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C业务的电商如何渗透到市场提高销售额?在淘宝开店,选品—美工设计—装修—上架—商家刷单—评级提高—淘宝客分销—面对顾客;
企业如何展示自己?买域名—外包搭建网站—企业文化、核心业务、团队介绍、联系方式—将网址提供给客户,方便上网查阅;
然而,这些已经成为了过去时。我随便列举一下身边真实朋友们的故事,大家感受下:
天不设牢,而往往很多人自在心中设牢。提到新媒体运营,很多人一来就会开始讲用户定位,标题怎么拟,内容如何设计,如何做好推广,我觉得这样的思维方式比较局限于用户定位,忽略了企业自身的诉求。如果你是一个企业的决策者,你需要思考的是:
自媒体是第一步,社会化电商第二步。自媒体尚未完全饱和,仍有不少垂直的空白领域,而社会化电商大有搞头。
是服务于企业还是自我表达?服务于企业是想达到什么效果?促进2B销售业务还是2C?如果是自我表达做自媒体,是想做行业自媒体还就是个人自媒体?
企业定位的过程就是明白自己是谁,到底要为什么而做,这件事对于企业内部而言占有何种分量。
其次,才是用户定位:我的用户是谁、年龄层次、行为习惯、阅读习惯、偏好、价格敏感度等等因素综合性考虑,根据这些因素来判断内容如何做。
总的来说,企业定位和用户定位是同步进行的,而后的运营是围绕这两者,实现企业的用户、流水和服务的增长为终极目标的。
如果说想明白定位就好比清楚自己要修什么楼房,海景房、写字楼、商住两用、别墅等,那么接下来就要搞明白在哪里修、地基打多深以及楼房的整体框架要如何搭。
在哪里修:服务号适用于企业展示对外传播、线下实体店如火锅铺子如赵香兰南洋火锅,以及企业的经营业务主要是服务导向的如020项目功夫熊、嘟嘟美甲、爱鲜蜂;
地基打多深以及框架怎么搭,我用思维导图做了一个梳理,你会发现,其实社会化电商类、行业/垂直自媒体类、自媒体类和企业对外展示类的菜单框架侧重点是很不一样的。
有的促销基因比较重,有的内容基因重,有的互动基因重,也就是为什么我一来就说要想清楚定位,不是所有新媒体都要把内容放在第一位。
具体地来说,社会化电商需要传递出的核心内容应该是:
1,产品的故事
2,创始团队的故事
这个环节生动形象地讲清楚,增强信任感拉近距离,用创始团队来进行2C端的品牌公关是成本相对较低的;
3,推送内容
4,用户社群互动
5,促销福利
社会化电商归根到底就是卖东西的,涉及到交易的都要讲究定价促销。
媒体人是最会讲故事的,媒体人也是懂品牌和公关的,所以说一个好的主编胜过100个销售人员,而媒体、公关、品牌、社会化电商都会产生重叠之处。
其实由壹读的菜单框架可以看出壹读的核心运营团队对内容的梳理与结构是非常清晰的,我看到不少行业自媒体在用菜单梳理自己的沉淀的内容时,分类不清晰,也不擅长用技术搭建wap进行分类,并未把沉淀的内容很好的展示出给用户。
壹读君很巧妙的一点在于,通过壹读拍呀增强用户的粘性,类似于打卡积分,跳出了传统内容基因很重的自媒体,只知道输出自己想传递的内容,而忽略了用户为什么要来不断看你。
壹读的汇总页面开发很值得产品和技术学习:
楼盖好了,到了第三步,才是每一层放什么(内容运营),卖给谁(用户运营)以及怎么卖出去(活动运营)。
这三个维度的运营共同去经营并且实现以下四个目标:
我用思维导图归纳了下这三块运营里的核心要素,其中活动运营根据每家企业的推广预算会有不同的侧重点。
在内容运营里,标题和内容的核心逻辑是:标题是激发用户点击的欲望,把用户拉进来,而内容是用来激发用户转发并且把用户留下来的手段。
好玩、有趣、激发了用户情感上的某种共鸣;
提供了足够多的信息增量,用户觉得有用;
用户体验:排版清晰舒服,阅读体验感好;
内容:有价值、感兴趣、对自身来说实用;
尾图:一个图片就说清楚我是谁,能够给你提供什么。
这是我在新媒体运营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些工具集合:
我重点说一下最聪明的几种推广方式:
需要包装比如10个职场新人习惯养成方法,然后将10个互推的账号植入进去,这样又回到了我刚才的核心逻辑:标题用来吸引用户点击,而内容则是诱导转发。
否则,用户其实很少会去转发10个订阅号集合的,对吧?
通过对每一次传播的数据分析,找到最适合目标受众的方式,并且不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