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农业大国,自古以来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人类需要粮食,需要植物来提供米、面、蔬菜和瓜果,植物生长也需要“粮食”,那肥料则是“植物的粮食”。健康安全的饮食离不开生态环保的肥料。
肥料概念:是人们用以调节植物营养与培肥改土的一类物质,直接或间接供给作物所需养分,改善土壤性质,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作物品质。
肥料的积极作用:
1、促进和改善土壤-植物-动物系统中营养元素的平衡、交换与循环;
2、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农牧产品的数量与质量;
3、使作物生长茂盛,提高地面覆盖率;
4、改善农副产品的品质。
Q2
为什么要用到肥料?
矿质营养学说和养分归还学说来说明
李比希于1840年提出“植物矿质营养学说”,主要论点是植物的原始养分是矿物质。他还提出“养分归还学说”,即植物以不同的方式从土壤中吸收矿质养分,使土壤养分逐渐减少,连续种植会使土壤贫瘠,为保持土壤肥力,就必须把植物带走的矿质养分和氮素以施肥的方式归还给土壤,否则由于不断地栽培植物,会引起土壤养分的损耗,而使土壤变得十分贫瘠,产量很低,甚至寸草不生,通过施肥使之归还,就能维持土壤养分平衡。
Q3
矿质营养元素
国内外公认的高等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有16种,碳C、氢H、氧O、氮N、磷P、钾K、钙Ca、镁Mg、硫S、铁Fe、锰Mn、硼B、锌Zn、铜Cu、钼Mo、氯Cl。其中碳和氧来自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氢和氧可来自于水,其他必需营养元素几乎全部来自土壤。豆科作物可固定空气中的氮气。
K.Mengel和E.A.Kirkby(1982年)把植物必需元素分为4组,主要营养功能如下表1
为便于详细了解16种营养元素及硅的营养功能,汇总明细见表2
Q4
有机营养
农业上的应用的有机营养主要以含碳的有机物、各种植物源和动物源提取物为主,均可以有机质含量来表示,大致包含腐殖酸、黄腐酸、氨基酸、肽、蛋白、海藻提取物、糖和酶。每类有机营养成分大多是以混合物的形式存在,通过混合物来起作用。以氨基酸为例,氨基酸有20种植物可利用的单品,将氨基酸种类和功效附表3说明:
Q5
肥料分类
化学肥料、有机肥料、生物肥料和绿肥
肥料按所含营养元素成分划分:
氮肥、磷肥、钾肥、钙肥、镁肥、锌肥、硼肥、钼肥等
根据植物需要量划分:
大量营养元素和微量营养元素肥料
按肥料状态划分:
固体肥料(颗粒和粉状)、膏状肥料与液体肥料
按肥料养分有效性或供应速率划分:
速效肥料、缓效肥料、长效肥料、控释肥料
按肥料养分的形态划分:
铵态氮肥、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
按肥料溶解性划分:
水溶性肥料、弱酸溶性肥料、难溶性肥料
肥料大量元素(主要养分):
对元素氮、磷、钾的通称。
肥料中量元素(次要养分):
对元素钙、镁、硫等的通称。
肥料微量元素(微量养分):
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但相对来说是少量的元素,例如硼、锰、铁、锌、铜、铝或钴等。
肥料大量元素总养分:
总氮、有效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钾含量之和,以质量分数计。
肥料配合式以N-P2O5-K2O形式表示,比如15-15-15是表示氮、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钾含量分别是15%。
Q6
肥料类别说明
化学肥料特征:
化学成分相对单纯、含量相对较高,含一种或多种作物发育所必需的的营养元素,多数是水溶性或弱酸溶性化合物,储存、运输、加工和使用都有一定的科学要求。
有机肥料:
一般由动物、植物的残体或排泄物组成,含大量有机质、含较全的营养元素但浓度较低,具有明显的培肥与改土作用,可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等。所含的养分一般需经过微生物的分解才能被植物吸收,肥效迟缓但持久。
生物肥料:
含有益微生物的菌剂,主要作用是促进所接种微生物的繁殖,调节作物与微生物间的关系,利用微生物的活动或代谢产物,改善作物营养状况或抑制病害,从而增产。
绿肥:
翻埋入土做肥料的栽培或野生植物绿色体。绿肥作物一般适应性和抗逆性强,人工栽培的肥料具有以磷换氮,以少量氮换多量氮与有机质的效果。
Q7
农业中常用的肥料标准汇总
农业中常用的肥料标准汇总,按照序号、系列、产品名称、执行标准、标准中术语或定义来汇总:
1配方肥:掺混肥料(BB肥);
GB/T21633-2008;
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由干混方法制成的颗粒状肥料,也称BB肥;
2配方肥:复混肥料(复合肥料);
GB/T15063-2009、
复混肥料: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由化学方法和(或)掺混方法制成的肥料。复合肥料: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仅由化学方法制成的肥料,是复混肥料的一种。
3配方肥: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GB/T18877-2009
含有一定量有机质的复混肥料。
4配方肥含螯合微量元素复混肥料(复合肥料)
HG/T5331-2018
通过生产过程中制得的含螯合态锌、铜、铁、锰中一种或多种微量元素的复混肥料(复合肥料)。
5缓控释硫包衣尿素
GB29401-2012
硫包衣尿素由硫磺包裹颗粒尿素制成的一种包衣缓释肥料。
6缓控释缓释肥料
GB/T23348-2009
7缓控释控释肥料
HG/T4215-2011
控释肥料:能按照设定的释放率(%)和释放期(d)来控制养分释放的肥料。
8缓控释脲醛缓释肥料
GB/T34763-2017
由尿素和醛类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的含有或部分含有有机微溶性氮缓释肥料。
9缓控释稳定性肥料
GB/T35113-2017
稳定性肥料,经过一定工艺加入脲酶抑制剂和(或)硝化抑制剂,施入土壤后能通过脲酶抑制剂抑制尿素的水解,和(或)通过硝化抑制剂抑制铵态氮的硝化,使肥效期得到延长的一类含氮肥料(包括含氮的二元或三元肥料和单质氮肥)。
10有机有机肥料
NY525-2012
11有机生物有机肥
NY884-2012
12有机复合微生物肥料
NY/T798-2015
指特定微生物与营养物质复合而成,能提供、保持或改善植物营养,提高农产品产量或改善农产品品质的活体微生物制品。
13生物菌肥农用微生物菌剂
GB20287-2006
目标微生物(有效菌)经过工业化生产扩繁后加工制成的活菌制剂。它具有直接或间接改良土壤、恢复地力,维持根际微生物区系平衡,降解有毒、有害物质等作用;应用于农业生产,通过其中所含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增加植物养分的供应量或促进植物生长、改善农产品品质及农业生态环境。按内含的微生物种类或功能特性分为根瘤菌菌剂、固氮菌菌剂、解磷类微生物菌剂、硅酸盐微生物菌剂、光合细菌菌剂、有机物料腐熟剂、促生菌剂、菌根菌剂、生物修复菌剂。
14生物菌肥固氮菌肥料
NY411—2000
自生固氮菌:在土壤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供作物氮素营养,又能分泌激素刺激作物生长的微生物。根际联合固氮菌:既依赖根际环境生长,又在根际中固定空气中的氮气,对作物的生长发育产生积极作用的微生物。固氮效能:固氮菌每消耗1g碳水化合物(糖)从空气中摄取氮素的毫克数,固氮效能用mg氮/g糖表示。
15生物菌肥磷细菌肥料
NY412—2000
磷细菌肥料:能把土壤中难溶性的磷转化为作物能利甩的有效磷素营养,又能分泌激素刺激作物生长的活体微生物制品。
16生物菌肥硅酸盐细菌肥料
NY413—2000
硅酸盐细菌肥料:在土壤中通过其生命活动,增加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量,刺激作物生长,抑制有害微生物活动,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17生物菌肥光和细菌菌剂
NY527-2002
液体茵剂:以有机、无机原料培养液接种光合绷菌,经发酵培养而成的光合细菌菌液。固体菌剂:由某种固体物质作为载体吸附光合细菌菌液而成。
18水溶肥大量元素水溶肥料
NY1107—2010
水溶肥料:经水溶解或稀释,用于灌溉施肥、叶面施肥、无土栽培、浸种蘸根等用途的液体或固体肥料。
19水溶肥中量元素水溶肥料
NY2266-2012
21水溶肥微量元素水溶肥料
NY1428—2010
20水溶肥含腐植酸水溶肥料
NY1106—2010
水溶肥料:经水溶解或稀释,用于灌溉施肥、叶面施肥、无土栽培、浸种蘸根等用途的液体或固体肥料。矿物源腐植酸:由动植物残体经过微生物分解、转化以及地球化学作用等系列过程形成的,从泥炭、褐煤或风化煤提取而得的,含苯核、羧基和酚羟基等无定形高分子化合物的混合物。
22水溶肥含氨基酸水溶肥料
NY1429-2010
23水溶肥含有机质叶面肥料
GB/T17419-2018
含氨基酸类、糖类、有机酸类、腐植酸类、黄腐植酸类中的一种或多种可水溶的为植物吸收利用的含碳的有机成分,按植物生长所需添加适量氮、磷、钾大量元素及微量元素而制成的主要用于叶面施肥的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