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资打假行动出“铁拳”亮“长剑”!

目前,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湖南各地农业生产如火如荼。

农资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农资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农民群众一年的收成,也直接关乎全省的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当前,随着农业生产成本有所提高,农资对农业的影响作用也越来越大。这时,如果有不法分子为牟取暴利,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资,将会坑惨害苦农民。

为了保障全省春耕备耕生产活动有序开展,保证农资产品的持续稳定供应,湖南市场监管部门统一部署在全省开展“查农资、保春耕”护农专项行动,持续深入排查农资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紧盯生产、流通、仓储三个环节

有业内人士认为,农资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与假冒伪劣食品相比,假冒伪劣农资的问题更为复杂,治理难度也更大。比如,有机肥推广困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质量不过关的有机肥以价格优势占据市场,不但达不到预期效果,有的甚至还会污染环境。

由此可见,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绿色安全的投入品是基础和保障。

要提高农业竞争力,就要以农资打假推动农业生产形成绿色优质导向。农资打假,首先要夯实农资监管基础,强化落实属地监管责任,明确职责分工,厘清监管环节,让农资打假各项工作有人盯、有人抓、有人管。

此次专项整治行动,对违法行为坚持“零”容忍,一查到底。该吊证的一律吊证,该处罚一律从重处罚,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司法机关处理,该曝光一律公开曝光。

今年以来,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面开展“查农资、保春耕”护农专项行动,将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列入2022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十大重点之一。

行动开展以来,全省市场监管系统一共出动执法人员1.26万人次,检查农资经营户4500余家,查处化肥、农机、农薄等违法案件85起,查封不合格农资产品268.5吨,罚款金额496.54万元,有力打击了坑农害农违法行为,持续掀起打击假冒伪劣化肥等农资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

化肥、农膜、农机具!三类农资重点检查!

农资打假不仅政策性强、专业性强,而且覆盖链条长,涉及部门多、领域多,是一项综合性治理工作,需要各地各部门通力合作、密切配合。

岳阳市市场监管局加强了对化肥、农膜、农机具等农资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假劣农资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加强对农资经营主体的检查,对全市4家生产企业、178家经营企业、3213户市场主体进行全面摸排,建立台帐,清查行政许可是否有效,确认主体资格是否合法;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管理,加强对化肥、农膜、农机具等农资市场进行监督管理和重点检查,严厉查处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督促农资经营者建立和完善素票,进货台帐,质量承诺制度,从源头上规范农资行为;加强监督抽查,严把质量准入关。

张家界市市场监管局开展“查农资、保春耕”护农专项行动,主要对生产销售过期、失效、变质和标签不全等农资产品进行检查整治。行动以“构建长效监管机制,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保护农民根本利益”为目标,进一步加强了农资商品质量监管,切实维护农资市场秩序。

娄底市市场监管局迅速出击,对冷水江某复合肥企业开展执法检查,依法现场封存涉嫌不合格复合肥90余吨3000多包,维护广大农民合法权益,全力保障春耕备耕。

“铁拳”行动持续开展农资打假

湖南市场监管系统将以案件查办的“铁拳”行动为抓手,持续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执法行动,在全省范围开展地毯式、拉网式的大排查大整治,突出化肥、农机、农膜等重点产品,农资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农村集贸市场、仓储集中地、零散流动商贩等假冒伪劣易发多发的重点区域,主体资格、包装标识、进销货台账等重点内容,加大农资市场监督抽查力度、重点领域执法频度、重点行业日常监管强度,从生产源头把住产品标准关,从市场秩序守牢化肥质量关,确保农资市场消费质量安全,维护广大农民群众切实利益。

THE END
1.农资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事关粮食和重要农产来自中国农药工业农资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事关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事关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民切身利益。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加强农资生产、流通环节监管,严格整治不合格产品,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净化农资市场,维护农民权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农村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https://weibo.com/2503560303/Odl6BoINv
2.什么是农资?都有哪些?#农资#农资,即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各种物资和设备的总称。它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也是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农资涵盖了众多领域,包括种子、化肥、农药、农膜、农机具等多个方面。首先,种子是农资中最为基础且重要的一部分。优质的种子能够确保农作物的生长质量和产量。种子选择需要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7652810168622975&wfr=spider&for=pc
3.读懂全会《决定》名词丨什么是基本农作物?基本农作物是指为了满足人们基本生产生活需要而大面积栽培的农作物。在国家层面,基本农作物主要包括粮食、油料、棉花、糖料、蔬菜、饲草饲料等基础性、战略性农作物品种。具体到各地区,根据资源禀赋、气候条件、种植制度、区位条件等因素,基本农作物还包括具备种植历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MDk2MzM4Mw==&mid=2651702891&idx=1&sn=4397d0465a5cb29446e968585c8f4da7&chksm=8577141de0c0a4824ff714c9879e0e59298bda2ab76a4e118c0deb7dbef528cef280c15cbde8&scene=27
4.农业服务中心工作总结系列8篇为搞好今年的农业生产,农业中心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对全镇的农资市场进行整顿,做好优质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的供应的服务工作,做好葡萄和水稻农民培训工作,配合水务局做好拖拉机等农机具的年检和年审工作。做好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治和种子药剂处理工作,做好小麦综合补贴的调查工作,做好夏收粮油的测产等工作。 https://www.liuxue86.com/a/5077602.html
5.农业生产方式和组织中国农村研究网【摘要】乡村振兴的基础是产业振兴,根本出路是推动生产要素适度规模化、资源配置市场化、品种流程专业化、生产技术机械化和信息化,实现农业生产方式和组织模式不断创新。当前农业生产方式和组织模式创新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量和质量、农业生产要素配置、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机械化及信息化等方面存在强烈的政策诉求,亟待https://ccrs.ccnu.edu.cn/List/Details.aspx?tid=17433
6.打印“农户农协村社三主体”的中国农业模式胡靖的研究认为,中国以前主流的土地制度导致农业生产的基础性条件被破坏。农业生产条件,如山地、耕地和水资源,本身具有较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性、系统性特征。如果这种整体性、系统性被破坏,则农业生产条件的功能将会被大大削弱,甚至消失掉。[5]中国恰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季风性气候地区,同时出现水灾与旱灾是再正常不http://app.71.cn/print.php?contentid=782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