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考必背知识点范文

序论:在您撰写地理中考必背知识点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语文

语文是一门需要日积月累才能学好的科目,有人认为学习语文很容易,不用过于认真的对待。其实不然,语文虽然不是一门难学的科目,但也绝对不是一门好提高成绩的科目。

首先,自己要想提高语文成绩,就必须提高对基础知识的积累,平时我会多掌握一些词汇的读音和字型。

然后,课本上必背的诗句一定背过,多读一些文言文和散文,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最好,好好写BLOG,嘿嘿!锻炼自己的写作的能力。

高考目标:100分以上

数学

其实初中时的数学成绩还算OK了,中考时还考了100多分,不过初中时的函数就学的不太好,以至于高中的数学成绩会直线下滑,高中数学函数知识应用的比例很大,所以自己在很多章节里学习都很吃力。

今后我上课时一定好好听讲,课下多做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将函数这一部分的内容弄懂、弄透,并且在最后的系统复习里,抓住重点,让自己的数学成绩有一次飞跃般的提高。

高考目标:80分以上

英语

可以说是我认为最好学的一门课,上课不曾认真听过,考试也都会,成绩也不差。不过话说回来,这种学习态度可不好。

今后在地理课上认真听讲,课下认真复习,多做题,将题与图结合起来,用思维在大脑里编制一个地球,便于自己更好的学习地理。

高考目标:90分以上

历史

我对古代史和外国近代史的学习还算OK,只不过对中国近代史的学习还不够透彻,大脑里没有一个系统的结构,对中国近代史的理解很理解很混乱。而且自己在材料题和简答题上丢分很多,主要是课本上需要背的东西总是记得不牢固。

政治

在政治的学习上所遇到的问题和在历史上的问题很相识,都是上课不认真听讲、课下不背。在考试时尤其在客观题上,丢分很多。

地理

今后着重对中国近代史进行系统的复习,课本上需要背诵的知识点一定记住。

关键词:文言文阅读命题学习策略

文言文是语文学习的经典,文言文阅读是中考语文必不可少的“大餐”。结合各地的中考命题特征,我们不难察觉,该题型的总体趋势是“稳中有变,重心外移”,即命题涉及的考点、题型、题量以及试题总分值,与前两年比起来在大致保持稳定的情况下略有变化,文本取材重心呈“立足课内,向课外转移”的趋势。

1.命题的考查要点

1.1考点增多,题型丰富。

近几年文言文阅读考查中衍生出一些相对固定的考点,有考查学生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与应用的,如:理解实词的意义、把握虚词的用法、翻译文言语句、朗读节奏停顿以及重要语句背默等;有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综合分析及价值取向的,如:提取概括、感受体悟、评价赏析、拓展迁移等。这些考点,将会继续保持。

文言文阅读的题型主要有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和综述题等,不过,选择题的比例呈下降趋势,主观表达题逐年增加。选择题大多用来考查“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文本写作特色赏析评价”等对初中生来说是难度较大的考点。

1.2题量适中,分值稳中有升。

2006年中考,文言文阅读题量最少的为3条,如广州卷;最多的6条,如福州卷。2007年中考,题量最少的也为3条,如广东卷;最多的为7条,如福州、成都和南宁卷。从统计数据看,2005年文言文阅读平均题量为5.3条左右,2006年则为4.8条左右。因此,笔者预测,中考文言文阅读平均题量将会稳定在5条左右。

2005年中考,文言文阅读分值最高的为26分,如武汉卷;最少的仅8分,如哈尔滨、河南卷;全部统计对象平均分值约为14.1分。2006年,最高分值为22分,如浙江、兰州卷;最低分值为8分,如广东卷;全部统计对象平均分值约为13.9分。近几年文言文阅读试题平均总分值稳定在14分左右,与语文教育界重视并加强文言文教与学的呼声相合拍。

1.3选材考究,重视内外结合。

课内文言文取材时普遍重视考查新课标推荐的必背16篇文言文,尤其青睐课内经典名篇,如《〈孟子〉二章》(2005年被8省市选用),《岳阳楼记》(2006年被5省市选用)。课外文言文大多篇幅短小,语言浅易,文体以人物传记、寓言故事或小议论文为主。内容上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古代名臣良将事迹,表现官员的勤政爱民、廉洁奉公或刚直抗上、执法如山等正直品行和从政治军的才干等;第二类为古人事亲至孝、诚信待人事迹,体现和弘扬民族文化及传统美德。预计近几年中考仍将会遵循这些特点来选材命题。

2.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

2.1依据文本,狠“背”放“活”,由“内”而“外”,强化掌握文言知识点。

我们在教授文言文阅读时,不难发觉,尽管初中文言文涉及的知识面相当宽,但统观六册课本,我们会发现,其中有一部分知识是需要牢固掌握的课内知识,亦即人们常说的“死”知识。如课内实词、虚词的积累、课内文言文名篇(段)的积累、文言文常识的积累、课文涉及成语的积累等。对这些,可以采用抓“死”出“活”的复习方法:对各种“死”知识进行归类整理,运用比较法和分析法进行记忆,并通过各种练习,学会运用。能记忆,就抓住了“死”;会运用,就出了“活”。

虽说文言文命题取材的重心将逐渐由课内向课外转移,但是,即使阅读材料取之于课外,题点还是在课内。因此,我们必须抓“内”联“外”,注重转移。可以从已确定的每一个知识点、能力点扩展到课外,增补适当的复习内容。所增补的内容可以是和课内知识点、能力点同类的,也可以是延伸的,或异类的。如学习了蒲松龄的《狼》,可以扩展其《狼三则》;学习了《与朱元思书》,可以增读《黄生借书说》等等。通过同类的、延伸的和异类的课外内容的增补,就可加强对课内知识点、能力点的记忆、理解和灵活运用,达到“取法于课内,决胜于课外”的目的。

2.2利用文言文知识“点”,引出复习“面”,让学生能够做到“熟能生巧”。

文言文教学应该使各种知识和能力得到主次分明、难易得当的梳理,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训练,就会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控制性和准确性。如,对于“古今异义”这个知识点来说,可生发出来的“面”应是词义的转移、词义范围的变化等。再如,以文言虚词为例,其“面”上的“而”就是一个小的知识点,由它生发出来的小“面”则应是表并列、表顺接、表修饰等几种。当然,抓“点”一定要准,带“面”则不要太宽。

2.3背诵经典名言语段,阅读对比,深入理解文言文的思想灵魂。

我们通过观察近几年来的文言文阅读命题特征、趋势,不难发现有两点:(1)“单一课内型”语段考查少;(2)“课外型”依然走俏。这种阅读理解的“考点”涉及两种:一种是课内、课外各取一段进行综合比较;另一种是单一课外命题。此种选材做法便于形成“内”“外”齐放的局面,既能有效地检阅学生课内文言文学习情况,又能考查学生对浅易课外文言文的自主阅读能力,因此,将会被更多的地区所采用。

一、初中地理教育的观念价值

二、初中地理教育的文化价值

知识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但知识不等于文化。虽然知识记载了文化,但文化才是知识的灵魂,才是知识的生命。如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很多知识已经被悄无声息地埋入了泥沙之中,这不是因为知识的总量过大,超越了人类的记忆极限,也不是人类忘记了自己的过去,而是因为这些知识所承载的那些文化已经或正在走向消亡。

遗憾的是,目前初中各科几乎无一例外走的是知识与文化相分离的教学路线,迎合以考试和分数为终极目标的主流教育价值观。在这条教学路线之下,虽然知识所承载的那些文化还方兴未艾,但知识本身却已经奄奄一息。前不久,日本又在第N次的修改它的地理、历史教科书,企图用深埋某些知识的方式扼杀这些知识所记载的文化和历史。对比在日本,教师在地理、历史课上对学生说你们要给我牢牢地记住,因为这是我们大和民族的文化和精神,而你们是大和民族的子孙!他们的目的是文化传承和文化认同;在中国教师在地理、历史课上对学生说你们要给我牢牢地记住,因为这些内容中考必考!我们的目的是记住考点和拿到分数。一门意在传承文化的课程就此堕落。有人用有知识,没文化来评价当代大学生,看来不无道理。

就地理学科知识与文化的关系而言,一方面不能否认自然地理是造成人类文化差异性的决定因素之一;另一方面应该看到,在当今世界,人类活动已充斥了地球的全部空间:从人类熟悉的都市和乡村,到人类从未涉足的天涯海角,无论是物理现象﹑化学现象,还是地理现象等其它现象,无不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无不被打上人类文化的烙印。而将来,人类必将受到打上文化烙印的地理现象同样具有决定意义的影响。也就是说,在地理现象和人类文化的交互影响中,人类必将自食其果,我们只能祈求这是一只好果。

于是,不仅需要从地理出发去理解文化,还必须从文化出发去认识地理,更必须要从受到现有人类文化影响的地理对未来人类文化产生可预测的影响出发,去反思、去审视、去调整我们正要和将要对地理现象施加的文化影响。纵观初中各门学科,与人类文化如此纠缠不清,与人类文明、人类文化交互影响如此深刻,大概也只有地理一科。因此,在地理教学实践中,不应该忽视地理教育的文化价值,通过地理教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看待和理解人类文化的进步和发展。这既是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认识论渊源,也是将地理教育列为公民基本文化素养的教育论渊源。

三、初中地理教育的思维价值

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的科学,是一门跨学科、跨领域、跨门类的复杂的综合性学科。它具有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属性,在解决大量存在的,一系列重要的,而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自身又无法独立解决的综合性问题中起到特殊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地理也是初中各门学科中唯一具有边缘学科意义的课程。地理学科独特的空间分布概念、人地关系思想、辩证思维方式也是其它学科所无法企及的。

当今世界各种边缘学科方兴未艾,并逐渐构成人类的科学前沿。边缘学科除去它本身的科学价值外,对人类思维方法、思维过程,甚至思维形式的发展都带来革命性变革。从学习心理学或认识论的角度看,在同一问题上,边缘学科为学习和认识提供了多种视角、多种理解、多种途径、多种方法,将人类思维置于一个更高更广阔的平台上,让我们再次看到了思辨的巨大能量和无限可能。

当今世界,人才济济。我们不缺各个领域的专才,缺的是拥有创新、创造思维能力的统才和通才。如2002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将当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一位名叫丹尼尔卡尼曼的心理学家。卡尼曼在认知心理学研究中发现,单纯的外在因素不能解释复杂的决策行为,于是他将心理学的内在观点和研究方法引进了经济学,并得出内在的激励才是决定人类行为的因素的结论。这不仅颠覆了外在的激励形成人们的行为的经济学传统观点,还成功破解了人类的决策行为如何系统性地偏离标准经济理论所预测的结果这一长期困扰经济学家们的难题。卡尼曼也由此成为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的奠基人。

这只是众多边缘学科成功解决重大难题的案例之一。因此,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应该高度重视和突出初中地理的边缘学科特征,充分利用这种特征在形成学生思维品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品质。

四、初中地理教育的科学价值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10年11月了第8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2010年中国大陆(不含港澳台)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只相当于日本、加拿大、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可谓触目惊心。

中国科协指出,教育是影响我国公民科学素养的主要因素,并且认为学校在公民科学素养教育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当然不能将责任全部归咎于地理学科,但地理学科教育在这个问题上肯定难辞其咎。

科学知识是指学生所掌握的学科知识,科学素养则是指学生基于科学知识形成的,符合科学精神的稳定的态度、看法、观念、能力和行为体系。在大数据状态下,科学知识和科学素养之间存在正比关系是毋庸置疑的,但在任何状态下,科学知识都不等于科学素养也是毋庸置疑的。

事实上,问题主要出在初中教育知识与素养相分离的教学路线上。这与上述知识与文化相分离的教学路线如出一辙:保留知识,扬弃素养。就算地理不是中考学科,教的重点仍然是知识点,学的方法仍然是背,而教和学的共同目标唯有分数。有人说,名词、概念、数据,不背还能咋地?看看下面这两个问题会有什么结果。

题目1:xx地理现象的科学意义是什么,学生:背。结果,他们记住了意义的全部文字,但并不理解这些文字所表达的意义。

题目2:对xx气候现象的变化我们应该持什么态度,学生:背。结果,他们记住了态度的全部文字,但这些文字并不代表他们的态度。

有不少中外学者认为,掌握科学知识的数量和质量也是学生科学素养的构件之一。探讨唯分唯考状态下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数量和质量。

中考地理提纲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球体,它的平均直径为6371米。

2、纬线与纬度

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经线和经度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长度相等,指示南北方向。

20°W和160°E的经线圈,是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4、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

5、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

6、五带的划分

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四季变化明显。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

7、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图例与注记。

8、海拔和相对高度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9、等高线

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10、世界海陆的分布

地球上海洋面积占了71%,而陆地面积仅占29%。

11、陆地地形

分为山地、平原、高原、盆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

12、促使地形变化的力量

地球内部所产生的作用称为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风、海浪和冰川等。

13、天气和气候

14、气温的变化

一天当中,陆地气温一般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15、世界气温的分布

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气温还受地势高低的影响,海拔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

16、世界降水量的分布

一般规律: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多;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17、热带主要气候类型

①热带雨林气候

②热带草原气候

③热带季风气候

④热带沙漠气候

18、温带的主要气候类型

①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②地中海气候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温带海洋性气候

19、自然资源

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水、矿产、森林等,都是自然资源。按其形成的特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一类是非可再生资源。

20、土地的利用类型

土地的利用类型可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类型。

21、土地资源的分布

温带湿润的平原地的地势平坦,是世界耕地的主要分布地区。气候冷湿的亚寒带地区和炎热多雨的热带地区,保留了大片的针叶林和雨林。热带和温带半干旱地区草地面积广阔,是世界畜牧业的主要分布区。

22、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

地球上的水主要有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三种存在形式。

23、森林

人们把森林叫做“大自然的总调节室”。世界有森林面积40亿公顷,绝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

24、世界上的铁矿

主要分布在俄罗斯、马西、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和美国。煤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中东地区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一半还多。

25、各大洲人口

非洲是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其次是南美洲,欧洲的人口增长速度最慢。

26、人口迁移主要以三种形式为主。

第一种是科技移民,第二种是劳动力输出,第三种是国际难民迁移。

27、世界人口的分布

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的人口最为稠密,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位于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带。

28、城市人口

世界上发达国家人口的70%以上为城市人口,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只占人口的30%多一点。

29、世界的人种

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

30、世界上的国家

世界上有190多个国家,面积的俄罗斯有1700多万平方千米。中国的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居第三位。最小的是梵蒂冈。

31、领土

国界线范围以内的陆地、领海、领水和领空,总称为领土。

32、七大洲和四大洋

七大洲:亚洲、非洲、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欧洲、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3、东亚国家

东亚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西侧,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日本等国家。蒙古的畜牧业占有重要的地位。日本为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东亚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之一,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

34、东亚人口

东亚是世界上黄色人种的主要分布区,居民绝大部分是黄色人种。

35、日本

日本是东亚的一个岛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日本群岛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火山很多。富士山是其中的一座活火山,也是日本的山。

36、日本的经济

日本的贸易对象是美国,其次是亚洲和西欧。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

37、东南亚

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的群岛国家。是世界上火山活动最多的国家。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38、东南亚居民与经济

东南亚是华人与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其祖先大多是中国广东、福建的居民。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油、椰子、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产品的产地,各国居民多以稻米为主在食物。东南亚的矿产以锡和石油为最重要。新加坡有“花园城市”之称。

39、南亚

南亚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中部平原由印度河和恒河冲积而成,是南亚的主要农业区和人口密集区。印度半岛大部分被德干高原所占据。

40、印度

印度的耕地面积很广,是亚洲耕地面积的国家。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和小麦,经济作物有棉花、茶、黄麻等。印度的矿产主要有煤、铁、锰等。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东北部。首都新德里。加尔各答盛产黄麻。孟买位于西部沿海,是印度的海港和棉纺织工业中心。

41、中亚

中亚地处亚欧大陆中部,深居亚洲陆。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乌兹别克斯坦因盛产棉花而称为“白金之国”。牲畜以细毛羊和羔皮羊为主。

42、西亚与北非

西亚和北非地处亚欧非三大洲、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的枢纽地带。死海湖面海拔高度为-400米,是世界上陆地表面的最低点。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

43、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面积的沙漠。终年高温少雨,植物稀少,沙漠下有丰富的石油。

44、阿拉伯人与伊斯兰教

西亚和北非是多民族的聚居地区,主要为白色人种。西亚是伊斯兰教、_和犹太教的发祥地。耶路撒冷被伊斯兰教、_、犹太教都看做圣城。

初中生学习(czsxuexige)

45、西亚和北非

西亚和北非是出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46、畜牧业与农业

枣椰树是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

47、巴基斯坦

位于阿拉伯半岛西侧,是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枢纽。发展滴灌和喷灌技术。

48、埃及

位于非洲东北部,全境90%以上是沙漠,尼罗河全长6600多千米,是世界上第一长河,发源于非洲东部高原,注入地中海。过去,长绒棉一直是埃及的出口商品。近年,埃及的石油、运河、侨汇和旅游收入都超过了棉花,成为埃及的主要经济支柱。

49、非洲

非洲大陆的地形以高原为主,东非裂谷带,南起赞比西河,北经红海。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峰。东非大裂谷是地壳在运动过程中断裂形成的。动物主要以斑马、羚羊、长颈鹿、狮和豹子为主。黄金、金刚石的储量和产量都占世界第一位。

50、非洲居民与经济

整个经济是以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

51、南非

南非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首都比勒陀利亚。临近好望角的开普敦是南非港口。约翰内斯堡是金矿开采和机械制造工业中心。

52、欧洲

欧洲西部北临北冰洋,南临地中海,海岸线十分曲折。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有伊比利亚、亚平宁和马尔干三个大半岛。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和山为主,波德的平原、西欧平原。气候主要是海洋性气候,冬季比较温和,比较凉爽,全年降水的季节分配也比较均匀。莱茵河流经德国鲁尔工业区,也是一条重要的国际河流。

53、欧洲居民

欧洲西部居民以白种人为主。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最低的。

54、英国

英国全称是“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领土主要包括大不列颠岛和北爱尔兰岛东北部。是工业化最早的国家。目前商船吨位仍居世界前列。

55、法国

法国是欧洲西部领土面积的国家。有着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以平原和丘陵为主的地形、温和湿润的气候、肥沃的土壤,都有利于农业的发展。西南部和地中海沿岸园艺业发达,所产的葡萄酒世界闻名。

56、德国

德国是欧洲西部邻国最多的国家。北部是北德平原,中部是山地,南部有高原和草地。德国工业的发展,主要是建立要本国丰富的煤炭资源,便利的水陆运输条件,雄厚的科技力量基础上。鲁尔区是德国重要的工业区。德国南部的慕尼黑是德国宇航、飞机制造和微电子中心,德国是欧洲经济实力的国家。莱茵河是德国的“黄金水道”。

57、欧洲东部和北亚东部

欧洲东部和北亚欧洲东部是指西起波罗的海东岸,东到乌拉尔山,北到北冰洋,南到黑海、高加索山之间的欧洲部分。北亚是指亚洲北部属于俄罗斯的领土部分以。

58、北美

是一些以英语为主的美洲国家。西部高山区,东部高原、山地区,中部平原区有中央大平原。苏必利尔湖是世界的淡水湖。北美大部分区属于北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在北美所占的范围最广。

60、美国

美国本土有48个州,位于北美西北角的阿拉斯加州,位于太平洋北回归线附近的夏威夷州。美国的全称为“美利坚合众国”。美国面积为930多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四位。

美国的农业生产可分为可抑制棉花带、玉米带、小麦带、乳畜带、畜牧和灌溉农业区等主要农业带。

加利福尼亚洲是西部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旧金山是西部的大港口,附近的“硅谷”是新兴的电子工业中心。

61、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北部,包括三个地理区域,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和西印度群岛。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地峡的最窄处。安第斯山被称叫做“南美洲的脊梁”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的平原。巴西平原是世界上的高原。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流域面积最广的大河。秘鲁附近的海洋,是世界的渔场之一。阿根廷出口的牛肉,占世界第一位。

提高地理成绩的技巧1.学好地理首先得背书

地理是文科,所以背书是必不可少的。背到什么程度呢合上书知道学了哪几章节,各章节之间有什么联系,并且能把所有的知识点回忆出来。

如果哪块卡壳了说明记得还不够牢固,书背的不扎实,还需要加深印象,重新背诵。这样反复背诵,几遍下来知识点就没有问题了,基础分都能拿到手。

2.地理重点要搞清楚地图

三年学地理学的最多的就是地图,几乎每天都要和地图册打交道,学生如果不会看地图根本学不好地理。所以大家可以买两张地图贴在墙上,没事的时候就看看,看的多了也就就住了。

地图一定要会看,要多掌握一些读地图的技巧和方法,把地图刻在心里。同学们可以找一些读题类题目做,然后总结共性和特点,也可以直接去网上搜经验和建议,前辈总结的经验很经典。

地理学习技巧1、借住地图学习

学好地理还需要学生,准备一张世界地图和一张中国地图。因为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地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国的省市地貌和位置等。

2、做好课堂笔记

很多人觉得高中地理知识学习不需要课堂笔记,实际上这是错误的学习观点,地理学习要准备一个专门的笔记本,把课堂上的知识点记录下来。

3、背诵基础知识

地理虽然不像政治、历史科目,那样需要大量的死记烂背,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地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和基础知识,还是需要进行背诵记忆的。

THE END
1.乡土智库农村基础知识500题乡土智库:农村基础知识500题 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 农业生产是指利用自然条件和劳动力,通过种植、养殖等方式获得农业产品。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 农村经济结构与特点 农村经济结构主要包括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轻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其特点体现在https://www.bohhxonin.com/ke-pu-huo-dong/73999.html
2.土地与生命深入浅出农村基础知识解析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信息的无处不在,我们对知识的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在农业这个传统而又现代化发展迅速的行业中,了解一些基本常识对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二、探索农村生活中的基本问题 从耕种到收获,从播种到施肥,每一步都需要精确掌握。《农村基础知识500题》作为一个https://www.3svb9bc3.cn/mei-ti-bao-dao/320668.html
3.乡村智库农村基础知识500题探究乡村智库:农村基础知识500题探究 农业生产基础 在农村,农业生产是经济的主要支柱。了解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土壤类型以及适宜的种植方法对于提高产量至关重要。《农村基础知识500题》中包含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相关问题,如不同作物对土壤要求、常见病虫害预防措施等。 生态环https://www.l0dm1h3tk.cn/hua-hui-zi-xun/482733.html
4.丰收智库农村基础知识500题精讲农村作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场所,其基础知识对理解和发展现代农业至关重要。《农村基础知识500题》不仅涵盖了种植、畜牧、渔业等传统农业生产,还包括现代化设施建设、技术创新和市场营销等方面。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 水是生命之源,农田灌溉与排水是保证作物生长的关键。《农村基础知识500题》中提到的水利工程管理涉及到堤坝建造https://www.v0bh5xqt8.cn/nong-yao-fei-liao/522995.html
5.揭秘农业从事务所分为哪些主要类型农业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最早出现的一种生产方式,它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活动,更是一种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体现。它对维持人类生存至关重要,因为它提供了食物,支撑着人们的健康和幸福。 二、不同类型的农业 agriculture 分为多种类型,这些类型根据其特征、技术水平以及产品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https://www.cjan6a6c.cn/xue-shu-huo-dong/421449.html
6.作物生产技术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docx作物生产技术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以下哪种作物属于粮食作物 A. 棉花 B. 小麦 C. 油菜 D. 甘蔗答案:B解析:小麦是主要的粮食作物,棉花属于经济作物,油菜主要用于榨油,甘蔗用于制糖。2. 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温度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2680290.html
7.2023年初中地理考试解题必备的10大技巧及必考知识点答题技巧(1)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海水淡化(2)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限制高耗能水工业发展、发展节水农业(喷灌滴灌)、制定法律法规,提高节水意识、实行水价调节等。 初中地理基础知识必背 (一)疆域和行政区划 1.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位置 我国的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国的经纬度位置:我国领http://www.zhongkao.com/e/20230307/6406a90971d3a.shtml
8.农村基础知识500题我来帮你搞定这50个关键问题在农村基础知识500题中,确实有很多问题是我们平时生活中很常见的,但却不经意间忽略掉了。比如说,你知道吗?农村的土地分类主要包括耕地、林地、草原和水域等,这些都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每个种类都有其特定的使用要求和保护措施。 再比如,你是否了解过农村的气候类型?中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拥有多样的https://www.etc7wtxip.cn/miao-mu-bai-ke/213101.html
9.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必背知识(必修二)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必背知识(必修二)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一、基础知识梳理知识点1:农业区位因素1.农 业生产活动: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等,以获得所需的产品。2.农业生产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周期性。3.农业区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3/1007/07/42438106_1099236958.shtml
10.大庆天气今天暴雨多少地理主要是立足课本,夯实基础。从去年中考试卷看,命题覆盖考查是所有章节,且试题凸现异常的灵活性,与社会结合,与时政结合,与生活结合。这次我给大家整理了地理中考知识点 总结 ,供大家阅读参考。 目录 地理中考知识点总结 中考地理知识点 地理中考必背知识点总结 http://www.siscxxy.com/dqyb/27631.html
11.www.gzhxaq.com/mydata/law/202304/20/16819541750906.htm第一节机械安全基础知识 一、机械基本概念 机械是由若干个零、部件连接构成,其中至少有一个零、部件是可运动的,并且配备或预定配备动力 系统,是具有特定应用目的的组合。机械包括: (1)单台的机械:例如,木材加工机械、金属切削机床、起重机等。 (2)实现完整功能的机组或大型成套设备。即为同一目的由若干台机械组合http://www.gzhxaq.com/mydata/law/202304/20/16819541750906.htm
12.民法典解密民法典100个必背知识点精析以上只是众多关键知识点之一部分,每一个都蕴含着丰富的人生经验和社会实践,为我们理解并正确应用“民法典100个必背知识”提供了宝贵见解。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不断深化这些基础理论,加以具体问题的情境进行模拟演练,从而更加熟练地运用这些规则来解决实际问题。https://www.gntpr.com/ke-yan-jin-zhan/79143.html
13.现代农业推广范文12篇(全文)实施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计划,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根据不同需求,采取异地研修、集中办班和现场实训等方式,对我团农技人员分层分类开展培训。实施农技人员学历提升计划,分期分批选送我团骨干农技人员到高中等农业院校、科研院所进行专业研修、继续深造,提高专业水平和学历层次,造就一批业务水平高、综合能力强的现代农业https://www.99xueshu.com/w/ikey6xwfr86j.html
14.肥料基础知识种植技术农业技术科普惠农凡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元素,叫做必需营养元素。现在在植物体中已发现了70种以上的元素,但并不都是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根据研究,必需营养元素有16种,它们是:碳(C)、氢(H)、氧(O)、氮(N)、钾(K)、磷(P)、钙(Ca)、镁(Mg)、硫(S)、铁(Fe)、锰(Mn)、锌(Zn)、硼(B)、钼(Mo)、铜(Cu)、http://www.admin.gspst.com/kphn/nyjs/zzjs/content_15646
15.民法典100个必背知识点精讲民法典100个必背知识点精讲 一、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在民法典中,合同法是法律关系的一大部分,它规定了当事人之间如何通过协商达成协议,并履行相应的义务。根据《民法典》,合同时效力于双方,必须有明确的主体和客观内容。如果有一方违约,另一方可以依据《民法典》第六百五十条进行权利救济。在选择合适的合同形式时,https://www.cojznovtpy.cn/xue-shu-huo-dong/316610.html
16.广西13个县(市区)通过自治区考核,凭什么?:时快讯实况网扶绥县树立“人人为健康,健康为人人”的全民健康理念,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广泛开展健康知识讲座,不断提高群众的健康科普知识知晓度。 该县还投入专项经费,加快改善医疗环境。为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该县在城区新建设4座“口袋公园”,在各村屯(社区)增设了篮球http://m.cqtimes.cn/redian/20230407/209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