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小程序扫码点餐之前,首先要检查小程序的真伪,与商家确认点餐途径是否正确。如果通过多部手机同时扫码点餐,应核对点餐信息,避免疏漏或者被他人蓄意篡改等情况发生。
同时,特别需要强调,不可轻易将自己的账号信息、支付密码等重要信息泄露给他人,导致个人信息被盗,对账户资金安全造成威胁。
提示二:电动自行车“参数”应达标
按照新国标规定,电动自行车设计应符合电机功率不超过400瓦、电压不超过48伏、最高车速不超过25公里/时、车身重量(含电池)是否超过55kg,并且装有脚踏骑行功能等。消费者在购买时,应认真查看出厂合格证明、CCC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电池类型和容量、“三包”规定等信息,远离“三无”、非标、超标和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
在骑行过程中,应当佩戴安全头盔。
一、产品包装标签信息是否齐全,尤其是进口产品上的中文标签、在中国依法登记的代理商及配方注册等信息;
二、不同月龄配方乳粉通用名称是否适用宝宝龄段;
三、产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和贮存条件。当乳粉开封后应按规定条件存放,超过开封最长存放期限的乳粉不可继续给婴幼儿食用。
如果宝宝在食用乳粉后出现过敏、代谢紊乱、乳糖不耐受、消化吸收障碍等情况,应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的指导下选购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乳粉。
提示四:奶茶安全饮用最关键
奶茶饮品在调配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咖啡或高浓度茶汤,因此,奶茶中大都含有咖啡因或茶多酚。儿童、孕妇、高血压患者以及对咖啡因、茶多酚敏感的消费者应结合自身实际,慎饮少饮。
此外,例如珍珠奶茶、果蔬奶茶等饮品中,可能添加的辅料有:珍珠Q果、椰果、红豆、红枣等固体颗粒物,消费者用吸管饮用此类奶茶饮品时,存在颗粒物被吸入气管或支气管的风险,尤其是给儿童及老年人饮用时应格外小心,防止出现意外。
提示五:反对餐饮铺张浪费
国家倡导文明、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反对浪费。亲朋聚会外出就餐时应根据人数适量点餐,力争践行“光盘行动”。食用自助餐时,遵循“多次少取”的原则,每次少取一点,吃完盘内的食物再取。
举办婚庆等大型宴会时,自觉做到酒席不铺张、宴请不浪费、理性消费、健康饮食,摒弃“讲面子、摆排场”的陋习,抵制“舌尖上的浪费”。
提示六:选购农资产品“四不买”
农民朋友应尽量到经营场所固定、证照齐全的门店购买农资产品。“三无”产品不买;标签标识残缺不全、模糊不清的产品不买;流动商贩推销的产品不买。
使用农资前,应认真阅读产品的使用说明书,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操作,避免因使用方法不当而造成损失。
对于所购买的农资产品,要妥善留存部分包装和少量产品,确保一旦出现质量问题能够及时向有关部门提供证据,必要时可将样品送检,以便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提示七:线上教育培训机构“严筛选”
提示八:克制直播带来消费冲动
由于各类直播平台或商家的售后规则、退换货政策等不尽相同,建议消费者提前查看平台规则或咨询客服,尽量在信誉良好、社会认可度高的直播电商平台选购商品。
提示九:经营场所人身安全受保护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要求经营者保障其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宾馆、商场、餐馆等消费场所的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服务时,应以消费者利益为重,保证所提供的商品及服务的安全。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当安装防护措施或者设立警示标志。消费者在经营场所消费时,要遵守商家的活动规则和安全警示提示,听从服务人员提醒保护好自身的人身与财产安全。
提示十:购买家用燃气灶“四要素”
家用燃气灶实行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消费者在选购时要着重查看以下“四要素”:
二、熄火保护装置。按照国家标准规定,家用燃气灶必须安装熄火保护装置;
三、燃气导管结构。燃气导管结构应符合国标规定中所示的两种结构(直径9.5mm和直径13mm),同时应配有软管接头安全紧固措施;
四、判废年限。强制性国家标准规定,燃气灶具的判废年限应为8年,建议消费者在燃气灶具到判废年限后及时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