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冬季设施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黑农厅函

各市(地)、县(市、区)农业农村局,北大荒农垦集团、龙江森工集团:

现将《冬季设施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抓好落实。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

2024年11月30日

冬季设施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为提高我省设施农业(经济作物)冬季生产水平,有效防范应对灾害性天气,切实提高“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能力,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省农业技术推广站、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东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等单位,研究提出本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检修加固棚室。加强设施棚室风险排查,及时加固墙体和主体骨架等设施结构,尤其是老旧和抗风雪承压性能较弱的棚室,应支设立柱或横拉筋支撑加固。及时修补或更换破损棚膜、保温被。做好卷帘机、锅炉、放风器、电路、补光灯、灌溉、应急加热等设备的检修维护工作,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二、加强防风除雪。大风前关闭风口,收紧压膜线,固定好棚膜和棚室周边易飘物。强降雪期间及时清除棚室顶部及周围积雪,加强夜间除雪,可采取人工、风机方式清雪,或撒施融雪剂、盐等减少积雪厚度。尤其注意棚顶积雪无法快速清除,存在棚室坍塌风险时,及时破膜保棚,避免压塌棚室,保障人身安全。

三、做好保温措施。冬季低温寡照,应加强棚室保温覆盖,在棚室进口内外加挂棉门帘,采取多层覆盖保温,棚内张挂二道保温幕,种植矮秧作物的棚室可在棚内再搭建小拱棚,提高保温能力。出现极端降温时,尽力密闭温室,并使用高压钠灯、热风炉、加热风机、燃烧增温块等措施临时加温。安全使用加温设备,重点防范火灾和一氧化碳中毒,做到安全生产。

附件:1.设施蔬菜冬季生产技术要点

2.设施果树冬季生产技术要点

3.设施草莓冬季生产技术要点

4.设施食用菌冬季生产技术要点

附件1

设施蔬菜冬季生产技术要点

一、温度管理

白天温室内温度控制在26~32℃,晚上前半夜温度保持在18~20℃,凌晨最低温度保持在8℃以上。前屋面的保温覆盖物要紧密均匀,保温覆盖材料要干爽。高纬度地区要加盖纸被或采用双层保温被,提高保温效果。冬季外界气温低,只进行顶部通风即可。为减少通风对棚内作物的不良影响,保证棚内适宜温度,通风时应逐渐增加通风量,同时采取棚室门口和棚前脸处悬挂薄膜、上通风口的下方悬挂缓冲膜等措施。若遇雨雪天气,应采取在保温被外覆盖塑料薄膜等措施,确保保温被干爽和保温效果。若遇连续阴天等极端天气,可根据实际条件在温室内采取多层覆盖,或使用增温块、高压钠灯、电热炉、自动加热风机等进行临时加温。“温室热宝”应急增温块,每亩地用量10块,于凌晨1点钟左右点燃应用。若采用自动加热风机,于夜间10点和凌晨2点分别启动1~1.5小时。

二、光照管理

三、湿度管理

四、水肥管理

冬季土壤温度相对较低,作物的根系生长弱,建议使用海藻酸、鱼蛋白、生物菌、甲壳素等促根肥料,再根据长势选择氮磷钾含量不同的大量元素水溶肥。蔬菜生长前期选用生根壮秧高氮型水溶性肥料,每次每亩追施4~6kg,10天左右追施1次;番茄、辣椒、茄子等茄果类蔬菜生长中后期选用膨果靓果高钾型水溶性肥料,黄瓜等瓜类蔬菜生长中后期选用高钾高氮型水溶性肥料,每次每亩追施8~12kg,15天左右追施1次。

低温季节蔬菜根系吸收能力差,此期可多喷施叶面肥。对受冷害或冻害的植株,可用外源含氨基酸叶面肥、低温诱抗剂等喷洒,以促进生长,加快机体恢复,同时也有利于果菜类蔬菜花芽分化,提高产量及品质。

冬季设施蔬菜浇水要做到“三浇三不浇”,即晴天浇水、阴天不浇;午前浇水、午后不浇;浇小水、不浇大水。灌溉的水温应在10℃以上。应选连续晴天的首日晴天上午,采用膜下滴灌或膜下沟灌浇水,浇水后中午温度高时及时通风排湿。

五、技术支撑

依托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黑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站

技术负责人:张慧、潘凯、沈铁恒、刘翠翠、赵勇

团队成员:吴凤芝、叶青雷、孙晓东、高丹美、周秀艳、冯一新、宋亚楠、郭海艳、宋伟丰、张作标、黄越、王兴亮

0451-55190243,18686848832

附件2

设施果树冬季生产技术要点

一、温度和光照管理

二、水肥管理

棚室内控制浇水施肥,不能大水漫灌。连续低温寡照环境将会引发果树的根系生长减缓甚至停止生长,此时果树根系活力极低,应等待根系活力增强后再浇水,否则就会导致果树沤根死苗。浇水时,要选择晴天运用膜下滴灌或膜下沟灌技术,避免温室内地温下降。建议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随灌水之际施入速溶性肥料,有利于果树根系快速生长,提升果树植株的抗逆性。

三、果树病虫鼠害防治

冬季设施内温度普遍降低,不仅使果树的正常生长受到干扰,而且果树病虫害的发生也加剧,如白粉病、霜霉病等喜低温高湿的病害频发,沤根病、黄叶病、冷害等生理病害也同时加重。在生产中,必须提前做好防治工作。设施内是老鼠越冬重要场所,做好清洁卫生,通过诱饵或粘鼠板防治其危害。

四、设施内气体的调控

必须调控好设施内气体,当设施内出现热源产生不利于植物生长或药剂等蒸发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时,必须及时排除。适当补充二氧化碳气体,促进植物生长。

依托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黑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站、东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

技术负责人:刘万达、叶青雷、宋亚楠、刘海军、张鹏

团队成员:焦奎宝、王禹、刘翠翠、郭海艳、孙晓东、潘思杨、高幼华、孙媛丽、李宝娜、冯天

附件3

设施草莓冬季生产技术要点

草莓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25℃,夜间温度不低于5℃,开花期温度不低于8℃。温度较低时可以使用保温材料覆盖(加盖二层膜、二层被等)、加热设备等方法来维持适宜的温度。

三、植株管理

及时摘除老叶、病叶和过多的花蕾,以保证植株的通风透光和养分集中供应。第一次疏花疏果应在座果后,保留2~3个果,疏除其他的小果、畸形果及花蕾。保持设施内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病残体和杂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四、病虫害防治

定期检查草莓植株,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开展病虫绿色防控,药物防治应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制度,使用生物农药或低毒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主要防控白粉病、灰霉病、叶螨等发生。宜傍晚或夜间预防,可以通过熏蒸、弥雾等方式防控白粉病、灰霉病,释放智利小植绥螨或加州新小绥螨等捕食螨预防叶螨。

五、冷棚越冬管理

在平均气温稳定在0~5℃时进行冷棚草莓越冬休眠防寒,覆盖第一层塑料布,隔1~2周进行秸秆或棉被第二层覆盖。也可在棚内搭建塑料薄膜小拱棚,再覆盖棉被或草苫,形成双层越冬防寒结构。在第二年夜间气温-10℃以上逐层撤除防寒物。

六、技术支撑

依托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黑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站

技术负责人:杨瑞华、叶青雷、郭海艳、孙晓东

团队成员:刘海军、刘翠翠、宋亚楠、李宝娜、冯天、李伟伟、陈刚、徐丽丽、张鈜贵、姜铁军、潘思杨、高幼华

附件4

设施食用菌冬季生产技术要点

一、冬季菌包生产技术要点

1.加强木屑原料处理。因低温易造成木屑原料在拌料使用时出现结块或颗粒表面结冰现象,造成培养料湿度不匀、灭菌效果降低及灭菌后袋内积水,严重影响菌包质量。应将木屑原料提前升温化冻,或使用温水拌料,避免结冰。

3.防止灭菌后料包冷却不匀。冬季利用室外冷风过滤降温时,要确保冷风从冷却室上部均匀进入、由下部出风口排出。注意强化内部冷气循环,避免导致进风处料包结冰、远风口未有效降温,影响下一步接种操作。

二、冬季出菇生产技术要点

1.防止冷风危害。冬季平菇、滑菇等出菇管理时,应注意通风换气时冷风危害。外界冷风应先进入二层棚或预热间升温后再导入栽培出菇区。没有缓冲条件的,应在通风处设置遮挡物,避免冷风直吹造成菇体受害。

2.防止干热危害。冬季出菇使用热风炉提高环境温度时,应使热风出口处向下,不可直接吹向出菇菌包。要尽量离开出菇区域,避免造成干热危害。

3.加强水分管理。冬季室外气温低,设施内升温后大气相对湿度明显降低,应加强补水。因设施保温需要,通风量不能过高,应控制浇水,因此应根据品种特性,加强浇水管理,满足菇体生长需要即可。同时,浇水通风结合,尽量避免关门水。

4.注意适时采收。冬季菇体生长速度较慢,生产管理成本较高,应根据产品市场需求、菇体生长状态、天气变化趋势和产品储运能力等因素综合考虑,适时采收和销售。

三、技术支撑

依托单位: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站、龙江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技术负责人:张介驰、宋长军、叶青雷、王伟平

团队成员:马银鹏、刘昕俣、郭燕、冯晨一、许敬山、李宝娜、冯天、孙媛丽、刘峪、王超群、张雪

责任编辑:

主办: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承办: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

THE END
1.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近年来,昆山市农业农村局深化农机装备建设,着力提升粮食综合产能。 一是施有“良策”,夯实丰收“基石”。充分发挥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资金导向作用,2024年市财政预算配套安排农机专项资金1600万元,支持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户购置使用先进适用机具,持续推动农机装备更新升级发展。 https://www.agri.cn/zx/xxlb/js/202412/t20241205_8696087.htm
2.如何有效的进行仓库规划与布局仓库规划是指在一定区域或库区内,对仓库的总平面布局、数量、规模、地理位置和仓库内设施等各要素进行科学的规划和整体设计。合理的仓库布局应该使货物在出入库时单向和直线运动,避免逆向操作和大幅度变向的低效率运作;同时采用高效率的物料搬运设备及操作流程,以充分利用仓库的容积。当想要科学地对仓库平面进行合理http://m.qicaisi.com/bk-2133229.shtml
3.精选项目建议书合集八篇(二)农机服务体系建设 1、购置大型拖拉机2台及配套农机具 2、购置东方红小四轮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14台 3、购置分层施肥播种机60台 (三)农技推广基础设施建设 1、新建种子仓库8间400平方米 2、新建种子晒场1000平方米 (四)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1、购置小型喷雾器50台 https://m.wenshubang.com/jianyishu/1532267.html
4.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精选十篇)(三)、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社场库棚设施建设,确保农机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目前,农机具场库棚建设严重制约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农机具损失浪费现象严重,亟待各级财政的扶持与投入。首先各级农机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农机具场库棚建设给予支持和投入,同时要引导农民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舍得投入,以适应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1n2o8nv.html
5.农资农副产品仓储物流园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pdf昌吉州昌农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 农资、农副产品仓储物流园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1 1.1 项目名称及承担单位 1 1.2 建设规模及内容 2 1.3 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3 1.4 建设思路与目标 4 1.5 可行性研究依据 4 1.6 研究结论 6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7 2.1 项目建设的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302/5131330114003134.shtm
6.粮食质量安全分析报告范文.docx通过对企业相关人员的培训,结合我局的行政审批工作,由审批人员现场讲解依法办理粮食收购资格的法律依据、办理机关、应具备的条件、粮食经营者的权力和义务等,宣传了统计执法、行政许可、监督检查等方面的内容,从而为政府部门加强粮食市场的法制建设和宏观调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高粮食经营者依法经营的自觉性和依法维权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39547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