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美农技员的微信群里勾勒出一张“春耕群景图”

王建威骑着电动自行车外出指导春耕(央广网见习记者王伟倩摄)

王建威在查看小麦返青长势(央广网见习记者王伟倩摄)

王建威是土生土长的河北望都人,祖辈都是农民。1992年6月,从河北农业大学邯郸分校农学系作物专业毕业后,他便回到家乡,从县农业局技术中心站开始,真正踏上了农业技术推广的道路。

王建威奔波于指导春耕的路上(央广网见习记者王伟倩摄)

王建威在线上与农户交流(央广网见习记者王伟倩摄)

把小麦的平均亩产数量拉到千斤以上

地处望都县东北的南张庄村,辖区面积2400亩,现有耕地面积1764亩。这里,也是王建威出生的地方:“我小时候,每亩小麦只产100多斤。种的地不肥,种的法子不行,种子更不行……那时候听大人说,外国每亩小麦能产1000多斤。我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我当时就在想,什么时候咱们的小麦也能产1000多斤啊?”

如今,王建威小时候的梦想早已实现,望都县每亩小麦平均产量达到了508.5公斤。

王建威负责的南张庄村1000多亩示范田(央广网见习记者王伟倩摄)

在南张庄村,有王建威负责技术和品种的1000多亩小麦示范田。“去年,我们采用矮秆、节水、高产的马兰1号小麦品种,运用缩行匀播种技术,实打实收35亩,又一次创造了保定市小麦最高亩产纪录——797.7公斤,将近1600斤。”

王建威在田间为农户指导服务(央广网见习记者王伟倩摄)

多年的风吹日晒,使得52岁的王建威看上去有些苍老,一眼看上去,不像一个在机关工作的人员,倒像是一个多年在田间劳作的农户,这更增加了他与农户的亲和力。

打破传统种植用新技术带富村里人

今年春节一过,黄晓松就开始忙活上了,他现在可是村里的“种田能手”“农村致富带头人”,手头要照料的就有1500多亩地。

无人驾驶拖拉机等智慧农机正在进行镇压锄划作业(央广网发孙威摄)

黄晓松采购的农用无人机(央广网见习记者王伟倩摄)

眼下,正值小麦管理关键期,在黄晓松的高优农业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种植的麦田里,无人驾驶拖拉机等智慧农机正在进行镇压锄划作业,自动化机械、物联网等现代科技的投用,大大提高了作业精度、效率,减少投入成本。

王建威与黄晓松(右一)在田间交流(央广网见习记者王伟倩摄)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年,黄晓松种的小麦产量增加15%,每亩效益增加了360元。

王建威与黄晓松正在交流(央广网见习记者王伟倩摄)

2011年,黄晓松又承包了300亩地,除了种植传统的玉米、小麦农作物,还种植了经济作物蔬菜和水果。

黄晓松在展示智慧农业物联网监测系统(央广网见习记者王伟倩摄)

如今,黄晓松积极发展智慧农业,通过物联网监测系统,将订单管理、实时监控、轨迹回放、作业统计、作业质量分析等一系列信息集成到同一决策管理平台,实现对农业生产的全程数字化管理,成功打造了以智慧农机和精准作业为引领的“智慧农场”型发展新模式。不仅实现了自己富裕,还带动不少村民致富,被当地群众评为“种田能手”“农村致富带头人”。

2020年,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王建威带领全县60余名农技推广人员、10余名技术专家开展线上服务、指导和在线诊断,及时解答农业问题120余个,发布服务日志300余条,有效实现了农技指导24小时全天候、跨时空高效服务。

培育出“辣都红9”辣椒

当下,正值辣椒育苗最佳时期,在望都县辛解村农业园区的温室内,椒农们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育苗工作,其中还有王建威忙碌的身影。清漂盘、摆盘、点种、封土作业……育苗的每一个步骤,王建威都认真地为椒农们指导服务。而有着丰富的农业技术经验的王建威,曾经在辣椒育种研究方面也是“半路出家”。

有一次,龙庄村椒农牟建设找到王建威说,家里种的5亩羊角椒出现了病害。原本王建威的专业是农作物栽培和管理,当时对辣椒种植并不在行。但他随牟建设来到地里,见辣椒叶片卷曲,零星有几个小辣椒,王建威揪心地对牟建设说:“我回去就查资料。”

回到家已经很晚了,他顾不上吃饭就开始查资料,他发现羊角椒由于长期的单一种植导致品质退化、易感染病虫害的情况,这也是全县普遍存在的问题。“加强田间管理只能治标,不更新品种,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而单靠农民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王建威说。

王建威在田间为农户指导服务(央广网发望都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于是,王建威开始培育新品种,选种、采种、育苗,细心观察每一株辣椒的生长情况……无论炎炎烈日、刮风下雨,试验田里都能看见王建威的身影。经过反复试验,王建威终于培育出了坐果率高,抗病虫害、抗除草剂和抗倒伏能力强的“辣都红9”辣椒品种。试种当年即被种植户抢种1000多亩,每亩纯收入高出其他品种辣椒1000多元。

“中国辣都”——望都县(央广网见习记者王伟倩摄)

为了新一年的辣椒种植,王建威早已为辣椒企业和辣椒种植大户制定了从种植(育苗)到收获的系统种植管理标准。

30年来,王建威累计为农户“传经送宝”近3万次,培训农民6万多人次;为全县引进推广蔬菜新品种56个,选育辣椒新品种3个;与河北农业大学等院校合作,促进粮食蔬菜科技成果转化13项,增加社会经济效益28亿多元。今后,王建威将继续带领更多的农户走向创业致富的小康之路,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从助理农艺师到农业推广研究员,从“小王”到“老王”,这条路,王建威一走就是30年。30年间,他的足迹踏遍了望都县每寸土地。2017年,王建威被农业农村部评为“最美农技员”。

THE END
1.养殖户微信群我是小李来聊聊我们圈子里最热门的水果宝贝了所以,如果你也是一个热衷于农业、喜欢耕耘土地的人,那么加入这样的养殖户微信群绝对是个好选择。不管你的水平如何,一进去就会发现这里面的每一个人都像是一位老师,一位伙伴,也许甚至是一位未来的商业伙伴! 最后,小提示:如果你正在寻找高质量的种子或者想要购买一些生态友好的农产品,可以关注一下这个小组哦,它可是隐https://www.fhncgvtat.cn/yang-zhi-bai-ke/456979.html
2.农场新知微信群的养殖智囊团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农业生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尤其是养殖户们,可以通过各种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群,与其他同行交流经验和知识,这些都是传统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 首先,微信群作为一种实用的沟通工具,让养殖户可以随时随地与其他成员保持联系,https://www.hargerfzya.cn/sheng-zhu-yang-zhi-zi-xun/504860.html
3.农场日记群里传递的温暖与智慧每个养殖户都有自己独特的经验和方法,无论是关于饲料配方、动物健康管理还是市场营销策略,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在微信群中,这些经验被不断地分享和讨论,每个人都能从中受益匪浅。比如,一位大棚蔬菜种植者发现自己的土壤处理方法有效提升了产量,便将此经历在群里分享,让其他成员也能够尝试并改进自己的生产技术。 https://www.msv8oom8y.cn/nong-ye-zi-xun/398945.html
4.养殖户微信群交流农场养殖经验分享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休闲娱乐,都离不开网络。养殖业作为一种传统产业,也无法避免被现代技术所影响。尤其是在农产品的种植和饲养过程中,通过各种社交媒体平台建立起来的小组或群体,如“养殖户微信群”,成为了农民们交流经验、解决问题、分享知识的一大平台。 https://www.deoyjxkbs.com/ke-yan-jin-zhan/347764.html
5.农业科技创新:加入我们的农业微信群爆裂社群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领域也步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农业微信群作为一个集结了农业从业者、科技专家以及农业爱好者的社群,成为共同推动农业创新的有力平台。在这个群里,我们分享农业科技的最新成果、经验交流、问题讨论,致力于打造一个深度有价值的农业交流平台。 https://www.adcnma.cn/article/detail/2462
6.耀州:农业微信群开启工作交流新模式随着微信群影响力的不断扩大, “耀州农业”微信群现已有成员99人,范围扩大到市级部门、区级领导、区委组织、外宣、财政、农工、文化、村干部、种植户、养殖户、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等,队伍越来越庞大,效果也越来越明显。 借助“耀州农业”微信群这个有力的平台,各部门、各镇办工作的新动态、工作好典型、好做法以及政策http://www.tongchuan.gov.cn/resources/site/94/html/anyncjdt/qxdt/202103/339960.html
7.农业种植工作总结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致力于农业种植工作,通过不断努力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以下是对这一阶段农业种植工作的总结: 一、种植规模与品种 种植规模 本阶段农业种植总面积达到 [X] 亩,相较于上一阶段,种植规模略有扩大。其中,[主要种植区域 1] 种植面积为 [X] 亩,[主要种植区域https://ggxcwl.cn/hetong/5afcd5fd8fcaa7ea.html
8.农业宁德喝茶交流群微信号(202412 农业:宁德喝茶交流群微信号已经成为了茶友们交流分享的热门平台,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微信群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在这里,大家不仅可以聊聊茶文化、品茶心得,还能分享一些农业种植的技巧与经验。这种以茶为纽带的交流方式,不仅让茶友们感受到浓厚的茶香,也让农业知识得以传播和共享。 https://jfsc.com/a/v0r/g3w/bm2/85y/usr/vbc/ksn/mta/gxh/btb/h9r/ynt/134420.asp
9.种植养殖知识技巧水产农业信息分享专注于养殖和种植的信息网站,主要包含农业养殖技术、农业种植技术和农业特色产品等相关信息,学习养殖和种植技术,分享花卉信息,花卉养殖技术、花卉养殖知识及花卉市场信息,水产养殖等养殖知识及花卉种植技术一切尽在毛毯网。http://www.maotan.cc/
10.农业种植投资骗局揭秘案例1、综上所述农业种植投资骗局揭秘,我们认为黑果花楸投资是一个骗局。我们建议大家要警惕这种投资项目农业种植投资骗局揭秘,不要被虚假的宣传和高额的回报所迷惑农业种植投资骗局揭秘,要通过各种渠道了解项目的真实情况,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2、很多人都想投资黑果花楸,想在黑果花楸苗上大赚一笔,其实不少人吐槽种植黑https://www.xiaomingmuye.com/nongmu/130390.html
11.“农业种植养殖培训”培训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docx“农业种植、养殖培训” 培训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1)培训目的: 通过对学员进行农业种养殖培训,使其掌握专业的农业种 植、养殖技术,改变学员传统的种植、养殖知识,让学员掌握一技这长,使学员 在自主创业、 自谋职业中发挥作用。 让学员深刻体会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与 帮助。增强学员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生活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301/7114000150004066.shtm
12.简单来说,光伏农业就是将太阳能发电广泛应用到现代农业种植养殖简单来说,光伏农业就是将太阳能发电广泛应用到现代农业种植、养殖、灌溉、病虫害防治以及农业机械动力提供等领域的—种新型农业。太阳能光伏系统可运用农地直接低成本发电;薄膜太阳能电池可做成限制透光的,允许动植物生长所需要的主要光源穿透,另外红外光也能穿透,这样可储存热能,提高大棚温度,在冬季有利于动植https://www.shuashuati.com/ti/16425a53692b4c84adb1ea5f69013fda.html?fm=bdbds7c22c39ce358ed0bb981394a7865d883
13.浙江省平湖市小芦笋带动农业经济大发展“特利龙”的逐步推广,让老沈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初心使命。2022年,老沈决定成立芦笋种植“共富工坊”,依托老沈“芦笋种植服务”微信群,发挥个人的特长为全市芦笋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和价格咨询,带动广大农民奔向共同富裕。 “共富工坊”越来越周到的助农服务,让农民干事创业的决心越来越强。截至目前,芦笋种植“共富工坊”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211082553466818.html
14.2800+!SIAL西雅展2024展商名录公布!SIAL西雅展将于2024年5月28-30日在新国际博览中心(上海)举办。 *更多信息见公众号: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 2024 SIAL 西雅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上海)将于5月28日-30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升级举办。 据官方介绍,本届展览面积将达20万㎡,预计吸引包括全球75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展商和350,000+展品参展。FoodTalkhttps://www.foodtalks.cn/news/52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