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过去几年的春节,我在上一家机构从业时,都会组织撰写回乡期间消费品市场的观察。今年,随着自媒体的发达,回乡见闻多方面呈现在互联网上。作为专业的研究机构,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观察,不断反映各地经济和社会的变化,通过接地气的草根观察,更深层次的了解消费的变迁,抓住乡村消费巨变的投资机会。
主要结论
2、关于人口:乡村现有的80、90年出生的人口快速向县城、乡镇集聚,2000年之后出生的人成年后基本不会留在农村。十年后,乡村人口会快速的萎缩,很多自然村落会衰败消失。中国的城市化可能就会结束,社会会相对成熟,经济达到非常高的发展水平。
3、消费能力:乡村的消费能力未来几年都会非常强劲,礼盒包装、品牌化成为趋势,伊利、达利食品等等食品巨头都会受益,家电、汽车都将受益,农村电商发展空间也很巨大。
4、消费牛股在农村市场:近两年,农村的商业业态发展迅速,各类超市在农村遍地开花,发达的商业网络从城市延伸到农村,品牌消费品也顺利的实现了渠道下沉。现存人口规模庞大,节假日消费能力惊人,不同于一二线城市的消费饱和和竞争激烈,上市公司如果抓住农村市场,就能实现量价齐升,成为行业巨头,实现多年的快速增长。
5、为什么要重视乡村市场?因为传统消费品的增量市场和潜力空间就在农村乡镇。另外,决定消费股能否成为牛股的核心是渠道能力,如果一个产品能覆盖主要城市和农村乡镇,那么他就是一个百亿体量产品或品类,他就有巨大的成长空间。伊利、达利食品、娃哈哈、康师傅、以及新兴的六个核桃等都是如此。
我们采集了山东鲁西南乡镇、江西某县城、广东潮汕乡镇、东北吉林某地、北京五环外等五地的消费市场进行采集分析。
正文
01
白酒:品牌化和快速升级推动的牛市
广东潮汕某乡镇
山东鲁西南乡镇
江西某县城
东北吉林某地
02
乳制品:金典特仑苏进农村、常温酸奶成主流
乳制品方面,品牌基本集中在伊利、蒙牛,最受追捧的的产品就是金典、特仑苏,以及纯甄和安慕希。成为乡村的走亲访友必备,也是小孩消费的新宠,基本没有大城市商超里的打折促销,光明的莫斯利安铺货率也非常高。以前流行的优酸乳,娃哈哈的那些产品在乡村基本被冷落掉了,尽管铺货率很高,但已经不是乡镇消费者的首选。
从乳制品的消费来看,农村真有秒杀大城市的感觉,消费力真惊人,这也就不难理解2016年还在担心的伊利收入下滑,2017年就忽然百分之十几的逆天增长了。这里不得不赞叹伊利的渠道能力,另外,蒙牛的销售能力也没有我们认为的那么弱。
达利的豆本豆铺货率也很高,在很多农村的超市也都能看到。这也是香港的投资者没办法理解,达利食品,他们没有接触过的一个品牌,为什么收入那么高、盈利能力那么强?因为他们不了解中国的社会和消费市场,达利食品绝对是中国消费品行业的现象级存在。
另外,伊利的核桃乳在农村也有较多的铺货,这也是身在帝都魔都的研究员,不理解伊利的核桃乳不是失败了吗,怎么还有近十亿的销售的原因。
北京五环外
03
调味品:海天、厨邦在乡村市场品牌优势并不明显
04
蛋白质饮料:六个核桃成爆款,山寨品牌多
按照六个核桃的市场渗透和铺货情况,一百多亿的收入,三十多亿的利润应该不难实现,六百亿的市值还是可以支撑的。
05
啤酒:强势的雪花
06
肉类消费:猪肉消费持续减少是趋势,牛羊肉消费持续增加
另外,今年羊肉价格出现上涨,去年屠宰后的羊肉25元一斤,今年春节28元左右,在肉类里出现难得的上涨,但需求量仍然很大,北方特别是山东西南部地区,有春节吃羊肉的,熬羊肉汤的习俗,专用本地的青山羊,完全不同新疆或内蒙的羊肉,确实是民间难得的美味。牛肉的消费也慢慢崛起,从市场买酱牛肉成为较高的需求,考虑到农村的现状,这些牛肉十有八九是进口过来的。
07
水果蔬菜接轨主流城市
以前乡镇的水果主要是香蕉苹果橘子等,随着物流的发达,现在沙糖桔、龙蛇果,火龙果,猕猴桃等各种水果都在农村出现了。而且基本都是包装好的成盒装,价格和一线城市差不多,从批发市场的发货看,销售是不错的。春节期间,蔬菜的价格一天一个价,镇上超市里的各类野菜都是云南运输过来的,印象深刻的是辣椒,从五六元到十元到十二元再到十七元的最高价。蘑菇、莲藕等价格基本和北京的标示价格一样。尽管山东是蔬菜大省,到冬季节日的蔬菜价格也出现这么大的波动,出现菜比肉贵的现象。
08
养殖:散养基本消失,规模化加速
2016年是养猪的暴利之年,养猪户经历几年亏损后,这几年确实赚到了钱。现在散养户基本都消失了,在村头出现不少专门的养猪大户,尽管环保检查严格,这些养殖户总有办法存活下来,但养猪的规模化是大趋势,养殖的技术水平的专业化也在快速提升。牧原在曹县有一个很大的养殖基地,实地参观了一下,确实规模很大,很壮观,如果环保跟不上,也真是一个灾难,真心拥护国家对养殖的环保核查。牧原在河南、山东等地的专业化、集中养殖扩张确实厉害。传统行业也能出大公司啊。
在不少地方出现了养蛋鸡和蛋鸭的农户,现在鸡蛋价格五块多,非常赚钱,去年中旬出现两块多一斤的价格亏损确实厉害。
图、牧原养猪场
图、农村旁边的个人养猪场
图、鸡蛋养殖厂
09
农作物和粮食价格
过去几年,国家政策鼓励下,有资本实力和政府关系的大规模承包土地盛行,一亩地一千块的租金,一年一付,用来种植大蒜、辣椒等经济作物,第二季种植玉米,还有国家补贴。农民还可以出租,但去年以来基本都不再租赁了。主要是: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高昂,收获季节大量的人工费开支巨大,小麦玉米价格持续低迷,大蒜等价格波动周期性较大,几年下来基本赚不到钱,投入巨大,而收益甚微。这也能反映出农村现在土地承包的现状,中国农村土地的规模化种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现在这个季节,都是小麦,刚刚下了一场小雪,涨势喜人,又是一年好收成。反而对农民来讲,已没有意义,土地再多,不如出去打工赚的多,土地只是他们生活的牵挂和老家的根。
图、刚下过小雪的小麦种植地
10
休闲食品:品类众多,山寨为王
在农村的超市里,各类休闲食品品类繁多,在一线城市的品种,都能找到对应的产品,以本地小食品为主,很受当地的小朋友们喜欢。
各类饼干、豆类、小面包等为主,礼盒装的也不少,由此可见休闲食品的市场空间巨大,品牌化的潜力也很大,到市场的整合难度应该也非常大,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上市公司看好这个市场,但做大很难。以坚果为突破口,从高端做起,就成了唯一可行的选择。
从城市回乡过年的年轻人,带来了绝味鸭脖,周黑鸭,受到家人的欢迎,可见这类卤制品真的是神奇的存在,能看看抓住中国人的舌头。这两家公司真的应该另眼相看,无论你有多少不看好他们的理由,他们仍有生存的土壤。
双汇的火腿肠,和金锣的火腿肠,在乡村的超市,也是主要的陈列,年轻人和小朋友彭对他们偏爱有加。
11
也来说说县城的地产
房子现在成为不得不谈的话题,他确实也关系着消费。
本地县城,曹县,房价四千左右,两年前应该是两千多。这两年大规模建设,到去年去库存加速,现在库存很少。主要是棚户区改造,老房子拆迁,没地方住,只能拿着政府给的拆迁费捉襟见肘的去买房子了,周边县城的房地产非常火热,各个乡镇或村里有经济实力的人基本都会去县城买房子。还有一类人,孩子在县城上学的,基本都会考虑在县城买房。未来四五年,应该是县城加速建设,绿化和环境快速跟上的几年,之后县城的基建基本达到现在三四线城市的水平,然后向乡镇蔓延。
团队介绍
黄付生:经济学博士,太平洋证券研究院院长助理,首席食品饮料行业分析师。十余年行业研究经验,曾任职中信建投证券,多次荣获新财富、水晶球、金牛等最佳分析师荣誉。
蔡雪昱:工学硕士,太平洋证券食品饮料分析师,3年快消行业工作经验,5年行业研究经验,曾任职中信建投证券,新财富、水晶球、金牛等最佳分析师上榜团队成员。
郑汉镇:滑铁卢大学数学硕士,太平洋证券食品饮料分析师。2年行业研究经验,曾任职中投证券研究总部。
王学谦:经济学硕士,太平洋证券食品饮料行业分析师,从业9年。
孟斯硕:工商管理硕士,太平洋证券食品饮料分析师,2年行业研究经验,曾任职民生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