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秸秆具有丰富的氮、磷、钾和有机质养分,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副产品和重要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坚持农用优先、产业导向、多措并举,是推进秸秆科学还田和高效离田,促进秸秆综合利用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有效途径主要为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和原料化等“五化利用”。
(一)秸秆青贮
1.技术概述。在适宜的条件下,通过乳酸菌等提供有利的环境,使嗜氧性微生物在存留氧气耗尽后,活动减弱或停止,从而达到抑制和杀死多种微生物、保存饲料的目的。在青贮饲料中微生物发酵产生有用的代谢物,使青贮饲料带有芳香、酸、甜等的味道,能大大提高食草牲畜的适口性。
2.技术要点。秸秆青贮需选择可溶性糖分含量为其鲜重1%的秸秆(玉米、高粱、甘薯等)。青贮原料含水量为65%~75%,以保证乳酸菌正常活动。青贮原料应粉碎或切碎,玉米秸、甜高粱秆等比较粗硬的秸秆粉碎成1cm左右,小麦等比较柔软的秸秆切碎成3~4cm左右。
(二)秸秆碱化/氨化
1.技术概述。通过碱化处理可使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与木质素分离,引起细胞壁膨胀、结构疏松,成为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的营养源,被动物吸收和利用,从而提高秸秆的消化率。
(三)秸秆加工压块饲料
1.技术概述。将各种农作物秸秆经机械铡切或揉搓粉碎之后,根据一定的饲料配方,与其他农副产品及饲料添加剂混合搭配,经过高温高压轧制而成的高密度块状饲料。秸秆压块饲料加工可将维生素、微量元素、非蛋白氮、添加剂等成分强化进颗粒饲料中,使饲料达到各种营养元素的平衡。
2.技术要点。根据当地秸秆资源条件,确定压块饲料生产秸秆品种。适宜压块加工的秸秆湿度为16%~18%,切碎长度为30~50cm。对粉碎后的秸秆需进行除尘、发酵处理,以提高其营养水平。为了使压块饲料在加水松解后能够直接饲喂,可在压块前添加足够的营养物质,使其成为全价营养饲料。
(四)秸秆揉丝加工
2.技术要点。根据所要揉搓秸秆长度,随时调整物料的揉碎程度,合理调整刀片间隙。在揉碎青玉米秸时,刀片间隙可大于0.3mm,揉碎稻草时,刀片间隙可小于0.2mm,若工作中发现揉碎出的长草较多,则将刀片间隙减小,以保证揉碎质量。
(五)秸秆微贮
1.技术概述。将经过机械加工的秸秆贮存在水泥池、土窖、缸、塑料袋等设施内,通过添加微生物菌剂进行微生物发酵处理,使秸秆变成带有酸、香、酒味,家畜喜食的粗饲料的方法。根据贮存设施的不同,秸秆微贮的方法主要有:水泥窖微贮法、土窖微贮法、塑料袋微贮法、压捆窖内微贮法。
2.技术要点。按照“分层装料、分层撒入玉米面或麦麸、分层喷洒水和菌液、分层压实”技术逐层装窖,装完后,在最上面均匀地撒一层食盐粉,食盐用量为250g/m2。然后,再充分压实,盖严塑料薄膜,再在上面盖上20~30cm厚的干秸秆,覆土15~20cm。微贮秸秆的含水量一般为60%~65%,用于微贮的秸秆必须无霉烂变质、无污染,养牛用的秸秆长度不超过8cm,养羊用的不超过5cm。秸秆微贮后,窖池内的贮料会慢慢下沉,应及时加盖土,使之高出地面,并在距窖四周约1米处挖好排水沟,以防雨水渗入。在夏季封窖21天,秋季封窖30天后,可开窖检查微贮秸秆质量。优质的微贮麦秸、玉米秸或稻草,色泽金黄,有醇香、果香和酸香味,手感松散、柔软、湿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