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孙秀青青岛报道
名校毕业后,她选择“激流勇退”
2016年,硕士毕业不久的吕老师回到了老家山东济南,“刚回来时考过公务员、老师,也尝试做过一些家周边稳定的工作。”吕老师说。没事时吕老师大多是半学习半务农的状态,在一次帮父亲打理果园时,看着林中飞舞的蜜蜂,闻着混着果香的清甜空气,吕老师想,既然无法割舍这片土地,那为何不留下来呢
“从爷爷那一辈开始,我家就在经营果园,我更是从小在果园长大,耳濡目染接触了很多管理果树的知识,对此也一直很感兴趣。”确定了自己的心意,吕老师正式接手家中经营了几辈的果园事业,全身心投入进果园管理,“跨界”钻研起了果树种植的学问。
一条短视频打开果树种植“格局”
尽管祖孙三代都从事果园经营,但打药杀虫、树形管理、产果量管理......样样都是学问。为了更好地管理果园,吕老师开始在网上搜索各种果树的种植技法,在此过程中她接触到了快手。
一次偶然的机会,吕老师在快手刷到了一条很火的农技知识讲解视频,受此启发,她萌生了通过短视频纪录果园管理过程,和更多人交流农技的想法。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2018年12月,吕老师抱着尝试的心态在快手上发布了几条记录果树施肥、打药过程的短视频,平均每条仅有几百播放量的成绩给她泼了盆冷水。
没有创意十足的脚本策划、没有精致的布景,吕老师仅有一片长满果树的林子,有限的条件下怎样才能让视频吸引更多观众呢一次尝试,让吕老师的短视频创作事业迎来了转机。
一条由她出镜讲解果树种植技术的视频爆火,一夜之间收获了七万播放量,吕老师也因此摸到了制作短视频的门路:通过实景拍摄和真人出镜,快速有效地传达干货知识。
一场由“云课堂”引发的“野性学习”热潮
人气的飙升,促使吕老师开始系统地规划起自己的短视频内容。
“果树管理的步骤是根据农时来的,每个季节果农们关心的问题都相差无几,冬天讲修剪、春天讲嫁接......大家关心什么,我就讲什么。”吕老师说。
内容为王的时代,短视频已经融入了大家的生活,其高信息密度和灵活的特质,更适合用户碎片化的观看习惯,快手垂直化、精细化的运营,也让吕老师的视频能够最精准地投放给有需求的果农,让他们能够更快速地掌握所需要的信息。
让“农技”走得更远
以梨树的视频为例,吕老师去了七八个果园实地考察,将种梨树的果农们经常会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类总结,最后形成一系列教学视频,“种梨树所能遇到的问题,在我这基本上都能找到答案。”吕老师说。
“付费内容的价格一般都是9元钱,大家看完视频很容易就能理解,跟着做就好了。”吕老师说。此外,她还在快手经营起了自己的小店,一份份的农艺工具、肥料都是自己亲手打包的,只为了给农民朋友带去价格最优惠的高品质农资。
与此同时,快手的短视频创作事业也在其他方面提升着吕老师的个人收益,吕老师说:“现在我家果园的果子又大又漂亮,较此前的售价每斤提升了2、3元钱,整体算下来,每年收入提升了20%左右。”还有很多规模较大的果园也会通过快手联系到吕老师,希望得到技术指导,“这也是快手带给我的额外收入”。
互联网撬动了乡村生活,农民们可以拿着手机,在山林、田间和村里的土路上直播,展示自己的劳动技术和乡村风貌,而快手坚持普惠的价值理念,也让农民们成为乡村生活的定义者。在吕老师看来:“快手平台的辐射面很大,通过快手平台,我能让我所掌握的知识帮助到更多的人,这比我每个月额外多出的收入要更让我有成就感。”
作为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吕老师深知农技推广对于农业生产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她说:“曾经有位菏泽的老铁邀请我去看他家那边的杏树,200多亩政府扶贫下发的杏树因为农民们缺少专业农技知识,产果量很少,由此看来农技的推广对于农民朋友们来讲有多重要。”如今,吕老师借助短视频和直播为缺少专业知识的果农们带来了希望,让更多遭遇技术困境的乡村焕发出了新活力。
而吕老师的故事,只是快手上三农主播群体的一个缩影。据《2021快手三农生态报告》显示,2021年,快手新增三农原创短视频突破2亿条,三农创作者生产的短视频日均播放量超过10亿,短视频日均消费时长超过900万小时,平均每2.2秒就有一场三农直播,直播日均观看时长超过300万小时。蓬勃发展的内容生产也加速了快手三农变现,2021年,每2位快手三农创作者就有1位在快手获得收入。
在急速流转的时代,以吕老师为代表的返乡新农人,正借助快手等短视频直播平台,向大家展现着最真实的精神风貌,讲述着新时代的乡村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