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人,不要太在乎那些所谓的模式战略,走好自己的路,知道自己的未来不会稀里糊涂就死掉就好,农资行业,作为一个相对滞后的行业,国家的一些大形势,还是可以看明白的。未来五年的五大趋势,利用好,跟随好,就会活得很好!
农资行业的发展趋势,当然从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方面的发展情况和需求中来。
一、农民老龄化
对农资人来说,我们的客户越来越老了,年龄大了,精力不足了,观念老旧了,但农业在发展,品种在进化,农资在更新换代,更好的服务好这部分客户不能再用传统的思维和方式了。以前,化肥品种只有几个,农药产品只有几种,还未变老的农民还有选择的能力,但现在,这种选择能力已经变得守旧、盲目、随机。农资行业普遍采用的会销、促销等推销方式并不是真正的从农民的角度解决问题,仅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手段。服务还未做细,竞争仍然混乱,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企业和农资人真正的站出来,提出解决老农民种地的难题的方法和模式,比如作物整体高产方案,将繁琐的选择统一起来,让种地变简单。
二、土地集中化
我们无法忽视,资源从来都是集中在城市里,从而越来越多的人向往城市,越来越多的农村人进入城市,加上国家的城镇化战略。越来越多的土地开始集中到少数人手里。这种集中,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集中到农村留守人员手中,就是老农民的手中,一种是集中到越来越年轻的“种田能手”手中。前一种集中是被动的,甚至是减弱生产力的集中,后一种集中是主动的,提高效益的集中。
我们多么希望这种集中的趋势是后者做主导。但根据地区及土地情况的不同,这两种方式在不同的地区表现也不同。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是一部土地集中的历史大剧,几千年如一的模式,在科技与人文面前,越来越落后,社会主义用平均地权实现的华丽变革,是历史的前进与进化。而现在,土地集中,也是社会结构的进化使然。我们无法违背,只有顺势而行。农资人的未来,并不是农资人自己说了算。因为自利的人性,虽然推动整个族群的生存发展,但从目标上,反而与群体意志背道而驰。
我们能做的,就是从商业模式上跟随上历史发展的脚步,尽管有时候不舒服,但请不要违背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前我们为挣钱而做农资,现在,通过做好服务,真正有利于我们客户而挣钱,有何不可,何乐不为呢以前,赊账是为了促进销量,现在,给鳏寡孤独赊账,让种田大户现款,功德无量,何乐不为呢以前,我们卖完化肥就不管了,现在主动做技术指导,帮助提升产量,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何乐不为呢
三、经营连锁化
这是未来农资的大趋势。这种趋势,正如零售行业的沃尔玛与乡村零售店,不同需求的产物罢了。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与社会的发展同步而行。以前没有大型连锁机构的出现,是因为计划经济,小农经济的制约,现在,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大大推动了农资连锁的规模运营。市场的发展已经具备了这个条件,农资经营的连锁逐渐成型,并形成了规模。德农的失败,仅仅是资本的运作失误,越来越多的农资连锁企业上市,证明了农资经营连锁的方向正确。
有论述说,在过去的十年,全世界最好的经营模式是“妈咪-小姐”模式,即经营渠道,抽取佣金。妈咪不需要给小姐发工资,小姐的工资是客人给的。小姐收500元,妈咪抽走100元。如果有100个小姐,妈咪就挣1万元。
但现在,小姐都有自媒体了,渠道的垄断能力逐渐弱化,接私活的小姐越来越多,夜总会已经不是娱乐的唯一选择,妈咪已经快活不下去了。现代社会的信息传播高度发达,建立在信息单向传播的渠道经营模式必然被全新的模式所取代,比如OBM,品牌运营模式。
当前农资连锁的运营模式,在我们看来,还是妈咪—小姐模式为主导,当传统的农民朋友经年来只有几个“小姐”可选择的行业背景下,超级“妈妈桑”们的市场还非常大。比如“云农场”,获得联想的投资后,相信其将迎来飞速的发展,在掌握了数量庞大的“小姐”后,通过网络方式简化流程减少费用,对农民和厂家来说都是一件好事。这类网络交易平台的存在,对传统农资的冲击非常大,也是未来农资的发展方向之一。
但我觉得,未来农资行业,这种脱胎于阿里巴巴的平台模式并不是终点,农民最本质的需求并不是农资产品本身,农民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获得丰收的保障,能够增产增收,获得利润。从企业渠道及利润出发还是从农民本质需求出发,并不矛盾,但平台运营模式如果不考虑需求因素,最终会沦为一种工具和手段而已。
四、服务网络化
对农资人来说,互联网不是妖魔鬼怪,而是一种更加简便快捷高效的服务工具。我们不谈互联网的销售功能,仅从服务功能上看,以前,农资企业的农技专家们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蹲在田间地头,挥汗如雨,日复一日的解决农民朋友的问题。很多重复性的工作,对专家们来说,简直是一种煎熬和折磨。
五、品牌统一化
农民的最终需求并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的效果。这并不是说品牌不重要,只是目前太繁杂而已。种一亩玉米,将要面临种子、化肥、农药三大类数十个品牌的选择,怎么能形成自己的判断更不用说种苹果等经济作物,肥料分底肥和追肥,更详细一点说,冲施肥、叶面肥等,农药要打七八遍,唉!这上百种牌子该怎么选这种情况下,凭感觉和营业员的推荐便是唯一的方式了。这也是很多农资企业品牌意识不强的原因。
后记,说了这么多,还是意犹未尽,对于农民父老,我们农资人总是有很多话想说,有什么就说出来吧,这是最好的时代,你的话总有人会看到。说出来,也试着做做吧,梦想是自己的,你不做,别指望着别人替你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