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农资“数字供销”—三七产业互联网的创新与实践第二篇

农业投入品是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或添加的物质,包括肥料、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用生产资料。农业投入品是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质,是关系食用农产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依法严格规范农业投入品的使用管理,对于从源头上保证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法律、行政法规层面,除了《食品安全法》外,还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药管理条例》等,对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作了规范。

在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十四五”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减量使用农业投入品。继续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测土配方施肥,强化病虫害统防统治和全程绿色防控。完善农药风险评估技术标准体系,加快实施高剧毒农药替代计划。建立农业投入品电子追溯制度,严格农业投入品生产和使用管理,支持低消耗、低残留、低污染农业投入品生产。

三七作为名贵中药材,享有“南国神草”、“金不换”等美誉,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种植周期长,投入人工和资金量大,一般种植3年以上才开始大量收益,三七的种植还需要针对不同季节,不同病虫害的高发期进行不同的农资施用,所以对于农药、化肥等农资的使用要求更加严格。

三七农资供销和管理面临的问题

1、化肥与农药的频繁、过渡使用会对三七种植环境造成影响,最终影响三七品质,不利于绿色农业生产理念的有效落实,也不利于三七农资产业的健康发展。

2、农资产品品种多、消费季节性强,没有强大的三七数字化供销平台将难以实现三七农资流通高效运转。

3、由于土地分散、三七农户仅凭经验施用农资,易造成三七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超标等产品安全问题。

4、流通环节多,导致交易效率较低,农资购买成本增加,过多的中间环节也很难把控农资的质量;

5、农资生产、供销、施用过程的不可追溯性,将大大增加质量管控和责任追溯的难度;

6、三七种植回报周期长,需要持续的农资投入,给种植户带来较大经济压力。

三七农资“数字供销”解决方案

未来,随着三七种植农户科学种田意识的逐渐增强,农业生产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资的重要性也将日益突出;对于三七农资的质量保障、销售链路的流通效率和农资可追溯体系的完善有了更高的要求,三七通聚焦产业痛点,提出三七农资“数字供销”解决方案。

1、构建“绿色三七”种植体系,推进三七种植标准化发展

大力推广绿色三七种植标准,重点做好三七生产基地绿色化、生产方式绿色化、扩大绿色有机认证(定)规模等工作,将符合绿色标准的化肥、农药纳入三七种植体系中,应用三七通APP实现农业投入品的数字化供销和三七绿色种植的数字化管理。

2、链接产业链上下游,提升三七农资流通效率

3、三七农资商城的销售与农技服务一体化

三七通App和三七通公众号内将提供从种植、施肥、施药、采摘、加工等一系列的三七生产专业知识,全面指导三七农户解决三七种植期间遇到的病虫害等问题,增强三七通农资商城的用户粘性,增强农户线上购买农资的信心,提高三七农资的合理使用率;积极与三七农资生产商展开合作,研发生产专用于三七种植的三七专用药和专用肥,针对性地解决根腐病、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超标等种植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问题。

未来,还将针对入驻三七通用户实时提供测土配肥、统防统治等农技服务,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肥料、农药利用率,节约农资成本。

4、把控农资质量,减少流通环节,提升三七农资服务效率

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质量关系着三七的品质,三七通农资商城在农业投入品供给中承担着把控农资质量、优化供应链环节的角色。首先,三七通农资商城对拟入驻平台的农业投入品生产厂家进行严格筛选和审核,只引入产品质量符合文山三七种植标准要求的厂家,结合定期或不定期的产品质量抽查,加强对引入厂家的产品质量管理,保障三七种植户的利益;其次,由文山三七联合社作为纽带,以三七农资商城为基础,对接农业投入品供需方,降低种植户的农业投入品成本,保障供需双方利益;再者,三七通农资商城除了目前的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外,未来将通过三七通APP组织联合社内部集中采购:年底各基地各企业报计划,年初统一由联合社集中采购后分配,不仅可以让农户获得更优惠的三七农资,而且三七农资的质量还能得到保障。

5、三七农资使用实时记录,确保农资使用安全可追溯

6、金融服务的完善,减轻农户种植的经济压力

探索引入银行、信贷机构等金融服务商,为农资供销提供金融服务,缓解种植端的资金压力。将三七通的运营数据作为开展数字金融的基础数据,探索“农资定向支付”等金融服务,金融服务商将种植户贷款购买农资的资金定向支付给农资生产厂家,做到专款专用,降低贷款风险的同时,提升了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让更多的三七种植户成为普惠金融的实际受益者。

总结

三七农资数字化供销的核心在于:以三七农资商城为“数字供销”渠道,提高三七农资上下游链路的流通效率,把控好三七农资的产品质量,降低种植户的农资使用成本,详细记录农资的供销、使用和监管数据,为种植追溯、农资定向贷款等板块提供基础数据,为三七全产业链溯源和数字金融奠定基础。

THE END
1.富顺县采用“123”监管体系食用农产品溯源成效凸显2024年,富顺县创新采取“123”食用农产品监管体系,即1个目标、2个措施、3个机制,强化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全程溯源,推进食用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成效凸显。 1个目标:以持续巩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创建成果为目标,结合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着力溯源、质量安全监管http://www.fsxzf.gov.cn/-105/-/articles/20337776.shtml
2.农产品追溯体系如何保障食品安全?农产品追溯体系的重要性 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农产品追溯体系的建立对于保障食品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追溯体系,可以实现从农场到餐桌全程可追溯,确保消费者能够了解食品的种植、生产、加工等环节,从而增加了消费者对食品的信任度。 农产品追溯体系的作用 http://www.wuhema.com/details/4005
3.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为消费者、农产品生产企业或质量监管部门提供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建设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体系,实现对农产品从生产养殖到销售全流程关键环节信息追溯,生产可记录、流向可跟踪、安全可预警、身份可调查、一物一码,防伪防篡改,彻底打通农户、收购商、加工厂和消费者,提高全产业链信息透明度,极大增强优https://aii.caas.cn/cgzh/cpzs/dsjpt/b8e1c8e22e0a470082d4520f1c620395.htm
4.农产品溯源体系建设:保障食品安全与提升农业价值的关键步骤农产品溯源体系是指通过技术手段记录农产品从种植、养殖、加工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的信息,确保每一步都可追踪、可查询。这种体系的核心在于透明度和可追溯性,它允许消费者了解他们购买的农产品的来源和生产过程。 为什么需要农产品溯源体系? 保障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是农产品溯源体系最直接的目的。通过记录和追踪农产品的https://www.wclxc.com/hyxw/1069.html
5.首页为落实国务院加快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重要产品追溯体系的重大部署, 中国农资流通协会整合协会、企业、社会三方资源,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率先在农资行业建立全国统一质量追溯平台。 农资消费者可以通过平台进行追溯查询、享受在线农技服务及查询优质农资商品 https://www.nzwlw.com/- 
6.广东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公布探索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广东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公布 探索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5月8日,省政府官方网站公布了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5年广东省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该文件显示,今年广东省将全面加强食用农产品源头治理和粮食质量安全监管,食品安全综合治理和食品生产经营监管,以及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等,对严重危害食品安https://www.neofarmer.cn/news/313/
7.国家食品安全追溯平台10篇(全文)但是,由于我国食品追溯体系建设起步较晚,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推广率不高,大部分的老百姓还不能享受到这种便利。近年来,我国酒类、肉类、蔬菜等食品近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为了从“源头”把控食品安全,2010年至今,商务部分4批支持全国50个城市开展建设肉菜流通追溯体系试点,从流通领域入手,建立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https://www.99xueshu.com/w/filezeq472lh.html
8.快速了解溯农农业产品质量追溯二维码追溯官网溯农意在建立食品追溯云平台,切实有效的促进并推动“追溯系统+食品安全+电子商务”三位一体新概念,对于实现农产品安全保障行业产业化以及农产品品牌推广是一种非常有力的物联网商业运作模式。 关于农产品溯源想了解更多…… 农资企业溯源 溯农二维码系统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溯源防伪防窜货系统。溯农二维码综合运用现代化http://www.365sn.cn/portal/article/index/id/18489.html
9.甘肃省商业科技研究所2022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公司总经理洪霞代表第十届中药质量鉴定技术研修班全体学员在开班仪式上发言 中国—塔吉克斯坦科技合作协议签约暨仪器赠送仪式在我公司举行http://www.gssks.cn/
10.长城电工:天水长城果汁集团有限公司10万吨高端果蔬汁加工灌装获准使用绿色食品标志,食品安全优势明显。通过实施“年产 10 万吨高 端果蔬汁罐装生产线基地建设项目”以及产品可追溯服务体系建设,从供 给特色有机健康安全产品上发力,做大做强做精西部特色有机生命健康 产业。充分利用西部特色资源优势,以提高人民健康为核心,紧紧抓住 利用资源的稀缺性、开发的独特性、市场供给的短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6081500003108_4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