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以来,辽宁农业信息化工作实现快速发展,在生产统计、市场监测、预警工作
方面尤为突出,信息中心一直把农业生产统计和市场价格监测工作作为服务政府宏观调控、健
全和完善信息服务体系、提高工作效率和推动农业信息化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在市
场监测、预警体系研究、开发和应用等方面均有建树,在实现农产品市场服务、生产有效管理
领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监测与农业农村经济预警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对于服务政府决策、企业经营和农业生产经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着
重表现在:
(一)健全市场监测体系
辽宁以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在辽宁部署的主要农产品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监测的基点
调查县为基础和依托,结合本省工作实际不断拓展、健全了市场监测体系。一是粮油市场监测
体系,针对原粮品种的购销价格,成品粮出库(厂)价格、批发价格、零售价格,在全省各市、县粮食局、各级粮库、粮食批发市场、大型超市,设立价格监测点100个,每周二、周五各采
集一次;二是蔬菜、水果批发市场监测体系。在全省14个市,设立16个批发市场,监测各类
蔬菜、水果价格,每周二、周四各采集1次。三是超市农产品零售价格监测体系。在全省市县
两级超市设立49个监测点,就超市销售的粮油、蔬菜、水果、畜水产品零售价格进行监测,
每周二、周四各采集1次。四是国内、国际农产品价格跟踪监测体系。通过国际互联网、业务
合作等多种方式逐步建立起覆盖省内、国内、国际30多类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
多环节的价格监测体系。五是农资终端价格监测体系,成立信息联盟,由306个农资经营点上
级专职农产品价格监测信息员达到171名,乡村两级农产品产地价格联络户信息员达2000名。
(二)建立农产品价格数据仓库
市场监测体系工作的不断完善,品种上基本覆盖了粮油、蔬菜、水果、肉蛋奶、水产品各
类农产品;价格种类覆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多环节;地域上以省内为主,同时覆盖国内、国际。为了更有效地积累和使用数据,辽宁省加强市场价格的数据仓库建设,依托全省粮
油价格报送系统、全省批发市场、超市农产品价格报送系统、12316金农热线价格报送系统,
将采集到的各类价格以数据库仓库管理模式实现数据分类存储。通过数据仓库建设,一是规范
了数据采集标准,实现各类价格的可持续存储积累,目前已经积累了近10年的价格数据;二
是实现价格数据的高效共享,辽宁省农委信息中心分析人员、省农委内部有关处(室)都可以
共享数据仓库的价格数据,用于分析决策。三是实现价格数据分布使用。数据仓库的价格来自
于全省各市、县农委信息中心、批发市场等价格报送员,他们可以随时查询、浏览曾经报送的
数据,并通过这些价格数据进行开展分析预测工作。2014年,依托积累的数据资源开发建设的农产品价格数据大盘正式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