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秸秆用作肥料、饲料和基料的农业化利用方式,其技术含量低,吸纳量少,附加值小。而将秸秆用于清洁化、规模化的发电、沼气、造纸等的工业化利用方式,则技术含量高,辐射范围宽,需求量多,附加值大,能大幅度提高秸秆利用的效率,是破解秸秆焚烧难题的出路。而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统计,2012年,我国秸秆各种利用方式占可利用总量的比例分别为:肥料化利用量占26.4%,饲料化利用量占27.8%,基料化利用量占2.9%,能源化利用量占13.6%,原料化利用量占4.2%。为何被认为需求量大、附加值高的能源化、原料化运用方式,在目前秸秆综合利用格局中只占不到二成呢?目前从事秸秆能源化、原料化运用的企业发展状况如何
3、?遇到的最大瓶颈是什么?要和农民算清帐,让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秸秆回收是一个产业链,不同的环节要由不同专长的人来做,即专业人做专业事。”进入生物质能源发电行业已经十几年的丁海指出,秸秆回收产业链中间环节过多,利润被大大压缩,是秸秆回收企业举步维艰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何会有这么多中间环节?据丁海介绍,“秸秆收集行业需购置粉碎机、抓草机、打捆机,还要建设简易场地和棚库,需要一次性投资20万元左右,而一般农户不会花这个钱。(如果不做这些投资),小麦、玉米和棉花等农作物秸秆的收集基本上全是靠人工。而由于秸秆资源分散、季节约束性强,一个人配一台农用三轮运输车,几天只能收集15亩左右,劳动强度
5、续攀升,而生物质电厂的上网电价却是固定不变的,电厂的利润空间被持续压缩。在现阶段的农业基本经营体制下,由于农户资金、技术和规模的制约,秸秆回收行业普遍面临收集难度大、中间环节多带来的原料成本高企问题。那么,如何减少中间环节,从农户手里直接获得原料?谷未来经营一家从事农村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中型企业,他的公司在河南建有上万亩生态示范基地,可消纳周边三个县的几十万亩土地产生的秸秆。“我们首先要派机械到田头去,帮农民把秸秆打碎、打成捆,这会大大降低运输成本,没打碎的一车只能运半亩(产生的秸秆),打成捆就可以运四亩了。”谷未来介绍。而即便已经负责完成了打碎打捆,谷未来的公司也不承担秸秆的运输费用:
6、“我们给农民每捆1元的运费,让他们自己运到我们的基地来,这样我们就省了养车、养司机的运营成本。而农民用自己家的车运200捆,运费也就二三十元,我们给他一车200元的运费补贴,他也有得赚。”“我们计算过,每五公里建一个回收基地是最节省运费的,这样农民有得赚,我们也不会赔。”谷未来说。丁海也认为,“秸秆回收是一个产业链,不同的环节要由不同专长的人来做,即专业人做专业事。”秸秆回收企业要清楚自己在产业链中的准确位置,通过社会化服务的方式克服农业经营格局的限制,降低秸秆回收的中间成本。还有不少农民直接把秸秆给中间经纪人,或者直接烧掉,这也是造成秸秆回收企业原料不足、价格高企的原因。“要提高农民
7、从事生物质产业的欲望,与农民算清账,让农民了解秸秆收集、加工、储存、运输各个环节的费用,清楚出售一吨秸秆能够获得的实惠。“丁海说:“农民淳朴可爱,要他们为你付出,你就必须对他们实实在在,让他们清楚出售一吨秸秆能够获得的利益,他们会主动去做。这样就可以尽量规避经纪人的介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了费用,让广大农民得到真正实惠。补贴政策不少,为何不见成效?有政策没资金、项目化不延续、门槛高覆盖窄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包括税收优惠、专项财政补贴等一系列有关秸秆综合利用的政策(见下表)。包括对秸秆能源化利用企业消耗秸秆提供专项财政补贴,对使用秸秆生产电力、热力的企业给予所得税减免优惠,将秸秆还田、青
9、发电部分的补贴并未提及;暂行办法对给予补助的企业有“注册资本金在1000万元以上,年消耗秸秆量在1万吨以上”的要求,门槛过高,中小型企业难以得到补贴,阻碍了民间资本对秸秆能源化产业的投资。另外,对秸秆回收企业的金融支持也存在不足,银行将生物质能源发电企业,与小火电企业这类限制类、退出类行业同等对待,造成他们贷款难、贷款成本高。“由于秸秆原料的季节性较强,所以在农作物收获季节秸秆发电企业必须大量储存原料,需要就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而且企业收购秸秆都是现款现货,资金时效性要求较强。”丁海说,“但是四大家国有商业银认为秸秆发电企业存在原材料供应、经营效益有待提高等风险,而且在对企业进行信用评级时
10、仍将秸秆发电企业作为小火电企业对待,属于限制类或退出类行业,对企业的贷款申请往往不予审批。企业贷款不得不走抵押、评估等一系列程序和手续,通过其他小的商业银行进行,贷款利率大幅上浮,造成企业的融资成本严重偏高。”谷未来也表示目前的金融资源指望不上:“我们每个基地要投资1000万,但要8年才能收回成本开始盈利,哪个银行会贷给我们啊?”哪种回收利用方式能够实现商业盈利?“这个行业有98%的企业是不盈利的,只是做做样子,赚些补贴。”据测算,秸秆回收的商业化运用中,沼气作为车用燃气项目和纤维素乙醇项目,是可以在没有政府补贴情况下仍旧可以盈利的,生物质发电项目在有补贴情况下有收益,而沼气发电和代煤
11、直燃在现有补贴情况下,仍旧是亏损的。而其中,目前业内对纤维素乙醇项目还存在争议,普遍认为其仍处于产业化验证阶段,需要经过长期连续稳定运转的考核评价。国家能源生物液体燃料研发(实验)中心研究指出,纤维素乙醇利用方式,其产业化关键技术仍然是高效预处理技术与装备、低成本纤维素酶制剂的生产和戊糖发酵菌种技术。这种利用方式的资金、技术、规模门槛高,许多关键核心技术还未突破,高昂的酶制剂制备成本压缩了其盈利空间,在近期内得到大规模推广的可能性不高。从事秸秆制沼行业的谷未来也表示:“秸秆制生物乙醇的成本太高,很难实现商业化;秸秆汽化、碳化,必须要在一定的运输半径内建设回收处理基站才能够盈利;秸秆作为原
12、料,做板材、砖、瓦,其中秸秆含量只有10%,消化利用率太低。我们经过这么多年探讨,发现还是秸秆沼气化运用能够实现盈利。因为,这种方法不仅产生沼气产品,还有沼液可以制成杀菌剂,沼渣可以制成肥料,对秸秆资源的转化利用率最高。”“这个行业有98%的企业是不盈利的,只是做做样子,赚些补贴”,谷未来对此颇为自得:“我们是少数的具有自主盈利、发展能力的。”在被问到自己的企业需要何种政策扶持时,谷未来说,“我们不需要什么补贴,我们更需要政府大力宣传秸秆的资源价值。要让所有人都意识到,我们已经到了必须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时候,农业生产需要更为环保、安全的耕作方式,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例应该继续提高。”“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