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配送,即冷链物流(ColdChainLogistics),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冷链配送流程:接单—登记—调用安排—车队交接—提货发运—在途追踪—到达签收回单—运输结算。
中*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1、冷鲜产品损耗率分析
我*近80%的蔬菜水果、65%以上的肉类、60%以上的水产品仍然采用的是常温运输方式,生鲜电商中有50%的产品需要借助冷链物流,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冷藏车辆运输仅占10%,低温环境下的运输要求远没有实现。以冷藏车的配置为例,在我*平均3万人才有一辆冷藏车,而美*平均500人*有一辆冷藏车。对冷链运输的特殊需求得不到满足,使我*农产品损耗率高达25%,而发达*家的损耗率则一直控制在5%水平线左右。由于运输过程中冷链断链导致的产品高损耗,整个物流费用占到总成本的70%。
2、产品冷链流通率分析
2017年,*内食品年供应量总额大约在6500亿美元,到2020年将超过8000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在19%。纵使仅按综合冷链流通率20%计算,仅食品冷链物流一项*会超过万亿元。
3、冷链物流设施设备分析
冷链物流的成本远比常温物流投入要高。首先是设备成本*高,冷链物流中心仓库和冷链车辆的成本一般是常温仓库和车辆的数倍,而且因涉及到食品等需要特殊的设施设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其次冷链物流运营成本*高,冷库需要不间断的打冷才能*温度处于恒定状态,造成冷库的电力成本居高不下;冷藏车也需要不间断打冷才能*产品的温度恒定,*需要更多的油费。冷链物流资本回收期*长,不是一般的企业所能承担。
《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提出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加强对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规划,逐步构建覆盖全*主要产地和消费地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健全冷链物流标准化设施设备和监控设施体系。
二、中*冷库资源发展状况分析
1、中*冷库保有量分析
图表:中*冷链物流市场规模预测
冷库作为冷链物流中保鲜储藏环节的重要工具,关系到多个细分市场领域。其中,第三方物流企业多冷库需求*大,而食品加工企业需求*小。
图表:中*冷库需求主要来自六大类型企业
图表:冷库需求热图和冷库出租热图对比
2、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特点
前*内冷藏车数量不断加大投入使用、各地冷链物流基地开始建设、冷库也在不断建立中,冷链物流发展形势大好。据业内专家分析,目前*内冷链物流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1.制冷技术日趋多样化
制冷设备不断更新换代,为了实现低碳环保的绿色经济,以节电、节水为主要特点的蒸发式冷凝器正在逐步推广应用。同时,随着我*食品结构和包装形式的变革,其主要采用*、连续式冻结装置,加快了冻结速度,并提高了冻品的质量。供液方式和制冷系统逐步趋于多样化发展。
2.冷链物流规模不断扩大
据了解,目前我*蔬菜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60%,水果和肉类占30%,禽蛋和水产品占40%。每年,约有4亿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冷链物流比例逐步提高。
3.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从目前*内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来看,不少批发市场、大型农业企业和零售企业开始投资建设冷链基础设施,为*内农产品运输提供了基础。
4.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创立
为了适应我*低能耗、低成本的冷链处理技术的广泛推广,以水产品和反季节果蔬为代表的高价值量农产品产业链迅速兴起,进一步促进我*冷链物流企业的不断涌现。
5.低成本运输网络初具规模
近年来,我*各级政府对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给予充分的重视与支持,重点加强了我*农产品物流网络的建设。我*已基本建成全*农产品流通“五纵二横绿色通道”网络。贯穿全*的“绿色通道”框架,为农产品运输提供了*便捷的通道以及低成本的运输网络,加快了冷链物流在我*的发展。
6.冷链物流运作模式多样化
总的来看,目前我*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运作模式大体可分为以下三类:一是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主导的冷链物流模式;二是以大型*超市为主导的冷链物流模式;三是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冷链物流模式。
3、冷链物流外包必要性分析
目前中*大约有40%的企业为了*控制产品质量而倾向于自营冷藏物流业务,但仍有60%的企业希望借助于第三方冷链物流来减轻产品冷链运输的压力。因此,将冷链物流外包出去对温控产品生产企业来说很有必要,其必要性具体表现在企业在冷链外包过程中所获得的有利之处。企业在冷链物流外包过程中所获得的有利之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通过冷链物流外包,企业可集中精力发展主营业务
2、冷链物流外包能够*降低企业成本
3、冷链物流外包能够*提升企业竞争力
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主要基于前两点,随着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对于没有能力自营冷链物流的中小型企业来说,将宝贵的资源投入到冷链物流是得不偿失的,而完善的第三方冷链物流能够提供企业所需的全部物流服务,帮助生产企业集中精力发展主营业务,从而以高质量、低成本的优势在行业竞争中占据优势。
4、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建议
(一)积*利用信息技术,建设冷链物流系统
现代冷链物流属于控温型物流,为了实现冷链物流的信息处理及时、配送流程优化,以及存取选拣自动化、物流管理智能化,冷链物流需要信息化技术作为辅助手段。例如,博科资讯将RFID温度标签技术与GPS技术、冷链信息系统相融合,运输过程中货物温度记录数据读取之后将自动上传*温控数据信息平台,客户可以随时上网下载与之相对应的记录数据,从而实现货物在途信息查询、实时温度监控和地理位置跟踪,这将填补冷链运输环节温控的空白。
再如同方冷库无线监控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指出:建立一套完整的冷库无线设备监控和对数据分析展示的应用平台,实现对远程冷库的温度、湿度、制冷剂压力;流量、机房的空气指标;有害气体的比例、压缩机的温度、阀门开关等等设备各项重要指标的监控,并且实现:冷库自动控制,远程开关(定时开关)、远程参数设置、远程在线调试、故障报警短信通知、短信查询/控制、记录冷库温度、监控冷库温度*限、自动生成温度曲线、提供历史数据分析、数据报表输出等功能,实现冷库管理的无线信息化,使冷库的系统更好地完成资源调配、组织生产、部门结算、成本核算等日常工作,对能源供应进行监测,以便企业实时掌握能源状况。
(二)搭建信息平台,推进冷链物流诚信发展
目前,冷链物流信息化缺乏统一的平台,90%的冷链物流信息化仅承担企业自身在冷链运输过程中的温度、保鲜控制等职责,一旦产品交付给下家,*不会再进行跟踪。
为了推进冷链物流诚信发展,实现公平竞争,冷链物流市场应该从冷链现代化和食品药品安全出发,搭建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为冷链有关方面提供*的市场动态和信息沟通,同时有力推进冷链物流诚信发展。
2、定期发布评估报告。通过建立会员诚信档案,定期发布评估报告。以信息披露为手段,公共信息平台定期推出*企业和司机排行榜,并逐步建立会员诚信缺失的公示制度等等,形成企业诚信与市场资源分配挂钩的市场准入、退出机制,为建立良好的社会竞争秩序创造公平的条件,推动优胜劣汰的实现,从而确保那些能够切实按照公共信息平台的交易制度进行交易的会员在现代物流界具有*品牌的优势,为会员争取更大的长远利益。
物联网对物流业的影响将是*的,物联网技术是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创新,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主线是基于信息技术的变革,物联网必将带来物流配送网络的智能化,带来敏捷智能的供应链变革,带来物流系统中物品的透明化与实时化管理,实现重要物品的物流可追踪管理。随着物联网的发展,一个智慧物流的美好前景将很快在物流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