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供应链发展报告(精选5篇)

苍南县供应链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供应链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1)违约问题。有些年份农产品大量增产时,核心企业不愿意接受过多的农产品,农产品收购企业就面临农产品保存等问题,这样使得这些企业就出现违约的可能。另外,农产品经销商也可能因为产品的滞销放弃剩余产品的提货权利,使得供应链融资无法循环进行。所以,当供应链中的企业出现违约时,就会使得整条供应链中断或崩溃。

(2)法律监管问题。目前,该供应链中偶有发生物权的归属纠纷,然而这也暴露了目前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应尽快完善物权法,明确物权归属。

对策建议

(1)银行应加强审查、审批和资金监控体系。对那些违约高的企业采取严格的准入措施,同时对其他企业也应规范审查流程,通过专业化操作和标准化作业避免操作风险。

(2)对供应链中优质的企业进行扶植,使这些企业能做大做强,提高企业的信用水平,可以降低供应链的违约风险等问题。

关键词:农产品供应链金融;价格风险;风险生成因素;风险管理;途径

一、农产品供应链金融风险生成的主要因素

第一类,即宏观经济因素。它就包括利率、国家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宏观货币供应链以及消费指数等等因素。

第二类,生产资料价格因素。它就涵盖种子、肥料、饲料、油料等围绕养殖需要所存在的生产资料价格波动因素。

第三类,国内市场及国际产品市场价格变化因素。农产品的市场价格是时刻变动的,其中粮食价格变动也会直接影响到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变动,因为二者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农产品品种,所以它们彼此之间的价格变化影响因素会很大。

第四类,自然灾害与疫病。这两种因素对农产品的价格波动影响最大,当旱涝灾害或疫病来临时,蔬菜农产品与肉禽农产品都会受到其直接影响。

二、我国农产品供应链金融价格风险管理的基本目标

首先,要实现对农产品供应链的相互协同效益。农业农产品生产企业应该主动提升自身的实体资产使用效率,从成本节约角度来有效增加销售总量目标,形成互补效应。虽然说互补效应是非常具有经济价值的,但也要注意它易于被其它企业所模仿,让企业自身失去核心竞争优势。所以企业应该在农产品供应与流通方面突出隐形资产作用,即发挥本企业独有的资源及技术优势,让其成为企业源源不断的发展源动力,进而让其它企业所无法模仿复制,确保实现对农产品供应链的相互协同效应。

其次,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满足农产品供求关系,围绕市场探清农产品价格波动现象本质原因,并寻求价格稳定方法,避免由于其价格风险过大而对市场供需关系产生危害。因为它一方面会影响到农民及居民生活收入支出,一方面也会影响市场经济的健康稳定运行。所以应该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及物价,确保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基本需求。

三、我国农产品供应链金融价格风险的波动趋势研究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经济在社会中地位非常关键,这主要来自于人们对农产品的大量需求,是社会安定发展的重要保障条件。据我国农业部及商务部近五年的数据统计显示,目前国内农产品供应链尽管不断经历重大自然灾害、食品安全问题以及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但实际上其价格波动于供求环境在本质上并未发生过多改变,供需量基本维持平衡稳定状态,且略有盈余,如表。

在我国,农产品是国民日常需求中占比重最大的消费品,也是农民增收的最主要途径。所以有效管理农产品供应链价格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满足多方需求,稳定社会金融经济整体健康稳定有序运转,促进国家宏观经济可持续发展。从我国农业部与商务部在过去6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国内农产品供应链在鲜水产、鲜蛋、鲜奶、粮食方面价格波动变化不大,鲜肉、蔬菜与水果等价格波动幅度较大,而且它们的年增长量趋势也更加明显,呈现典型的价格周期性波动。这不但是因为水果、蔬菜与鲜肉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趋势,也因为国民普遍对这3种农产品的需求导致生产性更为突出,以下给出2011年~2015年度我国粮食与鲜肉两种农产品价格波动趋势曲线图,如图。

如上图中虚线部分为我国粮食在6年间的价格波动趋势曲线,它相比于实线部分的鲜肉价格波动更加稳定,没有特别起伏部分,这充分证明了我国鲜肉的供需量变化更加突出,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趋势,且存在一定程度的供应链金融风险。

四、我国农产品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优化途径

1.基于订单融资封闭流转制度的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

农产品供应链金融融资呈现特殊的抵押融资模式,考虑到其订单契约是无法交易的,所以其本身是没有任何价值的,需要通过订单金融融资的方式来实现信用贷款目的。考虑到农产品的自利性适应因素诱惑极大,有可能导致经销商违约,造成农产品流通信息的严重不对称。要巧妙利用农产品现代化电子批发市场,对其进行有效的市场监控融资行为,主要来说本文给出两种金融融资资金封闭流转制度做法。

其次是“回款锁定”,该做法通过融资者质押订单所涉及的一切农产品,在产品交割以后再获取现金,但现金并非进入融资者所存取交易账户,而是进入只能存入不能提取的保证金账户。这种做法的原因就在于电子批发市场必须用融资者的资金进行金融机构还款付息,然后再将剩余资金汇入融资者交易账户。简单来说,这是一种强制性的农产品供应链金融保险机制,它能够几乎完全杜绝农产品价格波动趋势的扩大,逐渐促进整个供应链的协同风险管理效率。

2.基于不守信惩罚制度的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

农产品供应链与一般独立组织不同,它的内部行政约束手段与制度不够充分,许多契约也不够完备。所以应该根据农产品供应链参与者分散且经营规模小的特点来构建基于不守信惩罚制度的风险管理机制,强制提高交易流通信任制度,确保农产品供应链中各种契约的正确顺利履行。

五、总结

从2003年~2015年间的农贸市场价格指数描述统计就可以看出,我国粮食价格的波动方差高达8.34400,而肉类产品的波动方差为8.683346,相比粮食价格波动幅度更剧烈。它们都严重影响了国内农产品的供应链金融稳定运行,最终导致供应链利益分配与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频发。所以,政府目前应该加大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力度,作为供应链管理的市场主导角色出现,主动参与农产品生产行业流通交易活动,做好规则制定者与服务者之间的角色转变,同时在制度、税收、财政与信息方面给予农产品供应链以足够、可靠的后盾支持。

参考文献:

[1]赵辛.鲜活农产品供应链价格风险生成机理与管理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3.189-191.

[2]黄寒.鲜活农产品供应链价格风险传导机理探索[J].商业经济研究,2015,(12):30-31.

[3]谭涛,朱毅华.农产品供应链组织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4,(5):24-27.

硬着头皮上马物流项目,最终将表现为盲目投资、收效甚微、入不敷出和资不抵债。澳大利亚政府在北半球一些国家和地区对物流投资项目进行深入的调查,发现北半球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尽管十分重视物流,却在物流服务、供应链成本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成本高企、运作效率低下的问题;尤其是食品物流服务和食品供应链存在储运效率低下、配送卫生规范不合格和食品损耗严重等问题,食品成本不断上升,加重民众生活负担。

设定目标

“食品前景旗舰规划”的目标是使澳大利亚食品物流产值每年连续增加28亿美元的营收;为此FFF把研究重点落在供应链整体运营、扩大供应链发展空间、促使食品供应链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等物流研究项目,尤其重视积极引进前沿技术和快速培养食品供应链专业人才。

巨大的产业链

澳大利亚拥有巨大的食品出口市场,也是澳大利亚重要的出口贸易;2006年澳大利亚食品产品出口总额达到112亿美元,其中大约43%是初加工食品产品。那么物流服务在澳大利亚食品出口过程中发挥何等作用?澳大利亚食品出口贸易中的物流成本这一块有多大?根据CSIRO在2005年的物流报告,澳大利亚2000年度出口食品运输和仓储成本占3%-5%份额,而出口食品整体物流成本在20%-50%;根据最保守估计,澳大利亚仅食品出口贸易一项每年发生的物流成本总额大约在22亿美元-56亿美元之间;尽管最近年份资料暂时没有公布,有一点却十分明确,物流费用支出在食品生产和食品零售价格中的份额相当重大,食品物流运营成本越低,食品零售价格也越低廉,反之越昂贵。

澳大利亚在2003年成为全球第七大葡萄酒生产国,当年澳大利亚葡萄酒总产量达到10亿8500万升;澳大利亚葡萄酒享有国际信誉,现在的澳大利亚是葡萄酒出口量最大的国家。澳大利亚2005-2006财政年度总共出口葡萄酒73800万升,年增长率达到12%;2006-2007财政年度葡萄酒出口量将再增加7700万升。

目前澳大利亚以年均增长2%的速度增加出口葡萄酒,年均葡萄酒出口总额超过21亿3000万美元,但是为了提高澳大利亚葡萄酒国际市场竞争力,过去10年来每升葡萄酒单价降低了9%,目前平均单价只有2.90美元/升。澳大利亚葡萄种植园1993-1994年度为67000公顷,到2003-2004年度增加到164000公顷,目前还在继续增加。南部澳大利亚是澳大利亚出口葡萄酒最大生产基地,其产量相当于澳大利亚出口葡萄酒年总量的三分之一;目前澳大利亚出口葡萄酒大多用集装箱运输,仅仅每年运往北美的集装箱就达到2万TEU。时下澳大利亚外销出口葡萄酒年销售总额达到25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45亿美元。由此可见澳大利亚政府如此郑重其事地强调不断优化物食品应链投资的用心。

葡萄酒“链”不畅通

CSIRO重点分析研究澳大利亚食品物流现状后,把澳大利亚食品物流供应链整体运作紧密联系到海运、空运、公路、铁路等运输模式和各自基础设施功能,还仔细分析食品生产季节性变动规律、消费者社会结构、地理环境、法律法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和供应链各个环节等等,在出口食品项目方面分门别类地重点研究小麦、肉制品、海产品、水果的出口数量和总额与物流供应链运营的相互关系;甚至专门划出水果中的芒果、农作物和葡萄酒等四大块食品出口项目进行详细分析其物流供应链成本和进一步降低其成本的可能性;盛产芒果的澳大利亚2004年产量达到47000吨,总产值达到2亿900万澳元;通过普遍调查后发现这四大类食品经营成本结构、加工商和生产商的价值链、质量成本、成熟期、收获期、芒果等水果货架保质期、冷链经营管理系统和操作规程等信息不完整,不规范,物流商与各个环节存在不同程度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现象,导致食品物流供应链成本长期居高不下。

重点突破

澳大利亚坚持的物流投资途径总是以创新为先导,以信息技术网络为基础,在持续改善食品出口贸易和降低物流供应链成本的同时,不断优化食品产业价值链,提高澳大利亚食品世界市场竞争力,扩大出口贸易市场规模和提高澳大利亚出口贸易在世界贸易总量中的份额。

以下为“科学和产业研究组织联合体”(CSIRO)向澳大利亚政府提供的所谓指导全国物流供应链投资途径的要点:

(1)特别重视和深入了解贯穿于供应链的产权复杂结构,不同企业供应链之间的相互关系、产品种类和质量的混合结构、产品地理和自然环境等等,直接涉及到物流供应链成本和运营效益的这些因素相互紧密联系,必不可分,在物流投资的一开始就必须深入调查和精确评估,不可挂一漏万。

新十年:中国农业发展面临更大压力

入世10年,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但是随着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联度日益增强,农业发展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形势和挑战,主要表现在:

一方面,主要农产品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今后我国面临粮食需求刚性增长、资源约束日益突出的双重压力,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深层次矛盾难以化解。目前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支撑能力不强:在粮食播种面积难以扩大的背景下,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难度日益加大。

另一方面,农业比较利益呈持续下降趋势,对加快完善和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的要求更加紧迫。今后农业物质投入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将呈快速增长趋势,农业生产成本已进入快速上升通道,农民种粮效益难以持续提高,粮食生产的“兼业化”“副业化”趋势将更加明显。与此同时,部分地方粮食生产积极性出现弱化倾向,对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十分不利。

新挑战:统筹利用国内外农业资源难度加大

此外,今后我国粮食供求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目前虽然稻谷、小麦产需基本平衡,但保持平衡的压力越来越大;玉米加工需求快速增长,供需缺口逐步扩大;大豆大规模进口、继续依赖国际市场的局面很难逆转。如何进一步提高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建立持续、稳定、合理的全球资源性农产品进口供应链,既十分重要,也尤为紧迫。

从国际上看,影响国际农产品市场的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一是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将继续深化,进一步加剧全球农产品供给波动。二是农业“能源化”趋势有可能更加凸显。三是农产品“金融化”趋势难以逆转,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将更趋剧烈。

农业的国际竞争环境日益复杂,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农业贸易保护主义仍然甚嚣尘上,不公平的国际农业竞争环境难以得到根本的改变。

全球农业经营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垒球农业跨国公司强化全球粮源、物流、贸易、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布局,已经控制全球80%的粮食贸易、70%的油籽贸易。因此,今后我国农业“走出去”的外部环境将日益复杂、利用国外农业资源的难度会越来越大,

新起点:中国农业必须加快“走出击”

我国农业应以加入世贸组织10年为发展的新起点,从全球视野、战略高度,确定今后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总体战略。尤其是争后5~10年,要以深入拓展农业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为路径,以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建立全球供应链为重点,以建立健全农业开放支持政策体系为支撑,以强化农业开放风险防控与产业安全管理为关键,稳步推进农业对外开放,为促进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加快建设我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和良好环境。为此。需要重点实施以下关键措施:

第一,抓紧制定农业对外开放的总体规划,建立基于全球视野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机制,提出新形势下重要农产品及其加工产业国际贸易的国家战略,构建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农业国际化战略框架。

第二,着力深化农业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和完善农业对外开放支持政策体系。要积极推进农业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统筹管理农业对外开放的体制机制;对水稻等关系国家粮食安全根本利益的主粮产品,明确纳入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保障范畴;建立和完善服务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利益的农产品进出口支持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外资准入和管理制度,建立外资并购境内涉农企业报告和安全审查机制。

第三,重点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加快建设持续、稳定、安全的全球农产品供应链;大力扶持基础较好的国内粮农企业发展,参与农业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建设。

关键词:供应链;储备调节制度;粮食市场;粮食安全

在2008年7月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刚刚通过了《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对保证粮食安全、粮食生产、粮食供应、粮食爱护等提出了九大举措。这是为了适应国内外粮食生产和粮食市场的变化,采取的必要措施。当前的中心工作是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粮食供应链。

一、国内外粮食供应链的变化

1.我国粮食供应链形势并不乐观

(1)自然灾害依然是影响我国粮食供应链的重要因素。粮食由于生长周期较长,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时常会受到自然灾害影响,病、虫等因素也经常影响农作物。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水、旱、雹、虫是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灾害。

(2)我国粮食种植面积锐减。1996―2007年土地利用变更结果显示,历年耕地面积共计减少49681.78公顷。我国耕地面积已经减至18.26亿亩。江苏、浙江等粮食产区,工业的发展占用了大量耕地。

2.国际市场粮食供应链动荡不安

一方面,不利的天气条件导致许多国家收成减少。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增加生物燃料产量,也提高了对粮食的需求。特别是以玉米为原料的乙醇生产,约占2006年至2007年全球玉米消费增长量的3/4。目前,国际大米价格达到19年来最高,小麦价格创下28年来最高。

3.粮食走私日益严重

由于国际粮食市场价格持续走高,尽管我国从2008年1月1日开始,已经对小麦、大麦、燕麦、玉米、稻米等粮食作物的出口加征5%~25%不等的出口税,但是价格仍然远远低于国际市场的价格。不少粮食走私分子向国外大量走私粮食。最近,全国各地海关都相继查获粮食走私出口案件。满洲里海关破天荒地一次就截获了350吨企图走私出口的粮食,而在此之前,深圳、拱北、昆明、南宁、杭州等海关今年也相继查获粮食走私出口。

二、我国现有粮食供应链的若干不足

(2)储备粮库布局不够合理,储备设施、技术和管理方式落后,运输能力严重不足。首先,从全国的储备粮库布局来看,布点过于分散,一些储备粮库远离铁路等交通线,增加了储备粮轮换、运输成本,而且储备库规模偏小,铺底粮多,经营管理成本高。仅国家专储粮食点就有2800个,由于每个仓库都需要一定的铺底粮,所以专项储备低于150亿公斤就很难调出。其次,目前我国各地粮食储备的仓储设施、技术和管理方式还十分落后,现代化的圆筒金属仓、水泥仓较少;缺乏机械化装卸设备和电子计算机管理监督设备,也造成我国粮食供应链十分脆弱。最后,全国粮食的铁路运输能力严重不足。由于目前我国铁路线客货混跑,运输能力严重不足,尤其是运输粮食的车皮严重不足。东北每年都有大量的粮食需要通过铁路运输到关内,但是很难申请到车皮,东北大量粮食积压在仓库里变质、浪费。而浙江、广东等粮食主销区却粮价波动,影响到全国粮食供应链的区域协调和统筹兼顾。

(3)粮食供应链调节能力不强。中央政府对地方粮食储备规模有明确要求,规定主产区要保持3个月的销量储备,主销区要保持6个月的销量储备,但是不少地方政府纷纷减少甚至取消地方粮食储备,破坏了我国粮食供应链的完整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1984年、1990年、1996年的三次“卖粮难”,以及1993年和1995年两次粮价大幅上涨,我国的粮食储备调节制度在保护粮食生产和稳定粮食价格方面运行效率不高,调节能力不强。

三、完善我国粮食供应链的若干对策

(1)建立储备粮轮换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目前,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储备粮实行的是静态化管理方式。储备粮规模一经落实,非经法定部门批准,不得出库。在粮食轮换时也需要经相应的管理部门批准后才可轮出,轮换补贴是固定的,轮换计划集中向承储企业下达。国家承储企业夹在计划和市场之间,完全处在一种被动地位。笔者建议可以核定一部分储备粮为静态库存、另一部分为动态库存。静态库存由政府掌握,企业不得动用,必须确保任一时点都数量真实、品质良好;动态库存由企业单独运作,用于循环轮换。把掌握轮换时机和经营的主动权放给储备企业,由企业综合考虑粮食市场行情和库存粮食的品质变化,灵活运作,适时吞吐,由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2)完善粮食风险基金的运行机制。为保证我国粮食供应链的顺利运行,国家建立了粮食风险基金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粮食风险基金用于补偿各地储备粮食收购、储存、销售中的正常价格损失和仓储损失,各地粮食风险基金是由同级财政预算拨出并专户存于农业发展银行,专款专用。目前在不少地区粮食风险基金缺乏保障,严重影响了粮食收储企业储存粮食的积极性,也影响到我国粮食供应链的正常运行。笔者建议,第一,要继续加强对粮食收购资金和粮食风险基金的运行的审计和监督。严禁拖欠、挪用和挤占粮食收购资金和粮食风险基金的行为。第二,进一步规范粮食风险基金的使用和正常流动。将粮食风险基金与粮食收购资金结合起来包干使用,以弥补跨省区粮食收储销的损失。最近国务院办公厅在[2008]15号文件中明确要求“粮食局要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尽快下达地方储备粮规模指导性计划,并督促地方根据市场情况逐步充实到位。市(县)级粮食储备利息、费用可以在粮食风险基金中列支”。

(3)必须完善跨省区粮食供应链。随着我国粮食生产专业经济带的逐步形成,通过跨省区粮食购储销来完善我国粮食供应链是必然选择,但是跨省区的粮食市场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主销省与主产省不能形成长期稳定的粮食产销合作关系。特别是在粮食紧张时,主产省不能保证主销省的粮食货源。第二,主产区的粮食补贴太多,一些主产区的国有粮食企业为了拿到超储补贴和各项补助,不愿或不能将库存粮食降价销售,影响了主销区粮食企业的顺利采购。第三,农发行对粮食收购资金实行封闭运行,钱随粮走。各地农发行担心对资金运行无法保证监控,因此对跨省收购或跨省销售粮食的企业一般不给予贷款,这给跨省购销粮食的企业带来了很大困难。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建议国家要加快跨省区粮食购销市场建设,对跨省区粮食购储销要在政策、资金、交通工具等方面给予便利,允许跨省区粮食购储销企业使用农业发展银行的粮食收购贷款,允许粮食风险基金跨省区合理流动,以满足跨省区异地储粮的必要开支;为减少粮食的铁路运输费用,可以开设跨省区粮食流动的“黄色通道”;各省区要打破地方主义观念,依法维护跨省区粮食购储销的合同关系,促进全国跨省区粮食供应链的形成。

THE END
1.浅谈数字经济时代以创新生鲜供应链推动乡村振兴摘要: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而在乡村产业发展中农产品供应链则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部和商务部等部门大力支持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并从中央财政支持资金中安排专项扶持资金来支持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然而,当前我国农产品供应链体系仍然存在基础设施薄弱、产销对接不畅、冷http://cxxs.hzlib.net/DRCNet.Mirror.Documents.Web/docview.aspx?DocID=7627564&leafID=3402
2.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产品供应链创新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产品供应链创新研究》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产品供应链创新问题。从农产品供应链的结构及特点分析入手,分析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发展现状及趋势、国际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经验。在此基础上,探索农产品供应链创新的动力机制;分析基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http://cm.hust.edu.cn/info/1410/33998.htm
3.农产品供应链挑战与成效一、农产品供应链构成及现状 1. 构成环节: - 生产环节:众多分散农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负责种植或养殖,决定农产品初始质量等。 - 采收环节:把握时机采摘、捕捞,确保品质口感。 - 加工环节:部分农产品需加工处理以延长保质期等。 - 仓储环节:调节供需平衡,不同农产品对仓储环境有要求。 - 运输环节:多种运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853077506&efid=DDewpharicUnhRSiEOmGZQ
4.农业金融机构(精选十篇)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农民日用消费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中, 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 涉及原材料、中间产品、产成品, 并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 将农户、分销商、零售商、最终消费者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体系称为农业流通体系, 它包括农产品供应链、农村生产资料供应链和农村消费品供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p21b5tb.html
5.农发(青岛)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招聘信息农发(青岛)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科苑纬一路1号青岛国际创新园B座402室,注册资本为1000.00万人民币,成立于2020-03-04,目前公司的主要经营范围是一般项目:供应链管理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接受金融机构委托从事信息技术和流程外包服务(不含金融信息服务)https://www.liepin.com/company/gs66690134/
6.新疆农发集团供应链有限公司新疆农发集团供应链有限公司,办公室地址位于新疆图木舒克市昆神街6号,我公司主要提供:食品经营;餐饮服务;住宿服务;酒类经营;食品经营;食品互联网销售:供应链管理服务;冷链物流服务;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加工、运输、贮藏及其他相关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企业管理咨询;鲜肉批发https://m.11467.com/b2b/co/133992672.htm?source=1
7.新疆农发集团供应链有限公司新疆农发集团供应链有限公司 创建:2021年 总部:新疆图木舒克市 管理总部及区域运营中心:重庆市渝北区 公司定位:打造新疆农产品品牌 产业领域:新疆特色坚果、干果、鲜果等全品类休闲零食 员工:200余名 成就客户、创新包容、团结奋进、开放共赢 以科技为核心、以优质农产品为基础、以品牌为支撑、以渠道为关键、四位一体http://www.foodspjm.com/com/weev/
8.湖北农发农事服务供应链有限公司湖北农发农事服务供应链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08月01日,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蔡甸经济开发区九康大道79号管委会209室,目前处于开业状态,经营范围包括一般项目:供应链管理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数字技术服务,互联网安全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物联网技术服务,物联网应用服务,物联网技术研发,互联网https://www.aiqicha.com/company_detail_54314577987518
9.红安:聚焦“土特产”成熟“供应链”红安网消息将乡优品 红农特产体验馆位于湖北省红安县城关镇竹湖朗阅南区,是红安县政府国资平台公司农发集团投资运营。12月8日,农发集团旗下的将乡优品 红农特产体验馆正式开业了,为我县农业成果、终端农产品宣传推广提供新窗口,也为产品销售和信息交流提供新平台。 http://www.redhongan.com/p/160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