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的现实意义
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是以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自我承诺、自我管理、自我证明为核心内容的新型农业标准化制度,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治理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有效手段。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是要求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技术标准组织生产,实施标准化管理。该制度要求生产经营主体必须具备相应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以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这一制度的实施对于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存在的问题
三、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政府对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的宣传力度不够。农产品质量安全涉及社会的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部分生产者对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的认识不足,生产过程中不按要求开具合格证,不能主动提供合格证,对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的宣传力度不足。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不规范行为,如生产过程中违规使用农药、兽药等农业投入品、使用禁用农药和兽药等。这些违规行为影响了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的实施效果。有的地方政府对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的宣传力度不够,没有意识到这项制度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手段,没有把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因此,各地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生产者对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的认识。
3.农业标准化程度不高。一是农业标准化整体水平不高。目前,农业生产还处于粗放经营状态,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还处于起步阶段。二是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粗放。当前,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组织和个人,主要以家庭为单位,生产方式还比较粗放,专业化程度不高,农业组织化程度较低,产品规模较小,市场竞争能力较弱。三是标准化意识不强。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量薄弱,监管能力不足。四是标准化体系不健全。我国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起步较晚、发展不平衡、标准质量有待提高、监管有待加强等问题依然存在。五是标准化技术推广薄弱。农业标准化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存在标准化技术推广人员素质偏低、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4.食用农产品市场流通环节存在问题。目前,食用农产品市场流通环节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无法实现“从基地到餐桌”的全程追溯,导致农产品在从产地到市场再到消费者手中的流通过程中,质量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二是农产品交易市场管理不规范的情况,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市场开办者对入场销售者的监管不到位,未建立健全销售者档案,导致销售的产品缺乏标识和产地证明等信息。三是农产品市场管理机构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和管理责任,未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四是一些不法商贩和不法分子利用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不对称以及检测技术水平低的特点,通过伪造、冒用各种质量安全标志和认证标志,将普通食用农产品冒充绿色食品、有机产品等,存在欺骗消费者的问题。
四、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具体路径
2.加强部门协作,建立长效机制。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涉及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公安等多个部门,要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优势,建立部门间的协作机制,强化信息共享、联合监管和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宣传和技术指导,将合格证制度落实情况作为“三品一标”认证和年度审查的重要内容;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对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商场超市等重点场所的监管,确保销售的农产品是出自“三品一标”的认证产品;公安部门要严厉打击非法使用农药、兽药及其他化学物品等违法犯罪行为,从源头上杜绝不合格农产品流入市场,税务部门要及时依法对销售不合格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进行税收征管。
3.强化监督管理,提升治理水平。要完善追溯体系,全面落实生产者的主体责任。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的全程监管,指导生产者规范开具合格证,对不出具合格证的生产者依法依规进行查处。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流通环节监管,严格市场准入标准,督促市场开办者对进入市场的食用农产品严格查验合格证;要强化市场准入管理制度,依法查处无证生产经营行为。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沟通协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畅通信息渠道,加大联合执法力度。要加强对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开具情况的监督检查和抽检监测工作,指导生产经营者规范开具、使用合格证,及时消除风险隐患。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增强生产者诚信守法意识和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意识。
4.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共享沟通。合格证制度的推行,需要建立顺畅的信息共享平台,有了这个平台,合格证才能得到更好的推行和应用。建议建立合格证制度信息共享平台,为生产经营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合格证查询服务。平台应具备以下功能:一是合格证查询。社会公众可通过互联网等方式查询全国统一的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开具单位名录。二是承诺达标信息查询。社会公众可通过该平台查询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农业农村部门备案的信息,以及承诺达标信息。社会公众可通过该平台了解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承诺达标情况,并对承诺达标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向社会公示。三是信息公开。社会公众可通过该平台及时了解食用农产品生产者承诺达标情况,对生产者诚信经营、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监督,也可以及时了解合格证的开具情况,为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提供参考。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食品安全工作的开展中,要结合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要求,在提高生产经营主体的主体意识、质量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上下功夫,建立健全生产经营主体档案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生产经营主体开具合格证行为。要加强社会监督,引导行业协会、基层组织、消费者共同参与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的宣传和监督工作,营造全社会参与、共同推进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