性边贸中心B组团建设项目 忠县粮食仓储中心建设项目 万州现代综合物流中心项目 万州(国际)天贸城 万州国际博览城 国家棉花储备西南(重庆)中心建设项目 江津朱杨溪综合物流基地 亿丰国际开州商贸城 开县渝东北农副产品批发物流商贸城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121/07/30345165_545788636.shtml
8.毕业生实习报告优秀南京苏宁物流基地位于雨花现代综合物流园,集苏宁电器服务总部、物流配送中心、售后服务中心,客服呼叫中心、培训中心及全国性数据中心于一体,是苏宁电器第三代综合性物流基地,占地面积350亩。 基地的'物流配送中心采用普通货架库与自动化立体仓库相结合的建设方式,仓库面积46000平方米,引入了先进的存储、搬运、输送、分拣设https://www.yjbys.com/fanwen/shixibaogao/4298687.html
9.风笛奏欢歌沃野绘丰景要闻人民铁道网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基地,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是国家粮食稳产保供的“压舱石”。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党组部署要求,从服务“三农”、保障民生的大局出发,动态掌握运输需求,倾斜运力资源,优化运输组织,全力以赴保障农资运输,为春耕https://www.peoplerail.com/rail/show-2020-534912-1.html
10.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巴彦淖尔成功入选首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内蒙古红山物流园、集宁现代物流园区、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物流园区等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加快建设。建成了一批农村电子商务应用平台、综合服务站点、服务中心和配送网络。满洲里、鄂尔多斯及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赤峰、巴彦淖尔、乌兰察布及包头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运营,成为http://m.nmgcysh.com/nd.jsp?id=393&id=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