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为农产品安全保驾护航

从省内追溯到跨省追溯,从各地追溯水平不协同到统一推进全国追溯体系建设“一盘棋”,从生产经营主体被动接受到为了追溯效益提升主动追溯……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逐步完善。2017年6月30日正式上线至今,国家追溯平台入驻各类企业主体达9.43万家,比今年初增长3万家,可追溯产品种类达981个。追溯已成为提高政府部门监管效能、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能力的有效途径。

各省积极对接国家追溯平台

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由国家平台和地方平台共同构成。国家追溯平台主要负责采集主体信息、产品批次信息和流向信息(外部追溯),拥有追溯链条长、跟踪流向、引领地方平台发展的突出优势,省级平台负责采集生产过程信息(内部追溯),二者有机结合,互为补充,共同促进了我国可追溯体系的发展。

目前,国家农产品追溯平台已与四川、西藏、江苏三省区完成全面对接,实现数据共享。另有11个省已完成接口开发,正在数据调试。其他15省仍在抓紧开发。预计今年底能实现15个省对接。

可以说,促进省平台与国家追溯平台对接,实现信息共享,是现阶段符合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的。

近年来,各省不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促进追溯体系建设。四川省今年争取财政资金1000万元,支持20个县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示范县建设,全年计划建设200家追溯示范企业。江苏省今年财政计划转移支付追溯补助资金3000万元左右。

由于生产经营主体在实行可追溯过程中,存在设施设备、人员等成本,各省针对设备设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补贴。重庆市每年给予追溯示范企业1~2万元补贴,辖下石柱县每个追溯企业5000元补助,注册并使用二维码进行实质追溯的给予1万元补贴。

培训也是各地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建设的重要方式。“我们原来用的是企业自己的追溯平台,现在想加入省平台,如何加入”南京溧水爱生专业合作社人员说。今年以来,在当地政府的补贴支持下,江苏省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组织生产经营主体、监管人员等群体参加追溯培训30场,为追溯工作培养了一批实用人才。

各显其能,创新追溯办法

“我们要从帮助企业,为企业服务的角度推进追溯,而不只是监管、执法,企业才更容易接受追溯。”广州农联科创有限公司总经理傅学锋在为广东省追溯平台的推广应用与培训服务中,深有感触。

广东省采取了两种方式鼓励生产经营主体加入追溯队伍。一是由农业农村系统组织企业对接目前流行的直播带货等营销主体,帮助企业扩充销售渠道,在这个过程中,促进企业加入追溯系统。二是将追溯与保险相结合,与保险公司对接“溯源险”,既防伪,确保溯源产品信息和本身对应,又可作为传统食品安全责任险。

“大部分产品每包装仅需0.1元即可享受最高500万元保额的食品安全责任险。”针对中小企业推出的溯源险,既能为企业提供抗风险服务,又能让企业经过简单的培训即可利用追溯标签开展自己的电商业务,“因此通过溯源险可以减少企业加入追溯体系的担忧,同时提升企业在销售产品时出证的积极性。”傅学锋表示。

海南省引入第三方服务组织为农业企业提供追溯信息采集录入等服务,方便中小企业使用追溯平台,降低企业管理成本。

“从8月3日开始,海南省开展追溯‘半年攻坚战’,省农业农村厅带队第三方服务组织和技术员深入各个市县,一个镇一个镇、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地推广追溯。”海南省农业农村厅质量处谭超良告诉记者。

“从8月到10月,采取百分比方式排名,每个月通报排名,促进各地积极开展追溯。”谭超良表示,“为鼓励各地开展追溯,我们实行与追溯‘五挂钩’的要求,比国家规定的‘四挂钩’还多一个,将追溯与农业品牌发展资金申报挂钩。”

四川省部分县(市、区)通过与生产经营主体签订追溯管理协议,明确追溯任务、制定考核管理办法,充分运用考核结果,“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激发生产经营主体实施追溯管理的积极性。

追溯效益逐渐显现

杭州良渚麟海蔬果专业合作社每天生产4万多斤蔬菜,运往长三角各大商超,为了让消费者吃得放心,专门安排7人负责追溯工作。“仓库有2人主要负责农资、用药、进出档案记录等工作,4人分别划区进行农事记录,还有1人负责上市前检测和信息输入电脑,这一套追溯体系一年的成本大约60万元。”合作社社长何林海告诉记者。

尽管追溯给合作社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成本上升,但何林海对实施追溯的决心非常坚定,“我们对追溯绝不动摇。”何林海表示,实施溯源后,虽然成本上升了,但产品复购率和附加值提升了,种植面积和销量有了大幅增长。

浙江世纪联华超市是合作社最大的采购商,采购量从2013年每天5000斤到现在的2万多斤。超市采购经理何建明表示:“从合作社采购的每一批蔬菜都有可追溯码,我们很放心。”

日销量从2万斤左右到4万多斤,年销售额从1000多万元到3700万元,今年有望超过3800万元,种植面积从700多亩到现在的1450多亩……麟海蔬果专业合作社用鲜活的数字体现了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后带来的变化。

不得不说,追溯促进了农产品产销对接。与此同时,多个省份充分借助区域性博览会、推介会等展销活动,提高公众对农产品追溯认知度,推进追溯产品产销对接。广东梅州市强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南方日报、梅州电视台举办梅江白宫苦瓜直播活动,所有产品带码销售,直播观看58万人次,带证销售苦瓜产品3070吨。

THE END
1.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为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近年来,理县高度重视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追溯体系建设初见成效,截至目前,理县已实现农产品可追溯58家,其中追溯示范户15家,初步实现了省级追溯平台与国家追溯平台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有力提升了理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智慧监管能力和大数据分析决策水平。 https://www.agri.cn/zx/xxlb/sc/202412/t20241202_8694964.htm
2.首页为落实国务院加快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重要产品追溯体系的重大部署, 中国农资流通协会整合协会、企业、社会三方资源,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率先在农资行业建立全国统一质量追溯平台。 农资消费者可以通过平台进行追溯查询、享受在线农技服务及查询优质农资商品 https://www.nzwlw.com/home/login
3.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为消费者、农产品生产企业或质量监管部门提供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建设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体系,实现对农产品从生产养殖到销售全流程关键环节信息追溯,生产可记录、流向可跟踪、安全可预警、身份可调查、一物一码,防伪防篡改,彻底打通农户、收购商、加工厂和消费者,提高全产业链信息透明度,极大增强优https://aii.caas.cn/cgzh/cpzs/dsjpt/b8e1c8e22e0a470082d4520f1c620395.htm
4.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系统提示 升级接口查询异常 ! Not valid! 确认 http://zs.qsst.moa.gov.cn/?_escaped_fragment_=/login/login
5.质量追溯2024-06-27 · 关于开展农产品追溯优品登录和产地追溯信息验证工作的函 2024-06-07 · 关于邀请参加农产品质量安全数字化转型与智慧监管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的函 2024-05-21 · 关于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第三方社会化服务机构登录工作的函 2024-05-13 · 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数字化转型与智慧监http://www.aqsc.org/zlzs/
6.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方案(精选12篇)各县区农业部门和委属相关单位要从农资市场治理、生产过程管控、质量监测检验、质量安全追溯等关键环节入手,针对辖区内种养基地和生猪屠宰场,加大风险监测和巡查检查力度,全面排查风险隐患,防患于未然。要坚持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深入开展农药、“瘦肉精”、生鲜乳、兽用抗生素、生猪屠宰、水产品“三鱼两药”等专项https://www.unjs.com/fanwenku/306768.html
7.一文了解全球800家农业大数据公司(国内篇)36氪未来智库朗坤物联网重点开展物联网技术在鲜活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和“农超对接”中的应用,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产品在生产、加工、检验、物流、销售全产业链上的全程监控,保障农产品在“农超对接”中质量安全和全面追溯。 产品介绍:智慧三农综合服务平台解决方案:按照整合资源、统一平台、行政决策、综合服务的总体构想,以“互联https://www.36kr.com/p/5213113.html
8.中宁枸杞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七、追溯体系16.企业应用物联网进行实时追溯,并进入中宁枸杞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给予物联网设备投入资金 30%的补助;完善优化大数据管控平台发挥公共作用,给予费用 30%的补助(以当年实际发票核算为主);每个企业最高不超过 30 万元。商标准用企业加贴中宁枸杞质量安全追溯码,每个追溯码补贴 0.03 元。17.与银川海关技术http://zngq.zly.jgwcjm.com/news/page/1.html
9.《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20》全文(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全面推广应用 农业农村部全面推广应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配套建成了指挥调度中心、移动专用APP、监管追溯门户网站、国家追溯平台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全面质量管理种植业规模达到3261万亩,养殖业达到8211万头(只),水产追溯规模232万亩。农产品全面质量管理平台收集存储生产档案记录https://xczx.nwsuaf.edu.cn/sndtB/750260a4569b4153b2a20a6e3c0f4ef7.htm
10.农资网络体系建设暨“绿色农资”升级行动推进会召开总社发挥国家化肥保供稳价工作机制成员单位作用,参与国家化肥农药储备管理办法修订工作,提出政策建议,加强储备落实;总社作为全国农资打假部际协调小组成员单位,与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联合召开全国农资打假电视电话会议,印发打假工作要点,推动建立系统农资商品质量负面舆情整改提示机制。依托“中国农资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加大农资质量https://www.zgswcn.com/news.html?aid=202210
11.长丰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追溯平台长丰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追溯平台 资讯 荒地变良田 良种助丰收——一个杂交水稻南繁制种企业的十年垦荒造田路 更多> 最新?|草莓经典案例2024-03-27最新?|农产品电商“千人培训”乡村干部培训班开班2023-06-20 17:34 最新?|甘肃农业大学与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达成合作协议2023-06-20 17:28 http://cf.ainongy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