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加大农产品供应链建设,根据农村、市场和企业需求,进一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通过政策扶持,统筹规划,切实保障农村商贸基础设施和农产品供应链建设良性发展。
燕都融媒体记者李春炜
乡村振兴是对脱贫攻坚的再一次巩固和有效衔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一环。今年的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着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省人大代表、河北叁陆伍集团董事长于树中建议,加大农产品供应链建设,根据农村、市场和企业需求,进一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通过政策扶持,统筹规划,切实保障农村商贸基础设施和农产品供应链建设良性发展。
现状:我省农产品供应链存在三方面问题
“农产品供应链是指以农产品为对象,围绕农产品核心,通过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执行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从而将农户和农业生产基地、农产品收购商、加工商、零售商、消费者连成一体的功能网链。”省人大代表于树中说,当前,我省多地的特色农产品不断“走进城市、走出河北、走向全国”,但从目前来看,也存在农村商贸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尤其是贫困农村地区难以形成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加工和销售。
经过调研,于树中了解到,目前,我省农产品供应链主要存在农村商贸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市场不能合理有效配置资源、政府金融支持政策亟需优化等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城乡高效配送、乡镇商贸基础设施、农村物流站点是农产品供应链离不开的平台和基础设施。”于树中认为,这些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不能吸引资本有效流动、农业发展没有后劲、企业和农民都不能盈利,由此导致整个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环节“有产品没商品、有商品没产量、有产量没质量、有质量没销量”等诸多基础性问题,从而也会影响农产品供应链高效配送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同时,他认为,目前农村商贸基础设施、农产品供应链建设投资大见效慢,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资本向此方向的合理倾斜和流动,导致企业由于得不到急需的资金输血支持而举步维艰。
建议:探索推进国有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供销社系统混合所有制改革
对此,于树中建议,探索推进国有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供销社系统混合所有制改革,构建“国有资本+民营资本+村镇资本(集体经济)”合作模式,推动国有资本参与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和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发挥国有企业资金雄厚和征信实力的优势;民营企业经营灵活、创新能力强的优势;村镇资本(集体经济)特色产业资源丰富等优势,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壮大县域经济的主攻方向,着力培育和发展一批规模体量大、专业化程度高、支撑带动力强的特色产业园区,形成“一地一特”或“一地多特”的发展局面。
而在金融扶持手段创新方面,他建议,通过为企业提供信托支持或者企业自身发行债券等创新金融服务手段和方式支持农村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激发农村消费活力,为农村地区经济增长做贡献。同时,利用多种资本手段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农业产业,支持企业构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以此发展和拉动城乡地区消费,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