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问题;对策
1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技术
1.1酶抑制法的实验原理
1.2操作方法
酶抑制法,常见的操作问题包括:试验室温度未达到规定要求,或是酶的活性降低。利用酶抑制法快速检测蔬菜残留农药时,多数情况出现胆碱酶空白对照,吸光度在反应前后的变化不大[1]。人员操作带来的干扰,操作人员无法正确使用试验设备,检测结果被不稳定的工作台和电源电压影响,从而出现操作差异。建议使用干净的工具和容器取样。
2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重点和成效
2.1队伍、条件、运行机制建设相对成熟
2.1.1队伍建设。文县检测队伍比较稳定,综合能力较好,这是顺利开展日常监管和检测工作的前提。2.1.2设施、环境、制度、档案建设。文县建设了规模适中的快速检测站实验室,房屋结构满足了基本的功能要求,分别设置了办公室、制样室和检测室。在室内外环境开展标准化建设,对外及时公布检测结果,完善日常管理和检测工作档案。
2.2利用“互联网+”提高农产品检测服务能力
2.2.1检测品种类型多,覆盖全面。目前,文县快速检测站抽检本地生产量和消费量较大的农畜产品,体现了本地农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特点。为保证抽样效率,相同的单位或个人每天最多抽样4次,每次样品不超过5个。抽样利用移动终端进行采样。若检测的样品疑似阳性,则要及时汇报监管单位,采取监管手段。2.2.2检测设备配置高、更便捷。文县结合快速检测的情况,合理使用农残速测仪和智能化残速测仪。速测仪应用无线网络传输功能,由手机搜集样品传输到检测任务栏,最终在测速仪存储。所有检测操作都利用速测仪实现,在监管平台查看结果,检测效率高,提高了检测的网络化与实时化水平。检测过程不需要使用电脑,而是在基地现场直接进行流动检测。
3农产品检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3.1检测队伍不稳定
农产品监管站由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员负责检测工作,且开展农服站其他工作。人员不多且稳定性不足,缺少专业的采样设备,无形增加了采样费用,打击了工作的积极性。
3.2检测过程追溯不全
采集信息记录不完整。对农产品快速检测站的建设、运行和试验室水平科学评估。由此可知,采样信息记录不全面,部分单位手机终端采样信息未登记,加上采样区域高度集中,覆盖面偏窄。原始检测数据无记录。经调查可知,无法规范和完整填写各种检测台账和原始记录。部分农产品快速监测站基本找不到原始记录,未及时记录设备使用、维护以及样品处置的情况,特别是难以出具不合格样品的复检记录信息[2]。不合格处理数据记录的缺失。经调查可知,仪器操作不熟练、试剂过期和实际检出不合格等都会带来不合格的数据。检测时无法对不合格数据细分处置,难以找出不合格的原因等,将检测出的不合格样品,及时反馈给农户,但缺少完整的复检记录,造成追溯过程不全面。
3.3未发挥检测结果的作用
基于当前的检测情况,未较好发挥快检的作用。应注意改变思想,提高主动检测的积极性,不仅对待售样品速测,还要不定期抽检水产品的苗种、不同时期的蔬菜样品。一方面指导基层科学用药,另一方面把握各个阶段作物的用药状况,客观评价农药残留情况,发挥快速检测的功能,提高监管效率。
4加强农产品检测工作的建议
4.1提高基层检测的积极性
4.2加强内部体系建设,充分彰显多功能作用
4.3科学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
4.4加强公益性质,获得财政支持
5结束语
综合分析,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不只依赖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自主行为,还要借助规范的制度文件,建立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制度,有利于农民全面认识农产品质量,集中社会一切力量,统一管理。基于政府的强大公信力,最大程度彰显政府的监管功能,积累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快速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
参考文献
[1]青米吾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究[J].南方农业,2020,14(5):95,99.
[2]车艳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探究[J].南方农业,2020,14(8):93-94.
[3]张维虎.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农业,2020(4):75-76.
作者:刘洋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文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