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供应链与冷链物流模式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产业化得到了迅速发展,形成了“七区二十三带”农业产业化空间布局。在农业产业化空间结构变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南菜北运”、“西果东送”、“北粮南运”及“中粮西运”、“西杂东运”的现代流通格局。

农产品供应链的组织模式

当前,农产品供应链的组织模式主要有7种类型,在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实践中不断地创新和随需应变的发展。

二是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批发市场是我国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渠道,对保障城市供应、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起着重要作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在供应链中处于关键地位,它连接上游分散的农户或生产基地和下游的超市、次级批发商及消费者,协调整个运作过程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使其形成一个关系密集的网链结构。

三是以零售企业为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超市作为零售商的代表,在西方发达国家,农产品大多在连锁超市销售,欧美等发达国家连锁经营的生鲜食品占总消费的80%,以超市为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中,零售商作为整个供应链的核心企业,领导和管理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的运行。向上游延伸形成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配备完善的物流体系和信息系统。向下游延伸使其直接面对消费者,可以及时掌握和分析复杂变化的市场需求,使农产品生产和销售无缝衔接。

五是以外贸企业为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在这种模式中,农产品外贸企业接收国外订单,指导国内农户生产,收集国外需求信息,反馈给国内农户,是连接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的桥梁,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六是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模式是指以合作组织为主导的“农户(或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超市”所形成的供应链。它上联农户/公司,下联农产品加工企业/超市横向与农资农具生产商等企业形成合作关系。

七是创新型农产品供应链。如“五里明模式”:是以“公司+合作社+农户+银行+信托+政府+科技”为核心的农业供应链。将信托元素引入,让农民手中最具价值的土地成为可抵押的资产,解决了当前金融机构为农村贷款缺乏有效抵押品这一难题。再比如网络卖菜模式。由于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网上买菜不但更加快捷方便,而且比超市便宜20%,受到市民追捧。

农产品冷链物流特点

首先,农产品冷链物流快速增长。我国是一个农产品生产大国,2010年、2011年、2012年我国农产品总产量(不包括木材)分别为17.4663亿吨、18.84亿吨、19.23亿吨,其中生鲜产品达10多亿吨;我国是一个农产品贸易大国。2012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1757.7亿美元,同比增12.9%。其中,出口632.9亿美元,同比增4.2%;进口1124.8亿美元,同比增18.6%。

我国也是一个农产品消费大国。我国有13.54亿人口,同时,每年还有大量的境外游客来中国旅游,农产品是城乡居民、旅游来客的基本消费品,每年生产的19.23亿吨农产品大部分都用于消费,少量进行轮换储备,因此我国又是一个农产品消费大国。仅仅以北京这个消费类城市而论,农产品自给率较低,2012年北京拥有2069.3万常住人口,有23100万全国来客、有500多万境外游客、5万外国商务人员,合计为25674.3万人(次),拥有巨大的消费群体和消费量。

我国食品加工业发展较快。自1995年以来,中国速冻食品的产量以20%的速度递增,近年来甚至以35%的高速度递增,远高于全球9%的平均增长速度,预计到2015年,食品工业总产值达到12.3万亿元,增长100%,年均增长15%;2015年计划建设食品产业园区或产业集群200个。

因此,农产品冷链物流量将越来越大。2012年我国19.23亿吨的农产品,1757.7亿美元的进出额,13.54亿人的消费人口,2.44万亿元农产品物流额,其中冷链量和冷链额增长空间较大。没有一个人的消费与冷链无关,2011年,我国城市人均易腐食品消费支出达4818元,同比增长为16%,随着我们的消费水平提高,农产品冷链物流所占的比例还会提高。

其次,冷链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据中国仓储业协会冷库分会最新资料,目前全国有冷藏库近2万座,冷库总容量7111万立方米,2000万吨,增长7.94%,其中近几年来新增冷库824座,新增库容340万吨。农产品冷链物流规划中提出,2010年~2015年,规划提出鼓励大型冷链物流企业购置冷藏运输车辆,到2015年,争取全社会新增冷藏运输车4万辆,大幅提升冷链运输能力。据此计算,到2015年我国冷藏运输车辆将达到6万辆,是现有总量的三倍,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0.1%。

此举预计市场拉动约2000亿元资金投入国内冷链物流系统的建设,国内冷链装备制造业市场规模约在1500亿元,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3500亿元。

第三,冷链运输网络初具规模。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对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给予充分的重视与支持,重点加强了我国农产品物流网络的建设。我国已基本建成全国农产品流通“五纵二横绿色通道”网络。贯穿全国的“绿色通道”框架,为农产品运输提供了快速便捷的通道以及低成本的运输网络,加快了冷链物流在我国的发展,ETC的广泛使用促进了运输速度提高。

第四,冷链科技日趋多样化。生鲜农产品出口企业率先引进国际先进的HACCP(危害分析和临界控制点)认证、GMP(良好操作规范)等管理技术,普遍实现了全程低温控制。大型肉类屠宰企业开始应用国际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从屠宰、分割加工、冷却成熟等环节低温处理起步,逐渐向储藏、运输、批发和零售环节延伸,向着全程低温控制的方向快速发展。适应我国国情的低能耗、低成本的冷链处理技术广泛推广,推动水产品和反季节果蔬为代表的高价值量农产品冷链迅速兴起。

第五,冷链运作模式呈现多样化。从冷链库的类型分类:有产地冷库储备型。如山东烟台60%的水果送入冷库,山东梄霞市许多农户把苹果存放在冷库内,在市场供给较少时销售;产地生产配套型。它是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建立的冷链库,如双汇、众品等大型企业;港口冷链物流中心型;销地市场配套型;批发市场区域配套型;销地配送型;干线运输型。

第六,第三方冷链物流快速发展。为了适应我国低能耗、低成本的冷链处理技术的广泛推广,以水产品和反季节果蔬为代表的高价值量农产品产业链迅速兴起,进一步促进我国冷链物流企业的不断涌现。同时,我国冷链物流企业呈现出网络化、规模化、集团化的发展趋势。

最后,冷链发展环境日益改善。从法律来说:20年来,我国先后颁布了《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从法规来说:中央1号文件多次强调要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建设,促进农产品流通;2009年国家发改委颁布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10年国家发改委颁布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2011年商务部等发布《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2011年国务院《关于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意见》、2012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和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内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商务部颁布《关于加快推进生鲜农产品流通创新的指导意见》,2013年国务院《关于降低流通费用10项政策措施》。

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发展趋势规范化趋势。随着国家系列促进冷链物流发展法规、政策的出台,冷链物流这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将向构建完整、高效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方向发展。具体将逐渐做到如下方面:

“三P”,即农产品原料的品质(Produce)、处理工艺(Processing)、货物包装(Package)。要求原料品质好,处理工艺质量高,包装符合货物的特性,这是农产品在进入冷链时的“早期质量”。“三C”。在整个加工与流通过程中,对农产品的爱护(Care),保持清洁卫生(Clean)的条件,以及低温(Cool)的环境。这是保证农产品“流通质量”的基本要求。

“三Q”。即冷链中设备的数量(Quantity)协调、设备的质量(Quality)以及快速的(Quick)作业组织能力。例如,冷链中各环节的温度标准若不统一,则会导致食品品质极大地下降。这是因为在常温中暴露1小时的食品,其质量损失可能相当于在-20℃下贮存半年的质量损失量。因此,对冷链各接口的管理与协调是非常重要的。

“3M”。即保鲜工具与手段(Means)、保鲜方法(Methods)和管理措施(Management)。在冷链中所使用的贮运工具及保鲜方法要符合农产品的特性,并能保证既经济又取得最佳的保鲜效果;同时,要有相应的管理机构和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以保证冷链协调、有序、高效地运转。

“六化”趋势

一体化。即农产品从产地采收(或屠宰、捕捞)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下,实现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一体化。

链条化。即从产地采收(或屠宰、捕捞)后,在产品分级预冷、加工包装、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下的特殊供应链系统。信息化。要实现物流接口的无缝化对接,必须依赖以现代信息技术为特征的先进的无缝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而这样的一个系统建立,有大量的数据要收集,有大量的基础设施要投入,还有大量的基础工作要做,绝不是一蹴而就的。

规模化。即指农产品冷链的规模化,包括自营的规模化和第三方冷链的规模化,以实现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益。

网络化。网络化这里指的是“三网融合”的趋势,如宽带信息网、数字电视网、新一代互联的融合趋势,在此基础上的形成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化趋势,便利生产、流通、消费。

高效化。这里指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多种效益,其核心是消费者效用的最大化满足,以及供货商(生产者效应)的满足。

智能方向发展趋势。智能农产品冷链是指将物联网的标识技术、识别技术、传输技术、应用技术应用在农产品冷链过程,具体包括在特定温度、湿度条件下的7个方面:

农产品标识更智能。随着社会的发展,“三品一标”产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地理标志产品)成为发展趋势,其中农产品逐渐要求有相应的标准化生产和流通,电子标签植入产品体,增强其产品的技术含量,使产品动起来、活起来,成为可交换产品。

农产品交易更智能。随着信息科技应用,在“三现交易”(现金、现场、现货)基础上的电子交易成为发展趋势,如网上农店、“电子菜箱”、以及大宗商品网上交易使交易更加智能化,从而提高农产品交易效率。

农产品支付更智能。随着多种智能交易方式出现,如各种卡机支付、网上支“七区”即东北平原主产区,黄淮海平原主产区,长江流域主产区,汾渭平原主产区,河套灌区主产区,华南主产区以及甘肃新疆主产区;“二十三带”即西南和东北的小麦产业带,西南和东南的玉米产业带,南方的高蛋白及菜用大豆产业带,北方的油菜产业带,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和南方的马铃薯产业带,广西、云南、广东、海南的甘蔗产业带,海南、云南和广东的天然橡胶产业带,海南的热带农产品产业带,沿海的生猪产业带,西北的肉牛、肉羊产业带,京津沪郊区和西北的奶牛产业带,黄渤海的水产品产业带等。

农产品“物配”更智能。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多种技术应用在农产品冷链过程,智能冷库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在冷链入库管理、库内温度、湿度、环境管理、出库自动化、以及产品在途冷链运送管理。

农产品交易环境更智能。随着物联网技术在交易环境过程中的应用,从而使之更加适应农产品的生理性特点,又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农产品消费更智能。一些农产品消费在特定的消费环境内运行,如在智能商店、智能餐厅等消费的趋势。

农产品再生资源回收更智能。即农产品会逆向物流。

总之,但随着政府政策的宏观调控,物流行业企业的积极参与,现代化冷链物流技术和装备的广泛应用,我国冷链物流业必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春天。

THE END
1.深度透析!农产品供应链:破局之路在何方?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农产品供应链作为农业产业的“生命线”,其每一次革新都牵动着整个行业的神经。加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打通农产品流通“大动脉”和“微循环”,是落实中央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 早在2021年,财政部、商务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的通知》。该通知明确提出,通过2年时https://www.360doc.cn/article/65719465_1141128925.html
2.农产品供应链挑战与成效一、农产品供应链构成及现状 1. 构成环节: - 生产环节:众多分散农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负责种植或养殖,决定农产品初始质量等。 - 采收环节:把握时机采摘、捕捞,确保品质口感。 - 加工环节:部分农产品需加工处理以延长保质期等。 - 仓储环节:调节供需平衡,不同农产品对仓储环境有要求。 - 运输环节:多种运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853077506&efid=DDewpharicUnhRSiEOmGZQ
3.中农立华:打造灭生性除草剂供应链价值平台,引领农化产业链全球布局SINO-AGRI通过整合全球农化资源,实现供应链的优化和管理。这有助于降低客户和合作伙伴的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同时,平台提供的优质产品和服务也能够降低他们的采购成本和风险。针对国际市场和跨国运营的复杂性,SINO-AGRI为客户提供灵活的金融解决方案,如内部授信和支付条款的灵活安排,以减轻客户的资金压力,提高营运资金https://www.chinacoop.gov.cn/news.html?aid=1821795
4.打造供销农资农产品供应链近年来,襄阳打造供销农资农产品供应链,省、市、县、村四级供销社体系,让农资从车间送到田间,同时供销系统将供应链与产业链相结合,整合消费帮扶专馆、电商平台、新媒体展销等渠道资源,打造本土农特产品品牌,助力农产品上行,从农户直达客户。 全媒体记者 谢勇 摄 https://www.hj.cn/content/2024-09/10/content_7251405.html
5.农资进销存sku是什么零代码企业数字化知识站农资进销存SKU是指在农资行业中,用于管理和跟踪库存的库存单位(Stock Keeping Unit),它能够帮助农资商家实现精准的库存管理、优化供应链流程、提升销售效率、减少库存积压。SKU在农资管理中的应用极为重要,通过为每种农产品、农药、化肥等商品分配唯一的SKU编号,商家可以轻松识别和管理库存。例如,通过简道云的进销存管理系https://www.jiandaoyun.com/blog/article/819534/
6.农业金融机构(精选十篇)同样, 农资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也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普遍意义上的产品供应链包括的管理内容, 如上述所提及的供应商关系管理、采购管理、供应链协调等等;另一个是由于农资供应链的特殊性产生的管理内容, 如农资需求的集中性、固定性、分散性等导致的对供应链效率管理的影响。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p21b5tb.html
7.农产品物流供应链各环节农产品销售与网购指南→MAIGOO知识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方式重塑了农产品流通模式,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新发展。所以农产品物流与买卖成为了大家关注和创业的互联网重头戏。农产品配送运输中,产品深加工、包装、储藏、保鲜、物流、网购都是很重要的问题,涉及到物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那么你了解这些基本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吗?不管是商户还是消费者,亦或是中介物https://m.maigoo.com/goomai/208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