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计划实施向日葵秸秆打捆离田7.544万亩;实施农作物秸秆还田肥料化利用0.6万亩,其中小麦秸秆还田0.1万亩,玉米、向日葵秸秆腐熟还田0.5万亩;遴选8个具有一定规模、生产基础良好、机械配备能力较强、运营较好、以农作物秸秆为重点的秸秆饲料、燃料加工转化企业、合作社有意愿新增购置秸秆加工设施、设备的主体给予补贴;建设4个秸秆综合利用展示基地,分别就小麦秸秆粉碎还田技术、玉米秸秆粉碎腐熟还田技术、向日葵秸秆打捆离田资源化利用技术、收储运利用技术进行展示;开展农作物秸秆草谷比、可收集系数的监测工作,对临河区的进行草谷比、可收集系数调查测算,并提交总结报告;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农户及市场规模化主体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及利用情况调查,扎实推进秸秆资源台账建设。为我区制定秸秆综合利用、规划布局、产业发展等政策提供支撑。通过项目的实施,实现饲料化、肥料化和燃料化利用“三化并举”,形成协调推进我区秸秆综合利用的新格局。
(二)绩效目标设定及指标完成情况
项目计划总投资928万元。项目建设期2023年7月-2024年6月,截至目前,完成投资744.37万元,完成任务量的80.21%,支付资金61.99万元。
(一)计划实施向日葵秸秆打捆离田作业面积7.544万亩。截至目前,累计完成向日葵打捆离田作业面积5.39万亩。向日葵秸秆打捆离田率达到70%以上,打捆后约60%的秸秆作为饲料化利用,40%的秸秆作为燃料化利用。
(二)计划农作物秸秆还田0.6万亩,其中完成小麦秸秆粉碎还田0.1万亩,玉米、向日葵秸秆粉碎腐熟还田0.5万亩,还田任务现已全部完成。秸秆还田率达到95%以上。
(三)计划补贴饲料化、燃料化利用主体购置机具设备6台/套、秸秆加工转化设备4套及基础配套设施等。
截至目前,完成购置2台秸秆收割机、秸秆转化设备及配套设施3套。其他机械设备正在采购中,预计2024年5月底前完成。
(四)建设农作物草谷比、可收集系数监测点30个,已完成30个。
(五)建设4个秸秆综合利用展示基地。该建设内容已完成。
(六)秸秆资源台账建设。该建设内容已于2024年3月底完成。
二、综合评价结论
(一)项目资金投入情况
临河区2023年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总投资928万元。向日葵打捆离田资源化7.544万亩,每亩补贴25元,补贴资金188.6万元;农作物秸秆还田面积0.6万亩,共补贴资金66.4万元。其中,小麦秸秆还田0.1万亩,每亩补贴资金64元,补贴资金6.4万元,玉米、向日葵秸秆腐熟还田面积0.5万亩,补贴资金60万元;1个秸秆燃料化加工转化合作社补贴75万元;7个秸秆饲料化加工转化企业、合作社补贴564万元;30个小麦、玉米、向日葵秸秆草谷比、可收集系数监测点资金6万元;展示基地建设资金1万元;秸秆资源台账建设等资金27万元。其中,农高区涉及补贴资金约430万元。
(二)项目资金产出情况
项目通过在临河区7.544万亩的向日葵种植区域开展向日葵秸秆机械打捆作业,预计可实现打捆1.36万吨向日葵秸秆的规模,每吨向日葵秸秆按240元出售,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26.4万元,向日葵秸秆收储标准为25元/亩,打捆离田补贴费用188.6万元,其他费用约50万元(包括柴油、人员工资以及运行费用等),年总成本费用238.6万元,利润总额87.8万元;秸秆还田不仅可以提升耕地质量,还可以提高项目区土壤有机质含量,节约化肥用量。据测算,秸秆还田面积0.6万亩,每亩可节约化肥开支40.3元,经济效益预计可达到24.18万元;补贴建设的8家饲料化、燃料化利用主体,将农作物秸秆加工转化为饲料、燃料,按照加工转化13.78万吨计算,每吨纯收益120元左右,利润总额约1655万元。
(三)自评得分情况
绩效指标总分值为100分,其中,产出指标分值76分,效益指标分值16分,满意度指标分值8分。按照项目资金执行情况及各项指标现阶段完成情况你自评得分情况为:产出指标得分76分,效益指标得分16分,满意度指标得分8分。自评总分98分。
三、项目绩效情况分析
(一)产出指标及效益指标完成情况
1、向日葵秸秆机械打捆作业现完成7.544万亩,向日葵秸秆打捆1.36万吨,每吨向日葵秸秆按240元出售,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26.4万元,向日葵秸秆收储标准为25元/亩,打捆离田补贴费用188.6万元,其他费用约50万元(包括柴油、人员工资以及运行费用等),年总成本费用238.6万元,利润总额87.8万元;
2、秸秆还田面积完成0.6万亩,据测算,每亩可节约化肥开支40.3元,经济效益预计可达到24.18万元;
3、补贴建设的5家饲料化利用主体,将农作物秸秆加
工转化为饲料、燃料,按照加工转化9.28万吨计算,每吨纯收益120元左右,利润总额约1113.6万元。
(二)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
该项目的实施后,我区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及广大农民非常满意,是惠及我区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及百姓的好项目。