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报告(2016

近几年来,农村网民规模持续增长,截至2017年6月,我国农村网民占比为26.7%,规模为2.01亿,预计2018年中国农村网民规模将达2.4亿。

农村互联网的普及率也在逐年增高。截止2017年6月,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上升至34%,但低于城镇35.4个百分点。从不同区域来看,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

(二)农村网络零售额达8945.4亿元

我国农村网络零售规模继续保持加速增长态势。2016年,我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8945.4亿元,其中实物型网络零售额5792.4亿元,服务型网络零售额3153.0亿元。2017年上半年全国农村实现网络零售额5376.2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38.1%,高出城市4.9个百分点,占全国网络零售总额的17.3%。

(四)农村网店达到832万家

截止2016年年底,农村网店达832万家,占全网25.8%,带动就业人数超过2000万人。农村网络零售单品数(SKU)达到2.93亿个,占全网20.3%。

2016年,我国各类农产品电商园区200家,占各类电商园区的12%,仍保持快速增长趋势。

二、2016-2017中国农村电子商务主要进展与特点

(一)2016-2017中国农村电子商务主要进展情况

1、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加快发展

2、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

随着农村电商的普及、深入,发展中存在的挑战也越来越多,愈发凸显出落地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地方认识到,农村电商不能仅仅就事论事地只做交易,不能仅靠外来平台支撑农村电商,必须着力培育落在当地的服务体系,才能保证农村电商在当地的可靠运作和持续发展。

3、示范县引领农村电商发展

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活动是新时期我国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示范活动进展明显,并开始引领我国农村电商的发展。

(二)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特点

1、区域发展特色化

从农村各区域行业来看,呈现出农产品及其精深加工、旅游及餐饮电商带动,区域发展各具特色的基本格局。

2、市场格局多元化

3、模式呈现多样化

很多县域依托自身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不断探索适合于自身的农村电商发展模式。

(1)农村加工业与电商互动发展模式

(2)农村土特产驱动电商发展模式

(3)政府主导农村电商发展模式

4、生鲜电商进入高速发展期

中国生鲜电商市场目前处于高速发展期,2016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达到91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8.6%,增速相对前几年有所放缓。预计到2019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将达到3506.08亿元人民币。

5、农资电商进入稳定发展期

6、农产品社交电商异军突起

三、中国农村电子商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机遇

1、政策支持力度空前

2、农村互联网普及率逐年提高

3、农村居民消费能力逐步提升

4、农民工就业日渐本地化

(二)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挑战

1、农产品上行滞后现象尚未得到根本改观

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产品生产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有影响力的市场品牌少,同质化现象严重。在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农产品上行相对滞后,农民在农村电商中得到的收益较少。从数据统计来看,农村地区网络销售主要以服装、小家电为主,农特产品只排在第三位。多数农村电商经营者停留在低价销售初级农产品的“搬运工”角色上,品牌意识不强,在产品包装培育推广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方面重视不够,资源优势尚未充分挖掘。农副产品深加工明显不足,产品附加值明显偏低,低价竞争也比较普遍。农产品标准化滞后,也是制约农产品上行的关键问题之一。

2、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仍然较大

首先,“最初一公里”上行问题依然是限制农村电商发展的首要瓶颈。其次,农村电商服务仍然滞后,没有建成完整的生态圈。最后,资金问题依然困扰着农村电商发展。

五、发展趋势展望

1、农产品上行将呈现产业链整合、多渠道探索局面

2、电商产业园发展日益规范化

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鼓励地方规范发展电商产业园”,要求电商产业园“聚集品牌推广、物流集散、人才培养、技术支持、质量安全等功能服务”,未来农产品电商产业园的发展也将日益规范起来,更有效的进行资源整合,降低物流成本,助力农村电商发展。

3、农村各类服务加速网络化

未来可通过推动农村各类服务互联网化,促进农村服务快速增长。在这方面,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大量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服务消费电商化的另一个方向是创建基于本地化服务的电商平台。从农村服务消费看,未来发展的趋势是聚合农村附近的资源,利用互联网络,推动农村与城镇区域各类服务的融合互动,促进农村服务类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4、农村电子商务本地化、走出去和农旅结合

农村电子商务与旅游产业的结合正在使农村地区的青山绿水变为金山银山,旅游业发展带动了电商向本地化发展,从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体验出发,借助电商平台在更大范围内整合配置资源,打造符合地方特色的精品旅游产品,旅游和电商之间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将为农村发展带来更多火花。未来以农产品为好的推手,以旅游作为增收方向的农旅结合趋势将进一步加强。

5、新兴技术广泛使用,赋能农产品电商

新兴技术已经开始介入到农产品领域。新兴技术的应用及普及将会赋予农产品电商新的动能,帮助解决农产品上行中遇到的质量、标准和产业化等难题。

THE END
1.中国农资在线重塑农资行业数字化未来之路数控铣床该项目旨在推动农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高生产、销售、物流等环节的智能化水平,助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通过数字化平台,农民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农资信息、进行交易、管理农业生产,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该项目的实施将促进农资行业的升级和发展,为数字化农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https://www.tzbxjc.com/post/41.html
2.什么是中国农产品网络营销农产品网络营销可以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相结合,通过数据分析和个性化推荐,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精准的产品选择和购买体验。农产品网络营销可以加强与物流配送企业的合作,提升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实现农产品的快速配送。农产品网络营销还可以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开拓农产品的出口渠道,促进农产品的国际化发展。农产品网络营销http://www.zhongxinlm.com/yinxiao/q20929.html
3.电商平台农产品精准对接策略实现之道光芒连接以某电商平台为例,该平台通过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分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偏好,为消费者推荐合适的农产品,该平台与物流公司合作,建立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新鲜度,该平台还强化农产品品牌建设,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农产品品牌,通过这些措施,该电商平台实现了农产品的精准对接,提高了销售效https://www.ghuyu.com/post/8453.html
4.关于印发泸州市“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十三五”时期,泸州要深入把握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针对泸州市农业基础建设较薄弱、社会资本对农业投入相对不足、农产品市场主体培育不健全、新村建设区域性差异较大、农业科技支撑力度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把新常态下深化农业经济体制改革、优化农村空间结构、促进产村相融、保障社会民生等新要求与全市实际情https://www.luzhou.gov.cn/zw/zcwjs/szfwj/lsfbf/content_98447
5.农资市场营销计划书(全文)随着农资市场的发展,原有的经营格局打破,初步形成了供销社系统农资企业、生产厂家、农业“三站”、个体经商户等多渠道经营格局。我市有各种类型农资经营企业和个体户600多家,分布面广而散,市场管理难度大,一些过期、无效农资产品或达不到使用效果的劣质产品,常常通过各种渠道流入市场,坑农害农现象时有发生。https://www.99xueshu.com/w/jxmtcwv5aa42.html
6.农业工程学院专业主要课程:现代农业企业经营与管理、现代农业装备、现代植物生产技术、农业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现代农业经营管理、农产品经营与服务、农资经营与服务等。 就业方向:就职于各级农业部门、农业科研院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事现代农业生产指导与管理(如大型农场管理)、农业信息服务与管理、现代农业装备服https://nyzy.hnszzxx.com/zsap/itemid-10367.shtml
7.农资产品销售模式(4种模式卖农资,有人销售过亿!做服务做电商以服务为切入|全程土地托管方式服务种植户种植户或者农民不仅仅需要种的好,还要把农产品产品卖得出去。产业链金融|解决农资销售问题和现金流问题产业链金融就是金融机构以产业链的核心企业为依托,针对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设计个性化、标准化的金融服务产品,为整个产业链上的所有环节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一种服务模式。 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6268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