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生物肥料市场现状分析及行业发展趋势图

据了解,生物肥料产业近十年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发展。

一、中国生物肥料行业发展现状

据农业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检中心介绍,2017年有关生物肥料企业总数有1200个以上,年产量1500万吨,年产总值达250亿元。生物肥料累积应用面积2亿亩以上(包括蔬菜、果树、甘蔗、中草药、烟草、粮食等),已成为生物产业和生物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微生物肥料标准体系基本建成,核心企业群和产业基本形成,已列入国家“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的重点产品。

2017年我国生物肥料行业产量约1500万吨,同比2016年的1288万吨增长了14.13%,近几年我国生物肥料行业产量情况如下图所示:

2011-2017年中国生物肥料行业产量情况

2017年我国生物肥料行业需求量约1428万吨,同比2016年的1215万吨增长了17.53%,近几年我国生物肥料行业需求情况如下图所示:

2011-2017年中国生物肥料行业需求量情况

2017年我国生物肥料行业销售规模约240.6亿元,同比2016年的200.2亿元增长了20.18%。

2011-2017年中国生物肥料销售规模情况

2011年到2017年国内生物肥料行业均价整体呈现上涨态势,从2011年的1474元/吨,增长到2017年的1685元/吨。

2011-2017年中国生物肥料市场价格走势

根据海关统计口径:目前海关系统针对生物肥料产品的进出口贸易统计,纳入专项统计“动物或植物肥料,不论是否相互混合或经化学处理;动物产品经混合或化学处理制成的肥料”海关代码为“3101”。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近年我国生物肥料进口数量及金额呈波动趋势,2009-2017年我国生物肥料进口数量及金额分析如下:

2009-2017年中国生物肥料进口数量及金额分析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近年我国生物肥料出口数量及金额呈波动趋势,2009-2017年我国生物肥料出口数量及金额分析如下:

2009-2017年中国生物肥料出口数量及金额分析

二、生物有机肥的作用效果和机理

1、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

生物有机肥克服了化肥养分单一,供肥不平衡的毛病,注重生物、有机、无机相结合的养分互动互补作用,施用后既可提高作物产量,也可有效改善作物品质,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能。生物有机肥营养物质释放缓慢,以氮素营养而言多以NH4+或氨基酸形式供给植物,进入植物细胞后无需消耗大量能量和植物光合作用产物,如糖分和有机酸等,直接参与植物细胞物质的合成,故植物生长快,积累的糖分等物质多,自然农产品质量好,且很少有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污染。在巴戟天的种植中应用生物有机肥,巴戟天的有效成分甲基异茜草素-1-甲醚、醇溶性糖及多糖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2、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有机质直接影响着土壤的保肥性、保水性、缓冲性和通气状况等。因此,土壤有机质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施用生物有机肥不仅能补充被消耗的植物养分,而且还能不断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在烟草的种植中应用生物有机肥,使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得到了增加。在苹果园中施用生物有机肥后,有机质含量较对照增加75.8%,土壤容重较对照降低12.50%,毛管孔隙度增加9.8%,可以明显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保水保肥和通气能力。有机质经微生物分解,缩合成新的腐殖质,它能与土壤中的粘土及钙离子结合,形成有机无机复合体,促进土壤中水稳性团粒结构的形成,从而可以协调土壤中水、肥、气、热的矛盾,改善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耕性变好。

3、增加土壤向作物提供营养的能力

一般情况下,生物有机肥料中添加有固氮微生物,该类微生物主要通过其中固氮酶的作用,将空气中的N2还原为可被作物吸收利用的NH+。微生物的固氮效率因土壤条件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生物有机肥中还添加了一定数量的溶磷微生物和硅酸盐细菌,施入土壤后经增殖并与其它土壤微生物协同作用,可分解土壤中某些原次生矿物,并同时将这些矿物所固定的磷、钾等养分释放出来,把无效态磷、钾转化成可供作物吸收利用的有效态养分,直接被作物吸收利用,提高土壤供肥能力。

4、改善土壤微生态系统,提高土壤生物肥力的水平

一般腐熟的有机肥中含有酵母菌、乳酸菌、纤维素分解菌等有益微生物,而加有功能菌的生物有机肥还可能含有固氮菌、硅酸盐细菌、溶磷微生物、光合细菌及假单胞菌等一些有益菌。这些微生物除了具有产生大量活性物质的能力外,有的还具有固氮、溶磷、解钾的能力,有的具有抑制植物根际病原菌的能力,有的则具有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的能力。生物有机肥施入土壤后能够调节土壤中微生物的区系组成,使土壤中的微生态系统结构发生了改变。在果园施用生物有机肥后,根区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显著增加,其中细菌占绝对优势。这是因为当有新鲜有机物质进入土壤后,为微生物提供了新的能源,使微生物在种群数量上发生较大的改变。

在我国现有的耕作栽培管理体系下,如长期连作、过多地依赖化肥、不合理或过多使用农药等,造成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组成向恶劣方向发展,不仅有害微生物群体数量上升,而且降低了土壤生物肥力水平,这可能是今后可持续发展中值得重视和加强研究的。微生物是生物肥力的核心,是共同构成土壤肥力不可或缺的核心组分。人工接种微生物,即施用生物有机肥,是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的有效手段。

5、减少或降低植物病虫害的发生

生物有机肥具有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及土壤微生物区系的作用,在减少作物病虫害发生方面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在生物有机肥中含有多种非病原微生物菌群,在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过程中,具有竞争性抑制作用,并能分泌出多种抗生素、杀虫物质及植物生长激素,不但能抑制植物病原微生物的活动,起到防治植物病害的作用,而且能刺激作物生长,使其根系发达,促进叶绿素、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如利用畜牧业废弃物资源研制的生物有机肥对番茄青枯病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在连作地对照土壤番茄青枯发生率100%的情况下,腐熟的生物有机肥处理番茄平均发病率46%,方差分析表明,施生物有机肥显著地降低了番茄青枯发生率。

三、中国微生物肥料行业存在的商机分析

1、化肥普遍涨价促进行业发展

2、从目前的土壤现状看微生物菌剂的商机

农业要增产化肥起了主要作用,但由于农民长期偏施氮肥特别是对氮肥的长期依赖,造成土壤板结、盐渍化现象十分普遍。目前我国肥料利用率还很低,公认的利用率是:氮肥利用率30%;磷肥利用率20%;钾肥利用率70%。由于微生物肥料有解钾、解磷、固氮的功能,能大大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所以逐渐受到广大农民的青睐。

3、国家提倡大量使用微生物菌肥

2010年中央在一号文件中提到:加强对土壤的保护与改良,在全国大力推广和使用有机肥料。各级政府也把改良土壤保护耕地,发展和促进出口创汇农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重视和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必然要加大对微生物菌肥的投入。

4、销售利润空间分析

有些经销商之所以抢先进货,与化肥、氮肥相比,经营微生物肥料利润空间比化肥大,而且,目前市场上微生物菌肥相对化肥品种较少,竞争对象少。特别是一些大的正规厂家少,以前那些家庭作坊式的小生产企业,由于不能保证产品质量,多数经营不景气。而那些资金势力雄厚,又有科技后盾,农化服务和售后服搞得好的微生物肥料生产企业,竞争能力和发展空间相对较大。

5、从农民的用肥习惯看微生物菌肥的商机

在生产实践中,不少农民亲身体会到微生物菌肥在生产中的作用。所以他们不再嫌麻烦,自觉采取配方施肥,搭配施肥,主动向地里投入生物菌肥。特别是在寿光、济阳、聊城一些菜区,农民通过使用微生物菌肥尝到甜头,尤其是对微生物菌肥在抗病增产方面的作用认识十分深刻,在有些地方,不少农民对微生物菌肥的认识程度已远远超过一些农资经销商。

四、生物有机肥发展趋势及展望

1)生物肥料向着节约化肥资源方向发展

使用耐受氮肥的根瘤菌、耐氮联合固氮菌、耐磷肥胁迫的溶磷菌、耐受化肥胁迫的硅酸盐细菌以及促生菌等生产的多种功能生物肥料,改善土壤生态功能,提高化肥利用效率,减少化肥使用量。

2)生物肥料向着绿色和有机农业需要发展

为了保障农产品质量,我国加快了有机农业发展,生物肥料以其特有的功能促进了我国有机农业的蓬勃兴起。截至2017年底,全国获得有机产品认证的企业1009家,有机农业示范基地面积已超2000万亩。预计未来10年,我国有机农业面积将不断增加。

3)生物肥料向着修复土壤环境的需要发展

我国农田土壤受到重金属、多环芳烃、石油、抗生素、农药、塑料污染的面积达10亿亩,严重威胁农产品安全和人民健康。每年因污染导致粮食减产2000万吨,直接损失200~250亿元。从根本上治理土壤污染已经刻不容缓,利用专用型生物肥料,降解土壤中的有机有毒物质,钝化重金属,确保农田生态和农产品安全。

4)生物肥料向着荒漠化治理需要发展

利用微生物肥料产品,加速荒漠化土壤表层的治理恢复,加速风化成土过程,提高土壤颗粒粘结力,快速形成土壤结构和抗风蚀能力,恢复荒漠化土壤生产力,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支撑。

5)生物肥料向着连作障碍防治需要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耕地面积已经减少至16亿亩。为了满足国家发展对粮食增长的需求,连作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已不可避免。作物连作导致土传病害加重、产量和品质下降,给我国粮食安全造成巨大隐患。研究、开发和生产防治主要作物连作障碍的生物肥料,对于我国粮食增产、保障农产品安全作用巨大。

6)生物肥料向着提高土壤保水抗旱能力发展

近些年来,我国旱灾形势严峻,引起大面积减产,每年旱灾造成250亿kg粮食损失。研究开发具有保水功能的微生物肥料,增强土壤蓄水能力,提高土壤保水抗旱能力,是目前我国迫切需要发展的生物肥料产品。

THE END
1.农资产品的未来趋势与创新发展农资产品的未来趋势与创新发展 精准施肥技术的应用 在现代农业中,精准施肥技术已经成为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关键。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监测等先进技术,可以对土壤类型、水分状况进行详细分析,从而精确计算出每块田地所需的养分量。这种方式不仅能减少资源浪费,还能避免过度或不足的营养导致作物生长受限。未来,随着大数据和https://www.fikyjuyw.cn/nong-ye-zi-xun/191063.html
2.业内:农资市场运行逻辑发生变化一铵企业整体开工率在46%左右;二铵企业整体开工率在58%左右,同比有所下降,结束连续4年上涨的趋势。在保供稳价政策下,国内磷铵价格上涨远远低于成本上涨,磷肥企业的利润维持低水平运行。磷肥企业长期亏损的状态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正常的开工和生产更有利于维持磷肥行业健康稳定发展。https://vipcaijing.vipcrgk.com/plus/view-5571-1.html
3.2024年农资行业真的卷吗?看完或许会颠覆你的认知当然!君不见,从农资企业到经销商、零售商,上上下下,无不哭着喊着说:竞争太激烈、生意太难做、钱太难赚…… 毋庸置疑,农资行业内卷有其客观原因:人口红利消失、经济下行、产能过剩、出口受阻、消费降级等等。2024年,整个行业都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内卷带来的巨大压力。 http://www.pesticidenews.cn/zgny/yxcl/content/6d9f3d51-ffb6-4205-aa95-5be78d793237.html
4.之路:现状挑战与未来机遇目前农资行业的发展趋势四、农资行业趋势:融合与发展 未来农资行业的发展趋势将是融合与发展。随着农业产业链的不断整合和延伸,农资行业将与其他相关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形成更加紧密的产业链合作关系。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农资行业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在融合方面,农资企业可以积极与农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行合作和联https://blog.csdn.net/Jiyan_xiaobai/article/details/138653097
5.2024年农资流通发展趋势分析20242024-2030年农资流通行业发展调研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农资流通是农业生产资料从生产厂家到农户手中的流通过程,包括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具等。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农资流通体系也在不断优化和完善。目前,我国农资流通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除了传统的农资销售https://www.cir.cn/7/A2/NongZiLiuTongFaZhanQuShiFenXi.html
6.我国化肥产业目前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未央网传统的农资销售模式,为我国农资行业的发展和粮食的增产起大巨大推动作用,厂家通过省级、市级、县级等一级级代理,建立触及全国的分销体系网络,通过掌控其中关键经销商就可以将市场发展到全国,虽然这样的模式加快了品牌的扩张和市场占有率,但由于链条太长,提高了化肥的成本,到农户手里化肥价格已远远高于出厂价。 https://www.weiyangx.com/244757.html
7.20242024-2030年中国农资流通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趋势预测研究报告.docx,2024-2030年中国农资流通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TOC \o 1-3 \h \z \u 摘要 2 第一章 行业概述 2 一、 农资流通行业定义与分类 2 二、 行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3 三、 行业产业链结构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116/7144141023010000.shtm
8.锦州硕丰农药集团有限公司18637186683159818359665.药肥发展的趋势 药肥在国外的分类属于功能性肥料,市场容量在美国有800亿的规模。日本从1964 年开始就进行有关药肥的研究,发现药肥的使用能大大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而在中国,药肥目前才刚刚起步,中国相关部门和行业人士这几年才开始关注药肥。药肥未来的发展,将会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https://www.meipian.cn/1r3beg16
9.农村淘宝目前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1.3.3 促进传统农业发展 1.3.4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1.3.5 促进我国“包容性增长” 第二章 2014-2016年中国农村电商发展的基础条件分析 2.1 经济基础 2.1.1 国民经济整体概况 2.1.2 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2.1.3 农村经济发展趋势 2.1.4 农村居民收入水平 https://www.jianshu.com/p/354ec4c9449f
10.2007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纵论经济大趋势王庆云在阐述对交通行业趋势的把握时认为,中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包括铁路、公路、港口等至少还需要10到20年的建设期才可以使各种运输方式自身系统完善。比如国家高速公路网要到2025年以后才能形成,就是8.5万公里,但目前实际上总共只完成了4.1万公里的里程。 http://lytjj.longyan.gov.cn/jjgj/200712/t20071205_29972.htm
11.20242024-2030年中国农资连锁行业竞争状况分析及投资经营模式研究报告目录一、中国农资连锁行业现状分析 31、行业发展概述 3行业规模及增长率 3市场结构及主要企业分布 5行业痛点及发展趋势 62、供应链模式与效率 8传统农资流通模式局限性 8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发展现状 10数字化转型对效率提升的影响 123、消费者需求特点及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0004922.html
12.智能窗帘市场调查报告建议县政府牵头组织各职能部门深入对农资网点建设进行调查研究,针对我县目前的农资市场状况,对现有农资市场资源进行整合,着力培育几家能够主导我县农资市场的龙头企业,带动全县农资市场健康发展。同时,进一步优化全县农资经营网点的布局,满足农户需求,更好服务群众。加快建立农资行业协会,不断完善协会章程,充分发挥协会自我http://www.pptbz.com/wendang/1651564936163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