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短视频直播丰富农技推广渠道,提升农技传播效率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正在发生变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从“管饱”转向“求精求好”,农户对农技的需求也从提升产量,转变为能指导生产有效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优质农产品。传统的公益性农技传播体系受限于经费、人员等限制,在时效性、特色化及市场化等方面已不能完全满足农户的农技需求。

4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发布《农技传播在短视频、直播平台的生态及价值创造》报告(下称《报告》)。《报告》认为,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直播平台凭借直观易懂的农技内容形式、高效匹配农技供需双方的智能推荐机制,以及低门槛的制作、观看模式,使得小众、垂类的农技内容也可以触达到绝对数量不小的农技需求群体,推动了面向不同禀赋的农户的普惠性农技传播,为更市场化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技术创新、实践的传播基础,成为了对现有农技推广体系的有效补充。

《报告》发现,短视频、直播平台吸引了大批乡土专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农技专家加入,他们通过农技传播获得了实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可能,也促进了短视频、直播平台上农技推广体系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农技知识实现普惠性传播

有30多年农技传播经验的刘天英,是“世界蔬菜之乡”山东寿光市农业农村局蔬菜办公室的农技员,也是远近闻名的大棚蔬菜种植农技专家,经常有其他省市的农技学习小组远道而来向她请教技术,最多的时候刘天英一天要接待六七波学习团。

对于做农技传播的思路,刘天英表示:“现在随着农技发展,消费者对农产品多样化、绿色化的要求高了起来。我们发现这种趋势后,现在推广农技,都会向绿色、标准化的要求靠拢,比如种植过程中遵守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不为了追求单次的产量施用损害土壤品质的肥料。”

图注:刘天英在农田中记录蔬菜生长数据。

《报告》指出,短视频、直播平台通过智能推荐机制,提高了农技供需的配置效率,提升了农技推广的普惠性。在以往的农技推广体系中,中小农户在技术获取方面存在绝对劣势。短视频、直播平台的智能推荐机制实现了按用户需求、兴趣实现的匹配和推送,这保障了技术传播的公平和普惠,为中小农户通过线上途径公平地接触、获取农业技术提供了机制上的支撑。

农技使用者获得多元化农技内容

“短视频、直播时代,做农业除了要懂种植这种‘硬农技’,还要懂销售和经营、品牌这些市场化的‘软农技’,实现更丰富的农业收入”。在抖音农技知识账号@渔耕田Yogotime的直播中,陈斌这样解释自己对现代化农技的理解。

陈斌在广州做了16年的IT工程师。2013年,陈斌儿子被诊断为农药残留成分过敏,只能食用无公害无农药残留的有机农产品,但当时有机农产品的市场供应不足。于是他决定辞去待遇丰厚的工作,回到家乡成都投身当时鲜为人知的“鱼菜共生”有机农业模式。

图注:陈斌展示有机农场产出的农产品。

对于短视频、直播平台上出现的农技内容多元化的趋势,《报告》分析认为,短视频、直播的便捷性和时效性更强,有助于农民获取更具时效性、更市场化的农技知识,帮助农民在农业生产的实践中拓展出更丰富的农业价值。这种价值创造既包括农产品品质提升带来的农民收入增长,也包括涉农产业链延伸带来的结构性创造。如部分农技创作者在教授种植技术的同时,也会介绍农产品销售的时点选择、包装经营技巧等。

农技创作者建立收益自励机制

传统的线下经营性农技传播以农资销售为主要收益渠道,容易导致传播成本转嫁及农技创新“物资化”等系列问题,影响农技传播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报告》调研发现,农技内容创作者、农技服务机构等主体在以直播、短视频等形式向农民传播农技知识,提高农民的种植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的同时,他们也以配套农资销售、付费农技课程以及农产品销售等方式为收益基础,建立了农技内容与农技传播收益之间“口碑-信任”的正向循环机制,使得农技推广的优质内容能获得多种收入变现,实现可持续的自励机制,促进短视频、直播平台上农技推广体系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有20余年农资销售经验的蒋君生活在安徽亳州,他拥有?级农艺师资格证,参加过中国农业?学、安徽农业?学的农技培训课程,是个农业“技术派”。蒋君一直希望能自创农资品牌,把自己对农技的心得融入产品中。蒋君的农技水平虽然在当地小有名气,却扩散不到其他乡镇,用户们难以建立对蒋君品牌的信任。

无独有偶,来自贵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治州的王静大学毕业后回乡在菌种公司工作,学会了菌菇培训知识。2020年4,王静开始拍抖?短视频记录乡村生活,偶然一次,她讲解了用玉米芯种植菌菇的农技,这条视频播放量达到9000多万次,点赞过百万。王静据此找到了方向,开始通过直播讲解菌菇种植,并带货菌种销售。如今,王静创立了电商团队,加入了抖音的“乡村守护人”计划,并通过抖音直播带动周边乡镇卖出上百万农产品。

THE END
1.粮食作物生产中的“一喷多促”指什么?水稻壮苗农作物抗逆性叶面以东北地区为例,在秋粮作物进入抽穗灌浆、产量形成的关键期时,当地农业部门积极推广“一喷多促”技术,通过一次性喷施多种药剂,不仅提高了作物的结实率和千粒重,还显著增强了作物的抗逆性,为秋粮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为了支持“一喷多促”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还联合下达了中央财政农业生产防灾https://www.163.com/dy/article/J9TB2GLI05568U90.html
2.全国农技中心关于征集2025《中国农技推广》是农业农村部主管、全国农技中心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内容涵盖土壤肥料、植检植保、种子种业、作物生产等相关专业。多年来,期刊致力于宣传党的“三农”政策、推广农业技术和服务农业生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农技推广》设立理事会,承担期刊的智力支持https://www.natesc.org.cn/news/des?id=2497e67b-063e-4baa-842a-a88fdf421cdd
3.多主体齐聚“药肥会”共谋农业发展新篇为了加强农业技术的交流与合作,推进我市现代农业发展,7月30日,市农科所积极对接办会主体,组织区县农技推广中心、农事服务中心、专业合作社以及职业农民共计120余人,参加了“第三届西北植保肥料信息交流暨产品交易会”。 交易会上,各地展商云集,展示了最新、最优质的农药肥料产品及相关技术。农技中心的专业人员仔细研究各http://www.tongchuan.gov.cn/resources/site/94/html/anyncjdt/gzdt/202408/854345.html
4.农资网关键字:所有栏目植保技术农药技术化肥技术种子技术农药行业标准化肥行业标准种子行业标准农药管理单位国内农药生产企业国内化肥生产企业种子品种农药品种肥料产品农膜生产企业国内种子公司标题检索 植保技术 ·2023年南方双季稻区早稻秸秆科学还7/18 ·2023年大豆重迎茬应对技术意见5/16 http://www.ampcn.com/info/
5.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注册商标 图片注册号商标名分类分类ID状态日期 4781581农技农资35 4781582农资农技35 1267525科摩1 5999660推而广之31 5999661推而广之30 5999662菁田;LT31 5999663菁田;LT30 本页是 [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在顺企网南京黄页的介绍页,如果您是负责人并希望管理这家单位, 请免费注册,通过企https://www.11467.com/nanjing/co/109541.htm
6.农技推广工作总结15篇一是继续加大农技推广工作力度,继续抓好下半年的冬季农业生产,集中技术力量努力抓好冬季瓜菜示范的实施,尽一切力量,努力完成上级下达任务;二是因地制宜,积极组织调供种子、储备农资尽量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需求,为明年的农业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农技推广工作总结 6 https://www.qunzou.com/gongzuo/827609.html
7.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ppt农技推广站“三权”下放到乡镇 农村税费改革、乡镇机构改革裁减的冗员大量顶替农技员进入乡镇农技推广队伍 农资市场开放,推广主体多元化,经营服务竞争激烈,基层农技推广站出现了负债和公众形象危机 浙江、重庆、 江苏全面推进农技推广体系改革 湖北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冲击波 花钱买服务,养事不养人 推广机构整体转制 农技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506/165096374.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