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邻居新一代店北京亮相,易果赋能“生鲜+便利店”新模式
12月21日,由易果集团、鲜生活联手升级打造的好邻居样板店“好邻居会员店”在北京农科院内正式亮相。该全新门店除了引入生鲜品类、大量黑科技元素外,还推进了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的方案,让消费者在新零售场景下有了全新的消费体验。
该门店试运营一周以来,在门店坪效、日订单量、商品结构、管理效率等方面,较以往均有了质的提升。通过易果的赋能,门店的日均线上订单已稳定在300-400单之间。
作为全国最大的一体化生鲜运营平台,易果集团利用12年在生鲜行业的经验沉淀,从生鲜商品、冷链物流、消费数据等维度,形成标准化、模块化的生鲜解决方案,全方位赋能线下便利店,用“即插即用”的方式让便利店短期内拥有生鲜能力和新零售解决方案。
每日优鲜获得创立以来最大一笔融资金额5亿美元
这也是每日优鲜今年获得的第三次融资。每日优鲜2014年11月创立,定位于生鲜O2O,至今完成5轮融资,最新的一轮是今年3月完成的C+轮融资,金额2.3亿美元。今年7月,每日优鲜宣布已经在一线城市实现整体盈利,7月营收达到2.8亿元,并开始建立“城市分选中心+社区前置仓”的极速达冷链物流体系,实现两小时内交付。
对于之前只做线上电商业务的每日优鲜而言,便利购算是一次落地,它可以将消费需求场景从3公里商圈聚焦到30米。为了覆盖这些场景并随时补货,每日优鲜会租用位置不佳或者闲置的商业空间作为社区级配送中心,以优化成本。
市场要闻
国务院印发《关于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的意见》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的意见》(下称《意见》),部署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工作。
《意见》明确,到2018年,实现农业发展领域行业内涉农专项转移支付的统筹整合。到2019年,基本实现农业发展领域行业间涉农专项转移支付和涉农基建投资的分类统筹整合。到2020年,构建形成农业发展领域权责匹配、相互协调、上下联动、步调一致的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并根据农业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以及转移支付制度改革,适时调整完善。
厦门市将成立休闲农业产业联盟拓宽休闲农业产品销售渠道
12月22日,厦门市农业局组织召开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培训会。厦门市的休闲农业正在逐步做强做大。目前全市共有休闲农业项目130余个,2016年厦门休闲农业项目接待游客达470万人次,总收入5.35亿元,增长18.9%。为落实市委市政府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决策部署,厦门市各部门也在积极向休闲农业输送政策红利。培训会上,来自市农业局、市国土房产局等部门的工作人员针对厦门市休闲农业从业者提出的各类疑问进行了详尽解读。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本周召开乡村振兴战略将成新亮点
临近年底,“三农”又将成为市场热点话题。据了解,本周即将召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农业部深化农垦改革任务对接会等涉及“三农”的重磅会议。这些会议将对明年“三农”工作做出具体部署。
机构研报认为,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推进,行业集中度将逐渐提高,大型的高端农机企业将在行业整合中逐渐胜出。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为63%,农机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机械化率将达到70%左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财政部:中央财政安排农业综合开发资金6.53亿元
为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7年,中央财政安排农业综合开发资金6.53亿元,集中支持237个农业综合开发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主要措施包括:
一是开展土地托管服务,搭建为农服务平台。安排农业综合开发资金3.18亿元,立项扶持土地托管项目121个,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供保障,推进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二是扶持基层供销合作社和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安排农业综合开发资金1.65亿元,立项扶持新型农业服务主体能力提升项目74个,夯实为农服务和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三是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安排农业综合开发资金1.7亿元,立项扶持以涉农企业或农民合作社联合社为龙头,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主体,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项目42个,完善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项目建成后,将显著加快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步伐,有力提升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社会化程度,有效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大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行业快讯
第二届农业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专家委员会成立
12月18日,农业部在北京市召开会议,成立第二届农业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专家委员会。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副局长李书民,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党委书记张锋出席会议并讲话,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养殖处处长陈家勇宣布第二届农业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专家委员会成员名单。
推动“互联网+”与农业的有机融合首届云南智慧农业发展高峰论坛举办
12月23日,首届云南智慧农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昆明举行。论坛邀请涉及农业全产业链中的专家畅谈“智慧农业”,带来了全新农业产业链的先进理念、技术水平和服务模式,共同探索云南智慧农业的新型商业模式。
据介绍,新时代的发展下,新型农业的发展犹如雨后的春笋,设施精准农业、物联网农业、生态农业、全新的农业产业链服务模式。专家们认为,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以及平台、服务、资源共享、科技的飞速发展,让农业也变得高大上,农业可以建成共创、共享、共赢的“互联网+现代农业”生态圈。
第四届成都优质特色农产品网购嘉年华暨第三届A20新农业盛典开幕
12月23日上午,第四届成都优质特色农产品网购嘉年华暨第三届A20新农业盛典在成都世纪城新会展中心拉开帷幕。此次盛典旨在进一步做大做强成都市农产品品牌及成都市的农业形象,促进成都农业农村电商的转型发展,进一步加速“成都造”农产品销售的全国化、全球化覆盖进程,同时也推动成都成为采全国、卖全国的农产品贸易中心,促进成都农业招商引资,推进成都会展产业的发展。
大连首个玉米价格险试点理赔,近百玉米种植户获赔54万
大连商品交易所23日对外披露,由大商所支持、华信期货与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华财险)联合开展的大连地区首个玉米价格险试点项目近日完成理赔,理赔对象涵盖大连普兰店市的97个玉米种植户,理赔金额54.12万元。
据了解,此次玉米“保险+期货”试点项目自今年8月4日正式签约运作,合计投保面积4.4万亩,折合现货量2.2万吨。
在本次试点项目中,投保农户向中华财险购买玉米价格保险,目标价格为1710元/吨,以2017年10月20日至12月4日大商所玉米C1801期货合约各交易日收盘价的均值进行结算。如果结算价格低于目标价格,农户即可获得差额赔偿。中华财险通过向华信期货的风险管理子公司上海华信物产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华信物产)购买玉米场外看跌期权,转移价格风险。华信物产利用玉米期货进行风险对冲。
据华信期货大连营业部总经理孙薇介绍,该项目85%保费由华信期货承担,农户自缴保费12.3元/吨。12月4日到期后,按约定核算的理赔结算价格为1685.40元/吨,农户每吨获得理赔24.6元,项目理赔金额总计54.12万元。
业内人士表示,“保险+期货”切实保障了农户利益,是金融惠民利民的重要手段,下一步还应推广到更多地区,使更多农户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