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已经过去八年,2016年10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奶粉新规”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将正式实施。
结石宝宝家长敲诈案再审检方称不构成犯罪
据财新网报道,2016年8月8日结石宝宝家长敲诈案再审,广东省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当庭发表出庭意见称:郭利的行为不构成敲诈勒索罪,原审判决对郭利的定罪量刑错误。
2015年中国乳制品合格率为99.67%
食药监总局通告三批次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合格
中国拟推问题食品24小时内召回制度
中国食品召回制度有望进一步完善,可致人死亡或严重危及人体健康的食品或将在24小时内被要求紧急召回。2014年8月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就《食品召回和停止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社会意见。
针对不同的食品安全风险,意见稿将食品召回分为紧急召回和一般召回。紧急召回适用于可能导致死亡或者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的食品;一般召回适用于食用后一般不会造成严重健康损害的食品。
三鹿“遗产”成救命稻草三元股份卖地“补血”4.6亿元
2014年6月11日,三元股份公告称,依据石家庄市整体城市规划,石家庄市政府拟对公司全资子公司河北三元食品有限公司四宗土地进行收储。公司董事会审议同意石家庄市土地储备中心收储河北三元的四宗土地,收储补偿款合计4.61亿元。
这笔超过4亿元的土地款,对三元股份来说,显然意义明显。三元去年已经亏损,若今年继续亏损,公司将戴上ST的帽子。此外,记者了解到,此次三元股份被收储的土地,有三处是原三鹿的七大核心工厂。
为什么添加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原本与奶粉毫无关联。它只是一种工业原料,分子式为C3N3(NH2)3,又名氰尿酰胺,俗称蜜胺,是一种有机化工中间体,日常主要用途是与醛缩合,生成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用于涂料、层压板、模塑料、粘合剂、纺织和造纸等。此外还可用于皮革鞣制、阻燃化学品以及脱漆剂等。
三聚氰胺的危害性
2007年12月,三鹿集团陆续收到消费者投诉,反映部分婴儿使用其所生产的婴幼儿系列奶粉后,出现尿液中有红色沉淀物等症状。
2008年3月,南京儿童医院把10例婴幼儿泌尿结石样本送至该市鼓楼医院泌尿外科专家孙西钊处进行检验,三聚氰胺奶粉事件浮出水面。
2008年6月28日,兰州市解放军第一医院收治了首例患“肾结石”病症的婴幼儿,据悉孩子从出生起就一直食用三鹿集团所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
2008年9月9日,媒体首次报道“甘肃14名婴儿因食用三鹿奶粉同患肾结石”。当天下午,国家质检总局派出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污染事件联合调查组赶赴三鹿集团。
2008年10月8日,卫生部等五部门公布了乳及乳制品当中三聚氰胺临时限量标准。其中,1000克婴幼儿配方乳粉中允许存在1毫克三聚氰胺。
30多名官员被问责
2009年3月,中纪委监察部对三鹿奶粉事件中负有重要责任的质检总局、农业部、卫生部、工商总局和食品药品监管局的8名官员做出处理,其中,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司长王步步受到的处理最重。
六名问责官员复出
因“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三鹿集团于2008年9月12日全面停产。根据当地政府2008年12月对外公布的数字,三鹿集团总资产为15.61亿元,总负债则达26.64亿元(包括用于支付患病婴幼儿治疗和赔偿费用的9.02亿元借款),不包括2008年10月31日后企业新发生的各种费用,净资产为-11.03亿元,已严重资不抵债。
2009年3月4日上午,三元集团与三元食品的全资子公司河北三元组成的“联合竞拍体”最终以6.1650亿元毫无悬念地成功拍得三鹿资产。
赔偿方案正式公布
索赔案难进法院大门
赴港索赔遭拒
“毒奶粉”重出江湖
2010年1月31日,卫生部在其官方网站公布的通报中指出,自2009年以来,已经查处了五家乳品企业的三聚氰胺超标案件。其源头均来自2008年上一轮风波集中爆发时未被销毁的毒奶粉。
“毒奶粉”再次出现
2010年7月9日下午,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告了一起问题奶粉事件。被查出的问题奶粉来自青海省民和县东垣乳品厂,近日被甘肃省质监局检出三聚氰胺含量超标最高达500多倍。青海警方查出,该厂的原料来自河北等省,奶粉则已销往江浙一带。
出台
“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重新制订乳品安全国家标准成为共识。2010年2月,第一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召开各分委员会会议,审查乳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经主任会议审议,通过了66项乳品安全国家标准。新的乳品安全国家标准于2010年3月26日公布,2010年6月1日开始实施。
争议
2011年6月15日,在福州举行的“南方巴氏鲜奶发展论坛暨海峡两岸奶业研讨会”上,广州市奶业协会会长、素有“中国奶业第一炮”之称的王丁棉再次炮轰乳业新国标,“这是全球最差的牛奶标准,是世界乳业之耻!”
焦点
官方回应
乳品原料又出事“奶粉门”没完没了
近年中国人不幸吃过的20种化学工业原料
近年来,每年都有让人错愕的同类事件发生:2011年有双汇瘦肉精事件;2010年有禁用吊白块等系列事件;2008年、2009年两年则是三聚氰胺引发的中国乳业大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