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智慧供应链体系高质量发展研究丨中国工程科学新浪财经

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逆全球化”风潮割裂全球发展,人口老龄化挑战国内经济结构,消费不足约束国内市场潜力充分释放,基于此,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可靠成为一个重大科学课题。“十四五”规划纲要着重强调,开展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前产业链供应链可靠安全还需解决许多重大问题,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起点,构筑供需深度融合的农产品供应链,建设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充分满足国内消费市场需求,实现产业价值最大化已经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之一。

21世纪以来,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为代表的数字科技加速向农业农村领域延伸和渗透,弥补和改造了传统农产品供应链体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高效整合了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推动了农产品供应链体系朝可视化、生态化、集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为新发展格局下安全可控、循环畅通、高质高效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构建提出了新方向和新思路。

二、农产品智慧供应链体系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及特征分析

(一)新发展格局下农产品供应链体系智慧化转型的核心要求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既需要“联”,更需要“通”,各类生产要素的组合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进行有机衔接,实现流转循环,形成高效的现代流通供应链体系。因此,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下,迫切需要形成完整、稳定、高效的供应链体系,实现产业互联互通、供需稳定平衡和高效匹配。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前端产业,农产品的多功能性为农业和工业部门间的产业链纵向一体化创造了条件。畅通农业“双循环”,构建安全、协调、稳定的农产品供应链是国民经济“双循环”的起点,也是我国实现以内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的根基和先决条件。但是,区别于工业供应链,受农产品易腐性、季节性、难以标准化等特点的影响,我国传统农产品供应链一直存在着分散生产经营、市场意识薄弱、供需信息失衡、监管缺失、供应链冗长、产后损耗率过高等问题,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处于粗放集成和松散协同的局面,整体运作效率低下,无法满足新发展格局下对循环畅通、供需精准、高质高效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的需求。如何运用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念,撬动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向智慧化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农产品智慧供应链体系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释义

农产品智慧供应链指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与传统农产品供应链进行深度融合,推动农产品供应链全流程的透明管理、快速响应、无缝链接、高效信息共享与协同,实现农产品供应链从农产品到餐桌全环节的智慧化转型,形成基于数据驱动的农产品供应链生态系统。农产品智慧供应链的核心要义是将农产品供应链上的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业务流汇聚形成一个闭环生态圈,实现要素集成化、运营可视化、组织生态化、决策智能化,从根本上重塑传统农产品供应链系统中的种养端、加工端、流通端、营销端各环节与各主体的生产关系和利益结构,促使供应链结构向扁平化、网络化转变,从而提升农产品供应链韧性。

(三)农产品智慧供应链体系高质量发展框架构建

图1农产品智慧供应链体系框架示意图

三、我国农产品智慧供应链体系建设成效与短板分析——以安徽省为例

安徽省是国家重要农产品供给基地,也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多个国家战略重要支点与国内大市场联通枢纽的交错叠加,在新发展格局构建中地缘优势明显。2022年,安徽省生产的粮食和肉类产量占长三角地区的48%,蔬菜产量占23%,水果产量占32%,约30%的农产品加工品销往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区。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安徽省相继出台了“数字江淮”“两强一增”“数字皖农”等行动计划与方案,积极开展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全链条数字化布局,推动农产品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强化在“双循环”中的比较优势和重要地位。2021年,安徽省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达到52.1%,高于全国26.7个百分点,数字科技赋能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进程加快,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的核心要素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加速。安徽省农产品智慧供应链体系建设已初见成效,具有较强代表性,但也存在若干短板问题亟需突破,对其开展梳理和分析,可为我国农产品智慧供应链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一)农产品智慧供应链体系建设成效

1.供应链各环节数字化转型进程加快,数据协同和共享的基础与能力不断提升

2.数据驱动下透明、稳定的供应链生态系统初步形成

(二)农产品智慧供应链体系建设的主要短板

1.供应链各节点的数字化水平不均衡,数据分析与协同能力受限

农产品智慧供应链的核心节点包括生产端、加工端、流通端和消费端4个环节,其中,流通端和消费端的运行主体主要为大中型仓储物流和商贸企业,这类企业多数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内部流程管理和业务环节的数字化水平较高。例如,仓储物流企业内部管理数字化水平以及仓储物流等各类业务流程的数字化转型势头良好。调研数据显示,64%的仓储物流企业拥有专门的数字化技术人员并定期组织开展数字系统或设备的培训,为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提供了较强的核心竞争力。消费端是以各类农产品电商主体为核心开展精准营销与新零售,目前发展势头尤为强劲,规模和质量均不断攀升。

对比流通端和消费端,生产端和加工端的数字化转型速度相对较为迟缓。生产端运行主体主要为小农户、种养大户、家庭农场或小型合作社,由于文化素质不高、经营分散、信息获取渠道不畅等原因,使其在面对价格较高和投资回报率较低的数字化技术或产品时,接受度和使用度均不高。从调研数据来看,种养基地仅在种植或养殖计划与记录的管理方面初步实现了数字化应用,在病虫害调查记录、苗情监测记录、用药记录等复杂环节的管理仍依靠传统人工。加工端处于农产品智慧供应链“承上启下”的核心位置,是供应链上游和下游之间的纽带,却是当前供应链体系建设的最薄弱环节,存在企业规模小、核心数字技术装备落后、加工转化和增值率低等诸多问题。2021年,全国与安徽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仅分别为70%、65%,与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约低20%。调研数据显示,初加工环节智能化设备的应用多集中在自动分级分选、清洗与包装等环节,无损检测、智能分割、自动烘干等智能设备的应用率均低于15%。可以看出,作为一个生态圈,各节点数字化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导致农产品智慧供应链体系建设呈现出明显的“头重脚轻”现象,信息传递环节过长,数字技术赋能供应链协同发展能力的提升明显不足。

2.“信息孤岛”现象显著,基于大数据平台的供应链生态圈尚未建立

随着数字科技应用于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领域程度的不断加深,农产品流通数据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如单批次苹果从采后预冷、运输、贮藏到销售整个流通环节的实时监控数据量(即品种、温湿度、果品品质、果品损耗、硬件操控参数、能耗量等结构化或非结构化数据)可高达太字节级甚至拍字节级。但是,由于农产品供应链比较长且复杂,涉及种植、养殖、采后处理、初加工、仓储、物流、营销等多个环节,而不同环节的各类主体包括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企业等多种类型,整体发展水平和生产经营特点各异,数字化基础设施水平和数字科技应用水平差异较大,导致各类主体在供应链上的数字化参与程度参差不齐、数据标准不齐、数据存储格式不一致,致使数据采集存在一定困难,增加了信息流通的难度,带来了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客观上形成了供应链上的断点与堵点。

3.配套支撑体系建设短板突出,供应链效率提升受限

四、农产品智慧供应链体系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与举措

(一)发展思路与目标

面对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目标,从当前到2035年,我国农产品智慧供应链体系高质量发展需紧紧围绕畅通国内大循环、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一主线,以提升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效率与运作质量为核心目标,遵循“强节点、建链条、优网络”的发展思路,推动农产品供应链上下游间的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业务流五流合一,以数据共享开放、关键技术集成、智能装备使用、质量品牌建设、产业主体协同为支撑,重点突破农产品产地透明化管理、农产品智能处理加工、农产品智慧仓储物流、农产品精准营销、农产品供应链智能管理等领域的关键技术与装备,加快推进种养、加工、流通、营销等环节的数字转型,建立健全农产品智慧供应链技术体系、标准体系与产业体系,提高农产品供应链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水平。

图2面向2035年的农产品智慧供应链高质量发展技术路线

(二)重点举措

1.深入开展农产品智慧供应链关键核心技术研究,提升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聚焦生产智能化、加工绿色化、流通高效化、营销精准化等关键领域的核心需求,重点支持科研院校和企业等机构围绕农资精准投入与控制,农产品产地精准布局与精准排产、产地环境智能管控,农产品智能分级分选、智能加工包装、农产品品质与安全智能快速检测,数字云仓、智能冷链物流、冷链环境监测与品质维持,农产品区块链溯源,市场监测预警与风险精准防控,用户画像分析等关键技术研发与创新应用,开展自主创新与联合攻关,推动数字化产品与装备向适农化和实用型落地转化,从源头提升供应链创新能力,保障供应链安全可控。

2.构建省级农产品供应链综合管理服务大数据平台,促进供应链效率提升

加快建设省级农产品供应链综合管理服务大数据平台,推动农产品供应链资源集聚和共享,整合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环节的海量数据,探索基于大数据的农业生产区域布局,为农业生产决策和产业发展提供超前性规划、指导与服务。平台要充分聚焦区域优势特色品种,加快建设全产业链数据资源体系、数据清洗挖掘和分析服务模型、农产品市场和产业损害监测预警体系,为涉农经营主体提供生产情况、市场价格、供需平衡等服务;同时,以平台为依托,重点拓展农事服务、物流服务、质量管理、追溯服务、金融服务、营销服务、研发设计等功能,为供应链主体提供采购执行、物流服务、分销执行、融资结算、商检报关等一体化服务,实现农产品供需双方需求、库存和物流信息的实时共享,加速供应链上下游主体的数据互通,促进全链融合。

3.推动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数字化转型向纵深发展,提升供应链韧性

加快推进数字技术与农产品供应链场景的深度融合,利用数字技术探索场景应用,让场景应用数字化技术,助力供应链全流程全环节数字化转型。重点开展种养基地生产过程管理数字化改造与提升,强化农产品透明加工基地建设,鼓励骨干流通企业、农产品物流园区、农贸市场开展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构建稳定、高效、低成本运行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接续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探索农产品网络营销新业态、新模式,深化农村电商发展。

4.完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促进供应链透明度提升

推动农产品供应链全环节信息采集标准体系建设,规范追溯数据采集指标、编码规则、传输格式、接口规范等共性基础标准,实现不同环节之间的数据互联互通、产品全过程可通查通识,从基础层面打破供应链“信息孤岛”困局;完善国家省市三级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在省级农产品供应链综合管理服务大数据平台框架之下,强化区域性农产品全产业链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推动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使用、农事生产过程、检验检疫、加工包装、冷链物流、批发销售等关键环节信息上链,实现供应链全程、全面可追溯,构建“从农田到餐桌、从枝头到舌尖”的农产品全链条可追溯质量安全管控体系。

五、结语

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以数字科技撬动传统农产品供应链向循环畅通、供需精准、高质高效的现代化农产品供应链体系转变,搭建高韧性、高弹性的农产品智慧供应链体系,已经成为保障农业安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当前农产品智慧供应链体系建设进程中面临供应链节点数字化水平不均衡、“信息孤岛”现象显著、配套支撑体系建设短板突出等问题。面对2035年我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目标,为走出一条“数据驱动、主体协同、管理高效、安全可控、柔性可调、体系完整”的中国特色智慧供应链发展道路,建议从以下3个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与保障。

THE END
1.产销一体化平台产销一体化方案数商云【数商云】提供企业级产销一体化平台方案,基于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整合生产/采购/销售等环节,实现产销一体化服务平台全渠道数字化营销和供应链优化,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助力企业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https://www.shushangyun.com/tag-398/
2.B2B信息图农产品供应链平台的建设模式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网经社联合A股上市公司网盛生意宝(002095.SZ)推出消费品在线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该产品具有按需提款、按天计息、随借随还、专款专用、循环信用贷、全线上流程操作等特点,解决消费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下游经销商/网店因库存及账期造成的流动性差“痛点”。》》合作联系 http://www.100ec.cn/index.php/detail--6093020.html
3.提升河南农产品供应链韧性赋能乡村振兴智库河南数字技术赋能农产品供应链推进主体间的协作能力,有助于农产品供应链的强链与补链,为河南农产品供应链数字化的实现提供业务模式创新和智能决策。依托区块链、互联网等技术构建信息共享平台提升农产品供应链上不同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换程度,形成一体化的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系统。运用GPS定位系统、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对农产品的流http://zkhn.hnr.cn/zkskgh/article/1/1729072176226783233
4.新疆特色农产品平台新疆特色农产品平台 新疆特色农产品元宇宙,是指借助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AI)、大数据分析、物联网(IoT)和区块链等一系列前沿技术,构建的一个沉浸式、互动性强且高度真实的数字平台,旨在全方位展示和推广新疆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物产资源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个元宇宙不仅能够为消费者提供身临https://blog.csdn.net/caixingsen/article/details/142628332
5.优菜集团食材供应链百强企业县域农产品流通数字化运营服务商优菜集团系一家以“让天下没有难做的农业”为使命、“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让农民致富轻松可行”为愿景、“稳中快进,务实落地”为价值观,致力于成为务实落地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优质政府服务商,服务于全国范围国央企供应链集采、上市公司集采、部队集采、整县整区集采等的县域农产品流通数字化运营服务商,http://www.chengduyoucai.cn/
6.省商务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商务厅贯彻“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培育、引进一批数字化解决方案优质服务商,加快利用数字化手段促进供应链协同化、标准化、数字化、绿色化、全球化建设。以重点企业、重点产业和重点平台为抓手,着力打造数据技术驱动、多元服务集聚、高效业务协同、开放融合共享的供应链生态体系,促进我省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得到整体提升。http://www.jseca.org/content-8-4822-1.html
7.农产品供应链平台农产品供应链服务平台农产品数字经济平台 从产到销的“平台+基地”全链路解决方案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基石,借助数字https://www.niuinfo.com/?p=12483
8.农村电子商务研究综述8篇基于产业价值链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有效缩短了物流的中转距离和时间,建立了紧密配合的线上与线下合作模式,具有较良好的消费者体验和较高的消费者信任。电子商务平台有效地将农产品和分散的农户整合在一起,利用全国物流配送方式打破了地域限制,进一步为消费者提供了稳定的供应源。如图2所示,本文基于产业价值链视角分析了农https://www.ifabiao.com/haowen/41279.html
9.低碳理念论文通用12篇加强信息化管理,要建立一个有机的信息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以及信息高效传递;铁路建设管理人员要如实传递事项,不弄虚作假;要根据信息化的要求,对项目管理组织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 第9篇 物流管理论文2400字(一):精益物流管理在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应用分析论文https://mszy.xueshu.com/haowen/69698.html
10.智慧物流视域下农产品供应链运作模式优化在前文分析基础上,文章探索如何将智慧物流运用于农产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基于云计算的智慧物流信息平台,结合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RFID、北斗全球定位等技术,实现供应链全过程的可视、智能化运作,从而达到提高供应链运作效率、降低运作成本、提高农户收益、提升消费者体验的效果。智慧物流的具体应用包括: https://www.fx361.com/page/2023/0105/14475230.shtml
11.电商市场动向电商发展趋势供销市场动态以普洱茶为例,今年快手电商设立了快手云南茶产业直播基地,定期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线上、线下交流会,推出官方培训课程,提供千万流量扶持茶企商家,打造快手茶叶及周边产品供应链基地,赋能云南茶叶产业带,为主播、商家提供更加全面的货源和良好的环境。 在以助农直播为首的新服务业态推动下,我国正涌现出一批特色的“农http://2844go.com/news/market?num=1&size=30
12.工信部等十部门:鼓励电网企业联合充电整车企业等积极开展智能各省要加强统筹、市级政府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明确本地区数字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策略,支持引导基础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等数字科技企业升级绿色数据中心、绿色基站等设施建设,提升电子信息产品绿色制造水平,发挥数字科技企业在绿色供应链、促进能源转型和传统行业赋能方面的带动作用。 https://mchd.in-en.com/html/chd-244711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