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嘉兴晚稻收割已进入收尾阶段,稻田秸秆也随之进入产出高峰期。12月3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嘉兴平湖市独山港镇的标准化农作物秸秆收储中心,只见一个个秸秆捆被整齐地摆放在一起。“别看这些秸秆过去是生态废品,现在却‘变废为宝’,还能增收致富呢!”独山港镇种粮大户柴永华笑着说。
柴永华告诉记者,他承包的稻田产出的秸秆主要用来制作双孢蘑菇种植基料,秸秆与菜饼等配料搅拌混合,再经过两次发酵就能制成基料。“过去处理这些秸秆还要自己出钱,现在用作生产基料不仅有收益,还能享受秸秆综合利用补贴,真的是一举多得!”柴永华感慨道。
记者从嘉兴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自2016年《嘉兴市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条例》发布以来,嘉兴市积极探索秸秆离田高值化利用技术,并配套出台了《秸秆全量还田技术规程》,大力推动形成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原料化“五化”利用模式。目前,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97%,连续8年保持在95%以上。
此外,还田也是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秸秆粉碎还田不仅适用于大田农作物,也适用于芦笋等秸秆产出量大的作物。眼下,嘉兴正通过提高机械化服务水平,推进秸秆离田增值利用,建立秸秆资源化利用、商品化运营、订单式服务的“一条龙”新路径,更好地让“生态包袱”变身“绿色财富”。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