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7万亿元,增长12.2%农村电商促农产品产销对接成效显著

我国幅员辽阔,农村资源禀赋各异,不同地区主产不同种类农副产品,长期受到道路运输、市场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制约,难以打通销路,一直被视为我国农产品市场规模向上冲高的一大屏障之一。农村电商通过向农村地区覆盖,一方面带动特色农产品加速向更优产品结构转化,带动销售向规模化效应转变;另一方面也为进一步挖潜内需市场潜力,尤其是农村市场潜能提供了有力抓手。今年以来,我国农村电商呈现增长势头,在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优质优价,以及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等方面成效显著,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新动能。

足不出户土货出山进城

“嘟——”一辆客车停靠在四川省仪陇县凤仪乡的电商营运服务中心门口,司机吴忠走进分拣中心,把自己负责配送的包裹一一装入袋中。很快,青烟、石门、镜屏3个村的包裹被挨个送到村民手中。“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后,平均每天要送三四十个包裹。”吴忠说。凤仪乡电商营运服务中心负责人王朝敏介绍,中心占地约2000平方米,整合了乡里的7家快递站点,农村客运车配送到村到户。整合后快递公司成本降低,寄件费用也降低了40%左右。

除了担任服务中心负责人,王朝敏自己还有一个家庭农场。目前,农场共带动附近110户村民参与,今年以来帮助销售农产品数十万元,户均增收三四千元。“足不出户,土货出山进城,电商发展给大家带来了红利。”王朝敏说。

这是我国加快补齐农村物流设施和服务短板的一个缩影。目前,我国已累计建成990个县级寄递公共配送中心、27.8万个村级快递服务站点,全国95%的建制村实现快递服务覆盖。瞄准农产品电商上行的难点痛点,2020年以来,组织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截至目前,累计支持建设7.5万个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新增库容1800万吨以上。支持350个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农村延伸。

在云南省永仁县,小包裹推动大发展。总投资1657万元,永仁县积极构建“县级电商中心+乡镇电商服务站+农户”产销一体农村电商流通模式。“水果成熟后不再担心销售难,好果子卖上了好价钱。”永兴傣族乡灰坝村党总支书记尹世宝说。

随着物流基础不断夯实,农村电商蓬勃发展。据介绍,商务部会同财政部等部门共同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累计支持1489个县建设完善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截至2022年底,建设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超2800个,村级电商服务站点15.9万个,农村网商达1750.3万家,同比增长8.5%。

产地直采赋能农产品产业链

果熟飘香,安徽省砀山县葛集镇窦集村的果园里,来自江苏丰县的水果商李猛正穿梭在梨树间,忙着挑选品质上乘的酥梨。

“从5月开始,就跟乡亲们陆续签订油桃、黄桃、酥梨等砀山水果的统一收购合同,采摘后通过电商平台销售,两三天就能到达消费者手中。”李猛说。2022年,砀山县酥梨产量达91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达110.35亿元。李猛在电商平台上注册了网店,砀山酥梨、油桃成了“网红”,年销10万单。

电商平台主动到农产品源头建基地订合约,通过产地直采等模式赋能农产品产业链,已成为推动农村产业发展的新动能。

在陕西省周至县楼观镇北寨村,猕猴桃枝蔓郁郁葱葱,一颗颗果实挂满枝头。经过分拣、装箱、发货,当地果农刘金牛种植的猕猴桃,从产地直发到消费者手中,最快一天内就能到达。

农产品电商不是简单把农产品搬到网上,关键是要推动产业链升级。通过订单式农业、基地直采,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锻造生鲜农产品新型供应链,提升物流配送效率,推动新农业与新零售结合,凸显出优质农产品的竞争力。

电商兴农加强新农人培养

电商兴农,人才是关键。农村电商需要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来推动发展。近年来,各地各部门着眼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流通智慧化发展趋势,加大农民生产、加工等技能培训,大力培养农村电商人才,培育掌握专业化生产、数字化经营技术的“新农人”。2018年至2022年,农业农村部连续5年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农业农村电子商务专题培训班,共培训电商骨干人才2500余人,助力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面向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院校毕业生等返乡入乡群体,组织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2022年,开展数字化应用、电商直播等技能培训,涉及20万人次。

政策给力,农村电商已成为农村创业的大舞台。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一大批新农人推动农产品外销,为农村电商发展注入活力。泊头镇陈家村的新农人陈朋朋也是电商创业者中的一员。借助家乡沾化冬枣的金字招牌,陈朋朋注册电商公司。“2022年,我们电商卖的农产品有冬枣、玉米、花生、甜橙等30多个品种,走货30万单,销售额达1000万元。今年预计走货比去年增长50%,货值也将增长50%。”陈朋朋说。

THE END
1.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广州闭幕采购商人数创历史新高展会布局12个展区,近3000家企业携2万余种产品参展,统筹公益属性和市场化方向,成立全国农产品采购商联盟,特设产销对接专区,举办“菜篮子”推介、脱贫地区“土特产”走进大湾区等系列产销活动,洽谈氛围热烈,成效显著。广东省组织3000名大湾区采购商现场精准对接,一大批国内外网红带货达人现场直播,线上销售额达1.2亿元http://nyncw.cq.gov.cn/zwxx_161/ywxx/202412/t20241202_13850242.html
2.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其三,双方产业合作与交流也不断加强。2024年,吉粤两省农业农村厅先后4次携企业代表团开展实地互访,并于9月2日签署了农产品产销对接意向框架协议,联合探索创建吉林-大湾区农产品品牌建设运营平台,致力于打造可持续、可复制的农产品合作推广机制。 目前,吉林农产品在湾区市场的拓展之路已全面开启,通过多方面的协同发力https://www.agri.cn/zx/xxlb/jl/202412/t20241202_8694822.htm
3.贸易签约额达236亿元第二十一届农交会闭幕新闻频道展会期间,举办强农论坛、全国脱贫地区“土特产”走进大湾区推介周、农业品牌成果发布推介以及全国农产品采购商联盟成立等一系列重要活动。还有各类产销对接会、品牌推介会、网络达人分享会等40多场活动,平台效应进一步显现。 本届农交会国际化特色更加鲜明,设立国际合作展区。哈萨克斯坦担任本届农交会主宾国,15个国家60多https://news.cctv.cn/2024/12/01/ARTIGxFx53Jd2gjX81Cs7cIR241201.shtml
4.2018全国农商互联暨优质农产品展销大会9月20日隆重召开2018农商互联对接大会是2018全国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行动的重点内容,是助力产业扶贫、精准脱贫的有效举措,落实“产业扶贫要在扶持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上拿出管用措施”的具体行动。大会坚持把产业扶贫摆在压倒性位置,紧盯产销对接这个产业扶贫的关键环节,深挖农产品的资源优势,发挥长处,深度参与产业竞争,整合供应链、http://3g.sdchina.com/show/4331485.html
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基层信息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取得显著成效,供销合作系统的惠农服务网点更加密集,普惠金融服务站点基本实现全覆盖;数字化对农业生产经营的支撑更加有力,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初现成效,农产品线上产销对接服务持续发力;乡村公共服务的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民政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全面推进,乡村网络文化管理与创作https://xczx.nwsuaf.edu.cn/sndtB/750260a4569b4153b2a20a6e3c0f4ef7.htm
6.安顺市助推精准扶贫2018年农产品产销对接会即将开展1月24日,安顺市助推精准扶贫2018年农产品产销对接会将在西秀区两六路安顺市农贸城内举行,为期5天。届时,将有千余家安顺本地商家现场为广大市民供应物美价廉的绿色农特产品。 22日下午,记者来到农贸城内,看到展位已经安装完毕,不少商家已经开始陆续报到,领取展位钥匙,筹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中。 https://m.btime.com/item/40mqp7bbgnt9goottrepkp57bbd?from=haott
7.助力乡村振兴!这项工作是供销社的强项为认真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部署,商务部近日印发《关于做好农产品产销对接工作的通知》,就做好农产品产销对接工作作出安排。 当前我国农产品产销对接不紧密、不稳定问题突出,农产品虽产得出,但产不好、卖不掉、卖不好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农民http://wap.guchengnews.com/p/79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