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月11日龚正)

——2023年1月11日在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上海市市长龚正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上海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奋进的五年。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的考验,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全部工作的鲜明主题和贯穿始终的突出主线,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在中共上海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努力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稳中求进、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十四五”规划,有力有效地推进了本届政府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

——城市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全市生产总值突破4万亿元大关,2022年预计达到4.45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7.8万元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7608.2亿元。金融市场交易总额从2017年的1428.4万亿元增加到近3000万亿元。口岸贸易总额突破10万亿元、占全球比重提高到3.6%左右,保持世界城市首位。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730.3万标准箱、连续13年排名世界第一。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4.2%左右,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0件左右。

——改革开放迈出重大步伐。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高起点推进,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形成全国首创案例36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并不断走深走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连续成功举办五届。外贸进出口总额连续两年超过4万亿元,实际使用外资五年累计达到1030亿美元左右、比上个五年增长15.8%左右,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增266家和105家,累计分别达到891家和531家。

——发展新动能加速壮大。“四大品牌”持续打响,“五型经济”全面发力。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2017年的30.8%提高到42%左右,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到1.4万亿元。五年累计新设各类市场主体225.1万户,比上个五年增长52.7%,每千人企业数量增加到111.1户、位居全国第一。

——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7年的5.9万元增加到7.9万元左右。居民消费价格保持平稳,年均上涨1.9%。年均新增就业岗位58.8万个,年均城镇调查失业率4.7%左右。五年完成283.7万平方米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历史性地为这项持续30年的民心工程、民生实事画上圆满句号。

——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PM2.5年均浓度从2017年的39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5微克/立方米,如期消除劣Ⅴ类水体。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原生生活垃圾实现零填埋。全市公园从2017年的243座增加到670座。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五年累计下降20%左右。

五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各位代表,五年勤耕不辍,五年春华秋实。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领航掌舵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中共上海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顽强拼搏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上海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尤其是在抗疫大战中作出重要贡献的广大医务人员和其他各条战线工作人员,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中央各部门、兄弟省区市和驻沪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向关心和支持上海发展的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挑战,政府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经济发展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消费和投资需进一步提振,稳出口难度增大,部分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多。创新发展动能还不够强,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需要下更大力气,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亟待提高。全面深化改革仍需向纵深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超大城市治理存在不少短板,建设安全韧性城市任重道远。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托育、安居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生态环境质量仍需持续提升。政府服务管理效能需要进一步提高,政府作风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在重大疫情应对工作中,反映出我们对重大风险预警预判不够,社会迅速高效组织动员能力有待提升,极端情况下城市运行保障和应急管理体系亟需加强,城市数字化转型特别是治理数字化还要在实战检验中提高水平。我们要直面这些问题挑战,以更扎实的举措,尽心竭力改进工作,不辜负全市人民期待!

五年的砥砺实践,我们深切体会到,做好政府工作,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作为做好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努力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必须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上海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更好地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更加坚定地走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之路,面向世界、扩大开放之路,打破常规、创新突破之路,持续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必须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强化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努力在多重目标中把握动态平衡、在多重约束中取得最优突破,更好破解“两难、三难、多难”问题,实现“既要、又要、还要”目标,不断开创上海发展新局面。

THE END
1.中国上半年外贸进出口概览出口情况 1、出口额 2023年上半年,我国出口额达到XX万亿元,同比增长XX%,一般贸易出口额为XX万亿元,增长XX%;加工贸易出口额为XX万亿元,增长XX%;其他贸易出口额为XX万亿元,增长XX%。 2、出口商品结构 从出口商品结构来看,我国上半年出口的主要商品包括机电产品、纺织品服装、玩具、家具、塑料制品等,机电产品出口额https://www.smmailuo.com/post/14948.html
2.>农副产品动态APP商务预报:11月25日-12月1日百家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食用农产品交易量变化情况2024-12-05 16:28:21 文章来源: 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 商务预报移动客户端 更多信息,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下载商务预报APP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商务https://cif.mofcom.gov.cn/cif/html/nfcpdt/2024/12/1733388078720.html
3.广东农产品:出海势头猛贸易增长快中亚农交会名特优新【广东举办规模最大农业农村领域盛会,农交会成果丰硕】 2024 年 11 月 28 日至 12 月 1 日,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广州举行,15 国朋友受邀参加。 本届农交会突出国际元素,特设以中亚五国为主的国际合作展区,哈萨克斯坦担任主宾国,15 国、60 余家优质企业参展。 中国—中亚外长第五次会晤联合声明指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JUSVHM0519D4UH.html
4.广东地区2023年11月主要会展活动一览(广交会展馆/广东现代国际展会排期:9月展会|10月展会|11月展会|更多排期文章来源:090网 时间:2023-10-31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 第134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第三期) 展览时间:2023年10月31日 - 11月4日 主办/承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广东省人民政府、中国对外贸易中心 http://www.090expo.com/news/exnews_6281.html
5.中新网直播:国新办举行介绍2023年一季度进出口情况新闻发布会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4月13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介绍2023年一季度进出口情况,并答记者问。 2023-04-13 中新网报道 展开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邢慧娜: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发布会我们进行一季度例行经济数据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zb/4749.shtml
6.就业进行时2023年10月10日10月11日就业信息汇总【就业进行时】-2023年10月10日-10月11日就业信息汇总 1.广东博达科技2024届校园招聘简章 一、我们是谁Who are we 广东博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达”)创始于1999年,总部位于中国广东佛山,是中国最早进入非洲的海外市场的企业之一。产业遍布五金建材、瓷砖洁具、箱包、家电、纸尿裤、日化等领域,是中国商务部https://sfl.swjtu.edu.cn/info/1475/153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