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建设我国现代农业的策略和主要措施
一、推进策略1.实施农村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战略(1)城市工业化和农村工业化并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当前实现农业现代化最大的问题是农民太多,耕地太少,农村资金短缺,就业机会难得。(保守估计农村剩余的劳动力为1.2-1.5亿,每年增加500万左右)(2)城镇化与工业化同步。(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3)转变资金流向城市工业流动的偏向。2.实施分阶段、分区域、重点突破的现代农业发展战略(1)分阶段的目标技术目标经济目标:农林牧副渔的产值构成、商品率、人均产量、企业目标(投入产出率、劳均收入)生态目标:森林覆盖率、土地利用率、土壤肥力、草原利用率社会目标:农业人口供养率、人均农牧产品占有量、农林牧渔产出商品率、农村人口识字率、文盲率、科技人才拥有率(2)分区域的定位: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要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七区二十三带”
(3)重点突破选择:一是要制定和实施农业高科技发展规划;二是在农业科研的运行机制和模式方面进行新的探索;三是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加快农业科技研发、先进适用技术的扩散和传播。3.实施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现代农业发展战略:正确处理好生态和生产之间的关系。(不是针对石油农业)4.实行从生产到消费的产业链发展战略: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结合。5.实施通过农业对外开放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战略: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和特色农业。(开放性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之一)
应用分析【2013年真题】农业产值构成、商品率、人均产量等是反映现代农业发展()的指标。A.经济目标B.生态目标C.社会目标D.技术目标【答案】A“十二五”规划目标(重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5——4.4粮食播种面积:16.48——16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30——36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1.7——2.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8310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94.8%——96%科技进步贡献率52%——55%应用分析【2013年真题】根据我国“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目标要求,到2015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要大于()。A.90%B.94%C.95%D.96%【答案】D应用分析【例题】根据我国“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目标要求,到2015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要超过()。A.50%B.52%C.55%D.58%【答案】C二、政策措施1.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保障措施(首要任务)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不能依靠国际贸易关键是调动两个积极性:种粮农民、粮食主产区(1)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2)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政策扶持。(3)强化产销区之间的利益衔接。
2.深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重点是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和建立质量安全体系(1)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来实现养殖业的规模化(2)通过实现区域布局和开展统一服务来实现种植业的规模化(不能简单的通过土地兼并来是实现)(3)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五大体系: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认证体系、应急体系、监管体系
3.强化农业科技的支撑作用科技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所在、潜力所在。其最薄弱环节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
(1)完善农技推广体制机制(2)加强农技推广队伍建设(3)培育多元化推广组织:一主多元(4)加大农技推广经费投入
4.加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与建设
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一方面要强化对耕地、水资源和草原等农业资源的保护建设;另一方面要通过加强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方式,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主要是60亿亩草原)
(1)细化落实禁牧和草畜平衡任务(2)加快落实补贴奖励机制的各项政策(3)做好技术保障和管理服务
5.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
农村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总体思路是:通过稳定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通过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制度,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是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和农民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
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平稳有序流转的措施:(1)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2)加强土地流转用途监管(3)加快健全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查仲裁体系(4)以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在农业投资确有保障的条件下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2013年真题】下列措施中,不能从根本上保障我国粮食供给安全的。A.提高粮食单产B.抓好产粮大县和粮食主产区C.依靠粮食进出口贸易D.调整种植业结构【答案】C
本章小结重点掌握现代农业的内涵、主要类型、发展规律注意四种农业发展模式的比较重点掌握十六大以来农业发展所取得的进展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策略要看一下“十二五”农业发展目标是重点出现的数字要留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