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热”助农“麦”向增产路

小雪时节天冷,科技培训火热。近日,新绛县种粮大户、农资经理及涉农合作社的技术人员,齐聚该县珍粮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民培训基地,聆听省农业专家的精彩授课,为明年小麦增收赋能。三泉镇卢家庄村的种粮大户刘雅男已连续7年参加培训,用她的话来讲:“次次有收获,回回长见识,年年都增收。”

进入冬季,珍粮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抓住农闲这一有利时机,邀请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的专家教授,前来为该县150多名种粮大户及涉农人才进行科学种田培训。本次培训共分为3个班次,每个班次为期5天,采用科学合理的“2+2+1”教学模式,即两天室内理论学习、两天外出参观学习、一天田间实践操作。

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研究员党建友是省内有名的育种栽培专家,他每次来授课都面临着新挑战,用他的话来说:“现在的农民越来越‘挑剔’,单靠研究成果和学术积累根本满足不了粮农日益增长的科学种田需要,各种不可预料的问题都随时考验我的综合能力。”不过,他喜欢这种挑战,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看到了“藏粮于技”所孕育的蓬勃生命力。

“党老师,为何一样的种子、一样的地块,产量差异这么大?”“党老师,小麦颗粒干瘪,是不是缺硼了?”“党老师,控制冬季小麦旺长,能否防春寒、抗倒伏?”……课堂上,一个个问题接连不断,点燃了互动研学的热情,新学员、老学员纷纷将种田的“小问号”变为科学耕种的“金点子”。

三泉镇白村村民闫狗荣60多岁,耕种了6.67公顷小麦,是有名的种粮大户。每年,他都踊跃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训班,丰富知识结构,提高种粮本领。他说:“每次学习都有新收获。听专家讲,知道这几年秸秆还田,土壤悬空变得疏松,要通过碾压或者浇水的方式消除空隙,同时增施一些氮肥,避免土壤微生物与麦苗争夺养分。鉴于今年秋季雨水足、气温高,控制苗长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回去后立刻实施。”

为提高教学成果,专家们将课堂搬到麦田里,现讲现教,以加深学员印象。党建友指着一片植株矮小、叶色暗绿的小苗解释原因:“这是缺磷的表现。当前土壤普遍存在多氮、缺磷、少钾现象,对农作物增产增收影响巨大。诸如缺硼颗粒就不饱满,产量就上不去,必须进行土壤成分检测,根据短缺现状进行必要补偿,才能保持酸碱平衡。”专家讲得津津有味,学员听得句句在心,所有的疑惑顿时烟消云散。

放眼望去,一片片麦苗频频向田间劳作的农民点头致敬,农民们笑脸盈盈,憧憬着增产增收的幸福梦。(卫世新杨建义)

THE END
1.农产品及农资营销课程标准课程考核方案.doc农产品及农资营销 课程标准 课程考核方案.doc,PAGE PAGE 1 《农产品及农资营销》课程考核方案 本课程教学效果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课堂参与与课前准备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进行综合评定,并结合学生自评、小组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0903/6145243011002240.shtm
2.农村商贸体系(精选十篇)到2012年,初步形成以区(市)县商业中心为龙头,镇(乡)商贸综合服务中心为骨干,村(社区)直营连锁店为基础的三级市场体系,建成以大中型商贸服务企业为主体,功能较为完善的生活消费品流通、农产品流通、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信息服务等四大农村商贸流通网络,农村商贸流通方式较快发展,流通组织化水平明显提高;工业品、农产品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wq23g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