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商务部网站2月14日消息,商务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近日向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江苏、浙江、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陕西商务、财政主管部门发布关于疫情防控期间进一步做好农商互联完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的紧急通知。
此外,中央财政支持疫情防控期间市场保供,目的是调动农产品流通企业积极性,做好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工作。各地要认真制定支持方案,重点支持有较强实力,疫情防控期间发挥保供作用大,尤其是对湖北、广东、浙江等保供任务较重的地区发挥突出作用的企业。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完善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监管,在应急需要时及时拨付使用,务必保障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此前已经确认支持的农商互联项目和资金,继续按照《通知》要求执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务主管部门:
近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地区农产品出现滞销问题。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做好疫情防控期间产销对接工作,切实保障市场供应和农产品正常销售,畅通农产品“出村进城”渠道,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分析研判,做好农产品滞销风险的预警防范
二、压实属地责任,积极采取措施化解本地区农产品“卖难”问题
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坚持属地原则,落实地方主体责任,准确分析产销形势,统筹协调好本地区的市场供应与农产品销售。要坚持精准施策,做好应急保障兜底,千方百计为农民、市民解决实际困难。一是要有效利用区域内农业资源,组织好当地农产品流通,加强主要消费城市与周边产区的对接,确保鲜活农产品能够产得出、运得进、送得到。二是鼓励各地综合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收储能力,协调财政等部门,通过补贴、贴息、政府储备等方式支持流通企业在产地和销地增加商业库存,充分发挥冷库等仓储设施的“蓄水池”作用,对滞销农产品上市进行错峰调节。三是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及时发布应季农产品上市信息,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协调组织大型批发市场、连锁超市、电商平台等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开展线上精准对接。四是进一步扩大机关、学校、医院和企事业单位集中采购本地区农产品的规模,推广以购代捐等帮扶措施促进销售。
三、聚焦贫困地区,多措并举带动农产品销售
各类农产品流通企业要与贫困地区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加强合作,优先销售贫困地区农产品。农商互联有关省份可根据本地疫情防控需要,中央财政资金在同等条件下,向在疫情防控中承担任务的农产品流通企业和贫困地区倾斜,支持做好货源组织、储备和对接调运,确保蔬菜等重要农产品供应链不断链。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公益性农产品示范市场要发挥调节器和蓄水池作用,采取减免费用、设立专区、便利证明开具程序等方式,承担起本地区保障市场供应和农产品销售的责任。电商企业要通过扶贫频道、专区、直播带货等多种渠道提供流量支持,开通农户入驻绿色通道,拓宽滞销农产品销路;要提供针对性培训课程和服务,加大对疫情严重地区、滞销地区商户的针对性帮扶,减免培训费用,提供运营诊断等服务。物流企业要引导物流资源向滞销地区倾斜,针对滞销产品降低物流配送费用。
四、加强沟通协调,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五、及时报送情况,利用线上对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联系人:商务部市场建设司于跃
传真:85093695
“一亩田”平台
“农蔬疏”平台
商务部办公厅
2020年2月13日
原标题:《重磅发布:完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畅通农产品“出村进城”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